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2007年以来,新课标地区试卷二卷阅读分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侧重考察小说,散文很少涉及。小说以微型小说为主,散文以叙事、写景、抒情类为主。而实用类文本阅读以传记为主,新闻为辅。在这二选一的阅读中,这几年小说阅读得分比实用类文本阅读平均得分低2-4分。究其原因,是对小说内容和主题的理解、把握不到位,方法不得当。那如何才能在考场小说阅读答题中获得高分呢?  相似文献   

2.
综观近几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题,小说类文本阅读受到空前重视。广东、宁夏、海南、江苏和浙江等地考卷都在文学类文本阅读中考查了小说阅读。因此了解小说类文本阅读的命题特点,熟练掌握一些答题技巧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考点阐述】高考现代文阅读考查,有一种文本是经常入选的,这就是小说。近三年来,有11套高考语文试卷出现了小说文本阅读。尤其是全国卷Ⅲ,近三年都是以小说为文学类阅读文本。而辽宁卷、广东卷、安徽卷、浙江卷,在近三年中,均有两年是以小说为文学类阅读文本的。这足见小说类阅读文本的重要性,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并加强训练,以便备战来年。  相似文献   

4.
新课标卷的文本阅读分为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因为文学类考查的主要是小说,所以又称小说类文本阅读。从2012年河北省高考试卷统计分析来看。小说类文本阅读不仅选答的人数少,而且得分情况也不容乐观,全省平均分是12.72,比实用类文本阅读低了6.69分。出现这种情况,大致有两个原因:  相似文献   

5.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小说阅读教学是丰富学生的体验阅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从实际情况来看,虽然多数语文教师认可小说阅读教学,但迫于高考压力以及课时不足,高中语文小说类文本阅读教学仍停留于课内书本上,学生的阅读能力较差、课外阅读积极性不高。"整本书阅读"这一概念由叶圣陶先生所提出,随着新课改的深入,人们对"整本书阅读"愈加关注。高中语文小说类文本阅读教学作为课内外阅读衔接的桥梁,在现有教学资源基础上,要将"整本书阅读"融入语文小说类文本阅读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本文对我国高中语文小说类文本阅读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高中语文小说类文本整本书阅读教学路径。  相似文献   

6.
高考语文试题中,小说的阅读是文学类文本阅读中的常考题型。把握小说阅读的答题思路,提高小说阅读的得分率,是考生高考复习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下面以2016年高考真题为例,分析小说阅读规范答题的思路。限于篇幅,本文略去了试题文本部分。  相似文献   

7.
作为和诗歌、散文、戏剧并列的文学形式之一,小说无论在创作和阅读上都有其特性。相对于诗歌、散文,小说更具故事性;相对于戏剧,小说的情节内容更加完整。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和学生都认为小说故事性强,阅读相对容易,其实不然。如果仅仅从情节角度把握小说文本,那么就会陷入浅层次阅读。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小说文本教学中。如何通过合理引导,让学生对小说文本的理解和把握更加深刻、深入、深化。  相似文献   

8.
小说阅读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受到文学语言、情感价值等的熏陶,培养阅读兴趣,为他们今后人生的阅读奠基.在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即小说单元教学中,抛开小说阅读"三要素"教学法,通过主问题的引领,立足三个视角--尊重学生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咀嚼文本语言,体悟人物性格,感受人物命运;还原文本生态,探究小说主旨,升华小说思想,引发学生阅读小说的兴趣,最终达成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9.
小说作为最具可读性的文学样式之一,在历年来高考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板块中,是常常令考生无所适从的阅读文本,其中原因不乏考生不了解小说阅读的方式方法,缺乏鉴赏技法的训练,因此在进行人教版必修五教材第一单元小说文本教学时,笔者先以教材文本为范例,每一课时设立一个教学要点,力求学生一课一得,接着又进行课外文本延伸阅读,强化阅读技巧的细节引领,效果出新,心得如下。  相似文献   

10.
潘宝 《语文知识》2013,(4):73-74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第五册第一单元编选了风格迥异的三篇小说,分别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装在套子里的人》及《边城》。在实际教学中,笔者观察,学生在阅读这些小说文本时,《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他们阅读兴味最浓,但也是阅读速度最快、遗漏文本信息最多的一篇。据此,笔者思考,能否用一次阅读整理课的形式来重读文本,借此帮助学生有效阅读小说,准确把握内涵。笔者于于是选取了小说"文眼"及"字眼"两个角度切人,尝试从宏观和微观两条线对小说文本进行再梳理和再欣赏。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探讨将群文教学积极应用于高中小说阅读教学的策略,以摆脱架空文本阅读体验"讲小说""分析小说"的模式。在这个过程中笔者注重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尊重学生阅读主体、学习主体的地位来建构内容,对话文本,解决问题,以期达到教会学生如何读小说。进行主动的、参与的、创造的小说阅读和"有教的学",培植核心素养,实现阅读价值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在推进整本书阅读课程的过程中,现阶段缺乏对当下畅销类小说的有效阅读指导。针对小说文本,大多教师仍然从小说三要素入手,学生对此已经疲乏,潜意识中会抵触文本,所以本文试图打破以往小说阅读的教学模式,以畅销类外国小说巴克曼的《外婆的道歉信》一书为例,从构建一个探究数字"7"文化内涵的脚手架,寻求一个学生感兴趣的阅读突破口,以层层推进的问题引导学生走向文本深处等几个方面,探究当下畅销小说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3.
正在《2014年语文中考复习指南》中,把现代文阅读分成三类:文学类文本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和说明类文本阅读。其中文学类阅读包括散文阅读和小说阅读。在其考点说明中指出"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味推敲重要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不论在散文阅读还是小说阅读中,品味语言都是一个大的考点,更是中考考查的重点和难点。一、字词含义  相似文献   

14.
小说阅读是英语专业学生提高语言感知、综合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必要途径,也是传统课堂外语教学的必要延伸和补充。本文借助认知发展、二语习得、互动信息加工模式等理论以及我国外语界老前辈的经验之谈,对小说文本阅读与外语学习的关系展开深入探讨,试图为开展以小说文本阅读为主的"读书工程"寻求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小说阅读与论述类文本阅读形成互补,侧重考查学生的学生的分析、运用能力、鉴赏评价能力,以及个性化阅读、有创意的解读能力等。小说阅读是高考试题中的难点,做好小说阅读题必须准确把握故事情节,全面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和人物形象,理解小说中运用的各种技巧。  相似文献   

16.
<正>在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大一部分属于小说题材。2016年起,高考全国卷语文试卷题型进行新改革,对小说阅读题的重视大大加重了,由以前的选做题改为必做题。《2017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中"文学类文本阅读,3题14分;实用类文本阅读,3题12分。"可见文学类文本(小说)阅读的分值不少。但是据统计,学生小说阅读题的整体得分率不超过50%,对学  相似文献   

17.
小说阅读在中学的课堂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但往往小说的教学是事倍而功半,实际上学生没有全面深刻的获得文本的真正价值,因此本文讨论课堂之上能有效的阅读文本从而获得文本的最大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在初中阅读教学中,小说阅读是重要一环。小说文本中优美的环境描写、生动的故事情节、鲜活的人物形象无一不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无一不是对学生进行阅读与写作训练的好的例子。小说中小说丰富的人  相似文献   

19.
<正>《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阅读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作为阅读的主体,教师起到主导作用,帮助学生巧妙地找到阅读的切入口,促使学生更好地探究文本。不管是文本的情节、题目还是文本中的各种细节,都是阅读的切入点,只要找对切入点,就能找到探究文本的突破口。一、复述情节,整体感悟对于情节丰富多彩,人物生动多姿的小说来说,用复述小说故事情节的方法作为切入点,促进  相似文献   

20.
丁雅娟 《现代语文》2011,(4):150-152
作为高中选修课的外国小说欣赏,其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提升人生境界。从08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命题的走向看,文学类文本阅读已由当代抒情散文欣赏的一枝独秀,有朝小说欣赏的发展势头,而小说尤以欣赏外国小说为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