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刘立红 《沧州师专学报》2010,26(3):81-82,88
近代中国教会女学从创办到发展,经过了一段艰难曲折的道路,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办学模式。虽然传教士创办近代中国教会女学的目的是为了扩大基督教的影响,加强对中国的文化侵略,以造就为其服务的知识界,但教会女学在客观上不仅培养了中国第一代新型的知识女性,还推动了近代中国女子教育的产生,加速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相似文献   

2.
近代商人捐资兴学活动是教育史研究领域中的一个亟待开拓的园地。中国教育近代的启动和发展得到了进步商人的大力支持,他们也是中国教育近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推进者之一。近代商人以多种形式参与办学或捐资助学,形成了中国近代办学的新格局。近代商人将其思想观念渗入到具体的办学实践活动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办学风格。  相似文献   

3.
近代商人捐资兴学活动是教育史研究领域中的一个亟待开拓的园地。中国教育近代的启动和发展得到了进步商人的大力支持,他们也是中国教育近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推进者之一。近代商人以多种形式参与办学或捐资助学,形成了中国近代办学的新格局。近代商人将其思想观念渗入到具体的办学实践活动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办学风格。  相似文献   

4.
在近代大学教育发展不均衡时期,山西的近代化进程虽然缓慢,但山西大学堂的创办为中国内陆地区创办近代大学树立了成功的样板。山西大学堂在当时不仅开创了山西高等教育的新纪元,而且推进了中国近代大学教育布局向内地的延伸,促进了内陆省份教育事业的协调发展,为中国近代大学的教育草创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上海商务印书馆函授学社是中国近代第一所自办的函授学校,但迄今保留的史料比较稀少,有学者曾经对其进行过总结。在《申报》上发现一则关于商务印书馆函授学社商业科的史料,通过这则史料可对函授学社创办的时间、原因、办学的状况进行初步了解。这则史料填补了商务印书馆函授学社商业科资料的空白,对研究近代函授教育、商业教育及职业教育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近代中国出现了轰轰烈烈的留学日本的热潮。数以万计的留日学生回国后,成为近代中国学习日本和西方先进文明的重要媒介,不仅对近代中国的政治、军事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中国教育向着近代化方向发展。他们传播了资产阶级教育思想,译编教科书,解决了兴办新式学堂急需教材的燃眉之急,也把许多新词汇、新术语传入中国,促进了教育内容的近代化。他们在教育行政机关任职和在学堂任教,尤其是创办新式学校,对近代中国兴办新式学校和进行资产阶级教育改革,确立资产阶级教育体制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近代留日学生在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条件下,艰难地推进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相似文献   

7.
上海作为近代中日中西文化交汇的前沿和中心,在女子教育方面也得风气之先,在19世纪未和20世纪初,先后由国人创办了各种类型的近代中国最早的女子学校。1898年创立的中国女学堂,是国人创办的近代中国第一所普通女子学校。中国女学堂初名“桂墅里女学会书塾”,在向清政府申请刻制学堂公章时正式定名“中国女学堂”。  相似文献   

8.
上海理工大学是1996年5月经国家教委批准由原华东工业大学与原上海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的,是一所以工为主,兼有商、文、管、理的多科性大学。学校分军工路及复兴路两个校区,南汇、闵行设有教学区,校本部设在军工路校区,军工路校区系1906年创办、的沪江大学旧址。复兴路校区创建于1907年.建国前为国立高机。上海理工大学有着90年的悠久历史。学校现有11个学院、4个部,即仪器仪表学院、动力工程学院、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文理学院、商学院(含原机械工业部上海斯隆商学院、上海─纽约雪城国际商学院)、外…  相似文献   

9.
吴县邻近上海,紧靠苏州,在教育近代化的浪潮中,有识之士创办了一批新型学校,成为吴县近代化进程中的基石。  相似文献   

10.
毕业之帆     
正上世纪80年代末,秦贤次从北京琉璃厂淘到很多大学毕业纪念册,没想到其中沪江大学的毕业纪念册的封面内竟印有藏书票。秦贤次先生是著名的文学史料家,纪念册被他作为研究现代文学作家学籍的依据,可见其研究的细微。沪江大学早在1906年由美南浸信会和美北浸礼会创办,初名上海浸会大学,是地道的教会学校,后来逐渐成为一所综合大学。1915年改名为沪江大学,1937年"八一三"淞沪战争后,学校被迫迁入租界和内地重庆继续办学,1946年迁回原址。校舍原址还保留着,后来辗转成为现在的上海理工大学。  相似文献   

11.
上海     
上海市是中国第一大城市,也是中国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上海市作为一座新兴的旅游城市,它具有深厚的近代城市文化底蕴和众多的历史古迹。今日的上海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2010年世界博览会正在上海举办。下面我们来逛一逛上海市……  相似文献   

12.
13.
最最世博     
小朋友们;暑假到了;你有没有到上海参观世博的计划啊?这可是一次难得的世界文化盛宴哦!在出发前.我们先来了解了解世博里的几个国家馆吧!  相似文献   

14.
The investment made by Shanghai Municipality in operational expenses for general education totaled 1.527 billion yuan during the Sixth Five-Year Plan period. Budgeted appropriation for general education approved by finance bureaus at the municipal and county levels totaled 420 million yuan for 1985, a 43.8 percent growth over that in 1984 and a 87.5 percent growth over that in 1980. Proportionately, it represents an annual increase rate of 13.4 percent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Sixth Five-Year Plan. During the same period, district governments took out of their reserve funds 17 million yuan to serve as subsidiary funds on education, averaging 3.4 million yuan a year.  相似文献   

15.
申洁 《双语学习》2010,(7):31-31
London eye is a big wheel. It looks like an eye, because it's got a black thing in the middle.  相似文献   

16.
上海与世界     
中原 《开放教育研究》2010,16(2):F0002-F0002
《开放教育研究》杂志的主办单位是上海远程教育集团和上海电视大学,如今她们已分别走过整整10年和50年的光辉历程,值得所有员工,包括在职的和非在职的离退休人员为其隆重庆贺!本刊员工当然也不例外了。但作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一本学术期刊,人是主办单位的人,做的事却不能仅仅关注主办单位的事。  相似文献   

17.
上海“革命局”与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之间的关系,史学界有不同的说法。依据俄方解密档案及其它材料分析可知:上海“革命局”就是上海共产主义小组。  相似文献   

18.
上海正处于新的经济转型中,从制造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变,强调以创新推动城市的转型,注重推进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强调不断提高市民生活质量,注重多元文化的展示与演绎,上海世博会对于上海的转型具有重要意义.上海学习型城市定位的错位,缺乏竞争和谐的创新氛围,高新技术产业人才的匮乏,市民水平素质的参差不一,上海文化发展定位的模糊,都成为世博会效应延续放大的瓶颈.将上海定位长三角服务经济中心城市,营造竞争和谐的创新氛围,建构高新技术人才引进机制,构想提高上海市民文化素质举措,明确上海文化发展的定位,充分延续和放大世博会效应.  相似文献   

19.
《上海手札》与《果园城记》不管在创作时间还是在意义逻辑上都呈现连续性,在对中国“现代”和“现代性”体验、沉思、描绘上构成互涉、互文关系。从逻辑上说,或许正是上海都市这一段现代生活经验和体验,促使师陀还乡寻觅。一个对城市文明的书写,一个对乡村形态的叙事,两个文本互涉互释和参差对比,共同构成师陀对整个中国“现代”场景沉思的“双城记”。与《果园城记》侧重文化整体性和方向性反思不同,《上海手札》更多抒发了战争中的体验,并倾向于抽象这种体验。比当时普遍的战时散文、报道,《上海手札》具有更多个人性,不仅审美上显得丰裕,也隐伏了沟通当代语境下反思“现代”和“现代性”问题的文学资源。  相似文献   

20.
上海世博会对上海市经济影响的定量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了7个指标来评估上海世博会的影响力,并对世博会所带来的变化进行分析、与往届世博会作纵向对比、与北京奥运会作横向对比;运用灰度预测模型、回归分析模型、乘数效应模型和BCC排序模型等,将评价指标定量化;构建了模糊多属性评估指标体系,对上海世博会的经济影响力给出了评分与评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