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茂进 《语文天地》2012,(21):17-18
高中语文第四册共有两个戏剧单元,可以分为中国当代戏剧、中国古代戏曲和外国戏剧,这些作品都是品位极高的戏剧名作。然而,越是名作越不容易讲授,怎样才能完成这一戏剧单元的教学目标,教好戏剧,做到以情动人,以意感人,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去研究、去探讨。  相似文献   

2.
杜茂进 《语文天地》2012,(11):17-18
高中语文第四册共有两个戏剧单元,可以分为中国当代戏剧、中国古代戏曲和外国戏剧,这些作品都是品位极高的戏剧名作。然而,越是名作越不容易讲授,怎样才能完成这一戏剧单元的教学目标,教好戏剧,做到以情动人,以意感人,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去研究、去探讨。能不能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的听课者变为主动的表演者,变课堂为舞台,寓教育教学于娱乐之...  相似文献   

3.
从三年级开始,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每一单元都把课文分为精读和略读两大部分,但是许多教师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中存在种种误区,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笔者认为,略读课文的教学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实施。一、粗中求精有的教师认为学生经过前面精读课文的学习,已经理解了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所以对略读课文的教学并不重视,只是任由学生读几遍课文就结束了;而有的教师却把略读课文  相似文献   

4.
<正>统编初中教材里的戏剧选文,被编排在九年级下册的第五单元里。这一单元的三篇戏剧选文,分别是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和何冀平创作的被称为“京味话剧”的《天下第一楼》,以及由孙鸿创作、反映空巢老人与留守儿童生活的《枣儿》。为了配合这三篇戏剧选文的教学,编者为本单元设计了两个教学任务,分别是“阅读与思考”和“准备与排练”。  相似文献   

5.
<正>一、问题的提出(一)戏剧单元教学实际戏剧,是一种在舞台上表演的综合艺术。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来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高中课本中有两个单元的戏剧。这个分类虽以"戏剧"为目录,但其呈现给学生的只是戏剧文本。戏剧与戏剧文本是有着极大的区别的。如何让语文教学的特性在"戏剧"中体现?如何使学生的审美意识与情趣在"戏剧"中融注贯通?如何让生活冲突与"戏剧"的矛盾冲突得到一个统一的辩识?如何让学生在学习中把握  相似文献   

6.
戏剧文学的阅读与欣赏在初中阶段只安排了一个单元,即第五册第七单元。选文是《〈白毛女〉选场》、话剧《〈陈毅市长〉选场》、传统京剧《〈打渔杀家〉选场》。本单元的教学任务是着重培养阅读和欣赏戏剧文学的能力,作文训练是编课本剧或将剧本改写为故事,语文活动是演课本剧。根据以上目标,我按八个步骤来进行教学。 一、总览 我先让学生读单元提示,了解戏剧文学在这里就是指剧本,明确本单元的学习重点:阅读时,要抓住戏剧冲突;欣赏时,主要是欣赏人物语言。再引导学生读附录中《谈谈戏剧文学》的知识短文,让学生了解一些戏剧知识,知道剧本通常包括舞台提示与人物自身台词两部分,了解剧本的三个特点及其不同标准的分类。从而提高阅读与欣赏戏剧文学的能  相似文献   

7.
<正>高中戏剧单元教学很重要,也很关键。但部分教师经常选择不合理的教学方法教学,甚至是一带而过,教学效果不佳。教师需要把握整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和目标,结合戏剧的特点进行有效教学,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随着语文教学任务的加重,原来一套程式化的教学框架和注入式的教学方法是越来越不适应了。代之而起的是单元教学。在单元教学兴起的今天,应考虑以下三个问题。第一是单元教学的整体性。有的教师认为单元教  相似文献   

9.
戏剧是一门综合的舞台艺术,包含了文学、绘画、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戏剧教学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比例少,篇幅少,教师不重视,学生不喜欢听教师讲解。作者立足于新课程的理念,根据戏剧教学的特点、青少年学生的自身特点,从暗示教学及建构主义的理论中汲取灵感,并结合自身在教学中的设计思路及教学实例,提倡以演代教,让学生在戏剧单元教学中自己做主,采用自演自赏自评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0.
一.单元整体设想 (一)表单元的教学目标 1.从文体上,了解戏剧的特点; 2.从阅读方法上,能掌握阅读戏剧作品的基本思路及技巧; 3.从阅读内容上,能够理解戏剧冲突、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能分析句群中的句间关系; 4.从写作上,能够学会在记叙中抒情的方法。 (二)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1.分析人物形象; 2.了解戏剧的形式特点; 3.分析作品的主题; 4.掌握语言特色。 (三)表单元的教学难点 1.分析戏剧的冲突特点,了解情节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剧本≠戏剧     
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三单元把《雷雨》、《窦娥冤》、《威尼斯商人》、《雷电颂》等四篇课文放在一起,列为“戏剧”单元,这是不恰当、不准确的。首先,它把“戏剧”等同于“剧本”,混淆了这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查《辞海·艺术分册》,剧本是这样解释的,“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是戏剧艺术创作的基础,主要由人物对话(或唱词)和舞台指示组成。”而“戏剧”则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艺术”。因此,这是两个内涵完全不同的概念。  相似文献   

12.
<正>统编高中语文教材的许多选文都是优质的生命教育素材和资源,众多的语文教师依托教材,以渗透教学或专题研究的方式不断开展生命教育的尝试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极具价值的经验。可在众多的研究中,真正将生命教育落实到戏剧单元教学的研究或教学实践实属罕见,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比较复杂,但事实上已经形成了戏剧单元教学与生命教育融合的“真空”。那么,能否结合戏剧单元教学内容开展生命教育呢?  相似文献   

13.
<正>目前,小学作文教学存在两大问题。一是作文训练与教材联系不紧。现行小学语文教材都是以单元为主题编排的,教者在安排作文训练时却与单元主题关系不大,有的甚至与单元主题大相径庭。因此,作文训练目标不够明确,更没形成阶梯性。二是作文讲评与儿童作文水平现状脱节。在讲评中,教者没有认真分析孩子在习作中存在的问题,没有掌握  相似文献   

14.
<正>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为戏剧"活动·探究"单元。本单元设计了"阅读与思考""准备与排练""演出与评议"三个任务。教材选编了《屈原(节选)》《天下第一楼(节选)》《枣儿》三篇中国经典戏剧。为了探究其共性特点,本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将教学重点确定为:梳理主要情节,把握戏剧冲突;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人物内心;品味人物语言,揣摩台词含意;  相似文献   

15.
赵玉凤  王钢 《科教导刊》2024,(8):133-136
现行“统编版”语文教材是以新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为背景,围绕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指引来安排单元的教学内容,充分体现大单元教学。在此状况下,教师在高中语文戏剧教学过程中,应按照新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借助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更新教学理念,创新设计教学方法,实施大单元教学。文章以“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二单元为例,以大单元为基础来展开高中语文戏剧教学:凝练大单元主题,进行主题式教学;确定大单元教学目标,安排教学任务;根据学习任务,推动学生自主学习;整本书阅读,提升文学素养;改善评价方式,实现教学目标,最后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6.
以教学单元组成的语文修订教材促使广大语文教师积极投入单元教学的实践与研究。随着单元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单元教学的规律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同时单元教学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也迫使我们用新的理论、新的观念加以解决。笔者不揣冒昧,就当前单元教学中的三个比较突出的问题,试图运用系统论的三个原则加以分析研究,以求教于方家。一、以整体性原则正确处理单元与单元之间的关系前些日子,我市教研室在十城区组织了一次同文(一篇讲读课文,一篇自读课文)教学试验课。研究的课题之一是讲读课如何带动自读课的学习。初中组几位老师教的是第四册第四单元中《最后一次讲演》和《谈诚实》两篇课文。结果,几位老师不仅教法不同,而且教学重点各异,有的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的是“用事实和  相似文献   

17.
郭沫若的《雷电颂》一课被列入统编高中语文课本第四册的戏剧单元,我认为是不妥当的.固然,《雷电颂》是从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中选出来的,从戏剧的角度,可以说是一段人物的内心独白,算得上一段台词,但是,仅仅凭着它出自戏剧,就将其归类到戏剧单元安排教学,这样编排处理显得有点简单化。  相似文献   

18.
人教版高四册课本(试验修订本·必修)编写说明中说:“第四册阅读部分,是在第三册的基础上,继续学习中国古代、现、当代文学作品和外国文学作品,包括小说和戏剧,进一步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小说包括中国现当代小说和外国小说,分两个单元,训练重点一个是人物形象和语言,一个是主题和艺术技巧;中国古代小说一个单元,训练重点是人物形象和语言。”这段话简明扼要地指明了小说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是我们进行实际教学的理论依据。从上述编写说明中可以看出,小说单元的教学重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即欣赏小说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9.
一、问题的提出现行小学三至六年级语文教材的编排特点是每册教材分成若干个单元,每个或几个单元均安排一个知识例话(阅读指导或写作指导),这不仅是对某一方面的基础知识作了说明,而且体现了重点训练项目。这样的编排,无疑对教师掌握教材重点,加强基础知识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十分有利的。然而,据笔者调查,不少教师不能充分运用这一编排特点,只是孤立进行课文教字;有的虽然知道了一个单元或几个单元的教学重点,但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较好地处理单元与单元、各类课文之间的联系,也不能处理好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的关系。因而,教学效果往往事倍功半——大部分学生不是基础知识不扎实,  相似文献   

20.
吴申道 《学语文》2006,(1):11-12
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三、第四两个单元是中外戏剧的鉴赏单元。汇聚了古今中外的戏剧名篇。新教材中。相对于诗歌、散文和小说的单元而言,虽所占份额不大,但如此集中而大规模的进行戏剧教学,还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第一次。新教材的这种编排,用意在于通过学生的集中学习,多方比较,全面准确而彻底深入地掌握这一文学样式。老教材的夹杂编排,容易将这一文学样式的特质混淆于其他的文学样式之中。那么,日常教学中,如何将戏剧教学进行得活而不乱,散而不杂呢?我一直在探索戏曲教学的方式。发现体验式学习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它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体验式学习跟以往的单向的学习模式相比有很大区别。它使得学生去参与、理解、连结生活的经验、实践、感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