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4 毫秒
1.
2.
为适应教育“三个面向”的需要,章从高校公的特点、作用及新颁布的公格式标准来分析高校办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新编财经写作》及与之配套的《经济应用写作学习参考书》在范使用与分析中,有不少不准确、不规范、不标准之处,对学生造成误导,给教学带来不良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公有些范发字号位置不对,发机关名称位置有误,成日期有误。二是调查报告中不应有建议。三是范分析太简单,不分段。  相似文献   

4.
当前高校公文发文字号中普遍使用嵌字,但却存在诸多不规范之处。在深入分析高校公文嵌字使用必要性及其问题的基础上,通过遵循行文逻辑、统一使用标准、提高相关人员重视程度和业务能力,从而提高高校公文发文字号中嵌字编写的规范化水平。  相似文献   

5.
发文字号是公文格式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本文以《条例》、《办法》、《格式》等公文法规为依据,阐述公文发文字号的结构、格式要求,分析、纠正常见的病误,并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确理解和掌握公的法定权威性,选材真实性,主题鲜明性,格式规范性,用语严肃性,作、读特定性,效用时限性等属性,是提高公处理质量和效率的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7.
有字记载以来便产生了公。我国古代公实践及公理论的历史可以分为形成、完善、发展三个阶段,并自始至终贯穿着公风不断向简约、实用方向改革,对公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浅议电子公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化时代的电子公与传统纸质公相比,有着虚拟化、实时性、开放性等特点;它却仍然保留公种的本质属性,基本保留传统公的格式与语言的特点,只是公电子化以后,会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公在格式与语言方面(尤其在语言的简洁凝练方面)有所调整,有所发展。  相似文献   

9.
略论公文的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的结构有公的外部格式和内部组织两部分。公的结构的外部格式已法定,格式相对固定。公的内容是由“为什么做”、“做什么”和“怎样做”三方面性质类型的材料构成的;公内容的结构思路是“为什么做-做什么-怎样做”,并由此组成了公三部分内容;公三部分内容之间的过渡和照应,一般是由标志性的惯用语词或句式瓴起开头、启开下、衔接上,使公成为连贯紧密的有机整体。公的结构模式是长期公写作实践的结晶,反映公务活动处理的规律,它保证了公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保证了公的重要工具性发挥。  相似文献   

10.
香港回归祖后,法定语事务署为使公务员更好地直接运用中撰写公,编纂了《政府公写作手册》一书。本除对《政府公写作手册》的基本内容、实际运用效果作简明介绍外,还对其编纂的特点、作用作得当的评述,旨在提醒内在有关部门如何改变目前基层公写作领域中各师各法的不规范、不统一现象。  相似文献   

11.
公是行政机关工作的重要工具,是特殊的章,因而不能简单套用章的一般原理解释公的主题。公主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现实执行性、权威性和政治性;公要服从领导意图,表现领导意图;公主题的共性是表现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基本原则,在其主题共性统帅下每件公又有其体的主题;有的公主题与公目的有密切关系,有的公主题就是公目的,或直接为公目的服务;公主题在不同公写作方法中有不同表现方法。  相似文献   

12.
正由于学生长期处于校园环境,对我国党政机关的设置和权限不够了解,行业的特殊性使《公文写作》的教与学自然产生一些难点。为此,我们教师应不断分析教法,积累素材,积极引导,为学生解惑释疑。在此,仅以本人在教学中的感受与各位同仁探讨。  相似文献   

13.
公的行目的因为具有内含性,故而常为人们所忽略。事实上,行目的对公的撰写起着关键的作用。它像准绳一样制约着公写作的选材、结构、语言表达等各个方面。只有充分把握住行目的,公才能写得有的放矢,其影响客观实际的社会功用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行目的如此之重要,以至于它成为公主旨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4.
新的《国家行政机关公处理办法》,对国家行政机关的公进行了重大改革,主要表现是公处理的性质、目的等定位更加准确;公种类种类由繁到简,使用范围趋向合理;格式规定更加符合公原理和使用实际;程序更加规范。  相似文献   

15.
《国家行政机关公处理办法》是有关国家行政机关公写作与公处理的法规性件,学习本法规对教学至关重要。本就2000年国务院新颁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处理办法》有关种的修订谈了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6.
电大法定公教学十分重要,在实践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抓住重点种,二是剖析例,三是让学生了解与公相近种的区别。  相似文献   

17.
对公写作思维类型是理性思维提出疑问,通过对公实例分析,阐述了公写作主体在公写作过程中的思维活动没有固定停留在某一思维认识阶段,也没有截然独立的思维类型;紧扣着公正的三要素展开深入论论,得出了公写作的思维,是一个各种思维认识阶段相互联系和变动过程,公写作的思维类型没有单纯的、独立的思维类型,经常是几种思维类型互相结合、互相补充、互相交叉和有所渗透来推动公写作的思维活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公文是生活中常用的一种文体,也是对格式要求最为严格的一种文体,但在实践中往往会出现格式不规范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作者按照公文写作规律总结了五个公式:一个母公式(公文=发文字号+标题+正文+落款)和四个子公式(发文字号=机关代字+年份+序号、标题=作者(发文机关)+事由+文种、正文=主送机关+主体(事由+事项+结尾)、落款=发方机关名称+发文日期+印章)。只要牢记这五个公式,公文就能轻松地达到格式规范。  相似文献   

19.
行政公写作活动中,读不仅担当着将公内容转化为工作行动的中介作用,而且在公写作的整个活动中干预制约着作用,也直接影响公的写作效果和社会价值的实现。满足不同读的阅读需要是实现公社会价值的重要因素之一。读分析是现代应用写作理论研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20.
从公表达和执行方面的功能考察,公真实首先是政治的真实;从政治学的理性分析,政治控制公并决定了公的真实;从政治社会学的政治化理论中检索,公真实一定要接受政治检验并认可;从政治社会学的意识形态理论方面分析,意识形态在我国的社会和政治生活中发挥着无比威力,意识形态是统治阶级的理论体系,公是意识形态的产物,因此公浑身上下是政治,政治真实就是公真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