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937年12月,侵华日军攻占南京并制造出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现如今,80多年过去了,国外民众关于该历史事件的记忆已经出现断层。对此,自2017年9月起,笔者一方面委托朋友在外国向国外民众发放问卷,另一方面亲自走访南京、北京、广州等地区向来中国旅行、工作、学习或定居的国外民众发放问卷,希冀能够粗浅地窥探当前国外民众对南京大屠杀事件的认知情况,并为后期我国开展相关对外传播活动提供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赫尔姆斯也许算得上是继麦卡锡之后最有名的美国国会议员。进入“雅虎中国”网,点击“赫尔姆斯”,居然出现了4720条中文消息。google简体中文有2720条,人民网是331条。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赫尔姆斯受到中国人民如此的厌恶,绝非偶然,也非一时一事。2001年8月22日,赫尔姆斯在老家北卡罗来纳州州府罗利的WRAL电视台宣布,第107届国会期满后,他将不再寻求连任。消息传出后,世界各国的主要媒体迅速报道这一新闻,并发表大量评论。中国人说:谢天谢地在此后的一周内,中国媒体对赫尔姆斯将要退休发表了许多文章。请看:《光明日报》的标题是:…  相似文献   

3.
胡天虹  张杨 《文化学刊》2008,(6):119-12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歌剧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音乐界对这一时期的歌剧创作给予了及时的研究与讨论。文章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发表的有关讨论我国歌剧创作的评论文章进行梳理与综合,主要分成三大部分:1.对于这一时期歌剧创作观的研究;2.关于创作本体的研究;3.关于歌剧审美问题的探讨。希望能从当时音乐界对歌剧创作问题的相同与不同见解与争论中更准确地把握我国歌剧创作研究的成果与现状,以便于以后的学习与研究。  相似文献   

4.
正为配合国家总体外交战略,促进南京大屠杀史实在欧洲社会的传播,表达中国人民铭记历史、维护和平的决心,经过半年多的紧张筹备,10月22日,《共同见证:1937南京大屠杀史实展》在法国冈城和平纪念馆正式开展。这是南京大屠杀史实展览首次走进法国,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南京大屠杀档案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后,我国首次在欧洲国家举办南京大屠杀史实展览。此次展览,受到了中法主流媒体以及脸书、推特等境外新媒体的高度关  相似文献   

5.
张超 《文化学刊》2015,(4):213-215
《谈虎集》收录周作人1919年至1927年所作散文132篇,"是关于一切人事的评论"。本论文以周作人的《谈虎集》为研究对象,探究其中酣畅淋漓的现实批判,从主要内容、艺术特色和创作意义三个方面来解读这一问题,以期对这一问题有全面和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100年前 ,王国维发表了《红楼梦评论》 ,开启了中国文学批评“用西方理论来阐释中国文本”的现代学术范式。这一学术范式 ,存在着生搬硬套西方理论来不恰当解释中国文本的可能性 ,所以应该用“跨文化阐释”这一模式加以进一步完善和补充 ,而这一点也正是《红楼梦评论》带给我们的重大启示。与单向阐发不同 ,《红楼梦评论》的阐释是“跨文化阐释” ,它注重的是中西方平等双向的互文性关系。《红楼梦评论》虽然接受了叔本华哲学的影响 ,却不可以用“影响研究”的模式来解读 ,而只能用跨文化研究的模式来解读。  相似文献   

7.
一、“重绘”的文化想象杨义先生这本讲演集由 50多篇文章构成。从文章的形成方式上看 ,既有他到国内各地高校和国外著名学府的讲演 ,也有参加国内国际会议的主题发言 ;既有记者的访谈 ,也有坐客网站论坛与网友的交流。以讲演的内容而言 ,几乎涵盖他的学术研究领域 ,并且有一种强烈的介入现实和引导人们走出文化困境的当下意识。初看时 ,这些文章好像是一盘散落的珍珠 ,但你一旦读进去 ,就会发觉杨义先生其实用了一条红线将这些珍珠串连起来 ,那就是他提出了一个具有深刻价值的学理命题 :在汇编近十年间断断续续发表的这些学术讲演、学术答…  相似文献   

8.
海外媒体批评我们,我们怎么办,这是值得研究和思考的问题。面对批评可以有三种选择。第一种,采取鸵鸟政策,对外界的指责批评视而不见,即“被动”地不听批评。更不可取的态度是,在翻译国外对中国的评论时,把表扬我们的部分留下,把批评中国的部分删掉,结果是,英文世界里批评声一片,中文世界里叫好不绝,这种自欺欺人的做法,不足取。  相似文献   

9.
肖明超 《职业圈》2012,(25):58-59
在这样一个信息高速传播的互联网时代,一个品牌到底使用什么样的营销手段,才能够永葆青春?在社交媒体不断发展的时代,当草根消费者可以在互联网上任意发表评论,甚至开始对品牌采取娱乐化的手段传播信息的时候,品牌又如何与消费者进行沟通?  相似文献   

10.
近段时期,部分美国智库、中国问题专家,围绕中国议题、中美关系发表一系列观点和评论,对中国的改革发展和外交政策采取比以往更为消极、负面的指摘,力度为近年所罕见。  相似文献   

11.
《不能忘记:1937年南京大屠杀》(下简称《不能忘记》)最初于1987年用中文出版,当时是为了纪念始于1937年12月并一直延续到1938年头几个月的南京大屠杀40周年。人们通常将日本军队的这一罪行称之为“蹂躏南京(Rape of Nanjing)。作者徐志耕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创作室副主任,他于1985年开始采访这场大屠杀的幸存者,以实现自己的一项  相似文献   

12.
正当下我国高校的科研管理过于机械。如:文章中只有论文、研究报告才算科研成果,要衡量一篇文章是不是论文,往往注重形式——没有关键词、内容提要,注解、参考文献的文章不算论文;研究报告中必须有数据分析,研究报告还要有采用单位的证明。没有论文发表或研究报告被采纳,就会影响到教师的科研工作量、职称评定、科研奖金的发放以及对教师的科研评价。此外,论文发表或研究报告的采纳,还要看刊物的级别或领  相似文献   

13.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罪行是永远不容宽恕的;其所留在人们心灵上的创伤是时间难以愈合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西方的奥斯维辛(Auschwitz)大屠杀与东方的南京大屠杀。它们都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是本世纪最大的两起人间惨案。——编者  相似文献   

14.
在日常绘画评论作品中,人们在论其好坏时,往往是看其功底,再根据各自的无意识创作部分来辨别创作难度和美感的,也有的是看其势态变化的好坏.  相似文献   

15.
刘艳华  赵华文 《职业圈》2007,(10X):86-86,70
在日常绘画评论作品中,人们在论其好坏时,往往是看其功底,再根据各自的无意识创作部分来辨别创作难度和美感的,也有的是看其势态变化的好坏。  相似文献   

16.
马洪生 《职业圈》2011,(33):140-140
关于劳务派遣。对其称呼学界有许多说法.“劳动派遣”、“人才派遣”、“人才租赁”等等称呼都是存在的。对于其界定,也是学界讨论的热点。从不同学科和研究视角出发,研究者给出不同的界定。从用工单位视角看,劳务派遣是一种用工形式;从派遣员工视角看。劳务派遣是一种就业方式;从派遣机构视角看,劳务派遣却是一种经营活动;法律研究者则更倾向于将劳务派遣视为一种特殊的雇佣关系。  相似文献   

17.
张闯 《职业圈》2011,(35):129-129,139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含义和诠释 美国著名管理专家哈梅尔(Hamel。G)和普拉哈拉德(Prahalad·C·K)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一篇名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的文章,在此文中正式提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相似文献   

18.
《非你莫属》的舞台并不是平静的,继“海归女”之后,“晕倒哥”事件持续受到关注,各大媒体发表评论文章,一时间把该节目以及参与者推在了风口浪尖——批评《非你莫属》“一味盛气凌人无知无畏”“职场不需要更多‘傲慢与偏见’”.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事关未来十年中国的发展,并将对世界产生重要影响,因而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海外主流媒体纷纷刊发报道评论,进行立体全景展示。总体上看,外媒的十八大报道具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20.
2010年,iPad在日本市场登陆,以此为契机,日本的电子书市场也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日本《朝日新闻》甚至由此发表评论认为,2010年是日本电子书开启市场繁荣之门的元年。 电子书市场:规模较小增长平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