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国际社会在劳资收入分配方面秉承基本人权观念,创设了税收调节、社会福利保障、工资保障、劳工参与等制度。解决我国劳资分配领域资本与劳动要素不均衡、劳资收入差距巨大、政府角色错位、现代劳工制度缺失、社保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应构建现代劳动三权制度,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强化工会经济功能,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2.
现代劳动法是劳资力量均衡法、冲突价值兼容法、劳工权益救济路径疏通法.劳动法现代性品质的生成与劳工结社活动的勃兴具有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正是劳工结社活动促使劳动法制模式从传统转向现代,并对现代劳动法制的运行发挥着结构性的支撑作用.我国应逐步完善劳工结社立法,为劳工结社活动的开展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以不断推进劳动法制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台湾地区在经历了90年代的经济倒退和产业结构转型之后,于2003年出台了《大量解雇劳工保护法》,通过提前通告、劳资协商、预警通报等制度的运用,对台湾地区的经济性裁员行为进行了有效的引导和规制。我国目前在经济性裁员制度上的立法过于简单,存在疏漏。可以借鉴台湾大量解雇劳工保护制度,引进劳资协商等制度,完善我国的经济性裁员制度。  相似文献   

4.
20世纪初美国劳资集体谈判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初,把集体谈判作为制度化分配经济权力的法律手段和劳资双方利益博弈的重要法律制度已渐为美国社会各界接受。美国主要工会组织财产法律观的变化,强调要工会应严格遵守劳资合同的义务,并把工人自愿结社和集体谈判视为在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体制内提高劳工物质生活条件的两大政策支柱。为此,劳联极力倡导建立“法理社会”。美国社会的政治主流、经济学者和法律学者等对劳资合作予以积极的回应,倡导创设某种社会机制,强调通过法律制度的设置,确保工会在与资方的利益博弈中,通过集体谈判与资方分享企业利润分配的决定权,使工人的收入在总国民收入中占一个适当的比倒,以稳定和提高工人的社会购买力,使劳工和资方共享社会进步的成果。在美国企业界中,为数不少的“开明的”雇主也在其管理的企业中运用劳资集体谈判方式协调劳资关系的管理。劳资集体谈判思想的变化,推动了美国劳资集体谈判制度的出现并成为劳资关系法的重要支柱。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持有、转让和矫正的公正贯穿于三次收入分配的过程中,是收入分配改革目标实现的三大维度。我国在收入分配改革的进程中要把握持有、转让、矫正的公正原则,通过推进权利平等、收益合法和尊重劳动保障持有的公正,完善税收、转移支付和社会保障制度推进转让的公正,倡导先进文化引导矫正的公正。  相似文献   

6.
风险社会已经到来,对现代风险的认识和处置是一个价值判断问题。不同社会群体,对风险的认识和承担存在差异。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正经历劳动主体的分化更新,农民工、网络劳工、小微企业雇工、跨境劳工、派遣劳工和地下经济中的劳动者,是其新型代表。于是,法治国、社会国和环境国风险治理和权益保障的话语和实践交相呼应,呈拼缝格局。直面劳工弱势群体高风险、不安全现状,知性悲观、意志乐观仍应是风险法治和劳工权益保障发展和完善的基调。  相似文献   

7.
二战之后,西德工会提出了以劳资共决制为核心的经济民主化政策。由于工人阶级地位的提高和西德其它各界的广泛认同,一战前未能真正得到贯彻的劳资共决制终于在联邦德国逐步建立并完善起来。联邦德国的劳资共决制包括企业代表会制、监事会劳资共决制和劳工经理制等内容。这一制度有利于联邦德国的社会稳定,并可为我国劳资关系调整提供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8.
论构建民营经济的新型劳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新型的劳动与资本的和谐关系,是民营企业内部迫切需要解决的最本质、最核心的问题,对于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和全社会的和谐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当前民营经济劳资关系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是劳动报酬低、劳动者权益得不到应有保障、社会保障不到位.构建民营经济新型劳资和谐关系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劳动与资本"和而不同"、"不同而和"的对立统一思想,坚持以人为本、优先扶持劳动者的思想和劳资两利、和谐共赢的思想;应抓住的主要环节是:完善劳动合同、提高签约率,尊重劳动者的平等权利、维护地位平等,公平分配、实现劳资两利,健全社会保障、共享发展成果,建立劳动争议调解机制、化解劳动纠纷,完善劳动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  相似文献   

9.
劳动所得不等于按劳分配,它可以通过按劳分配获得,也可以通过按要素分配获得 在公有制范围内,研究分配问题应该着重研究工人的收入如何与他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相适应,完善按劳分配制度,既不搞平均主义,又反对收入差距过大。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对我国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但非公有制企业的劳资矛盾也随之日显突出,主要表现在工人工资、收入分配、劳动合同法执行、农民工权益等方面,而资方强势地位、企业管理者素质低、政府监管不力等是造成劳资矛盾突出的主要原因,应加强集体协商机制、劳资关系预警机制和监督机制等机制建设,确保劳资关系规范化,以消解非公有制企业劳资矛盾,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发生的一系列劳资纠纷案使企业劳动关系中存在的不和谐因素进一步凸显,而这一系列劳资纠纷案与我国收入分配制度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有密切联系.笔者从收入分配制度的视角,分析了当前我国一系列劳资纠纷案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探讨了收入分配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企业劳动关系的影响,并就如何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2.
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而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一些制度设计不够科学合理是导致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重要因素。尽快缩小日益扩大的收入分配差距,要从完善制度入手,消除不合理因素,创造一个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新环境。  相似文献   

13.
集体合同制度是目前绝大多数国家所广泛采用的调整劳资(劳动)关系的一种劳动法律制度。我国劳动立法对集体合同的主体资格、集体合同的法律效力以及违反集体合同的法律责任等具有争议性问题的规定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需要借鉴国际公约和发达国家的劳动法律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4.
集体合同制度作为化解劳资冲突、协调劳动关系的有效形式在我国已推行二十余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着集体合同形式化、实际作用发挥不明显等问题。其背后涉及理念、立法、体制等多方面原因。因此,应当从立法制度、运行机制和救济机制等层面对集体合同制度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劳动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劳动争议案件大幅度增加,劳资矛盾成为我国社会矛盾的焦点。然而,劳动法制不健全,争议处理机制不合理,已远远不能满足现实需求。特别是《劳动法》规定的60日的仲裁申请时效反而成了部分企业拖欠劳动者工资、福利待遇的最有用的武器。针对劳动仲裁和诉讼中的时效问题展开探讨,力图得出完善的途径,从而得以切实保障劳动者的权利。  相似文献   

16.
集体合同制度是目前绝大多数国家所广泛采用的调整劳资(劳动)关系的一种劳动法律制度。我国劳动立法对集体合同的主体资格、集体合同的法律效力以及违反集体合同的法律责任等具有争议性问题的规定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需要借鉴国际公和发达国家的劳动法律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7.
该书紧紧围绕中央提出的“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这一重大命题,以党的十六大确立的新的分配理论和分配原则为指导,以现代企业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为基本理论依据,重点分析和研究了什么是现代企业薪酬制度以及如何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薪酬制度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根据长株潭城市群的调查,目前中小学教师权益保障存在"教师收入偏低,农村教师职业吸引力差"、"教师待遇城乡差距大"、"收入分配的激励作用不强"、"教师职业幸福指数低"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教师权益救济制度,建立专项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农村贫困边远地区教师特殊津补贴力度,完善教师考评机制,健全教师收入分配的激励机制,建立教师队伍建设专项督导机制。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教师社会保障为视角,以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针对我国高校历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与教师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不相结合的客观事实,进行了利弊分析和可行性探讨,提出新一轮高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应充分考虑社会保障因素,注重当期分配和长期保障相结合,设计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的、符合高校自身特点的、体现高校教师职业特点和劳动特质的收入分配制度。  相似文献   

20.
收入分配是经济运行和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党的十六大报告,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和广大理论工作者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我国要在收入分配领域,实行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等重要方针。有些经济学家认为,十六大报告提出让不同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等重要方针,表明我们党已经背弃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接受了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生产要素价值论,这是不符合事实的。实际上,让生产要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