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教师应结合礼仪教育课题,创设讲礼仪的良好氛围,在幼儿园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生活礼仪教育、感恩礼仪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文明礼貌环境氛围,让幼儿在遵守礼仪的良好氛围和在丰富的游戏中巩固礼貌行为;礼仪教育回归幼儿生活,让幼儿学会感恩身边的人和社会,养成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2.
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孟德斯鸠说:"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如此看来,不管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都把文明礼仪视为做人的一件大事,文明礼仪也是做人的入门证。而礼仪教育从"小"抓起至关重要。礼仪教育,对于培养文明有礼、道德高尚的高素质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幼儿园应如何对幼儿实施礼仪教育呢?对此,笔者结合所在幼儿在情况,提出以下几点策略。一、多种方法组织教学,让幼儿学习礼仪开展礼仪教育,我们应以课堂教学为切入口,根据不同的  相似文献   

3.
幼儿的礼仪行为初期主要表现在基本动作、礼貌用语等一些基本礼仪和尊敬长辈、待人接客等一些家庭礼仪上,当幼儿进入幼儿园学习后,要从幼儿园礼仪学起,逐渐养成公共场所礼仪行为。幼儿的礼仪行为对幼儿的成长是很重要的。本文根据幼儿礼仪行为的表现现状和礼仪的教育现状,对幼儿礼仪教育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毛桂红 《考试周刊》2012,(92):187-188
在开展幼儿礼仪教育的同时,要有效增强家长的礼仪教育意识.从而以礼仪教育的氛围感染全幼儿园的孩子.整体提高幼儿的礼仪素质。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感染着孩子,所以只有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才能给幼儿以身示范的教育影响。礼仪教育是伴随着幼儿日常生活的一项非常细致而长久的工作,应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以榜样为落脚点.通过环境创造,树立榜样,把幼儿引入生活情境,激发幼儿的社会情感,指导幼儿的礼貌行为,让他们乐中有学,玩中有学,在多种有趣的活动中挖掘素材,循循善诱地加以引导。  相似文献   

5.
<正>说起幼儿礼仪礼貌教育这个话题,家长们的观点迥然不同。大多数家长认为,从小培养幼儿礼仪礼貌素质,使他们成为品德优秀的人,能为他们将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有的家长表示,过去只关心孩子的早期智力开发,没太在意这个问题。也有部分家长认为,从小对孩子进行礼仪礼貌教育,没必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还是听听几位家长的亲身感受和有关专家的高见,也许您会受到启发。  相似文献   

6.
徐玲 《考试周刊》2014,(30):187-187
礼仪离不开生活,生活需要礼仪。幼儿礼仪不仅是教幼儿学会礼貌用语,还要从幼儿的已有实践经验出发,帮助其在自主游戏中学会谦让懂理、文明守纪,从而让幼儿了解基本礼节常识,从小养成良好文明礼仪习惯。作者认为在日常生活中开展幼儿礼仪教育,应当抓住生活中的细小事情,给幼儿进行随机教育,让幼儿体验学习礼仪的重要性和意义,并谈谈如何将幼儿礼仪教育渗透在日常生活中。  相似文献   

7.
<正>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孟德斯鸠说:"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由此可见,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因此,非常有必要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以培养文明有礼、道德高尚的高素质人才,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良好的人文基础。一、幼儿礼仪教育的内容(一)交往礼仪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自古中国人就注重人文伦理的培养,并制定了严格的道德规范,要求所有人遵从。当今,建设  相似文献   

8.
为使孩子们从小接受良好的礼仪教育.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园应该充分发掘潜在的教育资源.积极创设环境和氛围.在日常生活中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让儿童在潜移默化中学习文明礼仪.从小养成良好的礼仪素养和行为品质。一、抓住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进行礼仪教育幼儿一日生活包含着大量的礼仪教育契机.将礼仪教育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强化幼儿礼仪意识.能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如利用幼儿入园和离园时间对幼儿进行礼仪用语教育。每天幼儿来园.见到教师要问早、问好。这是对孩子最起码的礼貌教育。教师先主动热情地向孩子问好.为幼儿做表率.并且肯定和表扬讲礼貌的孩子.然后再教幼儿与家长分别时说“妈妈再见”或“爸爸再见”。课间盥洗和喝水时对幼儿进行交往礼仪教育。  相似文献   

9.
礼仪教育对幼儿成长具有重要影响,如果幼儿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缺乏礼貌与规范,这对于幼儿今后的成长都会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所以,从小培养孩子的礼仪规范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提高幼儿的全面素质,促进幼儿的个性能够健康向上地发展。  相似文献   

10.
幼儿礼仪教育是幼儿社会性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礼仪教育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幼儿从小学礼、知礼、懂礼、用礼,将关系到幼儿一生的发展。从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几方面入手,通过教师、家长以及周围人们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培养,让幼儿从小成为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  相似文献   

11.
何莉香  王琳瑛 《考试周刊》2012,(64):193-194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社会领域幼儿发展目标之一是“乐意与人交往,礼貌、大方,对人友好。”《纲要》还指出“《社会》是一个综合的学习领域。社会学习往往融合在各种学习活动中.并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从《纲要》中看出:幼儿文明礼仪教育需要向他们的生活回归.以幼儿现实生活为背景,以幼儿生活经验为基础。教师重要的职责是支持、引导幼儿感受生活中的礼仪,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本文通过对当前幼儿礼仪教育现状的分析.提出了急需解决的问题:一是怎样让礼仪教育从单纯的“礼仪集体活动”中走出来,渗透到幼儿生活的各个环节;二是怎样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礼仪环境,发现和挖掘幼儿感兴趣事物中的礼仪教育价值,做幼儿礼仪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最后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为幼儿的近期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  相似文献   

12.
幼儿礼仪     
幼儿的礼仪一般包括: 交际礼仪 包括礼貌的行为,如家里来了客人,要主动站起来向客人问好、让坐、递茶水等,客人走时要随大人送出门道再见。还包括礼貌的语言,如谢谢,你好,对不起等。无论是客人来访还是拜访他人,家长都应逐渐培养孩子接纳他人、尊重他人的良好礼仪。 公共场所的礼仪 在商  相似文献   

13.
设计意图礼貌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3-6岁儿童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是礼貌意识、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但是现在许多幼儿对礼仪知之甚少,礼仪行为有所缺失,因此在幼儿园中开展礼仪教育是必要的。但在小班阶段开展礼仪教育是个难点。小班幼儿生活经验少,要避免礼仪教育陷入空洞说教,教师应该从幼儿的兴趣点和熟悉事物出发,让他们在生活化情境中自然地获得礼仪知识并逐步形成礼貌待人的意识和良好的礼仪常规。  相似文献   

14.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以"礼仪之邦"著称,正如古人说"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明学好礼仪对每个人在社会中的生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礼仪教育是学生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处在生理和心理的形成时期,让幼儿接受系统的礼仪教育更是十分必要的。然而在农村的实际工作中不难发现,大部分孩子都不肯主动与人打招呼,他们的行为举止都欠缺礼貌,在日常生活中没能形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如何对农村幼儿小班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呢?在此进行简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田然 《甘肃教育》2014,(15):43-43
正一、教师要明确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目标1.以幼儿礼仪教育为突破口,重在养成,促进内化,培养幼儿乐意与人交往的性格,礼貌,大方,对人友好,全面提高幼儿的文明礼仪素养,为幼儿良好品格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2.教育幼儿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学会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能做到"日常行为讲规范,人际交往讲礼仪,社会活动讲文明"。二、教师要清楚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内容1.学习礼仪。让幼儿了解和掌握与自己日常生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的教育事业普遍存在着的一个现象就是高度重视知识技能的培养,却往往忽视更重要的礼仪教育。幼儿时期儿童由于缺乏一定的礼仪教育,往往会导致礼仪行为的严重失范。具体可以表现在对长辈缺乏礼貌、对同辈不懂谦让,任性、霸道、以自我为中心,无理取闹、不关心他人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经常看见幼儿在饭店等公共场所大声喧闹、  相似文献   

17.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一个礼仪之邦,崇尚礼仪,但是当今社会日新月异,时代飞速发展,人们开始变得越来越浮躁,这种浮躁的情绪也直接影响了幼儿的身心发展,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使得幼儿也日渐随性,我行我素。对于幼儿礼仪的教育就显得尤为迫切。如果幼儿没有良好的礼仪教育不仅对自身的发展不利也会影响其他幼儿,从而影响到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很多幼儿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家长可能并不注重对孩子礼仪的教育,所以在刚步入幼儿园的时候就会显得不适应甚至会对幼儿园表现出厌烦的状态。因此,在我们平时的幼儿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对孩子礼仪的教育,从幼儿的表现上做出相应的回应与纠正,让幼儿养成在家里和在幼儿园一样懂礼貌知礼仪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18.
礼仪文化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演化而来的文明成果,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中华传统礼仪演变到今天已经变成了在日常生活中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当今社会呼唤礼仪教育的背景下,幼儿教育作为孩子文明素质、行为习惯、人格品行养成的重要阶段,礼仪教育也非常重要。礼仪教育除了让幼儿从小培养懂礼貌讲规则的好习惯之外,还利于幼儿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塑造,使优秀的习惯、良好的道德修养,植根在孩子的灵魂之中。本文将从礼仪文化的内涵入手,浅谈如何开展幼儿教育中的礼仪教育。  相似文献   

19.
<正>很多家长到园和我倾诉,孩子不懂礼貌,和父母顶撞,很是头疼,个个在家都是"小公主""小皇帝"。这种状况在孩子身上太普遍,对长辈没有礼貌,不懂得关心体谅家长,也不爱护公物,常常唯我独尊……36岁正是孩子的敏感时期,抓住这一时期的培养,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使幼儿从小学礼、知礼、懂礼、用礼,促进幼儿良好品质的发展。《36岁正是孩子的敏感时期,抓住这一时期的培养,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使幼儿从小学礼、知礼、懂礼、用礼,促进幼儿良好品质的发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中明确指出教育幼儿"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因此,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  相似文献   

20.
开展幼儿礼仪教育能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素养.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幼儿园开展礼仪教育的有效途径包括重视营造良好的礼仪学习环境氛围:建设幼儿礼仪教育教材体系:礼仪教育渗透于幼儿日常生活之中:礼仪教育融入幼儿教育课程之中以及开展家庭礼仪教育指导.提高幼儿礼仪教育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