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8 毫秒
1.
班上较笨的人就是我我多次到大学招聘,听到最典型的语言就是"某某去了哪个公司,他能去我为什么不能去;听说深圳工资高,到某某公司比留在西安多赚2000元;或者上海这个机会很不错嘛,可惜我女朋友不让去",大家听了这些觉得很熟悉吧!我读大学的时候,我的同学出国非常疯,你考托福他也考。有的人很聪明,但是也许是太聪明了,他们的选择没有一个始终不渝的方向感,缺乏一个内心的理想,每一次方向的变化和选择都意味着要从零开始。我是班上比较笨的几个人之一,1988年考入西安交通大学,1992年念研究生,我的学历非常普通,但有一点我和其他同学不一样——进  相似文献   

2.
槐花依旧     
小时候生活在山区丘陵地区,那时村子里到处长满了槐树。每年五月,槐树开花了,整个村子成了一片花海,一团团,一簇簇,如雪,如云,挂满枝头,悬在树梢,在温馨的春风里,把醉人的幽香洒满乡村每一个角落,每一个村民的心里。那时的记忆,是我永远对故乡抹不去的风景,童年的时光,是我现在对故乡最快乐的回忆。  相似文献   

3.
黑雷鸡     
宗源 《生态文化》2011,(6):32-34
我的青年时代是一个激情澎湃的时代,我同那个时代的同龄人唱着国际歌一起长大。那时。我们胸怀坦荡,也胸怀大志,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是我们最远大的理想和目标。我的故乡在厦门,我们不仅与宝岛台湾隔海相望,更在台湾有血脉相连的近亲。我们在台湾的近亲们从来不曾料到因了他们在台湾让我们在某个特殊的年代里受尽了不公平的待遇。  相似文献   

4.
西部的变化来自 感性、细节和故事 西部大开发今年就10年了,西部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多次去西部,对此有切身感受。1992年我第一次出差采访,去的是广西,那时感觉还很穷。我们坐的车,是很旧的一辆面包车。到边境去,大部分路很难走。新华社广西分社的大楼很破旧。  相似文献   

5.
今天我们对大学不满意,就是它跟外面太一样了. 何兆武先生以《上学记》为书名,书写他的口述自传.其中最让读者心向往之的一点是,那时的大学校园,和校门外的社会相比,真的是个不一样的地方.  相似文献   

6.
今天我们对大学不满意,就是它跟外面太一样了。何兆武先生以《上学记》为书名,书写他的口述自传。其中最让读者心向往之的一点是,那时的大学校园,和校门外的社会相比,真的是个不一样的地方。有哪些不一样呢?何先生很小的时候,就常常跟着大学生到天安门  相似文献   

7.
韩再芬曾是安庆市黄梅戏剧团年龄最 小的演员,她所在的二团的排练房位于安庆菱湖南滨,与安庆师范学院紧挨着。20世纪80年代初,安庆师院始建不久,校园很简陋,四周基本上没有围墙;那时我就在这所学院里读书。我们的宿舍离剧团排练房的直线距离不过几步路;有时我们也去排练房看热闹。有一回  相似文献   

8.
观众打电话给我,说:"你眞棒,在镜头里总是那么冷静."其实我也哭过,面对那样的灾情,面对受灾的乡亲,面对满目的英雄,泪水有时是控制不了的.在镜头面前我努力保持着坚强和理性.不哭,在心里我始终这样提醒自己.灾区不需要眼泪,灾区需要我们的坚强去支撑,需要我们的矣爱去抚慰,需要我们去尽记者的天职.   大灾难中,我们用最快的速度,让全世界都看到了……一个国家的坚韧与大爱!这就是最具实的中国,我的祖国!……  相似文献   

9.
我依然活着     
那时候我真的不知道能活到今天,我那时并不懂得什么是活着,只知道活着是要呼吸的。可我知道什么是死——闭着眼睛,脸色苍白,躺在那里一动也不动,任凭自己的亲人怎样哭喊。死的情景是我在医院里看到的,我见过和我住一个病房的孩子死了。我几乎不去想活着的事,我太小了,只有八岁。但我已经朦朦胧胧地觉得活着不好:我要打针吃药,要做手术……那一切太可怕了。其实最可怕的还是孤独,还有夏天,没有电扇。妈妈上班前,让我倚着被子坐好,把一个盛满凉水的罐子放在我身旁,她说你要是热了就把手伸到水里。我守着一罐凉水过了一天又一天,每天都那么漫长,都让人不耐烦。我没有玩  相似文献   

10.
火烧军马场     
入秋就没下过一场雨,地干旱得裂出了缝,柴草干得刷刷响,有一个火星就可以点成燎原大火。爷爷说,秋旱是一个好年景,是金秋,“籽老山”,是粮食度浆晒米的好时光。可是我们小马倌可不这样看,我们整天在大荒地上被太阳烧烤着,如同个大蒸笼,马也怕热,它们跑出我们的视线之内,到柳条墩里歇阴凉去了。 该把马圈回来了,让谁去谁都不愿意去,田财说,咱们还是老招“跳狗”,谁输了谁就去。“跳狗”,是当时北方草原上孩子玩的一种游戏,一个人当跳体,先是坐着,蹲着,后是弯腰,站着,让别人从他的身上跳过去,谁跳不过去谁就输了,那时我们四  相似文献   

11.
自母亲驾鹤西去,父亲一下老了许多。 在我多次劝说下,父亲才依依不舍地告别了深深眷恋的土地,和我们住到了一起。 父亲总想为我们分担些家务,可父亲从没干过家务,别的干不了,就成天拿着拖把抹地板。当他一次次地把地板抹成大花脸之后,我和妻不约而同地拿走了他手里的拖把,父亲便闲着了。父亲不识字,读不懂我那些厚厚薄薄的书,看不懂那些能让妻时哭时笑的肥皂剧,也玩不了儿子  相似文献   

12.
吕明 《生态文化》2002,(3):34-36
罂粟花儿曾美丽了我的许多个夏天.那时,我对罂粟的了解,仅限于它的美丽。小时,我家住在一个山坳里,那里住着林业工人的家属。山坳就如同一个盆地,四周被茂密的原始森林覆盖着,有点“世外桃园”的味道。我们和当地极少的几户以种地为生的农民共同散居在几面山坡上。人家不多,但因为住得很分散,便占去了很多的土地。那时,人们除了在自家院子里种些蔬菜什么的,还要种些花儿来点缀简陋的庭院。我记得那时种得最多的是地瓜花,也就是大丽花,此外还有步步登高,扫帚梅什么的。  相似文献   

13.
玫瑰园之误     
老家小镇上有两个邻居:王老板经商,李阿姨务农。王老板赚了很多钱,李阿姨养了一个很有出息的儿子,他们都是大家羡慕的对象。王老板的老婆很想去旅游,去八达岭看长城,去陕西看兵马俑。王老板也想去,但总是说:"好!等我们赚够钱的时候,就好好出去玩一趟,不光要看长城、看兵马俑,还要去巴黎看艾菲尔铁塔,去埃及看金字塔。"那时他只有几万块钱,是少了一点,后来慢慢地有了十几万、几十万……但总是觉得还不够多。后来,一次急病夺走了他的生命,他老婆告诉我,他留下的钱财已足够供他们周游世界了,可是他连长城和兵马俑也还没看到。  相似文献   

14.
郭德纲语录     
《文化博览》2006,(6):57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我叫郭德纲。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进去您得买票。多听相声说明你爱国。我们街坊有一孩子,会七八国外国话,什么英语、日语、韩语、南斯拉夫语、北斯拉夫语、西斯拉夫语……反正跟八国联军坐一块儿对着骂街没问题!跟他说你听听相声去吧。"不去!听不懂!"……法律不管我早打死他了!会七八国外国话听不懂相声……外面下小雨,屋里下中  相似文献   

15.
无羽箭 《职业圈》2004,(4):20-21
灵感 2003年底,我和女朋友去广州玩,也想趁着这趟旅行去看看有什么新玩意.两个人逛到广州最繁华的专卖店一条街,其中一家小小的"档口"吸引了我们的目光.  相似文献   

16.
读大学的时候,素质教育喊得最凶。那时,系里的教授们每天都会向我们无数次地提起素质教育,报纸电视的宣传自然也毫不逊色。那架势,由不得你不信,你要是不搞素质教育就是民族的败类历史的罪人!来到这个山区初中任教,学校看重我,一开始就让我做了初一(1)班的班主任,我窃喜这是我在素质教育这块大天地里施展身手的小天地。我决定,班上每周至少两次活动,如读书、演讲、辩论、体育、劳动等竞赛;我还发动学生出点子,于是又有了工艺展示、广告策划、金点子行动、时装模  相似文献   

17.
高处何所有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一位老酋长病危了. 他找来村中最优秀的三个年轻人,对他们说:"这是我要离开你们的时候了,我要你们为我做最后一件事.你们三个都是身强体壮而又智慧过人的好孩子,现在,请你们尽可能地去攀登那座我们一向奉为神圣的大山.你们要尽可能爬到最高的、最凌越的地方,然后,折回头来告诉我你们的见闻."  相似文献   

18.
高巢 《文化博览》2006,(8):34-35
老师和我分手告别的时候,站在大街的一旁,深深吸了口烟。然后随着闪烁的烟火,严肃地对我说:生活是无奈的灯火。然后,一转身,离我而去。我知道这是老师说过的最深奥的一句话。我和语文老师喝酒的地方是一条叫新华巷的地方,饭店隐蔽,简陋。但,很千净。老板和我很熟。我经常一个人或是和一群朋友去喝酒。老板的手艺也很不错,动作麻利,不罗嗦,不粗俗。我要了四个菜:一盘龙虾,一盘螺蛳,一盘醋茄子,一盘素拼。  相似文献   

19.
张家界寻梦     
去张家界只是为了偿还我十几年前许下的心愿。那时,我刚刚离开校门踏上社会的门槛,听从张家界回来的友人说,那里千仞壁立、翠峰如林,溪谷幽深、美如画廊,神泉异洞、异彩纷呈,是理想的风景王国,很值得一去。从那时起,我的心中便留存了一帧真正属于心灵的风景。  相似文献   

20.
正我在1957年暑期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60年秋季开学后,系里请周有光先生为我们讲授"文字改革"课程,从此我就有幸成为周先生的学生。那时周先生50多岁,风华正茂。每两周上一个下午,三节课,站着讲,也不喝水。没有教材,只印发简单的讲课提纲。周先生的课使我对文字改革有了基本的了解。那时受政治运动的影响,师生间的关系并不密切,彼此极少交流。一个学期的课下来,我没有和周先生说过一句话,周先生也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