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文博 《甘肃教育》2011,(19):89-89
“悟性”的解释为:人对事物的分析和理解能力,笔者认为悟性还包括人对事物、现象独有的体会方式和新的发现。悟性就是创造力的体现,是创造的直接动因。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能力,就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悟性。  相似文献   

2.
悟性是指人对事物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悟性对感知课文、分析和理解课文内容甚为重要。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课文的内容,通过情境感悟法、词句联系法、同体文章比较法,培养学生分析、理解能力,领悟文章的内涵及主旨等。总之,悟性对学好语文极为重要,这种能力,还可通过各种方法培养,悟性一词,是德国古典哲学里的术语。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悟性是生动地、直观地感知周围世界的形象、画面、现象和事物,并进行逻辑思维分析从而获取新知识的思维活动。《现代汉语词典》则概括为“人对事物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换句话说,就是领悟能力。  相似文献   

3.
悟性是人对事物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它是“思维的体操”,它也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一个窗口,只不过通常是以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来反映客观世界。数学教师可以在学生解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悟性。  相似文献   

4.
悟性是指人对事物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悟性对感知课文、分析和理解课文内容甚为重要。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课文的内容,通过情境感悟法、词句联系法、同体文章比较法,培养学生分析、理解能力,领悟文章的内涵及主旨等。总之,悟性对学好语文极为重要,这种能力,还可通过各种方法培养。  相似文献   

5.
学贵心悟,语文学习尤其如此。在语文教学中,悟性可以通过教师的精心指导培养出来。语文教学实践证明,培养学生悟性的关键有:身临其境;将心比心;透过感情悟理性三步做法。悟性是人对事物的分析理解能力。学生语文学习的悟性增强,带动了写作水平的稳步提高,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也不断加强,教学质量明显改观。  相似文献   

6.
悟性是指人对事物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悟性对感知英语语法、分析和理解课文内容甚为重要。高职高专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课文的内容,通过情境感悟法、词句联系法等,培养学生分析、理解能力,领悟文章的内涵及主旨等。  相似文献   

7.
学贵心悟,语文学习尤其如此.在语文教学中,悟性可以通过教师的精心指导培养出来.语文教学实践证明,培养学生悟性的关键有身临其境;将心比心;透过感情悟理性三步做法.悟性是人对事物的分析理解能力.学生语文学习的悟性增强,带动了写作水平的稳步提高,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也不断加强,教学质量明显改观.  相似文献   

8.
“悟性”是人对事物分析和理解的能力。这种能力表现的主要思维方式是形象思维,即学者通过驱使自己想象力和思考力亲领悟识记信息的真谛,从而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人们常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其中的“意会”正是“悟性”的表现。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悟性呢? 一、诱导法作文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美不但能对培养学生高尚情操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且能启迪学生的悟  相似文献   

9.
有些教师经常会说:教师教得再好也没用,学生没有悟性,怎么教都是白费气力。但“悟性”从何而来呢?是不是有的人天生有悟性,而有一些人天生就无悟性?看看字典的解释——悟性:指人对事物的分析和理解的能力。从这个解释里并看不出悟性的天生性和不可培养性。看来,悟性还是能够培养的,下面就是我在多年教学中总结出的悟性培养几法:一、换种说法试一试比如《雨霖铃》中“执手相看泪眼”一句,如把“执”改为“握、拉、牵、抚、捏”等动词,表现力有何不同?让学生在比较中准确把握词人内心的情感。二、抓住悬念想一想比如《虞美人》开篇“:春花秋月…  相似文献   

10.
高素艳 《学周刊C版》2013,(8):112-113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的目的要丰富语言积累,培养学生语感,发展学生思维。悟性是对具体事物的感知、感觉与感应。悟性思维是一切思维形式的本质,是一切智慧的源泉和智力的能量所在,具有辩证性、统一性、普遍性、创新性,是人类思维方式的最高境界,是人类思维方式的深化过程。我们知道,人的思维是可以任意驰骋的,思维悟性也是如此,具有无穷的穿透力,可以完全渗入到任何部分中去。悟性  相似文献   

11.
悟性是人在与外部世界互动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能力和特性,是人赖以存在的基本属性。学生的悟性对其创造性的培养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学生的悟性培养理应成为课堂教学的追求。然而,现实教学中,存在着学生悟性培养严重缺失现象。这就为当下的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诉求。  相似文献   

12.
化学素养是人对和化学相关的事物的本质的一种悟性,是化学知识和技能的和谐统一,是一种内在的科学品质.初中化学是学习化学的开端,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作风,进而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  相似文献   

13.
新课标指出,要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而培养学生的“悟性”,则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一环。那么,如何在实践中进行操作呢?一、感悟。“悟性”是主体对事物的直觉感应,其特点是遇到新情况,就在头脑中寻找与之相类似的经验为借鉴进行类推,这种经验有具体的形象形态,有抽象的观念形态,多次运用便能转化为反射和下意识。故“悟性”是对具有知情意事物的直觉感知、感觉、感应,就像中医的望闻问切只需直觉感应就能进行诊断一样。由于汉语存在大量的需要模糊判断、直觉体悟的特点,故教师可指导学生发挥…  相似文献   

14.
悟性是学好中医学成败的关键,因此在中医教育中应该充分重视对学生悟性的培养。本文结合悟性需要激发和培养的特点,提出了三点培养中医学生悟性的途径和方法,即教学留出空白,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激发悟性;注重学生体验,提高悟性;丰富课程设置,通过博学提高学生悟性。  相似文献   

15.
所谓的悟性,指人对事物的分析和理解的能力。语文悟性,即是对语文信息的分析力和理解力,是对语言和话语的悉心会意和敏锐直觉,  相似文献   

16.
所谓的"悟性",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析就是"指人对事物的分析和理解的能力"。从这个定义出发,我们可以简单地将"语文悟性"定义为:"人对语文或语言的悟性"或"人们对语文或语言的分析和理解的能力"。由此我们知道,"悟性"、  相似文献   

17.
作文与悟性     
作文的题材,多半靠悟性得来。一个人如果悟性好,在生活中就会常有领悟,作文就有写不完的题材,写的文章质量也比较高。如果悟性低,接触人物事物难有感悟,写作文往往觉得没有东西可写,很为难。所以悟性跟作文关系密切,对写好文章十分重要。什么是悟性呢?悟性就是领悟事物的本质、规律、道理的能力。它属于认识范畴,但跟一般  相似文献   

18.
物理学习特别要求学生要有悟性,物理学得不好的学生,往往被戴上悟性差的帽子。其实,悟性是可以后天培养的,一个好的教学方式可以培养一个人好的思维方式,从而达到学会学习,提高学习悟性的目的。五环"悟性教学法"是让学生通过一探、二悟、三说、四明、五通"五环节",完成由体验、体悟、感悟、醒悟直到领悟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9.
佛家悟性培养对于语文学习亦有重要借鉴意义,培养悟性,决不可给学生吃现成饭,给现成答案,要给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要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回味的余地。充分阅读是悟性培养的基础,点拨启发是悟性培养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数学素质是人的素质中重要的成分之一,这种素质要靠后天的培养才能形成。其内涵主要是指人认识和处理数量关系、空间形成的内在规律,逻辑关系及抽象模式的悟性与潜能。高职教育的数学教学应注意培养学生这种悟性和潜能。这对提高人的全面素质必将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