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宗羲是我国十七世纪杰出的思想家。他处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社会急剧动荡的时代,从切身的体验中痛感封建专制政治的腐败和专制君主的昏庸,因而以大无畏的抗争精神,横眉冷对清初高压统治的淫威,通过总结明亡的教训,无情地抨击封建专制制度,提出了闪耀着民主主义光华的政治改革方案。他激进的民主主义思想,犹如惊雷,  相似文献   

2.
黄宗羲的政治思想是明清之际反对封建专制政治思潮的主要代表.怎样评价黄宗羲的政治思想?不少人认为,黄宗羲已或多或少地具有了“民主主义”或“近代民主主义”思想;有的甚至将《明夷待访录》与卢梭的《民约论》相类比.这是值得商榷的.毫无疑问,黄宗羲的政治思想是当时封建正统思想的异端,后来又成为晚清资产阶级改良派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重要思想来源.但是,  相似文献   

3.
本文旨在揭示封建专制制度与封建专制思想对档案工作的危害性及其给人类社会造成的灾难。对健全民主与法制,增强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性,还档案的本来面目,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清初社会的激烈动荡,导致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显著变化,以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朱之瑜、傅山、李颙、颜元等人为代表的一代杰出思想家,清醒地认识到专制主义统治所造成的社会危机,以及封建理学对于思想界的扼杀,他们将学术探讨与经世致用结合起来,把批判的锋芒直指封建专制制度和唯心主义理学。他们的思想涉及到现实生活中的经济、政治、国家、民族、法制、教育、风俗、人情等各个方面,启迪人们去思考和探索改革时弊的途径,并且形成了与前代迥异的新思想、新学风。  相似文献   

5.
民主思想是孙中山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封建专制制度扼杀人民的民主权利 ,窒息人民的思想解放 ,必须彻底根除。实现民主 ,必须大力提倡民权 ,这是政治革命的根本 ,而要真正提倡民权 ,保证民主实施 ,就必须有完备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6.
黄宗羲的法制思想,一方面指陈和批判了专制制度下“一家之法”的种种弊端,弊端之大是保护君王一人一姓之私,成为君王专制的护身符;另一方面对“天下之法”进行了精心的构想和设计,指出真正的法律应兴“公利”、除“公害”,保护天下人的利益。黄宗羲无论是对传统法律的反思与批判,还是对新法的设计与构想,都闪烁着深刻的智慧和耀眼的光芒,散发着近现代的气息。  相似文献   

7.
有明一代杰出的政治家张居正,在苦心经营变法的同时,仍能重视教育的发展。他的一系列教育改革措施和实践活动都是为加强明王朝的封建专制制度服务的,表现出浓厚的政治色彩。  相似文献   

8.
《新世纪》时期吴稚晖政治思想主要表现在反对封建专制制度、批判封建伦理道德、抨平清预备立宪等方面。其理论体系虽然是唯心主义的,但从现实操作中所产生的客观效果看,它对当时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由于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差异,中国近代法律思想的历史发展具有诸多不同于西方的特点:它以对西方资产阶级法律思想的认同、继承与批判为历史演进的主线;以西方资产阶级法律思想和中国地主阶级法律思想的斗争为主要内容;思想流派众多,思想内容却主要集中在宪政方面;经历革新与保守的冲突,推进了法律思想传统由儒家学说和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向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法律学说的转换。  相似文献   

10.
黄宗羲是明遗民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亲自参加抗清斗争,断然拒绝清廷征召,不断著书立说,探究明亡的深层次原因,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政治观、史学观、诗学观、教育观等思想观念,可以说,遗民身份对黄宗羲思想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黄宗羲(1610—1695),我国明末清初著名的进步思想家,与同时代的顾炎武、王夫之,号称为明末清初的三大家。他的伦理思想的特点是:把道德问题同政治、法律问题紧密联系起来,提出了初步的民主思想,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和禁欲主义,反映了市民阶层的一些要求,是中国近代启蒙思想的先驱人物。对近代梁启超、谭嗣同等资产阶级维新派有着重大的影响,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明清之际社会发生急剧变化,在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尖锐复杂的条件下,出现了黄宗羲民主启蒙思想的萌芽.黄宗羲把社会的种种弊端,集中于封建君主专制.而他在揭露和批判君主专制的同时,从政治、经济、法制和军事等方面设想了心目中的理想国家形态.对于这些深邃思考的政治思想史定位,学术界有不同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黄宗羲法律思想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宗羲是明末清初时期有先进法律思想的一个代表人物。黄宗羲对明代法律制度的弊病进行了批判,并对理想的法律制度有诸多设想。黄宗羲的法律思想有时代进步性,但也体现了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4.
王慧 《教育评论》2013,(1):144-146
黄宗羲继承了儒学以民为本的思想,从"天下为公"的立场出发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并试图构建理想社会。明朝灭亡的历史教训,使黄宗羲认识到只有圣贤治世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黄宗羲深入研究传统教化思想,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教化思想。本文拟从教化的目标、教化的途径、教化的方法等方面,对黄宗羲的教化思想进行分析和阐释。  相似文献   

15.
传说中的尧舜禹禅让并不是原始禅让政治的常态。作为原始禅让政治的晚期形态,尧舜禹禅让起着架构原始民主选举制度、夏商周世袭制度的历史作用,它所确立的禅让政治原则成为后世皇权专制制度下的封建禅让政治的思想立法。  相似文献   

16.
中国宦官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特殊产物,它和宫女一样,都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牺牲品。本文对其产生、演变及其特殊作用等作了一些探讨。认为其始于受“宫刑”之男性,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完备的制度,伴随中国封建社会走过了一条漫长的道路,成为了巩固皇权的特殊工具,与中国帝王政治相始终。  相似文献   

17.
关于黄宗羲的思想,清代学者就已着手研究。20世纪上半叶,随着新史学理论和方法的广泛运用,黄宗羲研究进入现代意义的学术研究的新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对黄宗羲思想的研究取得巨大成就,但存在简单化、机械化的倾向。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黄宗羲研究领域拓宽,且向纵深发展,在哲学思想、政治思想、经济思想、法律思想、科学思想、史学思想、文学和教育思想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进入空前繁荣阶段。此外,港台和海外学者运用不同的视角和方法对黄宗羲进行研究,也取得了颇为丰硕的成果。但深层次的专题探讨、系统性的综合研究及对于黄宗羲思想当代价值的认识和开掘都还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报刊上发表了许多探讨专制制度的文章,从不同角度对我国专制制度的历史及其特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许多深刻的见解。但是,有一种相当流行的观点认为,中国几千年的专制制度是由秦代开始的。其实,中国专制制度并不始于秦始皇。秦朝的政治发端于先秦,封建专制制度是直接从奴隶制去制制度演变而来的。我们不能割断历史,把  相似文献   

19.
人类自有史以来.在政治领域内曾经历了两次重要的变革.一次是从原始社会的民主制度向奴隶主阶级的专制制度的演变.另一次就是从封建专制制度向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演变。后者发生在近代社会,人类文明开始从分散、隔绝和孤立状态走向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历史的形成期.其共同性和普遍性开始超过其差异性和特殊性,因而具有历史学习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明末清初启蒙思想家关于用银问题的论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中叶以后,白银作为货币成为不可扭转的历史趋势。对于中国货币发展史上的这一重大转折,明末清初一些政治上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的启蒙思想家如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唐甄及李土恭、王源等却纷纷表现出了保守、复古的倾向,重钱轻银,反对赋税征银。这充分说明,中国经济思想史到明清时期已处于停滞阶段,与同时期西方经济思想的发展存在巨大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