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动漫产业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支柱之一,动漫产业集群的培育模式是动漫产业经济发展的要求,并且对动漫产业集群的建立、发展和壮大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将产业价值链理论引入到动漫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进而分析基于产业价值链的动漫产业集群所具有的竞争优势、基于产业价值链的动漫产业集群内部和外部特征等;其次,分析基于产业价值链的中国动漫产业集群培育基础——动漫产业园区型基地;最后,针对中国动漫产业价值链的特点,提出3种基于产业价值链的中国动漫产业集群模式.基于产业价值链的中国动漫产业集群模式符合中国特色的政府主导下动漫市场经济发展模式,并且与动漫产业园区型基地的实际情况耦合,是中国动漫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种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工业化发展道路为研究背景,探讨中国产业未来发展的驱动力.在对产业发展模式的演变进行对比分析基础上,基于全球产业发展趋势和中国国情的现实选择,提出21世纪中国产业发展最重要的三股力量并进行深入诠释.  相似文献   

3.
杨静 《科技风》2012,(19):236
物联网作为当前迅猛发展的新技术,已经成为当前的热点话题。我国具有较好发展物联网产业的政策、市场、人力资源和技术的环境,物联网技术必将带来一场深刻的科技变革,带来人类科技文明的飞跃。但是,作为新兴的产业存在,发展物联网产业存在各个方面的问题。在物联网产业国际化和市场化背景下发展中国物联网产业,应借鉴发达国家的产业发展模式,进行动态优化选择,走产业集群化发展道路,对于激发中国物联网产业巨大的发展潜能、发挥后发优势,实现产业迅速崛起具有关键性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4.
印中华  宋维明 《资源科学》2011,33(9):1735-1741
中国是木材产业大国,但资源基础的薄弱制约了木材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在这一背景下,研究中国木材产业资源基础问题,对于实现木材产业长期、快速、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从竞争力的持续性和边际收益等角度,阐述了资源贡献的理论依据,并基于生产要素贡献率的测算对资源贡献展开系统的实证分析,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了中国木材产业资源基础转换的思想。研究结果表明,以创出性资源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方式是中国木材产业建立持久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但中国木材产业处于以原始性资源为主导的产业发展阶段。基于此,得出结论:实现以原始性资源为主导向以创出性资源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方式过渡,是中国木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通过国内外信息资源产业和产业战略、产业政策方面的综述构建了信息资源产业战略和政策的研究框架,比较了中国大陆政府和台湾地方政府出台的信息资源产业发展战略和政策,包括中国大陆和台湾信息资源产业政府主管部门即管理体制、信息资源产业资金战略与政策等方面,并为大陆信息资源产业相关发展战略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首先概述国际创新理论研究沿革,梳理出产业创新理论的发展脉络;然后根据产业创新的理论脉络并结合中国具体国情,提出中国产业创新在产业结构调整阶段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周邵年  樊嘉禄 《科教文汇》2013,(17):199-200
竹雕是中国传统技艺的一个重要门类,在记载和传播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它的现状和发展却令人担忧,竹雕产业中“马太效应”明显。为了更好地发展竹雕产业,本文以黄山市竹雕产业为例,分析产业发展中的“马太效应”,从而有效利用竹雕产业中的“马太效应”,促进徽州竹雕产业的发展和深化徽文化传承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相似文献   

8.
数字经济发展不平衡可能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另一个诱因,而从产业层面对区域发展不平衡进行分解,能够呈现数字经济发展不平衡特征和差异来源的内在结构信息。为此,将数字产业划分为电子信息制造业、电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互联网行业四大产业,基于2013—2021年中国八大经济区数字产业的相关数据,采用人口加权变异系数二重分解法,对中国数字产业区域发展差异进行空间、产业分解,以探讨不同产业和区域对数字产业发展不平衡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数字产业发展的不平衡程度在逐年下降,八大经济区间不平衡是区域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各产业对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贡献存在显著差异,电子信息制造业的贡献最大;八大经济区内部的产业发展差异对区域内不平衡的贡献存在明显区域差异,北部沿海区域贡献最大;中国数字产业区域发展不平衡、八大经济区内及经济区间不平衡变化主要由集中效应所致。为促进中国数字产业协调发展,从基础研究、发展区域优势数字产业、产业间协同发展及正确认识数字产业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4个方面给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同时也形成了新的产业分工格局。在这一过程中,高新技术产业分工也形成了新特点:垂直分工向混合分工转变、产业分工向产品工序分工转变、递次转移向直接投资转变、产业集群化的特点更加明显等。这些新的特点既给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规模的扩张、产业链延伸、产业结构升级等,同时,中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也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要在全球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对外贸易中处于主导地位,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10.
研讨会围绕产业哲学基本理论与学科范式、产业与社会发展、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和现代产业发展、高新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会议推进了产业哲学研究的进展,开拓了产业论与产业创新学科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1.
韦佳 《大众科技》2016,(8):160-161
曲艺是中国特有的舞台艺术品种,发展曲艺(说唱)需要对其进行传承与创新。文章总结了曲艺(说唱)创作的历史演变,分析了曲艺(说唱)创作的传承与创新,以期推动曲艺(说唱)创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reports results from a study exploring the multimedia search functionality of Chinese language search engines. Web searching in Chinese (Mandarin) is a growing research area and a technical challenge for popular commercial Web search engines. Few studies have been conducted on Chinese language search engines. We investigate two research questions: which Chinese language search engines provide multimedia searching, and what multimedia search functionalities are available in Chinese language Web search engines. Specifically, we examine each Web search engine’s (1) features permitting Chinese language multimedia searches, (2) extent of search personalization and user control of multimedia search variables, and (3)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Web search engines and their features in the Chinese context. Key findings show that Chinese language Web search engines offer limited multimedia search functionality, and general search engines provide a wider range of features than specialized multimedia search engines. Study results have implications for Chinese Web users, Website designers and Web search engine developers.  相似文献   

13.
高静  刘国光 《软科学》2016,(6):53-56
利用世界投入产出表,采取进口国投入产出技术系数和碳排放系数测算了在加工贸易背景下中国对主要贸易国的出口碳排放总量和单位碳排放强度,比较了现有的几种测算方法下中国出口碳排放的差异,分析了加工贸易下影响中国出口碳排放的原因。中国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持续走低,中国高投入低产出的生产状态导致中国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1)越低、中间投入占比(interput1)越高,中国的出口碳排放和单位碳排放强度越低。加工贸易进口令中间品生产污染转移至国外,降低了中国的出口碳排放总量和单位强度,验证了中国的"污染天堂"理论并不存在。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SARS的最早发现地和最严重灾区;中国科学家最早展开SARS病原体的研究。然而,中国科学家却未能先于外国科学家及时发现SARS的病原体,而且这不是由于实验装备落后所致。SARS病原体的发现过程给予中国科学家三点方法论的启示:(1)"看见"不是"发现";(2)科学研究应贯彻逻辑理性与经验实证的基本精神;(3)科学研究的新进展要及时公布。  相似文献   

15.
对通胀趋势进行预测是治理通胀的关键。本文首先运用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构建了我国的金融状况指数(FCI),然后从多个角度评估了FCI对我国通胀水平的总体预测效果,随后应用Markov机制转换模型将我国通胀状态的转换概率内生化,并对不同状态下的FCI通胀预测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总体上,金融状况指数是我国通货膨胀率的先行指标,能有效预测未来半年内的通胀趋势;在模拟和预测我国通胀率运行趋势方面,Markov机制转换模型优于线性AR(2)模型;高通胀状态下FCI的通胀预测能力强于低通胀状态;低通胀状态下FCI对短期通胀的预测效果优于中长期。  相似文献   

16.
全球产业格局发生重大变革,中国经济发展也步入新常态,判断当前中国企业的发展模式,推动企业从要素/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发展的范式转换,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在研究分析决定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的基础上,探讨中国企业发展的典型模式和范式转换,并通过对1023家高新技术企业的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已经进入从要素/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关键时期;(2)以规模扩张为基础的外延式增长仍然是企业发展的主要表现形式;(3)规模经济性仍然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4)创新活动是决定企业未来成长性和可持续发展最为关键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推动企业向创新驱动发展范式转换的建议和后续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7.
在构建我国碳排放福利绩效指标的基础上,测算2000—2010年间我国碳排放福利绩效,通过LMDI因素分解法探讨影响中国碳排放福利绩效变化的主要因素,最后采用灰色GM(1,1)模型对中国短期碳排放福利绩效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中国碳排放福利绩效呈逐年下降趋势;(2)驱动中国碳排放福利绩效的主要因素是能源排放比率,所有年份的可持续发展效应小于0,表现出抑制作用;(3)到2015年中国碳排放福利绩效预测值为0.062,减排形势严峻。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中低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江剑  官建成 《科学学研究》2008,26(6):1325-1332
 本文使用DEA方法和技术创新的两阶段模型来测度我国LMT产业技术创新活动的相对效率并分析影响我国LMT产业创新绩效提高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表明: (1) 我国中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最低,而低技术产业却拥有比高技术产业更高的创新效率; (2) 提高将技术成果转化为经济收益的效率是我国LMT产业创新发展的关键问题;(3)我国LMT产业在创新活动的各阶段主要表现为显著的规模报酬递增,因此加大LMT产业的创新投入更有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9.
The popularity of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BPR) and its international diffusion from the United States make it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the influence of cultural factors on this concept. The global economic prominence of the Chinese and their distinctiv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prompted our study of Chinese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This article addresses a large gap in the Chinese management literature and is intended to help those who are managing organizations or market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products and related services in Greater China. We systematically compare IT-enabled change in the American and Chinese business cultures. Informal planning and process modelling, highly interdependent social and organizational relationships with ingrained hierarchies, and the prevailing attitudes toward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al change will shape the preparation for IT-enabled process innovation efforts as well as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IT-enhanced business process models in Chinese organizations.  相似文献   

20.
我国制造企业国际化运营策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企业开始走向世界。在对我国制造企业的优势和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制造企业国际化运营的策略进行了思考,认为中国制造业应融入全球价值链,发展高端OEM是我国制造业国际运营的主要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