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论文对中国大学生英语语音习得中方言影响作用进行了实验研究。相关分析发现,学生整体的汉语语音感知能力与英语语音感知和发音能力显著正相关;汉语发音能力和英语语音感知和发音能力也呈显著正相关,但相关性明显低于前者。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两组学生的普通话朗读没有显著差异,但其汉语语音感知有显著差异,英语的语音感知和朗读也有显著差异。可能的解释为,学生虽然经过练习,普通话发音有了较大进步,但其方言对普通话语音的感知和英语的语音感知和发音能力仍然有较长久的负迁移作用。由于"母语磁效应",母语(方言)的语音表征对二语语音习得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天水方言对天水籍语言习得者在学习英语时所产生的影响(负迁移),文中对天水方言中的一些显著性特点(与普通话相比较而得)进行了一定的梳理,详细地阐述了这些特点对天水籍语言习得者在英语语音学习方面的影响,且针对这些问题中的某些显著性影响提出有效的纠正建议.由于两种语言隶属于不同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所以文中采取声母对辅音,韵母对元音的对应比较方法给予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3.
学生在学习普通话时形成的发音习惯对学习英语语音辅音群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如何帮助学生渡过语音关,从而使学生真正掌握英语这一语言工具,是英语教师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人们说话,总有一定的语言环境.语言环境不同,要求的表达方式就有所不同.表达方式不同,产生的语言效果当然也就不同.人们说话的表达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一般的表达方式,一种是特殊的表达方式.一般的表达方式产生一般的效果,特殊的表达方式产生特殊的效果.我这里说的特殊的表达方式就是讲语法的人常提到的“强调”.为什么要强调呢?为了选用一种最佳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使听话的人最大限度地理解说话的人的意思.怎样强调呢?强调的方式很多,有的用语音停顿表示强调.例如:  相似文献   

5.
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声调在汉语里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最能够显示各方言的语音特征。声调纠偏是汉语语音教学中的难点。普通话教学要把声调作为教学重点,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步骤,进行分层教学和正音训练,以实现提高声调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方言区的人学习普通话,往往局限于对语音、语汇、语法等静态语言形式的生硬模仿,即使掌握了普通话的书面形式,而不能了解作为一个完整的语言体系所应有的流动的内在本质,也就不是真正的掌握了普通话;因此,方言区的人使用普通话口语进行交际总是难于得心应手.基于此,本文仅对交际语言能力、交际语言功能两方面进行简要探讨,目的在于启发方言区的人正确运用普通话进行交际.(一)交际语言能力我国汉语方言情况复杂,象云南话是北方方言,但在语音、语汇、语法、语体、语气等诸多方面都存在一些非本质的差异,其中的对应规律和非对应内容都不是很好掌握,所以,云南人用普通话或用方言进行交际首先就存在着很大的心理差异.  相似文献   

7.
英语语音的学习很容易受到母语发音的影响,要掌握比较纯正的英语发音就有必要对本地方言及英语的语音系统有一定的深入了解。宜昌方言语音体系属性及英语标准发音体系的属性具有相似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通过比较普通话、宜昌方言与英语发音可以分析宜昌方言对英语元音、辅音发音的影响。调查发现,宜昌地方方言与英语发音有明确的相关关系,普通话好的学生英语语音得分明显高于普通话差的学生。  相似文献   

8.
汉语是中国人的母语,而英语是国人的第二语言,即它对大多数国人而言,既陌生又晦涩。如果想要真正了解和掌握它,只有理解好母语才能在英语学习中才能运用自如。汉语母语对英语学习影响是微妙而又深远的;对汉英两种语言的异同进行对比分析是掌握英语特点的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9.
非专业学习者在英语习得过程中,根深蒂固的汉语思维定势不可避免地干扰有限的英语思维.借助汉语的同时要有意识地区分这两种不同的语言体系在语音、词汇、句子、篇章、文化等方面的差异.避免中文式英语产生.体会英语的魅力.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与西方人由于地理、历史、文化、人丈的不同,思维方式也不同.思维方式的不同决定了句法结构特点的不同.英语表达比较抽象,汉语表达比较具体;英语语序是从"个体"到"整体",而汉语则是从"整体"到"个体";英语重"形合",而汉语重"意合".本文通过比较英汉两种语言结构的特点,概述了英汉两种语言结构在中西方民族各自思维上的反映.  相似文献   

11.
作为语言要素之一的词汇,在漫长的使用、发展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致使古今汉语在词汇方面出现了很多差异.其中重要的差异之一,就是古代汉语的词汇以单音节为主,现代汉语的词汇以双音节为主.汉语词汇的复音化,是汉语词汇发展演变的规律之一.正确认识这一规律,对汉语词汇发展史的研究有重大理论意义.对汉语词汇复音化现象,人们早有认识,但是对产生这复音化的原因,人们的认识却有分歧.概括起来有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是“语音简化说”,认为“汉语同音词太多,耳治易生误会,所以除了用后起的四声别义的方法加以补救外,较古一点的区别方法就是把单音词化为复音词,”这种观点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影响着对汉语史的研究.另一种观点截然相反,认为“词语的双音节化才导致了语音系统的简化.”而在王力先生的《汉语史稿》中,则同时出现两种对立的观点.一方面,王力先生认为:“汉语的复音化有两个主要的因素,第一是语音的简化,第二是外语的吸收.”另一方面,王力先生又认为:“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词汇必然越丰富越纷繁,即使语音不简化,也不吸收外来语,汉语也会逐渐走上复音化的道路的.”对同一语言现象,竟有如此多的分歧这势必影响对汉语发展规律的认识,因此有必要澄清这一理论问题.通过分析不难看出,对汉  相似文献   

12.
普通话水平测试是考核应试者的语言能力,而非仅测语音能力.语言能力是人的口语表达能力、技巧和个人的知识、智慧相结合而形成的才华和素质,这是形式和内容的结合,两方面缺一不可,少一个方面,就会失之片面.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英语并非人们的日常交际用语,但它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有时甚至会超过作为本族语的汉语。随着英语学习不断异化,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了它不可承受的沉重,许多专家学者也开始呼吁中国的英语教学回归理性。毫无疑问,中国需要英语,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所有中国人都必须学英语,毕竟,本族语和外语有着巨大的功能上的差异。即便是学同一门外语,不同的学习者所要达到的要求也是千差万别的,因为每个人对外语的需求是不同的。此外,人们在进行语言交际时会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交际方式,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也赋予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选择。如果我们能从这些看似平常的角度审视一下中国英语教学,我们就不难发现中国英语教学的真正出路在于英语学习的多样性和可选择性。  相似文献   

14.
傣族学生学习普通话的主要困难在语音方面,他们不仅要克服本族语语音上的障碍,还要受到本地汉语方言的影响。要帮助傣族学生学好汉语,形成良好的汉语语感,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工作。本文分析了傣族学生学普通话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5.
现代汉语普通话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它是我们全民族的共同语,有一套完整的声韵调系统:二十二个声母,三十九个韵母,以及四声调,此外,普通话还有一些特殊的语音现象,如轻声、儿化、变调等等。六枝方言属于北方方言中的西南次方言,而北方方言是普通话的基础方言,因而六枝方言的语  相似文献   

16.
学习英语,一般人感到英语语音及拼写的困难很大.有人说,英语的语音及拼写在欧洲语言中是最难学的.这句话讲得有道理,因为英语的拼写与读音之间,存在着许多不一致的地方.比如,表示英语长元音[i:]的字母及字母组合就有七种之多:  相似文献   

17.
由于社会文化习俗的差异,英语中礼貌语言的运用与汉语有较大的不同。在运用英语进行交谈时,要正确而得体地运用礼貌语言,包括称呼用语、偶尔交谈用语、要求和拒绝用语、表达异议用语、告别语以及语言的语音语调,以便交谈时感到亲切、融洽。  相似文献   

18.
英汉两种语言从语言形态上来说,分属两种不同形态的语言,汉语属“词根语”、“孤立语”,这种语言的词本身不能显示与其它词的语法关系,它们的形式也不受其它词的约束,在语法手段上讲究语序和虚词.而英语属“屈折语”,有丰富的词形变化,主要语法手段是词的内部屈折,一个构成形态可以表达几种语法意义.“无形态语”是汉语与英语的根本差别,而这种差别在词汇、语法、句子结构等因素上对我们接受、使用英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干扰.一、汉语词的多功能性使我们在学习英语词汇时忽视它们的词类.汉语的某一词类往往不只充当某一种句子成分而是可以充当多种句子成分,如动词“学习”:  相似文献   

19.
英语是一门注重结构的语言,而汉语是一门注重意义的语言.这种不同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更有效的学习英语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媒体语言的规范问题对普通话的推广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媒体语言规范,有利于语言思维的发展,过滤新兴语言现象,为普通话的学习提供优良示范.媒体语言不规范,则会影响普通话推广的严肃性,使人们对学习和使用普通话的必要性认识模糊,从而会影响普通话水平的提高.增强媒体语言规范,增强媒体与大众在语言规范运用上的合理互动,是普通话推广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