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新闻前哨》2005,(5):F002-F002
方大银,武汉市洪山区磨山村党支部书记,磨山(实业)总经理。生于1954年11月,1984年任村委会主任,1987年任村党支部书记,主任。他任职以来,多次受到上级党委和政府的表彰,被区,乡党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目标管理先进工作”。  相似文献   

2.
《视听界》2006,(5):I0008-I0008
李顺扬,江苏扬州人,中共党员,长江商学院EMBA高级传媒班结业。1993年起先后在江苏经济台、艺台、音乐台任总监(主任),2000年任江苏人民广播电台台长助理,创办江苏交通广播网。  相似文献   

3.
在修水县有一位人称“拼命三郎”的青年新闻工作者,他就是该县广播电视台新闻部主任、共产党员丁格非。丁格非1991年由行政部门调入广播电视系统,先后任记者、编辑、采编组长、专题部主任、新闻部主任。他从事广播电视新闻宣传工作12年来,共采写(拍摄)各类新闻(专题)稿件2000篇(件),在市以上新闻单位发表作品1500多篇(件),16件作品获国家、省、市节目创优奖,同时,他还先后18次被市、县授予优秀通讯员、优秀共产党员、优秀记者、对外宣传先进工作者,先进个人等各种荣誉称号。这些数字和荣誉,折射出一位“…  相似文献   

4.
张慎趋 《出版史料》2009,(4):100-105
一、选集第五卷出版简述 1976年10月8日,即中央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之后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作出尽快出版《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和筹备出版《毛泽东全集》的决定,设立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由华国锋任主任,叶剑英任副主任,全体政治局委员和候补委员为委员会委员。下设出版委员会办公室为工作机构,汪东兴兼任主任(后汪辞职,由胡乔木接任主任),李鑫、胡绳、吴冷西、熊复为副主任。  相似文献   

5.
《新闻实践》2009,(5):49-49
李杲简介:李杲,男,1967年出生。1989年毕业于原杭州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同年进浙江日报社工作。在浙江日报(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工作20年间,先后在驻丽水记者站、党群政法部任记者、编辑;1997年后,历任浙江日报(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办公室主任助理、副主任、主任。2009年1月,任钱江报系社委会委员、钱江晚报总编辑。  相似文献   

6.
《新闻前哨》2010,(2):F0003-F0003
方大银武汉市磨山村党支部书记、磨山(实业)总经理。生于1954年11月,1984年任村委会主任,1987年任村党支部书记、主任。他任职以来,多次受到上级党委和政府的表彰,被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目标管理先进工作者”。  相似文献   

7.
《北京档案史料》2007,(4):164-174
简报第一号(三月十一日) 一、市临时救济办公室已于本月十日成立,由劳动局副局长万一同志任办公室主任,民政局、市总工会、郊委会各抽调一干部参加办公室工作。各区亦先后于九、十两日成立了区临时救济办公室(郊区在原抗旱办公室内增加干部组成),由各区政府民政科、工商劳动科、工会办事处、  相似文献   

8.
陆仲熹(1927年1月1004年3月),江苏江阴石牌镇人。1942-1945年在江阴崇真中学(今张家港市后塍高级中学)上高中,1946年从江阴南菁中学高中毕业,同年考入中央大学体育系,1950年留校任教。1958年起,陆仲熹任南京工学院(今东南大学)体育教研组副主任、主任,直至退休。他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体育教研组直属党支部书记。  相似文献   

9.
《新闻前哨》2005,(11):F0002-F0002
方大银武汉市洪山区蘑山村党支部书记、磨山(实业)总经理。生于1954年11月,1984年任村委会主庄,1987年庄村党支部书记、主任。他任职以来,多次受到上级党委和政而的表彰,被区、乡党委授予“优秀兴产党员”、“目标管理先进工作”。  相似文献   

10.
传媒名流     
翟惠生,男,汉族,1956年5月生,山东聊城人,1990年12月入党,1975年3月参加工作,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物理专业毕业,大学学历,高级记者。曾任中国食品报社记者,光明日报社记者、国内政治部副主任、主任。1996年2月至2006年5月任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其间:1996年9月至11月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学习)。2006年5月任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党组书记(副部长级)。2006年10月任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  相似文献   

11.
高文 《新闻与写作》2005,(10):32-32
费彝民(1908—1988),著名新闻工作者。江苏吴江人.1925年北京高等法文学堂毕业。1930年起在《大公报》历任编辑部记者,经济课主任,总稽核.上海分馆社评委员。1931年任《大公报》驻沈阳通讯员、1945年任上海《大公报》副经理。同年应邀赴台北参加日本投降仪式,并发表长篇报告。1948年《大公报》在香港复刊,  相似文献   

12.
胡思勇,男,1963年生。1985年毕业于荆州教育学院(现荆州师院)。中共党员。曾先后在松滋市教委、文化馆、财政局、市委办公室工作。1993年调入《湖北日报》社,任理论评论部编辑、十堰记者站站长。1998年“双破”评为主任记者。 2000年被评为湖北省首届优秀新闻工作者。 主要获奖作品(省级以上): (一)评论: 《杨澜又瘦了》中国新闻奖三等奖(中国记协)1995.7 《两个十年》中国国际新闻二等奖(国务院新闻办)1997. 3 《全力以赴,决战决胜》(系列评论参与者)’98全国抗洪救灾好新闻一等奖(中…  相似文献   

13.
《浙江档案》2007,(2):1-1
1月31日上午,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李强出席省档案局(馆)领导班子调整会议并作重要讲话。省委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潘家玮主持会议,省委组织部干部一处副处长于万春宣读关于王立忠同志任浙江省档案局(馆)局长、馆长,免去关继南同志浙江省档案局(馆)局长、馆长职务的任免通知。  相似文献   

14.
我国第一个由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主义思想家任图书馆馆长的是李大钊同志,他于1918——1922年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一说图书部馆主任),兼经济系教授。1918年12月,李大  相似文献   

15.
蒋廷黻(1895年一1965年)中国历史学家,民国时期外交家。蒋廷黻11岁便进入湖南湘潭的长老会学校,期间深受美国传教士林格尔夫妇的影响。17岁赴美留学直至拿到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学位,在国外共计11年(其中在法国一年)。1923年回国,先后任南开大学、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历史系主任。1935年12月蒋廷黻以非国民党员的学者身份参加国民党政府,任行政院政务处长,从此离开清华大学。  相似文献   

16.
《新闻窗》2007,(6):25-26
奚晓阳1982年1月从贵州大学哲学系(七七级)毕业分到贵卅旧报社,先后在总编室、文艺部、社会生活部等从事编辑记者工作。2000年任贵州日报科教部主任后,牢记职责,爱岗敬业,贴近实际,注重调研,围绕深入实施科教兴黔战略,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提供舆论支持,开拓创新,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7.
《大公报》的“三驾马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记大公报的初期,吴鼎昌的资金、胡政之的经营组织、张季鸾的评论文章是其三大基石。三人间的互相配合与他们开创的经营编辑模式,为后来《大公报》向全国扩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胡政之在1943年写的《回首一十七年》中提到:“先是我等三人决议之初,约定五事:(一)资金由吴先生一人筹措,不向任何方面募款。(二)我等三人专心办报,在三年之内大家都不得担任任何有俸给的公职。(三)我和张先生以劳力入股,每届年终,须由报馆送与相当股额之股票。(四)吴先生任社长,我任经理兼副总编辑,张先生任总编辑兼副经理。(五)由三人…  相似文献   

18.
王求     
王求,汉族,1954年8月生,山东莘县人,高级编辑。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毕业,大学学历。1974年1月参加工作,1974年4月入党。曾任《北京广播学院学报》编辑,历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广播部编辑、副主任、主任,台港澳广播中心主任。1999年11月起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副台长、分党组成员。2007年6月任国家广电总局党组成员,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分党组书记、台长、总编辑。(详见本期《人物专访》栏目《改革创新科学发展——访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台长总编辑王求》一文。)  相似文献   

19.
记者不打空转身谭宪作者简介谭宪,1954年5月出生,岳阳师专毕业分配到岳阳地委党校工作,1983年调到岳阳市委宣传部任新闻干事,1986年8月岳阳晚报创刊任新闻部副主任,1988年10月任经济生活部主任,1990年1月任政治生活部主任至今。先后发表稿...  相似文献   

20.
张祥麟(1891.12.11-1976.09.12),上海川沙人,无党派人士,早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法学系,后于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国际法学,获硕士学位,为美国国际法学会终身会员。1912年-1921年,任孙中山发起创办的上海英文版《民国西报》、北京《英文日报》译员、副主编,北洋政府国务院外交部译员、副处长、司长等职;1921年,任太平洋会议中国代表团主任秘书兼宣传组长;1922年-1927年,任中国驻美国纽约总领事;1928年起,任上海工商访问局总务处主任、上海国际贸易局指导处主任等职;1932年,任联合国东北调查团(即"国联调查团",也称"李顿调查团")的总务组长、宣传组长;1935年-1953年,任上海汇丰银行秘书、上海百新书店董事长。"抗战"胜利后,他参加了由黄炎培等京沪民主人士组织的"红棉聚餐会"并任监察。1956年起,由陈毅市长任命,任上海市人民委员会参事室参事;1956年-1966年,当选为卢湾区人大代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