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沉默在家教中有其独特功效。如果父母亲能够恰到好处地运用沉默,便能对孩子传递出难以言表的丰富的信息,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育作用。沉默用于暗示。根据少年儿童心理没有成熟喜欢模仿的特点,父母对孩子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要求孩子做到的,就应该自己首先做到,在沉默无声的行为之中,给孩子以暗示,使孩子模仿父母的行为,形成良好习惯,从而收到“不令而从”之效。  相似文献   

2.
自孩子出生之前,父母就对孩子进行胎教。孩子出生后,父母和孩子朝木夕相处,教孩子爬,走、说、吃等生理需求。巴金先生说——“孩子们变好或变坏和他们受到的教育有关,有句话叫‘先入为主’,所以父母是第一任老师……”我国谚语有:“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身体力行的对孩子进行无声的教育,并且这种教育要伴随孩子几乎一辈子。所以父母是孩子终身的老师。  相似文献   

3.
“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和家长若能以身作则,抽出一些时间,经常与孩子一起读书,对孩子将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大人阅读时所流露出的热情、趣味和欢乐之情。对孩子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孩子在这浓浓的读书氛围中,体会到老师和父母对阅读的重视,从而自觉地进行阅读活动。在班级中可开展。  相似文献   

4.
瑞士教育专家蔡娜主张对孩子实行“半权威式”教育。蔡娜认为,实行“半权威式”教育的关键是,在孩子做法不对的时候,说一个“不”字,要勇于拒绝子女不合理的要求。虽然孩子比成人脆弱,容易受到伤害,但是其承受程度比人们想像的要大。也许“拒绝”会给孩子带来沮丧,但父母必须坚持自己的立场,慢慢地孩子就会适应了,并逐步养成正确的习惯。当然,做到这一点,对爱孩子的父母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主要是常常心软,对孩子作出让  相似文献   

5.
有的父母看到孩子的一点不足或在某方面显得迟钝些,就认为孩子是“朽木不可雕”,也有的父母看到孩子能画几笔或能唱歌跳舞,就认定孩子具有艺术“天赋”。父母对孩子认识上的片面性,一方面会限制孩子的能力的发挥和个性的发展,另一方面不利于家长有针对地进行教育。  相似文献   

6.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的老师。父母的心理素质与教育水平对孩子心理品质的培养与形成起着关键的影响。黎巴嫩诗人纪伯伦曾说:“如果父母是张弓,孩子就是搭在弓上的箭。”孩子将来成就如何,射向哪里,无疑将受父母这张“弓”的影响。因此,作为家长,应重视对孩子的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7.
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家长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困惑。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北京师大教科所的赵忠心说,今天的父母对孩子倾注了能给予的一切爱,但孩子并不领情,问题在哪?现在很多父母把爱孩子只限在“吃”上,忽视了对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孩子的行为习惯在家庭中是怎样形成的呢?主要是通过四种方式——教育、感化、模仿和熏陶。“教育”即父母有意识地对孩子的行为习惯进行教导,孩子也有意识地去学习;“感化”即父母有意地为孩子做出榜样和示范,使得孩子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学到很多习惯;“模仿”即父母并没有特意教导孩子.而孩子有意地观察并习得行为习惯;“熏陶”则是父母的教导和孩子的学习都是无意的.孩子也能获得很多行为习惯。见下表。  相似文献   

9.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父母应该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家庭教育中,沉默教育也是一种积极的沟通方式和良好的教育方式。为了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在面对孩子的不良行为、面对孩子所犯的错误以及面对亲子之间的冲突时,都可以适当地运用沉默来教育孩子,可以起到"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0.
现在的年轻父母,不仅关心孩子的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同样十分重视。那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维护孩子的心理健康呢?我们对年轻父母有以下几条建议:1、情感投资——让孩子天天快乐轻松愉快的情绪能使孩子顺利地进行各种活动,父母应使孩子经常处于一种兴高采烈的状态。幼儿情绪的发展具有易受感染性的特点,为使孩子拥有良好的情绪体验,父母要做到:为孩子树立模仿的榜样,时时处处以自己乐观向上的情绪去感染孩子。父母之间要建立和谐、默契的关系,以便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的脸是父母之间关系的晴雨表”,说的就是这个…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分析了家庭教育的缺失对问题学生造成的影响,家庭是对学生教育的重要场所,父母也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父母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一定要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给孩子多一些关心与爱护,同时也要减少对孩子的溺爱,做到松弛有度。  相似文献   

12.
家庭是人最重要的生活场所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 ,家庭中的重要角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而且是终身教师。这终身教师的讲台不只是“三尺”了 ,可以是“一日三餐”的桌上 ,是倾家旅行的途中 ,还可以是每天休息、聊天等时候。可以说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无所不在的。很多父母只认为与孩子坐下来严肃谈话或因听到对孩子不利消息时对孩子大打出手就叫家庭教育。其实 ,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分一秒都无时不在影响教育你的孩子 ,若将平时那些平淡、无奈、低极趣味的内容改变一下 ,利用和注重对孩子能进行正面教育的内容 ,那将会取…  相似文献   

13.
邓吉华 《云南教育》2005,(34):48-48
长久以来,学生的厌学情绪一直是困扰教师与家长的难题。随着教育界对如何防治这一问题的不断探究,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得以显现。孩子出现了厌学的苗头,只靠学校里的教师对孩子进行教育往往事倍功半;若父母配合学校,做到科学分析、正确引导,和教师一并寻找使孩子从“厌学”变为“好学”的路径,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在讲究教育 艺术的今天,一个忙碌的父母最具挑战的就是对孩子说出恰当的“好话”。专家认为赞美孩子、鼓励孩子,说一些令孩子振奋的话,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以下是家庭生活教育家查尔斯·史密斯总结的一些优秀父母常对孩子说的100句话。这100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每个家庭只有一两个孩子.所以他们对孩子的期望较以前更高、更苛刻。大部分父母并没有让孩子自由地成长,却要按照自己的意愿教育孩子。他们总认为“我为你们付出这么多,你们就应该好好听父母的话”.大部分父母希望孩子们以“好好听话”的方式回报父母为孩子的付出。换句话说.父母并没有理解孩子的特性和成长速度.一味地认为自己对孩子的期待和想法绝对正确,  相似文献   

16.
孩子对父母的要求至少有以下10点: 1.家长对孩子要做到既是父母,又是教师和朋友。也就是说,家长对孩子应该既爱又亲又教育。 2.父母之间要恩爱相亲,和睦共处,不要吵架,特别是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吵架,不要互相揭短。 3.父母要讲文明,不要用武力对付孩子。 4.父母之间要互相谦让,互相谅解。 5.对孩子提出的问题,要尽可能及时、准确地给予回答。 6.父母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孩子。  相似文献   

17.
天使安迪     
给爸爸妈妈的话在一些父母看来,“从小不吃亏”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于是,他们向孩子灌输社会上的尔虞我诈、人与人之间勾心斗角和“人善被人欺”的思想让父母们忽视了对孩子进行善良教育。而专家却表示:没有善良心的孩子更无法很好地保护自己。因此,作为父母,绝不能放弃对孩子  相似文献   

18.
中国父母爱孩子在世界上是属一属二的,然而让人悲哀的是,如今父母对孩子的这种“孝敬”,并没有得到孩子对父母的“孝敬”.本文就是探讨孩子的“过”,与父母的教育有着怎样的关系,作为父母应该如何正确地去施爱.  相似文献   

19.
班主任在教书育人过程中,一般都很重视借助语言系统传递信息,而往往忽视用非语言系统中的沉默来传递信息,其实,沉默对于育人有其独特功效。如果班主任能够恰到好处地使用沉默,就能够对学生传递出丰富的难以言表的信息,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育作用。第一,沉默用于暗示。根据青少年学生心理没有成熟、好模仿的特点,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要求学生做到的,就应该自己首先做到,在沉默无声的行为之中,给学  相似文献   

20.
静宁 《师道》2002,(9):15
父母责备孩子的方法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不当的责骂,会在不知不觉中伤害孩子。譬如当孩子成绩不好时,父母就骂:“你真笨哦!猪脑袋!”控制不住自己的父母,还会以对孩子的动粗、体罚或其他威吓等处罚方式,作为教育孩子的手段,这样对孩子来说是有害的,并可能激起孩子的仇恨心理。为人父母者,应该学习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