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是1959年10月出生,1977年10月进入杭州工艺美术研究所学做绸伞,当时是跟竹振斐学做绸伞的.制作西湖绸伞有18道工序,第一道是选竹,制作绸伞的竹子一般选用浙江安吉、德清一带的竹子,但是它不是毛竹,是淡竹,选竹时我们跟着师傅由竹农带着到一块集中的毛竹林里,碰到合适的竹子我们拿一只油漆罐和一支毛笔做上记号.  相似文献   

2.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西湖,这颗东方明珠,不知吸引了多少名人雅士,不知倾倒了多少海外游客.我们老一辈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十分钟情杭州,喜爱西湖.毛泽东生前把杭州作为自己的"第二个家",周恩来曾多次陪同外宾到杭州参观游览,邓小平也先后十多次来到杭州,他十分关心杭州旅游业的发展,曾关切地对省委书记李泽民说:"像杭州这样的风景旅游城市,在世界上可是不多的",一定"要把杭州的旅游业好好发展起来".在此撷取小平同志关怀浙江名胜的几朵花絮,捧到亲爱的读者面前.  相似文献   

3.
面向西湖而住,即使不是春暖花开,也是人间天堂.1905年前清进士广东刘学询在杭州西湖丁家山下建"刘庄".三面临湖,一面靠山,芳草萋萋,古树参天.因环境优美,建筑精致,陈设典雅而被誉为"西湖第一名园".刘庄日后成为西湖国宾馆,更是因为一连串改变中国甚至世界的命运事件发生于此  相似文献   

4.
西湖音乐节中的观众门,尽管在冷雨中"摇滚"、在人群里"呐喊",但画面中的他们还是表现出杭州市民应有的优雅,激情且不失温情的旋律,这些组以给观者留下深刻记忆.  相似文献   

5.
在1949年以前,曾经有众多的外国人拍摄过杭州和西湖的照片。在所有这些曾经给老杭州和西湖拍过照片的专业或业余的西方摄影师当中,西德尼.甘博可能是其中最具特色的一位。《西湖百象》通过展示他于1917-1919年间在杭州拍摄的一组总数为176张的老照片,来探索甘博根深蒂固的杭州-西湖情结,以及他在表现这个古老城市人文景观时所采用  相似文献   

6.
钱江新城     
鲁非 《浙江档案》2012,(4):38-43
杭州倚湖建城、傍湖兴市,形成了"三面云山一面城"的空间形态。随着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优化城市布局,成为加快杭州新一轮发展的必然选择,跨入新千年的杭州,以建设"钱江新城"的大手笔,从"西湖时代"迈入"钱塘江时代",而杭州城市文化也从精致和谐走向大气开放。  相似文献   

7.
经过两年多的探索与努力,由杭州西湖之声电台与余杭广播电台联合打造成的省内第一家女性特色的广播FM102.1,为大杭州的听众展现了独特的魅力与活力。西湖之声是全国第一家以娱乐定位的电台,发展至今,其市场份额一直遥遥领先于其他频率,成为了杭州的一个文化品牌。相比之下,处于"第四级"的区县广播电台则面临着相对滞后的困境。余杭广播电台虽有50年历史,但多年来一直沿袭着传统的综合  相似文献   

8.
以杭州西湖的山水风物为题材的《西湖民间故事》,被“四人邦”扼杀了十几年,最近,浙江人民出版社正准备出版,不久就可与广大读者见面。杭州西湖,以它的湖光山色和名胜古迹著称于世界。千百年来,劳动人民在开拓与美化西湖的同时,也创作了许多优美动人的民间故事。这些故事,不仅与美丽的西湖相联系,具有浓厚的诗情画意,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劳动人民变革社会、变革  相似文献   

9.
倪敏 《声屏世界》2009,(9):33-33
<开心茶馆>是杭州电视台西湖明珠频道的一档日播类文艺栏目,栏目一开播就以"开心茶馆真开心,大家一道寻开心"为宗旨,让老百姓在休闲、开心的氛围中接受教育,得到启迪;以杭州传统地方文艺滑稽小品的表演方式,挖掘提炼百姓生活中的家长里短,形成自身的娱乐节目风格;在场景的设计和氛围的营造上,以随意就座的茶馆式录制场景形成一种平民化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流沙 《新闻世界》2007,(9):47-47
一家企业出钱组织了一批农村低保户到杭州旅游,西湖荷花盛开,芳香四溢。这个时节,正是西湖一年之中最为"娇艳"的黄金季节。西湖的荷花,极其有名,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不论是外地游客,还是杭州市  相似文献   

11.
<杭州日报>副刊作品<1980,四位新华社记者西行漫记>(作者:傅上伦、韩斌,编辑:莫小米)获得第十九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这份荣誉,是对以"新闻推动历史前行"的主旋律作品的肯定,是对以"倾听百姓心声、折射时代变迁"为理念的杭报西湖副刊的肯定,也是对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权威亲民办报理念,勇于创新,敢于尝试的肯定.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全国电台中故事类频道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今年杭州电台西湖之声与德清电台合办了故事广播.但各家电台中的故事类节目更是数不胜数,仅以杭州为例,就有杭州电台的<听阿通说>、<张公开讲>,杭州新闻广播的<景波说故事>,广播节目甚至广播新闻故事化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3.
在杭州旅游,怎么能错过美食?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边的楼外楼,千年老店,谁与争锋。西湖醋鱼、东坡肉、叫化鸡、宋嫂鱼羹均是经典之作,窗外更有西湖秀色可餐、环西湖湖滨、楼外楼、知味观、玉玲珑、天香楼等老店、可以真正体会酒不醉人人自醉。大学士苏东坡笔下"天下酒宴之繁盛,未有如杭城也"的繁华胜景,那应该在杭州胜利河美食街,从老头儿油爆虾,樟树底食府到川味  相似文献   

14.
林逋和他的山林隐逸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宋代,有两位诗人的名字是同杭州西湖分不开的。一位是苏武,他曾两度在杭州做官,有不少吟咏西湖的佳作,其中最著名的是《饮湖上初晴后雨》之一,因其中的两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而使得西湖得了个西子湖的美名。另一位是早于苏武的宋初的林道。他是杭州人,隐居于西湖的孤山,终身不仕,以种梅养鹤为伴,人称“西湖处士”。他以一种疏淡的笔致,写了不少描写西湖山水的诗,其中尤以写西湖梅花的最为著名。他的文学成就当然不能和苏城相比,名气也没有苏武那么大,但他的梅花诗在当时和后世都非常有名,影响也不小。林…  相似文献   

15.
《北京档案》2012,(8):2
正颐和园的西堤是一条人工筑垒的景观带,长约2300米。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皇帝南巡到杭州,遍访西湖名胜,尤其钟情"苏堤春晓"的景色,于是让随行画师描绘下来这美景,到京城后,决定在昆明湖西侧开一湖,仿照杭州西湖苏堤的景致建一长堤,堤修六桥,取名为西堤,就是颐和园现在的西堤六桥。  相似文献   

16.
2007年4月12日,<都市周报>在杭州创刊,三年后实现首度盈利,获评"最受广告主青睐的生活报",并以西湖现代音乐节为代表成功做出了一系列自有活动品牌.  相似文献   

17.
八百多年前,南宋偏安江南一隅,造成杭州一百五十年的繁荣局面。几经修葺的西湖,比前朝更美。统治者带头游乐,使民风奢靡。每年春游,几乎倾城而出,以至堤上无插足之地,湖上无行舟之路,其热闹景象,不难想见,难怪当时爱国诗人林升作诗叹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却把杭州当汴州!"  相似文献   

18.
明代的诗社,主要分布在经济繁荣、文化活跃的东南及沿海地区,且多以金陵、苏州、杭州、广州等城市为中心,其中杭州的诗社尤为多见,而风景秀丽的西湖则是诗社集中活动之地。西湖诗社之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明代杭州文化繁荣的景象,在明代文学史、思想史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三潭印月在杭州西湖小瀛州"我心相印"亭前,有3座石塔,塔身中空,呈球形,每个球面有5个小孔.每当皓月凌空之时,在石塔内置烛光,烛光透过小圆孔投进深潭,映出无数个小月亮,与倒映在湖上的天上明月相映成趣.  相似文献   

20.
1929年杭州西湖博览会历时四个多月,展出各类物品14.76万件,参观者达两千余万人次,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西湖博览会推行了许多在国内尚无先例的创新之举,其广告宣传尤具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