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香港记者采访的方法和作风香港余小云(六)知识广博技术全面香港是一个国际化的都市,和世界各地有经济、文化的密切联系,社会的物质财富在这里表现为“惊人庞大的商品堆积”(马克思),社会的精神财富在这里也表现为惊人庞大的知识堆积,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汇合形成香...  相似文献   

2.
香港都市爱情片具有浓厚的香港时代气息,独特的社会环境造就不同的政治现实,从而影响到了人们的所言所行。电影《甜蜜蜜》作为一部香港都市爱情片,讲述了在一九九七年香港回归前,两个内地人在香港相遇、相爱,分离再重逢的故事。在这一类型爱情片的叙事中可以窥探意识形态,社会内涵和文化意义。本文以《甜蜜蜜》的人物爱情为主线,通过对多种叙事手法的分析,阐释香港在城市变迁中的多种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3.
作为现代都市,香港与上海有许多相似之处,但由于地域、人员构成、历史和文化背景不同,两地在文化上的差异也是明显的。了解差异,加强互补,携手推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和华文共同市场的建立,是沪港两地文化出版界共同的任务。我这里谈点粗的认识,供各位参考。  相似文献   

4.
一、香港出版业的特点香港是我国南海上的一颗明珠,经过百年的沧桑与洗礼,形成了一种别具风格的都市文化。这种文化因香港特有的政治背景、经济条件及地理环境而形成,既有别于母体祖国大陆的东方传统文化,又不同于殖民统治者英国的西方欧陆文化。其特点是商业性、通俗性强,中外  相似文献   

5.
1997年7月,被誉为“东方之珠”的香港洗尽百年耻辱,回归祖国怀抱,再次扬起经济腾飞的风帆。一百多年来,香港人民从未停止过寻求解放和独立自主的斗争。他们自尊自强、艰苦奋斗、团结一致、努力拼搏,将香港建成举世瞩目的国际大都市。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香港的广播电视事业也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进程,逐步形成鲜明、独特的大众化、通俗化、商业化的电视文化形象和具有港风港味特色的都市文化品格。有人说:“香港是文化沙漠。”此话流传近半个世纪,直至80年代,人们重新认识、审视香港后,终于走出此论之误区。正视香港的文化现象,研究香港…  相似文献   

6.
香港免费报纸<都市日报>于2002年创刊,<头条日报>于2005年分别创刊,这些免费报纸一问世便对香港报业带来强烈冲击.为探讨免费报纸对收费报纸的冲击,笔者于2008年2月在香港学术访问期间,对读者进行调查,为业界了解免费报纸与收费报纸的竞争提供窗口.  相似文献   

7.
都市文化,足一个先进的现代化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显著标志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讲,都市文化必然成为二十一世纪城市广播新闻的新观点。 都市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和内涵,也是一个城市的希望和生机所在。21纪的都市文化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以其特定的力量影响着历史的进程。城市广播就应该主动地、超前地把都市文化的新特征、新变化放到极其重要的位置加以研究、理解,去确立都市文化新闻的新视点。只有这样,城市广播新闻才能从这个新观点中呈现一种很有特色的品位、价值和活力。  相似文献   

8.
谈起香港,人们一般都知道她是一个高楼林立、商业发达的繁华国际大都会,殊不知往山上一拐,人们还会发现香港郊野是一个山岭起伏、植被浓密的徒步旅游的美好去处,那里植物种类众多,花开遍野,气候宜人,风光秀丽。据了解,郊野公园的面积几乎占全岛面积的40%。 离开繁华的都市,来到郊野公园,一年四季人们可以看不同的自然景色。在寒冷时节,可以看到铁冬青在树上泛起一片红霞,山苍花晶莹如玉,点缀其间,随后是麻子梨  相似文献   

9.
都市化是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产物。在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都市文化往往代表着社会主流文化的发展方向。在都市文化中,有一股不容轻视的力量,那就是都市媒体的崛起。以都市报、都市电视台为主的都市媒体,日夜不停地把信息传递给都市人群。  相似文献   

10.
扈楠 《新闻通讯》2011,(9):16-17
去年年底笔者有幸作为来自文化产业发展一线人员,赴香港学习取经。期间我们听取了香港文化创意产业有关专家学者的专题讲座,为期8天的学习,无不围绕文化创意产业这一主题。让我们从香港的历史沿革、人文社会、古迹保育、政府角色、文化教育、娱乐演艺等多视角、全方位地了解香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现状及未来趋势。同时,专家学者也为我们深刻分析了香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制约和不足。  相似文献   

11.
与香港许多业者一样,台湾业者已把香港书展视作另一个销售场所,他们参展只是为了能与读者及出版商保持联系。据了解,台湾时报文化及大块文化公司来香港书展的主要人员是发行及企划部代表,而以往经常往来的出版人如城邦的詹宏志、大块的郝明义、一方的陈雨航等都没来港。  相似文献   

12.
湖南电视台都市频道是湖南电视第二轮改革的产物,故而也应成为湖南电视第二轮发展的改革先锋。为此,都市频道派出骨干力量重点考察了香港无线(翡翠台、明珠台)、亚洲电视(本港台、国际台)、凤凰卫视(中文台、资讯台)和香港有线(新闻一台、新闻二台)四家电视台及所属的多个频道,深入了解了其频道经营、新闻观念、操作流程和相关技术手段,并交流了节目信息。从而找到了我们与当今国际电视潮流的较大差距,明确了追赶的目标。在香港这块弹丸之地,传媒业飞速发展。不仅人均报纸零销量居全世界第一,而且电视业也蓬勃兴起,群雄逐鹿。香港电视广播公司(俗称无线)占据港粤收视霸主地位,旗下的翡翠台黄金时段市场份额几近八成。无线拥有强大的电视从  相似文献   

13.
综合香港媒体报道,一份名为《都市日报》、以中文为主的免费日报前段时间在香港问世,并已自问世之日起在香港的各地铁站和其他50个地点派发。 《都市日报》虽以中文为主,但附有英文的国际新闻版,每周出报6期,出报期每日派发量达30万份,美国的Metro International S.A.集团是其出版商。《都市日报》是该出版商在香港办的第一份免  相似文献   

14.
张顒 《今传媒》2013,(2):42-44
本文通过透析田子坊中的构成元素、形成特性,看田子坊在上海都市文化消费中所构成的独特消费环境与文化优势。田子坊作为上海都市文化的重要载体与传播窗口,其本身成为一种城市传播的媒介,聚合上海都市文化因子,打通都市文化与都市人的文化沟通路径,多角度、多层次的塑造了上海都市文化的消费路径与文化感观,成为了上海都市的一种文化隐喻。  相似文献   

15.
2005年初,香港仅有一份免费报纸《都市日报》,2005年至2008年仅仅三年时间,在全球纸质媒体广告全面下滑、报纸裁员、报业将会消亡的呼声日渐高涨的大环境下,香港免费报纸却有了惊人的发展。如今,弹丸之地的香港有5份免费报纸:3份中文日报《头条日报》、《都市日报》、《am730》,一份英文日报The Standard,一份周末报《周末快线》。香港免费报纸在日益增长的广告支持下,  相似文献   

16.
我们四川电视台文化旅游频道组建于1993年,当时叫“黄金时频道”,是面对都市观众的一个频道。后来由于四川把旅游作为支柱产业,四川电视台要拿一个频道来做文化旅游,我们就被冠以“文化旅游频道”的名称,但是实际上是四川电视台的都市频道。  相似文献   

17.
香港免费报纸加速扩张香港免费报纸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重要的节点。一是2002年以《都市日报》的诞生为标志。这是香港的第一份免费报纸,由总部位  相似文献   

18.
2014年11月11日,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正式发布2013年《全球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对包括北京、上海、香港在内的全球21个主要城市的公共文化服务指数进行分析。报告依据全球城市的竞争力、影响力和持续力三个维度,设置"公共文化服务"、"公共文化享受"两个一级指标和"公共图书馆数"、"公共图书馆借书数"等122个二级指标,并最终按照百分制形成公共文化总指数、公共文化服务指数、公共文化享受指数三项排名。  相似文献   

19.
《新闻天地》2008,(7):34-34
6月11日,省会都市类报纸对香港演艺明星梁朝伟、刘嘉玲10月结婚的消息均作了详细的报道。  相似文献   

20.
走在香港的大街小巷,有一种奇怪的感觉。从表面来看,这是一个物质极大丰富、经济高度发达的商业社会,但对于像我一样的访客来说,却莫名地随时随地都可以触摸到:艾化的影子。文化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雕琢着这个沧桑城市的容颜,成为这座国际化都市的特有品牌。最近,一场名日《五味纷陈:半世纪的中国生活记忆》的展览在:香港历史博物馆开设特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