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随着文学的发展,文学对人的理解也在不断衍变。现代派对人的理解,与传统文学迥然不同。本文拟从“人与非人”、“人是非理性世界牺牲品”、“人之初,性本善”和“人的存在是荒诞的”四个方面,系统论述“人”在现代派文学中的形象和地位。  相似文献   

2.
达惠 《培训与研究》2006,23(5):14-16
“荒诞”是20世纪文坛上的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索尔.贝娄在《赫索格》中,以独特的书信技巧,从容不迫地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撕开了理性的温情面纱,展现了人们在20世纪现代社会中所经历的彷徨、不安和迷惑,揭露了赤裸裸的荒诞人生,流露出一种存在主义的荒诞意识。  相似文献   

3.
20世纪西方现代派文学中的荒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荒诞”是20世纪西方历史语境中的一个独特现象,在现代派学中有集中而深刻的表现,现代派学中既有荒诞人生的种种表现,也有对荒诞的反抗和超越。就美学意义而言,现代派学中的荒诞是对传统悲剧、喜剧的突破,是喜剧性的形式和人类处于困境中的悲剧性内容的结合。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文艺界联系我国创作实践和理论探索,对西方现代主义(又称现代派)及其文学,开展了热烈的讨论。在讨论中大致有三种意见:一种认为“中国文学需要‘现代派’”;另一种认为我国文学如果“深中现代派的流毒”,“在创作实践和理论探索上,都将走入一条死胡同”;第三种意见是:“在标榜创新上,现代主义的艺术要求是合理的”,“但从整体上说,中国当代文学恐怕难以成为现代主义文学的”。显然,无论哪种意见,不仅直接关系列对西方现代主义的认识和评价,而且反映了我国当代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的导向问题。究竟应当怎样看待这个问题?我们觉得首先对现代  相似文献   

5.
《五号屠场》中荒诞的人物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荒诞是20世纪文学中的一个现象,是后现代派的主要表现手法之一。作家通过对事件、人物等以荒诞的形式进行描述和刻画,无情地鞭挞了残酷的战争、黑暗的世界和虚伪的美国社会。美国20世纪著名的黑色幽默作家冯内古特在小说《五号屠场》中塑造了主人公毕利等一系列荒诞的人物形象,以此来揭露残酷、虚伪的世界和荒诞的人生。  相似文献   

6.
荒诞是英美现代派文学的一个重要主题,它有多种表现方式。同时,英美现代派文学作品中的荒诞又具有哲理性,其哲理内蕴并不是哲学概念的简单图解,而是把哲理、观念融入作者的主观情绪和心理体验之中,通过复杂的意象表现出来。其哲理性具有直觉性、抽象性、启示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加谬的荒诞     
荒诞是现代西方哲学、文学和艺术中的一种普遍的意识,特别表现在存在主义及其以后的荒诞派戏剧和黑色幽默小说中。存在主义文学家加缪,也被誉为“荒诞哲学家”,他将荒诞以文学形式表现并加以哲理化,荒诞构成了加缪全部哲学文学的基础和主题。本文就加缪的荒诞这一主题加以解读。  相似文献   

8.
从1979年全国第四次文代以后会,文学艺术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各种文艺思潮不断涌现,而且一浪盖过一浪,潮流越过潮流,这时侯有诉说十年动乱中人们悲惨经历的“伤痕文学”,有揭示社会问题的“反思文学”,有描写兴利除弊、开拓前进的“改革文学”,有崇尚铸造民族性格的“寻根文学”,同时也有从国外移植的“现代派文学”.对于现代派文艺思潮,学术界议论纷纷,其说不一.我们将如何看待和评说这股文艺思潮,是每个文艺工作者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9.
非理性是人们对现代派文学的误解。从现代派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上看,突破了传统的形式,表现出非理性特点,但从对生活本质的揭示上看,现代派文学是以更深刻、更新潮的理性哲学面目出现的,所以,从根本上看,现代派文学乃是一种理性文学。  相似文献   

10.
一、何为荒诞所谓“荒诞”( absurd) ,源于拉丁文字 ( absur-dus) ,意思是“悖理”和“刺耳”。在一般的字典中 ,荒诞被解释为不合逻辑、不合情理、荒谬、无意义和不可理喻。荒诞一词进入到二十世纪时 ,则由一般的日常生活语义上升到指述人类生存处境的荒诞 ,即一种无意义的生存状态。这是本世纪存在主义哲学家在彻悟之后的发现。[1] 而作家把这种“彻悟发现”通过文学作品的形式反映了出来 ,这样的文学作品就被称为荒诞文学。荒诞文学大概历经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的作品大都揭示世界和人生的荒诞 ,即人与环境的隔膜和人与人之间的无法交…  相似文献   

11.
“荒诞”指不合情理、毫无意义。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在表现“荒诞”方面成就斐然,卡夫卡、萨特、贝克特等是这一文学潮流最杰出的代表。他们的作品在表现人的绝望和孤独、理想的虚无、存在的荒谬等方面,具有深刻而有巨大的艺术感染力。荒诞派文学是现代社会的产物,是人的精神出现危机而反思“存在”的结果,它具有批判、揭露、救赎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2.
从众是人们普遍具有的一种社会心理现象。有人曾做过一个实验:让几个人站在街上仰面张望,结果引来许多人停步也跟着张望。这就是从众现象。用心理学解释:从众是指个体在社会群体的影响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行为的心理现象。人们常说的“随大流”就是典型的从众现象。怎样认识和利用从众心理的作用呢?  相似文献   

13.
申龙 《语文学习》2020,(2):10-11
教学目标通过分析荒诞背后的生活真实,探究“变形”的深层原因,认识小说揭示的现代人生存困境,初步养成阅读现代派小说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小说“变形”这一荒诞情节的写作意图。教学难点通过格里高尔及其家人在面对格里高尔变形之后的表现来探究作品深意。  相似文献   

14.
现代性不仅包括“社会现代性”,是时间性质的一种命名,还包括“审美现代性”,是人类思想价值的一种基本类型。张爱玲的散文创作激活了五四文学中的小传统,创造了日常现代性的基本形态,完成了散文现代性话语转换。她的全部作品,有一种具有兼容性的人生态度,它既蕴含了生活中的美,也涵盖了生活中的丑。后人标榜的现代与后现代派,在她那里都可以寻到踪影。  相似文献   

15.
异化问题是西方现代派文学中最重要的主题,现代派文学表现的异化是资本主义各个方面的全面异化,其理论根源是反哲学思潮与“现代心理学”和西方社会的精神危机和孤独感。  相似文献   

16.
戴玉英 《现代语文》2005,(12):45-45
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中期,由于二次世界大战的浩劫、经济危机的频繁,西方社会发生了剧烈变化.严重的异化现实以及复杂的社会矛盾是产生现代派文学的重要社会条件.现代派作家们用手中的笔对当时的异化现象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并对人们的灵魂进行了严肃的剖析,使人们认识到了危机社会中全面异化了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切作家的创作都与客观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切文学现象都不可能是没有某种社会内容的无源之水.现代派文学中异化现象的产生也有深刻的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17.
作为20世纪欧洲文学中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卡夫卡创造出一种把荒诞无稽的情节与绝对真实的细节描写相结合的独特艺术手法,他笔下的故事和人物都是现实的一种异乎寻常的变形或扭曲,反映出精神危机时代人们对现实的一种诚惶诚恐的痛苦体验,使其作品有一种挥之不去的“荒诞与惶恐”情结.卡夫卡通过它去再现生活,站在生命本体的立场之上,思考人类的处境与前途,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进行深刻反思,探索现代社会中人的苦闷与焦虑.同时,在“荒诞与惶恐”背后透露出他直面现实之后所作出的一种更高层面上的理性追求,进而让自己的作品承载起了更为深广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西西弗作为西方神话里的一个典型人物被不断地阐释和演绎,然而加谬却从西西弗的行为中读到了荒诞、品味到了生命。《西西弗神话》兼有文学的审美性与哲学的思辨性,通过对自杀、希望和离异、冲突、反抗、自由的分析逐步进入了“荒诞”概念的内核,并阐释了一种全新意义上的荒诞观。应该说,《西西弗神话》已超越了简单的文学“写人”与哲学“探人”的功能,而具备了一种独特的精神导读作用。  相似文献   

19.
“荒诞”是法国20世纪50年代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加缪哲学美学思想表现的主题之一。加缪认为“荒诞”是人自身与外在世界之间的一种相互冲突与抗衡,更是人对存在本身意义的一种生命意识的关注与反思。《局外人》小说的内核旨要正是对人类生存遭际中“荒诞”感的刻画与呈现,诠释了“荒诞”意识背后隐涵着种种深刻的生命意识哲理,给活在当下的人们以深刻的启悟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我国社会主义新时期文学,在奔腾汹涌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急剧变革的时代潮流的推动下,经历了一场继“五四”文学革命以来最大的变革。这场变革打破了“文革”期间文学的封闭系统和“样板化”、“统一化”的格局,开始了一个多边选择、多元探索的文学时期。这个时期的突出特点是,作家们对文学的思考、对文学的探求、对文学的主张愈来愈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如,在创作方法上,打破了现实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除了现实主义之外,还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荒诞派、感觉印象派、现代派(中国式的现代派)等,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方面,也打破了以往固有的艺术模式。以小说而论,有的作家仍然倾心于从人与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