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8 毫秒
1.
"私小说"是日本近代文坛一种独特的文学现象,它在日本文学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和影响力。本文通过分析其产生背景、诞生、发展及其影响力,从而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日本近代文学,进而更好的了解日本民族和日本文化。  相似文献   

2.
王婷 《考试周刊》2010,(36):47-48
日本古代文学的最大特点是受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全面而深刻。这种影响,首先使日本人创造了一个体裁丰富、风格多样,随中国古代文学风格的演进而不断发展、变化的汉文学系统。所谓奉汉文学,就是指日本人直接用中文创作的诗词文赋等文学作品,它与日本人用目文创作的文学共同构成了日本文学的两个支脉。本文以《源氏物语》为例,对中日文学加以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论述了日本平安朝时期的女性日记文学在日本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它曾经发挥的作用以及它对日本文学发展所起到的影响。人们阅读女性文学,不仅可以享受到它那轻松、优美、雅致的语言所给读者带来的那种愉悦,而且同时也可以从中了解到平安朝时期那段令人神往的历史。通过这些女性作家细腻的笔触,将他们所经历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人生百态、社会风情以及一些珍贵的历史资料统统描绘在古代文学的画卷上,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相似文献   

4.
"物哀"作为一种传统的日本文学的美学理念,在日本文化的各个方面都有所体现,对现代日本文学发展产生了诸多影响,也对日本人的性格养成及处世方式产生了一定影响。本文从"物哀"的概念与意义入手,探究了"物哀"思潮形成的原因和发展的三阶段,分析了日本文学物哀思潮的发展历程以及日本文化中"物哀"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日本近代启蒙文学是明治启蒙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明六社”成员的创作为先导,以政治小说和民权歌谣为高潮,以文学改良运动为直接结果。日本近代启蒙文学由否定封建文学传统,到突出文学的现实效用,逐渐认识到文学作为艺术的独特价值,基本上完成了由日本古典文学向近现代文学的过渡。  相似文献   

6.
平安时代是日本女性文学的第一个高峰时期。平安时代的女性文学在日本文学史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描写贵族生活的紫式部的《源氏物语》,不仅在日本文学史上,即使在世界文学史上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和意义。它与描写宫廷生活的清少纳言的随笔文学《枕草子》堪称是日本古典文学的双璧。同时“日记文学”也风靡一时。女性作家以道长全盛时期奢华的后宫生活为背景,进行了大量的文学创作,出现了女性假名文学的全盛时期。  相似文献   

7.
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在传入日本后,其对日本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日本文学在两千年的积淀与洗砺之中,融合各家之长,推陈出新,逐渐树立起了自己的风格.文章以日本的不同年代和发展时期为主线,结合平安早期、镰仓室町时期、江户时期以及资本主义时期的文学特点,分析儒家文化给日本文学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自然主义文学、私小说在日本"近代"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两类文学以其独有的文学特质,让人们看到一个民族在接受外来文化的过程中所显示出的多面性.近年来,日本学界掀起对自然主义文学、私小说的重新探讨,认为必须进一步克服"西方话语中心"的束缚才能揭示东西文化碰撞中复杂、动态的实际现象.对于日本自然主义、私小说的再认识不只是重新认识日本文学的特质,它对重新理解我国现代文学也有裨益.  相似文献   

9.
江户时代日本町人文学开始兴起,中国明清白话小说的传入对日本江户文学的发展起了深远的影响。被后人誉为日本读本小说始祖的都贺庭钟在翻案中国白话文学作品的同时,又注意结合日本的传统特色元素,在蓝本的基础上对情节和人物的描写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其翻案作品中揉入的IEI本元素体现出了对日本的文学传统和日本民族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10.
德田秋声和他的自然主义作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田秋声(1871—1943)是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著名作家,在文学史上常与岛崎藤村和田山花袋并称。他具有鲜明个性的自然主义作品,不仅丰富了日本自然主义文学内容,在整个日本文学发展中也有它独特的价值和贡献。1德田秋声出生于日本石川县的金泽市,原名末雄。少年时代家计艰难,给他幼小的心灵蒙上阴影。1891年从第四高等中学退学,有志于文学创作。1892年首次进京,企望投身名盛一时的大作家尾崎红叶门下,因求见无门失意而归。1895年再次入京,担任电信学校预备科英语教师的工作,兼办博文馆杂务经朋友泉  相似文献   

11.
私小说是20世纪初形成于日本的独特的文学样式。它体现出了日本人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描写“自我”是私小说创作的重要内容。在文学史上,有其进步性的一面,也有其严重的弊端。  相似文献   

12.
近二十年来,日本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带动了日本文学界女性文学的发展、本文选取了几位极具代表性的日本当代女性作家,通过分析其作品,重点阐释作品中所反映的女性思想及价值观,提出了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去婚姻观”,最终总结出在“去婚姻观”的影响下,日本当代女性文学作品的共通之处。  相似文献   

13.
日本文学有着自身独特的发展历史,尽管其存在着一些局限性和片面性,但在日本文学作品中,仍能发现大量的"物哀"现象,"物哀"观念的形成主要源自日本国的地理条件和长期以来自发形成的民族观念,在日本文学美学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1912至1936年间,尤其是1920年代,中国现代留日作家小说中塑造了大量个性复杂多样的日本女性形象。在中国文学史上这是第一次大规模地塑造以日本现实为基础的日本人形象,并占据了日本题材小说创作的主流地位,具有重要的开拓意义。  相似文献   

15.
日本文学从古到今,都保持着强烈的民族特色,一直在追求一种感性美,很少与政治有直接关系,更不是统治阶级进行统治的政治工具。  相似文献   

16.
从日本文学的根源、中日文学的比较(传统、功用、文化背景、态度等)阐述了日本文学的超政治性,使我们能够通过日本文学来更好的了解日本社会.  相似文献   

17.
日本近代文学中的女性形象是日本女性文学向女性主义文学迈进道路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此,从阿关、叶子、伸子这三个人物形象入手,分析日本女性文学形象的渐变与突破,以及日本社会近代化历程中女性思维的嬗变。通过对这三个女性人物性格、经历的剖析,透视日本女性文学向女性主义文学过渡的历程,以及与同时期的西方女性文学相比存在的差距。  相似文献   

18.
对比中国五四新文学与日本近代文学的异同,指出五四新文学主张的自我与日本近代文学的自我存在着明显差异,分析形成不同自我意识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19.
《源氏物语》中的第12卷《须磨》,是小说故事情节发展的高潮,是写得跌宕有致的最精彩的部分,充分体现了日本平安时代王朝文学的特征和最基本的艺术特色,贯穿着日本文学独特的“物哀”美学理念,历来被源学研究界公认为全书的压卷之作。  相似文献   

20.
中国抗日战争为区域文学运动的兴起与发展提出了特定的战时文化环境,而重庆文学发展正是以陪都文学运动这一具体样态来走向中国文学运动的中心,并且通过主流化与现实化的动态交互过程,最终成为具有全国代表性的区域文学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