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张宝钰  张林 《体育科研》2009,30(6):29-31
采用文献法、比较法对我国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规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公共体育场馆的产品属性决定了政府对民营化规制的必要性,通过经济性和社会性规制,以及行业自律与政府规制的互动,最终实现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均衡。  相似文献   

2.
西方国家大型体育场馆民营化改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营化改革是西方国家20世纪80年代以来政府公共管理改革的主要趋势之一.笔者从民营化及大型体育场馆民营化的基本内涵入手,在分析西方国家大型体育场馆民营化改革动因、条件和方式的基础上,探讨了西方国家大型体育场馆民营化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体制改革一直以来是我国体育事业探索新体制的先锋,其诸多问题也是困扰体育事业改革所在。宁波模式民营化的诞生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促进了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制度的创新,经过多年的发展,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在其制度退出历史舞台之时,重新审视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改革,寻找其问题根源,剖解问题所在,从而为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探索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事实上,民营化道路也的确是改变公共体育场馆管理机构臃肿,运营成本高,服务质量低的一条有效途径。但是,在民营化之后也同样存在着体育场馆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能否均衡的问题。本文从管理学和经济学的角度,从理论和实践上分析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均衡何以可能以及如何实现。  相似文献   

5.
国内公共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内学者关于公共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的研究涵盖了公共体育场馆的性质、运营管理模式、管理体制改革、经营内容、绩效评价、区域体育场馆的运营管理、学校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国外公共体育场馆的运营管理等领域,横跨多个学科。公共体育场馆运营管理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的多功能开发、公共体育场馆运营管理体制改革和公共体育场馆运营扶持政策等领域是当前我国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研究的薄弱之处,也将成为我国公共体育场馆研究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在调查黑龙江省高校体育场馆的基本现状、综合利用策略、管理模式、制度建设的基础上,分析高校体育场馆教学、社会开放、赛事场地保障的综合利用策略,为黑龙江省高校体育场馆资源合理的管理模式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公共产品理论,政府成本理论为研究依据,从博弈的视角,采用模拟实证方法检验公共体育场馆在政府经营管理与民营企业经营管理的不同效果,得出降低政府运行成本的制度安排应该是民营化。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公共产品理论,政府成本理论为研究依据,从博弈的视角,采用模拟实证方法检验公共体育场馆在政府经营管理与民营企业经营管理的不同效果,得出降低政府运行成本的制度安排应该是民营化.  相似文献   

9.
大型公共体育场馆是我国体育事业与产业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既为公共体育服务提供最基础的场地资源,自身又承担着作为国有资产应该保值增值的功能。我国大型公共体育场馆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在不断探索适合于社会经济体制转型需求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模式。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实地考察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我国大型公共体育场馆体制改革的时代背景,总结目前我国大型体育场馆管理体制改革的3种主要模式,即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模式、事业单位管办分离模式和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模式。阐明了场馆改革带来的启示并预测了场馆未来改革的趋势,即未来将分类推进体育场馆体制改革、以产权制度为核心进行改革、要充分考虑地区差异和集团化管理的改革趋势,旨在为我国大型公共体育场馆的体制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0.
委托型公共体育场馆的成功运作为体育场馆的发展提供了空阔的空间,场馆的年限交接是场馆改革重要环节,是民营化模式的完善主要步骤,关系到改革的成败。通过文献资料、实地考察、理论分析等研究方法,从而得出年限交接程序化设计及第三方操作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