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秋 《集邮博览》2009,(3):61-61
1988年11月30日,香港邮政发行了首套用于慈善事业附捐的《请支持公益金》邮票,发行量101万套,这是香港历史上发行量较大的邮票之一。这套附捐邮票全套4枚,胶印,邮票规格27.94×44.45mm,齿孔14×14.25度,整张50枚。票图分别为:孤儿60分+10分,孤寡老人1.40元+20分,  相似文献   

2.
小本票溯源     
世界上最早的小本票是卢森堡在1895年发行的。53×71mm的面积。灰绿色封面(图1),印有皇冠与纹章,左右一行法文,连起来为"卢森堡大公国"。中间一行文字表明,小本票内含面值5分的邮票24枚。其下一行小字为售价1.25卢森堡法郎。也就是说,比邮票的总面值溢价5分。  相似文献   

3.
1996年2月9日.新加坡开始发行生肖邮票,成为生肖系列邮票发行国之一,至今已发行了鼠、牛、虎、兔和龙年等5种生肖邮票。每年发行的生肖邮票都是2种1套,且几年来邮票的面值一直未改变。一枚是无面值限本地使用的低值票.按20克重以内平信邮资的规定,售价是22分新币。另一枚邮票的面值是国内或国际信函、印刷品等各种邮件之统一挂号费2元新币,属高面值邮票。这两种邮票虽然都是常用面值的邮票,但从该国邮政部门已公布的发行量数字来看,平信用的无面值邮票之发行量是高面值邮票的5-8.7倍。近5年来生肖邮票的发行情况可见附表,从中可以看出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4.
王焱 《集邮博览》2012,(11):66-66
2012年4月10日,澳大利亚邮政发行了一套5枚的"医师"邮票,纪念5位对澳大利亚和世界医疗卫生体系作出过重大贡献的医师,其中包括著名的华裔外科医生张任谦。本次澳大利亚新发行的这5枚邮票面值皆为60分,图案分别是头颈外科医师克里斯·奥布来恩教授(Chris  相似文献   

5.
1970年,邮票设计组由3人扩大为8人。为设计题示邮票,任务落到许彦博、张克让身上。邮票厂组织座谈,设计人员多次听取新华社、《人民画报》社和革命历史博物馆等单位意见,最后决定分两部分:“革命胜地”用现成照片;“奋勇前进”创作难度较大。无论内容  相似文献   

6.
赵岳 《集邮博览》2013,(8):12-23
"半白日徽图"邮票诞生于1937年12月,是抗日战争背景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发行的第一套邮票,蓝色,计有法币1分、5分两个面值(5分另有黑色一种)。"半白日徽图"邮票非常珍罕,三种  相似文献   

7.
在新中国邮票的百花园里,动物邮票是最绚丽的一方花圃。每当我徜佯其间而流连忘返时,总要想起这方花圃的开拓者之一——邮票设计大师刘硕仁,想起聆听这位老人如数家珍般讲述他与新中国动物邮票  相似文献   

8.
1977年秋,“革”已经结束一年了,那时,刚刚步出浩劫的集邮对新选题的新邮票有着强烈的渴求。可惜1977年的邮票并未见“新”,由于在发行的前一两年就确定了选题并投入印制,所以1977年的邮票未见明显起色,是年的T票只发行了2套?笔问邮票发行局的秦馨民先生,1978年的新邮将有什么突破。当时,邮票发行计划是不公开的。秦馨民避开了提问答道,明年的新邮比今年多得多,如万马奔腾一般,你多准备点儿钱吧。  相似文献   

9.
我国从1951年至1981年的30年间,共发行了5套纪念鲁迅先生的邮票,显示了这位伟人的特殊地位。这5套邮票不仅风格各异,而且或深或浅地留下了新中国各个不同时期的历史烙印。  相似文献   

10.
马来西亚邮政公司为配合“常年邮票周”于2010年12月13日发行了一套被认为是亚洲第一套的闪亮自黏邮票。该公司首开先河,最先采用此闪亮自黏的印刷技术。邮票主题是童年时,大马儿童喜爱玩的六种游戏。整套邮票由3对双联票组成,邮票面值60分,另有一枚面值5元的小全张。邮票中的人物采用风靡东南亚的马来动画“乌彬与伊彬”(UPIN&IPIN)中的主角。  相似文献   

11.
尕丁 《收藏》2008,(7):122-124
新中国邮票发行的变化历程 新中国邮票真实地反映着伟大祖国半个多世纪走过的光辉历程,在方寸之地谱写出境大格高的传统文化和建设成就史诗。纵观新中国邮票发行走过的道路,总体上是朝气蓬勃、不断向前发展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新中国邮票发行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与特色,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邮票志号、邮票面值(资费)、邮票种类等方面的变化历程。  相似文献   

12.
《上海集邮》2000,(12):34-34
苏皖边区邮政管理局是以苏中、淮南、淮北、盐阜等区交通总站(局)为基础,合并改组而成的,局长荣健生就是原来苏中交通总站的站长。1946年边区邮管局建立后不久,即发行以毛主席像为主图的2角及以下的低值邮票和以火车头为主图的2角5分及以上的高面值邮票各一套。随即通知从4月1日起停用以前各区的邮票,但不少单位和人个仍然无意或有意地继续。  相似文献   

13.
“史无前例”时期,自我“革命”掉此前收藏的清代和民国邮票,仅留存一些解放区和新中国邮票。1984年,在整理邮票时,发现一枚民国印花税票加盖改作金圆邮票复加盖改作“人民邮致暂作”的邮票,但在所有的邮票目录上都查找无着。经过研究,认定它是一枚未见经传的邮票,1985年写就论文,于当年全国集邮联在黄山举办的解放区邮票学术讨论会上宣读,并附图公开发表,后来,此票即由区票目录作为“太湖加盖”的第9种加以收载。  相似文献   

14.
“普29”《万里长城(明)》80分“慕田峪”邮票,红、橙、黑三色电子雕刻版印制,全张50(10×5)枚。自1999年3月1日发行以来,笔者已发现4个不同版次,其特征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于占元 《上海集邮》2002,(12):15-15
笔藏有辽阳市邮票公司制作的1998年邮票册,近来翻阅,发现1998—5《周恩来同志诞生一百周年》第3图“外交家”邮票漏印“中国邮政”、“150分”、“1998—5”。  相似文献   

16.
吴伟忠 《集邮博览》2003,(5):54-54,55
前几天遇到一位久违的邮友,谈起天来未能免俗,三两句话就说到投资邮票的事情上。我随口问他近期买没买些邮票,谁知却勾起他二十余年前的一桩憾事。二十余年前的某一天,他和几个朋友一起去上海太原路邮市买《庚申年》邮票,那时面值8分的《庚申年》已卖到2元钱一枚,他将三个月的工资和奖金共200元全带在身上(当时他每月工资还不到60元),准备买100枚《庚申年》藏在家里,以便日后升值与人交换其他邮票。谁知他一到邮市,《庚申年》已涨到2.2元1枚,他一算200元只能买91枚《庚申年》  相似文献   

17.
资讯     
《集邮博览》2013,(2):92-93
《癸巳年》生肖邮票北京首发 本刊讯1月5日,北京市邮票公司举办《癸巳年》邮票首发式。 本次活动共三天,分“首发活动日”、“亲子体验日”、“鉴宝拍卖日”三个主题展开,主要有《癸巳年》邮票首发式、生肖邮品设计师签售、生肖主题邮品展卖、珍邮鉴赏拍卖和传统手工艺展示等多个单元。  相似文献   

18.
宝木 《中国集邮》2000,(8):24-25
背景资料:《庚申年》特种邮票发行于1980年2月15日,全套一枚,面值8分,邮票规格26&;#215;31mm.齿度11.5度,全张枚数80(8&;#215;10),影雕套印,邮票志号T46。特约设计者:黄永玉,设计者:邵柏林,雕刻者:姜伟杰,根据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权威目录——《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1999)》记载,其发行量为500万枚,1997年中国集邮总公司结算价是1600元。  相似文献   

19.
云晓 《上海集邮》2004,1(6):20-21
《中国邮票史》第1卷198页表24“大龙邮票邮戳记录简表”中记载了大龙3分银票在上海使用的最早邮戳记录是“1879.5.5”,此说不确。同书彩图上就有一件大龙实寄封,为美国寄上海,贴美国5分邮票1枚,盖宾州沃伦(Warren,Pa.)1878年12月20日戳,至上海,加贴薄纸大龙3分银1枚、1分银2枚,合计5分银,销上海海关1879年2月6日戳。此封虽为进口封,非上海寄出,但至上海后加贴大龙票,并盖销上海日戳,同样也反映了大龙票在上海的使用。无独有偶,笔者也藏有一枚大龙薄纸3分银旧票,上销1879年2月11日上海海关戳,同样也证明了大龙3分银票在上海的使用日期早于1879年5月5日。《邮票史》称上述简表资料来源于黄建斌编著的《大龙邮票集锦》(1878-1885),相信《邮票史》编者仅从黄著中抄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邮票中人物吸烟图案的邮票,除2011年《集邮博览》第5期《从邮票中的人物吸烟说起》一文介绍的纪109中第一枚等5枚及J.56两枚,第10期《新中国邮票中人物吸烟图案并非五枚》一文介绍的J.9(3—3)等7枚邮票外,在纪、特邮票中还有6枚邮票中有吸烟图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