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融票、戳、画、文、书、印于一体的记事手绘封,是万维生先生的独创,别具一种风格。他创作手绘封纯属偶然。1979年他设计的《万里长城》首日封,由于印刷不及时,在发行日供应不了。万维生的一位同事拿着一个贴好这枚邮票要寄出的信封来找他,因为贴的邮票是他设计的。正在作画的万维生即兴用画笔在信封上绘了几笔,同事一遇乐了:这几笔简直就是锦上添花。自此,万维生每有自己设计的邮票发行,总要在贴上该邮票的信封上作画。1984年,万维生与邮票设计室领导去苏  相似文献   

2.
孙传哲先生为新中国邮票设计事业所作出的贡献是有口皆碑的,他所精心设计的每一枚邮票和每一件邮品,无不凝聚着他赤诚的心血和辛勤的汗水,他从邮票设计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以后,虽已年过八旬,仍然时刻关心着“国家名片”的设计大事。最近,孙老十分动情地谈了对邮票设计的看法,听起来似乎逆耳,却是真诚直言。  相似文献   

3.
提起孙传哲这个名字,集邮者无人不晓,尽管孙老已去世多年,但我认为有必要提及他,尤其是他对邮票设计工作的兢兢业业精神,更值得我们大家和一些邮票设计者去学习。这位大名鼎鼎的邮票设计师,自1947年以来为解放区和新中国设计了153套邮票(包括参加设计在内),占同期邮票的四分之一。孙传哲先生设计的邮票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称他是高产邮票设计师并不为过。1980年在对建国三十周年发行的最佳邮票评选中,被评选出的30套最佳邮票中,孙传哲先生设计的就达十余套,占总数的三分之一,他为邮票的设计整整辛劳了40年,鞠躬尽瘁,尽心尽责,人们喜欢孙先生设计的邮票,不在于他的名气,而全在其质量,他设计出的邮票能给人一种美的感觉和艺术的享受。  相似文献   

4.
《上海集邮》2002,(8):6-6
万维生先生的这篇回忆章,披露了一个长期困惑我们的问题,即全套5枚的《中日青年友好大联欢》纪念邮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上一直只有4位邮票设计家的名字,排名的次序是张克让、万维生、卢天骄、陈晓聪。那么,另外的1枚邮票究竟是谁设计的呢?或是谁设计了2枚邮票呢?现在万维生先生的章为我们揭开了这个谜底。  相似文献   

5.
《上海集邮》2002,(1):6-6
邮电部设有邮票发行的专门机构,五十年代专门从事邮票设计工作的有六七人,绝大部分人员都是分工设计纪特邮票,邮政业务上用的普通邮票却几乎都是孙传哲先生一人承担。因为普通邮票一般是两三年要更换一套,有时是更改邮票使用面值,临时要提供邮票图稿。普通邮票使用量大,面积也相对小。  相似文献   

6.
法国在今年1月23日发行生肖系列的第2套——狗年邮票小版张(见封面图),再次引起法国公众和世界各地集邮的浓厚兴趣。曾在去年为法国鸡年邮票题写中书法的旅法华人艺术家李中耀,这次不仅是生肖纪年中书法的执笔,而且还成了邮票设计。他用酣畅淋漓的中国水墨画绘出了法国的下山猎犬。使这套法国邮票具有浓郁的中国气息。他的姓氏“Li”用红色小字标记在邮票左下角。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邮票的发行史上,由同一位设计者设计、在同一天内发行2套邮票的情况可说是绝无仅有的,那就是由郭振山先生设计的同在10月20日发行的《亚太经合组织2001年会议中国》纪念邮票和《二滩水电站》小型张。10月19日,记者乘郭振山先生来沪参加APEC纪念邮票首发式的机会,抽空采访了他。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邮票史》中,被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设计群体代表人物"的孙传哲先生(图1),对故乡浙江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在担任邮票设计室主任时,就曾向邮票发行局的领导谈及发行杭州西湖邮票的心愿,当时因邮票发行计划等种种原因,他的这一心愿未能实现,但他对发行杭州西湖邮票一直魂牵梦萦,还以杭州西湖为题材绘制了一些图稿。  相似文献   

9.
正陈绍华先生是当代中国知名设计师之一,2008年北京申奥标志、太平鸟、和平鸽等形象均出自其手,设计风格独具个性。自1995年设计了第一套邮票—《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开始,陈绍华先生就与邮票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更广为人知的作品是生肖邮票,自2004年第三轮生肖邮票发行开始,他已设计了其中的5枚,分别是甲申猴票、丁亥猪票、己丑牛票、壬辰龙票和甲午马票,这在生肖邮票设计界是较为少见的。陈绍华参与了第三轮生肖邮票的整个创作过程,他亲手操刀的《陈绍华与十二生肖》珍藏册积淀了他多年来对图形  相似文献   

10.
邵春华 《收藏》2007,(7):150-150
10年前,笔者在集邮市场上购得一枚香港《胜利和平纪念》邮票。后经查阅《香港邮票目录》,方知这枚与另外一枚“壹圆”面值的灰绿色邮票组成一套,是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香港发行的第一套邮票。它是英国公务人员钟惠霖在香港沦陷期间,冒险在关押他的集中营里设计的,邮票上的中文也是他精心书写的。  相似文献   

11.
李德福先生是专业邮票设计师,也是一位山水画家。他为人谦逊、颇具大家风范,却又平易近人、幽默风趣。德福先生幼时痴迷绘画,后又遇良师,选择了绘画创作这条艺术之路,在中央美院攻读绘画4年后,一毕业便投身于邮票设计创作,在这片广袤天地中,他专注创作,数十年如一日,  相似文献   

12.
木子 《集邮博览》2015,(4):40-41
2015年4月10日是我国一代邮票设计大师孙传哲先生(图1)逝世20周年。孙传哲自1947年在中华邮政开始设计邮票,创造了我国邮票设计数量最多、被评为最佳邮票最多的记录。在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邮资调整后发行的第一套符合当时邮资面值的《石舫图》普通邮资明信片(图2、3),就是孙传哲在他77岁高龄时为我国邮坛百花园培育出的又一朵清雅靓丽的小花,也是他设计的最后一套普通邮资明信片。  相似文献   

13.
香港在1946年8月29日发行《胜利和平纪念》邮票,全套2种,面值分别为3角和1元(图1)。根据“香港邮政集邮目录》(2004年版),这套邮票的谢斗是钟思(W.E.Jones)。笔编的《香港邮票》一书中提到“这套邮票是一位英国公务人员钟惠霖先生(William E.Jones)于沦陷期间,被关押在集中营时设计的,邮票中的中也是他亲自书写的。”  相似文献   

14.
正邮电部于1993年6月15日发行了由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肖溶先生设计的1993-7《竹子》邮票全套4枚,"毛竹"小型张一枚。邮票画面上的竹子,均是我国的特色和有代表性的竹种。邮票发行时,时值笔者上初中二年级,出于对植物类邮票的喜好,对这套竹子邮票特别关注,萌发了给设计者写信请求在邮票上题词签名的念头。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给肖溶先生写了一封信,信里附上了一枚"毛竹"小型张,挂号寄到昆明植物研究所。在满怀期待中度过了半个月的  相似文献   

15.
戴氏贺信     
1998年10月9日,《林霏开珍藏世界邮票小型张展览》在上海集邮大楼开幕,迄今过去了七年.“9”那个日子.我已记不确切。倒是戴定国先生的一封贺信.帮我记住了那个日子。  相似文献   

16.
大家议论     
《上海集邮》2005,(8):39-39
2004年1月22日《汇报》载有黄永玉先生撰写的《第一张猴票的诞生》,中写到:“一个好友在广州送了一只猴子给我,养了几年,不慎吃坏东西英年早逝……柏林说要我设计猴子邮票恰巧在这个时候,我画了一张草稿,得到认可,再画了一张正稿,邮票就这样印出来了……”这段字明确地告诉我们,黄先生画的是猴子邮票,他还曾在家中养过猴子。至于说这只猴子像大猩猩,那么只能说画家的独特风格形成了画的是猴,作品像猿。  相似文献   

17.
《丙戌年》邮票是第二轮生肖邮票的第三种,由名的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民间美术专家吕胜中先生设计。邮票设计以“五彩龙犬”与“国泰民安”作为主要立意,以传统年画的表现手法,塑造了一只把守门户的五彩龙犬的可爱形象。  相似文献   

18.
8月9日,国家邮政局发行《飞机发明100周年》特种邮票(以下简称"飞机邮票")一套两枚,邮票设计者是中国林业出版社的聂崇文和黄华强先生。经黄华强先生推荐,笔者采访了聂崇文先生,下面是笔者(■)和聂崇文先生(●)的对话。 ■聂老师,很高兴能与您聊聊飞机邮票的设计。请您先介绍一下飞机邮票的设计背景。  相似文献   

19.
2006年的JT邮票,给人总的印象是印刷靓丽,色彩丰富,迎合时尚,符合欣赏习惯。但,如何进一步在“质”字上多下工夫,提高这一小型艺术品的艺术档次,还任重道远。掌握“邮票画”的固有特点,并非一蹴而就。即使画稿完美,“浓缩”到小小方寸,也会出现不尽人意的低谷。《集邮》杂志獬曾登载了邮票设计工作者王虎鸣的访谈文章。他不无感慨地说,“中国邮票中的精品仍然不多,尤其在人物题材邮票方面,还超越不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发行过的人物邮票”,“中国邮票要走的路还很长”。王虎鸣的这番话是真话实话,是作为设计了87套邮票的专业工作者在大量实践之后的理性认识。因为集邮者对邮票设计的要求也不仅仅满足于贴信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关于苏中、淮南区无面值邮票是不是解放区邮票的问题,多年前就有人提出过,但没有展开讨论,成为区票的一件悬案。2003年底,张林侠先生在北京集邮论坛上宣读《邮票定律与苏中淮南区无面值邮票》一文(以下简称“张文”),重提此案,他的观点:苏中、淮南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