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潘钧 《上海集邮》2015,(2):39-43
邮资机是邮政自动化进程中的代表性产物,20世纪初起在欧美各国使用。1920年马德里万国邮联第七届大会决定,允许从1922年起邮资机在国际邮政业务中使用。1926年起,英国、德国、瑞士等国邮资机厂商向中华邮政当局推荐邮资机。至1936年中华邮政才向英国UPF(Universal Postal Frankers)公司订购了36台  相似文献   

2.
台湾的上大民营邮局,是经台湾邮政当局批准开业的民营邮递机构。当局规定民营邮局只可受理印刷品的传递业务。 在台湾,邮局业务中所称的印刷品,是指所有经印刷而成的材料,享受印刷品的优惠邮资待遇。 上大民营邮局受理的印刷品业务,几乎都是厂商广告,具体形式有封、片、简3种。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各级人民政府和军队一贯尊重人民群众的通信权利,在积极建立和发展解放区邮政的同时,把保护中华邮政、支持其开展正常业务作为一项重要政策,并积极倡导国共两区实现正常通邮。与此相反的是,中华邮政当局遵从国民党统治集团政治和军事上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邮政办理集邮业务,中国是最早的国家之一。早在1955年1月10日,在邮电部邮政总局的领导下就成立了中国集邮公司,主要承担新中国邮票经营业务,并与当时的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邮电部门交换邮票,销售这些国家的邮票,向英国、香港地区经营出口中国邮票。以后又在哈尔滨、天津、武汉建立了分公司。  相似文献   

5.
王志刚 《集邮博览》2008,(10):25-27
一般认为,世界第一套邮政用品是1840年5月6日英国发行的"马尔冒迪邮资封和邮简"这是从国家邮政系统的角度来说的。但是,在马尔雷迪封和邮简之前,邮政及相毗连业务上确实还存在着一些类似邮政用品的单式、简或封,可称其为邮政用品先驱。一框邮集《世界第一套邮政用品》,主要展示了马尔雷迪封和邮简,也对其以前具有代表性的邮政用品先驱,作了展示。  相似文献   

6.
魏熊荣 《收藏》2009,(11):135-135
1840~1842年英国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被迫和欧美日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开放了沿海和沿长江的一批城市如上海、福州、厦门、镇江、芜湖、汉口等地作为通商口岸。这些口岸虽称为商埠,名为租界,实际上成为列强在中国的殖民地,变成了国中之“国”,基本不受清政府的行政管辖,外国租界当局有自己的警察局和法庭,也有自己的邮政机构。由于当时的租界隶属于不同的国家,所以这些商埠邮局在行政管理、邮政业务和资费标准方面各自为政,互不隶属,更没有统一的章法,只是在相互协议的基础上交换邮件。  相似文献   

7.
本报讯3月11日,2010年全国集邮业务工作会议在上海召开。来自全国31个省、市、区邮政公司分管集邮业务的副总经理、集邮公司经理及部分城市集邮公司经理百余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8.
1888年,刘铭传任台湾省巡抚期间,改驿为邮,开办新式邮政。除发行、使用了“台湾官用邮票”与“台湾邮政商票”之外,还设计印制了一种与近代邮政相适应的新式邮票。邮票是直接通过淡水英国领事馆特向英国伦敦威金生公司订印,用雕刻凹版印制。  相似文献   

9.
刘堂伟 《集邮博览》2012,(12):12-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邮政部门在发行全国通用邮票之前,邮政业务售用的是原解放区邮政发行的邮票,并沿用各解放区邮政日戳、中华邮政日戳和伪满邮政日戳来处理邮政业务。为迅速开展邮政业务,中国人民邮政还沿用中华邮政的各种邮政单式,其中,最为常  相似文献   

10.
公司特制系列公司特制邮资票品是南非邮政以正式发行的邮资票品为基础,按商业客户要求,特别制作的包含客户宣传信息的特殊邮资票品,这是南非邮政为扩展市场,增加收入而推出的新业务。特制邮资票品包括连印邮票、  相似文献   

11.
邮政日戳是邮政部门在邮件或邮政业务单据上加盖的,表示收寄、投递时间的印记。邮政日戳记载了邮政业务在办理、交接、运输和投递邮路中的过程。"平原"邮政日戳由于使用时间短,样式特殊而受到集邮爱好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谢德厚 《集邮博览》2012,(10):62-63
“邮政汇兑”是中国人民邮政三大业务之一。“邮政票汇”是中国人民邮政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开办汇兑业务极其重要的汇兑方式。而“票汇业务”中的国内(定额)汇票又是票汇业务要件的主体。  相似文献   

13.
集邮是伴随着邮政当局发行邮票而诞生的一项世界性文化活动。集邮组织则是集邮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集邮协会,对于社会来讲,是把自发分散的群众性集邮活动提升为有组织开展的志趣高雅文化活动的民间组织;对于邮政来讲,则是为邮政企业建立了  相似文献   

14.
随着计算机在邮政业务上的应用,我国从1993年开始出现了由计算机生成的邮政日戳,人称计算机日戳,也称电子日戳。我国计算机日戳已由最初用于一两种邮政业务扩大到现在的近十种邮政业务。这种日戳主要是打印在包裹、汇款、特快专递邮件、挂号信函  相似文献   

15.
邮政快件业务是我国改革开放时期邮政历史的见证。虽然停办5年了,确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史料。邮政快件是给据邮件,在信函上要贴标签。快件业务经过几个时期的发展,才规范、成熟。快件标签也经  相似文献   

16.
对发展集邮业务的理论思考一、集邮业务的属性集邮是以收集、鉴赏和研究邮票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文化活动。集邮源于邮票、邮票又源于邮政通信收费方式。邮政开办集邮业务是适应社会需求顺理成章。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邮政就开办了集邮业务,是一件很有远见的举措。邮政办理集邮业务有两大好处:  相似文献   

17.
国内邮政快件业务于1987年11月10日开办。原邮电部邮政总局在1978年9月印发的《国内邮政快件传递处理办法》中,第一项总则中第一条的第一句话,就明确指出了“国内邮政快件是邮政通信的一项新业务,具有明确的时限要求”。  相似文献   

18.
我国邮政部门于1987年11月10日开办了邮政快件业务,一段时期里它在邮件寄递业务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图1为浙江杭州邮政快件业务开办纪念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快专递业务服务网络的健全,该项  相似文献   

19.
邮政自动化已成为现代邮政的发展趋势,电脑也在邮政业务中得到广泛应用,因此也就产生了各式的"电脑邮戳"。所谓"电脑邮戳"。就是邮政部门通过电脑处理某些邮政业务时,最后由打印机或制签机打印出的邮戳。  相似文献   

20.
宁夏邮电管理局陆续发行邮政业务宣传邮电公事明信片。正面印邮政业务类别和简明扼要的服务用语,如“邮政特快专递”业务的用语是“质量可靠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