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孙中山的社会救济思想是在革命活动的历程中逐步形成、发展和成熟的,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为界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他的社会救济思想主要体现为注重官赈和义赈的结合、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救济的结合和超越国界的博爱观等等。这些思想的产生既与其家庭的出身环境和早年经历有关,也与他对劳动人民的关注和同情有关。孙中山的社会救济思想是其民主革命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既丰富了中国社会救济支的内容,又为后人留下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2.
“庚子之变”后,八国联军、散兵游勇以及土匪强盗在京津及其附近地区烧杀抢掠,导致难民大增,而清政府无力对灾民进行大力救济。以上海绅商为主组成的救济善会、济急善会等民间慈善组织,发动东南各省民间力量,大力组织义赈,有力弥补了官方在非常时期社会救济的暂时缺失,表明中国民间慈善事业在这一时期获得了新的发展,在非常时期民间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人们提及罗斯福的“新政”,自然会想到“新政”三R——Relief救济,Recovery复兴,Reform改革。而若谈到“救济”,则必当评论“工赈”(Work Relief)。罗斯福大力推行“工赈”政策,不独在美国史无前例,在资本主义世界,也是罕见。研究“新政”,似不应忽视对它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从单纯的复仇形态到繁杂的法律制度,人类社会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从野蛮到理性、从物质到情感的变化过程。复仇可说是整个法律制度尤其是刑法的发端动因,同样也是私力救济“公权化”演变过程的本源和推动要素。文章从“复仇”这个独特的视角讨论私力救济如何一步一步过渡到公权救济,并以“复仇”作为各个变化阶段的相对界点,探讨复仇在各个时期呈现的特点,最后总结私力救济“公权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八年抗战,成千上万的儿童沦为难童,亟待救助。在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的帮助下,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在全国部分地区开展了儿童特赈活动。为使活动顺利进行,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颁布了一系列有关的法律法规,明确了儿童特赈活动的工作对象、原则、目标与方式等重要政策。这项活动主要从对失依儿童的收容、开展儿童福利工作及儿童供食运动等三个不同方面进行。这一活动的开展,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全国各地建立了数量不等的儿童教养院、育幼院、收容所和服务站等机构,使数十万难童得到救助。但是,也存在着受到救助的难童在应该救助的儿童中所占比例过低及地区分布不均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爱与死的搏斗》是上海剧艺社正式演出的头一个戏。当时“孤岛”公开演戏是很困难的。为了打进“法租界”,把话剧的脚跟扎稳扎牢,以于伶同志为首的留在“孤岛”的党的地下戏剧工作者很费了一番心思。早先在“星期小剧场”运动时期,他们中间有些人演出了我先前写的《十  相似文献   

7.
古代湖南自然灾害救济的类型据赈款赈粮的来源及施赈主持者可分为朝赈、官赈和民赈。朝赈、官赈主要依靠国库或地方库藏,主要来源于人民交纳赋税,为弥补不足,历代还通过捐职、赎罪、用羡余和假馈纳等途径增加赈源。民赈由民间义绅自愿捐纳。历史会永远记住那些为赈灾救灾作出过贡献的人。  相似文献   

8.
问:就中学语文教学改革来说,我省中语界同人一直是把上海视为龙头的,您可否对上海的中语教改探索进行简略的回顾与展望呢? 答:70年代末,上海市提出了“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教学原则。对语文教改除了这十二字外,又在句首冠以“文道统一”四字。语文教学工作者对发展智力与文道、基础、能力的关系及其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体现,经历了理论学习和实践总结的过程,终于从不甚理解、难以捉摸,达到了寻找规  相似文献   

9.
上海市评话弹词研究会的成立是苏州评弹在上海发展的一个缩影。研究会在“以评话弹词辅助社教、改善风化及联络情感、互相扶持并研究书艺”的宗旨下发挥着作用,主要在保障会员利益、救济同道、规范说书艺术等方面作了努力。该研究会从成立之初受到政府管控到抗日战争时会务停顿,再到新中国成立后的改组、改名,为我们观察社会变迁提供了又一视角。  相似文献   

10.
192 7— 1 937年十年间 ,上海的律师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从业律师的队伍规模、队伍构成、收入水平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促进上海律师业发展的原因有很多 ,而上海经济的发展、租界法权的逐步收回、南京国民政府的立法活动、上海“三界鼎立”的格局是主要原因。上海律师业的发展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上海的现代化进程在“制度层面”和“观念层面”的突破 ,这说明上海的现代化进程已全面展开。  相似文献   

11.
清末民初,隐于伶或以"伶隐"自命的现象颇为显著,构成了一个特殊的"伶隐"群体,他们名为"隐",其实亦儒亦伶;在20世纪初的新潮演剧界,他们以极大的热情和才力,推动了戏剧的革新和发展,因缘际会地走在时代的前列,书写了一代"伶隐"的历史风采。  相似文献   

12.
农赈作为一种赈灾方法被明确提出是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作为一种与急赈、工赈并列的救灾方法,它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救灾史上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考察这一时期农赈的起源、发展及具体操作情况,对我们现在的社会救济机制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1931年,长江曾发生全流域大洪水,造成中下游沿江多处溃决,给这一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巨大破坏,给群众生命财产带来重大损失。在赈灾工作中,中外人士联合组成的近代中国最大的国际慈善社会团体、非政府组织和非盈利组织——华洋义赈会受国民政府救济水灾委员会的委托,负责制订施赈方案,并主持长江中下游受灾地区的赈灾工作。华洋义赈会通过采取在灾区举办合作讲习会、组织互助社与合作社等措施,使赈灾工作获得相当的成功。通过开展一系列赈灾工作,华洋义赈会把农村信用合作制度引到了长江、淮河流域,对在受灾地区宣传合作思想,指导并推动合作事业发展,完善防灾重于救灾的理念,促使农民从传统的保守状态向符合近代文明要求的状态转变,提高国民素质,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清代是潮州历史上水患最为严重的时期,而官方的赈济活动未能满足救灾的实际需要。由地方绅、商、民以及民间慈善机构和社会团体组成的民间救济体系,以其及时性、多样性、公益性、持续性等特征,在清代潮州地方防灾抗灾及灾后赈济活动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弥补了官赈的不足。从官方与民间救济力量的消长和互动,可以反映出清代地方社会的结构变化。  相似文献   

15.
论中国红十字会的起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上海万国红十字会“历来被认为是中国红十字会之始”,但实际上,它直接脱胎于东三省红十字普济善会。庚子事变时期出现的救济善会、济急善局是带有红十字色彩的救护组织,它们是一种分工合作的关系。通过考察可以发现:济急善局、东三省红十字普济善会、上海万国红十字会在组织结构上具有传承性,而救济善会不具此特点,因此,中国红十字会的起源可由东三省红十字普济善会再前推到济急善局。追溯中国红十字会的起源.可以印证一种“嫁接”理论:红十字会虽系“舶来品”,但中国红十字会却是中国本土的慈善组织“嫁接”红十字会逐渐成长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江西在宋代获得大发展,但也不时遭遇自然灾害。江西地区的官员与士人是救灾的核心力量,主要通过赈给、赈粜、赈贷和办社仓来实施救济。官员与士人之所以积极参与救灾,既是因为地方财政的窘困和政府考核的压力,又受到了自身社会理想和赢得民心的双重驱动。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中国市场取向的深化和与国际接轨的加速,从多方面刺激了房地产业与房地产市场的发展.90年代以来,在中国兴起的前所未有的房地产热,使房地产这个新的行业展现在人们面前.它的兴起为当代中国经济的现代化和走向世界发挥了“龙头”和“基础”作用,也有力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但我国房地产业起步晚,发展水平低、存在许多问题.如何使之持续发展,使经营活动从非规范化纳入法制轨道,使市场从“无序”走向“有序”,使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是人们所关心的课题.本文针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现状,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出路作了初步探讨.1、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历史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源地是上海,其经历了萌芽阶段后,到1920年私营房地产公司已初具规模,到解放前上海有各类房地产公司49家,天津有20  相似文献   

18.
戏剧大师曹禺在65年戏剧活动中,在戏剧创作方面,呕心沥血编织成许多戏艺术精品。曹禺半个多世纪的戏剧活动,为我国现代戏剧活动,创作和理论建树,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他的戏剧创作和戏剧理论,在新时期的戏剧创作和理论建设方面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对摆脱目前的“戏剧危机”,也将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救荒中的腐败问题析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国时期自然灾害频繁,给广大民众带来了巨大灾难,有许多自然灾害都是由人祸造成的。贪污腐败是使灾难程度加重的原因之一。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救荒中普遍存在着这些现象:贪污急赈物资及赈款,致使灾民得不到及时救济;侵吞、挪用工赈款项,致使防灾工程无法起到防灾作用;谎报或隐瞒灾情,致使救灾时间延误,灾荒程度加重。腐败不仅严重地损害人民的利益,也会危及到政权的稳定。  相似文献   

20.
抗战期间,雾都重庆戏剧界的进步人士发起了“雾季戏剧公演”运动,以戏剧为斗争武器同国民党的反动统治进行了坚决的斗争。“雾季”戏剧运动对于促进中国戏剧之发展和抗日战争的胜利,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郭沫若是活跃在这—运动的一颗耀眼明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