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彬 《新闻爱好者》2014,(11):49-53
2014年4月,受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邀请,我有幸出席他们承办的全国高校传播学年会。其间,同一位负责接待的青年教师相识,了解到她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研究普利策新闻奖特稿作品的叙事问题。由于15年前,自己也曾主持翻译了一部《普利策新闻奖特稿卷》(新华出版社1999年),于是我俩自然就此作了一番深入交流。作为所谓“非虚构”的典范,普利策特稿堪称新闻写作的高峰,而这座让记者仰之弥高的文本并非  相似文献   

2.
在美国普利策新闻奖特稿奖作品中,新闻事实多用细节表达,细节说话成为普利策新闻奖特稿作品的一大亮点。他们注重:小细节,大思想;细节运用,求真求准;和亲历性的现场描绘相结合。普利策特稿奖作品细节说话特色的形成受到了新新闻主义思潮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人物特稿,顾名思义,是以人物为报道中心的特稿,相对于事件特稿、风光特稿、服务性特稿而言.1978年美国普利策新闻奖始设特稿奖.普利策评奖中常常出现这样的现象:一篇被提名为其他报道奖项的作品最后被授予特稿奖.这一现象说明在美国最高新闻奖项的评委的观念中,体裁之间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壁垒.  相似文献   

4.
普利策奖获奖作品即便不是世界新闻界当年最好的作品也是最好作品中的一批。长期以来,对普利策获奖作品的研读成为我国新闻学学生提高写作水平的一种方式。特稿是西方新闻写作的一种重要方式,它对作者剖析事件真相及写作功底的要求都很高。不久前,我阅读了《普利策特稿卷新闻奖》一书,对统计数据作出客观分析后,可以得出普利策特稿奖选题中的三种倾向。  相似文献   

5.
毛家武 《新闻界》2009,(1):38-39,61
本文以普利策新闻奖特稿为例,分析了媒体如何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美国最高新闻奖——普利策新闻奖1983年的评选结果,已在著名的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研究生院揭晓。今年的普利策新闻奖共设12个项目:优异公众服务,一般地方报道,特别地方报道,国内报道,国际报道,社论写作,漫画创作,现场新闻摄影,特写摄影,评论,批评和特稿写作等。密西西比州的《杰克逊号角纪事报》以其  相似文献   

7.
特稿,以什么打动人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稿,是近些年来在新闻写作中兴起的一种新文体,已上升为一个重要的新闻写作门类。从1979年普利策新闻奖最初设立的“特稿写作奖”,特稿在国际新闻界的出现和发展还不足三十年。而在国内特稿这种文体的兴起和发展也只有十年。《中国青年报》1995年1月份推出的《冰点》特稿专栏;  相似文献   

8.
普利策新闻奖得主在美国是一个引人注目的新闻精英群体。本文利用《普利策奖得主名人录》一书提供的丰富的传记信息,对于1917-1998年间600多位普利策新闻奖得主的社会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发现:普利策新闻奖是一个由男性所统治的职业荣誉场域;普利策新闻奖得主在出生地和工作机构上的分布很不均衡;25至54岁这三十年是美国新闻从业者获取普利策新闻奖的黄金时期;约五分之一的美国籍获奖者曾就读于常春藤盟校;普利策新闻奖得主在宗教信仰方面有别于美国新闻从业者总体。  相似文献   

9.
美国的一位新闻学教授认为":导语是记者展示其杰作的橱窗。"一个好的导语,能牢牢地吸引住读者,诱发其阅读兴趣,让其一气读完整个故事。因此,特稿记者往往像淘金子那样,把材料一点点过滤,最后将最新鲜、最有趣、最富有戏剧性和人性味的材料写成导语。普利策新闻奖的获得者——美联社特派记者雷尔迈·帕特·莫林,曾十几次撕毁一篇特稿的导语,绞尽脑汁,殚精竭虑,直弄得自己筋疲力尽,才做出精彩的、吸引人的导语。那么,如何把特稿导语写好?本文试以普利策特稿奖中的名篇及《家庭》、《知音》中的篇目为例,对特稿导语的几种表现形式进行粗浅分析。  相似文献   

10.
对于普利策新闻奖评论类奖项的历史沿革、评奖标准、作品特色等的研究 ,国内学术界尚涉及不多。本文从文本角度出发 ,对普利策新闻奖评论类奖项作品做了历史性的介绍和内容分析 ,有助于读者更深入地认识普利策新闻奖  相似文献   

11.
《新闻实践》2007,(5):I0001-I0001
4月17日,第90届美国普利策新闻奖在哥伦比亚大学揭晓。普利策奖是美国最负盛名的新闻奖,由美国报人约瑟夫·普利策创立第一届普利策奖在1917年颁出。  相似文献   

12.
2011年4月18日,第95届普利策新闻奖在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普利策新闻学院揭晓。普利策奖管理人、哥大新闻学院教授西格·吉斯勒当天在哥大新闻学院举行的奖项揭晓仪式上说,根据普利策新闻奖新的评判标准,即高质量的报道和写作、准确性、公正性、平衡性、足够的消息来源及包括使用数码工具在内的其他因素,  相似文献   

13.
世界闻名的普利策新闻奖从1917年的3项发展到今天的14项,其中有3项是有关深度报道的奖项,即1979年设立的特稿写作奖和1985年开始设立的解释性报道奖与调查性报道奖。荣获这些奖项的深度报道越来越受到媒体的重视和受众的欢迎。  相似文献   

14.
陈卓 《青年记者》2016,(29):19-20
2016年4月19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公布了第100届普利策新闻奖的最终获奖名单,该名单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与讨论.普利策新闻奖开始于1917年,根据美国报业巨头普利策的遗嘱而设立,该奖致力于奖励那些在新闻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人们.从开始设置奖项的1917年至2016年,普利策新闻奖已有一百年的发展历史.  相似文献   

15.
特稿是于20世纪50年代,随着深度报道的出现诞生于美国。随着特稿影响力的日益增大,1978年,美国专门设立了一个普利策特稿奖。特稿写作奖在西方新闻界被视为实力派记者的标志。特稿将文学的叙事手法运用到新闻写作中,从而将事件的矛盾冲突和人物的情感巧妙地展现出来,从而增加新闻的可读性,达到打动读者、引起社会关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符冰 《声屏世界》2004,(2):57-58
2003年普利策新闻奖揭晓了,其中特稿写作奖给了《洛杉矶时报》索尼娅·纳扎里奥的长篇报道《恩瑞克的旅行》。该报道描写了洪都拉斯少年恩瑞克寻找移居美国的妈妈的危险旅程,整个报道“动人”、“详尽”(普利策奖评委语),①而且,《恩瑞克的旅行》还同时获得了本年度普利策新闻奖的专题摄影奖。②据称,为了写这篇报道,记者索尼娅·纳扎里奥和摄影记者唐·巴特雷蒂进行了长达5个月的采访,在此期间他们“沿着偷渡者的路线穿越洪都拉斯、危地马拉国境和墨西哥31个省份中的13个,先后搭乘长途汽车、货车、油罐车、卡车,和偷渡客一样躲避沿途的检查…  相似文献   

17.
今年是普利策新闻奖的14个奖项对网络新闻全面开放的第一年;然而,除了“政治新闻网”被提名以外,结果的14个奖项均被传统媒体摘走。有评论说,普利策新闻奖依然是传统媒体的专利,对网络新闻与网站的开放只是一种形式。事实上,93届普利策新闻奖已经包含了诸多的网络媒体因素,这些因素表明,网络新闻或网站进入普利策新闻奖只是近在咫尺的时间问题。  相似文献   

18.
2003年普利策新闻奖揭晓了,其中特稿写作奖给了《洛杉矶时报》索尼娅·纳扎里奥的长篇报道《恩瑞克的旅行》。该报道描写了洪都拉斯少年恩瑞克寻找移居美国的妈妈的危险旅程,整个报道“动人”、“详尽”(普利策奖评委语),①而且,《恩瑞克的旅行》还同时获得了本年度普利策新闻奖的专题摄影奖。②据称,为了写这篇报道,记者索尼娅·纳扎里奥和摄影记者唐·巴特雷蒂进行了长达5个月的采访,在此期间他们“沿着偷渡者的路线穿越洪都拉斯、危地马拉国境和墨西哥31个省份中的13个,先后搭乘长途汽车、货车、油罐车、卡车和偷渡客一样躲避沿途的检查…  相似文献   

19.
美国的普利策新闻奖被誉为美国新闻界的奥斯卡奖.考察1917年至2011年的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其中不乏关于中国的报道。在中美关系变迁的各个历史阶段.特别是当涉及到国家利益之争时.普利策新闻奖涉华新闻报道倾向与当时美国政府对华政策和态度一致吗?两者之间的关联度如何?  相似文献   

20.
一年一度的美国著名新闻奖——普利策奖颁发至今已有75年的历史了。最近,来自世界各国的300多位知名人士云集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庆祝普利策奖颁发75周年。普利策奖是以美国著名报人约瑟夫·普利策(Joseph Pulitzer,1848、4—1911、10)的遗产作为基金而确立的奖金开始分设新闻奖和文学奖,1943年起增设音乐奖。新闻奖在普利策奖中占有较大比重,始于1916年,最初时只设4项新闻奖——最突出为公众服务奖、最佳新闻报道奖、最佳新闻写作奖和新闻史奖,至今已扩大到14项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