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知情权利保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英 《现代情报》2010,30(4):158-16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要解决农民主体法律地位问题。知情权不仅是一项重要的人权,而且是一项基础性权利,是享有其他权利的前提。目前农民权益的赋予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农民的基本权利得不到法律保障,其根本原因是农民知情权的保障措施不到位。在总结农民知情权问题的基础上,从政府和农民这两个主体分析了其原因,进而提出农民知情权的保障体系,主要包括从政府、传媒和社会等层面来保障农民的知情权。  相似文献   

2.
提高农民信息素养促进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农民的信息素养是影响我国现阶段农村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针对这一问题分析了现阶段中国农民信息素养状况,提出了提高农民信息素养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正2003年,一部报告文学作品《中国农民调查》透过造访中国农民的生活境况,揭露了中国农村的一些不公平现象和问题,在当时引起广泛关注。近11年过去了,今天中国农民的生活怎样呢?中国农民幸福指数调查  相似文献   

4.
我国民主政治的迅速发展,使农民政治参与日益广泛而深入,从而进一步推动了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进程。然而在这一过程中,农民政治参与暴露了一系列问题,因此加强农民政治参与的组织化、规范化、深入化建设,是解决当前农民政治参与问题的关键。本文从对政治参与的理论探讨入手,进而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民政治参与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最后提出了解决当前我国农民政治参与问题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陈括 《今日科苑》2006,(11):74-75
兰考这一落后地区农民创办的农民新型合作组织,探索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以组织起来的形式解决农民与市场的接轨问题。调动了广农民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这是一实践活动,是新农村建设的有益探索。在其产生与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增加发展动力,资本不足政府作用的发挥处理好村两委与合作组织之间的关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四、农民改写了自己的历史第四个巨大而深刻的社会经济效应是:农民市场潮的兴起,不仅改写了农村的社会现实,也改写了农民自己的历史,它激励农民重新勾画家乡的经济蓝图。马克思有一句历史唯物主义名言:“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这是千真万确的真理。农民市场潮以丰富多彩的笔调,改写了农村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7.
《华夏星火》2004,(2):13-13
“一号件”,对于农民来说感到很亲切,从1982年1月1日,党中央发出了第一个“一号件”,肯定了“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制,开辟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局面,之后的4年里每年都发了“一号件”,这5个“一号件”记载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历史进程和前进步伐。时隔18年,农民又亲切地见到“一号件”,为农民增收提供“高含金  相似文献   

8.
于华 《华夏星火》2008,(Z2):28-29
在沙洋县境内,长年活跃着一支农业信息员队伍,他们随时为农民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提供市场信息和政策信息服务。"哪里有需要他们就会赶到哪里,快速出击,提供全方位服务"是沙洋县乡镇农技110信息员的特点。他们的辛勤劳动和不懈努力,有力地促进了沙洋县农民的增产增收,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农技服务方式,有效地解决了信息传递最后一公里的梗阻,拓宽了农民的致富之路,农村信息员已成为农民致富的引路人。  相似文献   

9.
<正> 科技型农民才是现代合格的农民,这是文登市农民衡量自己的新标准。在这新观念指导下,全市广大农民掀起了学科技、用科技的新热潮。目前,这个市有80%以上的农民依靠科技发展农村经济,农业科技含量越来越高,走出一条依靠科技发财致富之路。  相似文献   

10.
崔晓阳 《大众科技》2010,(6):171-172
农民增收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所在,而要增收就要让农民有好的项目。特种农业是一条快速致富之路,在保证粮食产量稳定的前提下,国家也在大力号召农民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来。文章主要从香椿种殖的技术、投资回报比和风险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力图为农民致富找出一条新路子。  相似文献   

11.
农民增收是一项系统工程,更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我认为“以人为本”,即从“人”的因素入手进行系统分析或许能找到农民增收的必由之路。问题分析:1、农民是调解产业结构的主体和最大的直接受益者,政府、企业专家以及社会各界的力量都是密体和间接的受益者。只有把作为主体的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才能抓住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牛鼻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限制农民增收的关键因素有三个。一是、农民群体的科技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农民容易被误导经常上当受骗,这与农民缺乏商品知识和科技素质较差有密切关系。二是、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很低,千家万户、各自经营,很难形成合力参与市场经济的竞争,也难承受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农民很难向银行或信用社贷款融资,政府也很难把政策性贷款或补贴落实到个体农户上,企业更难雪中送炭了。三是、农民相对普遍贫困,他们是我国国民中最穷的群体,没有投资产业的能力,只能维持  相似文献   

12.
1974年2月,陕西西安一郊县8个农民在打井,一个名叫杨志发的农民在井底发现了一个彩色的泥人头。打井的农民大惊失色,以为是挖出了“土地神”,纷纷逃离打井现场。待定下神来后,有人提议马上回去把彩色泥人头送回井坑,并烧香祷告,并且从此永不再提这事。但一字不识的杨志发却脱下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一些地方置中央三令五申划定的农民减负"高压线"不顾,振振有词地打起了向农民收钱乱摊派的主意,理由是"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这是一种谬误。中央明确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更多的是强调农民是受益主体、决策主体——各级政府才是新农村建设义不容辞的投入主体。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是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农民培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亿万农民的企盼,也是党和政府孜孜以求的目标。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贯彻实施了一系列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方针政策,使农村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建国之初,土地制度改革废除了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实行了农民土地所有制,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翻身后的农民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为  相似文献   

15.
农民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因此加强对新型农民的培训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新型农民培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阐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最新研究发现,最新研究发现,最新研究发现,最新研究发现,最新研究发现,最新研究发现,最新研究发现,最新研究发现,最新研究发现,最新研究发现,最新研究发现,最新研究发现,最新研究发现,最新研究发现,最新研究发现,最新研究发现,最新研究发现,最新研究发现,最新研究发现,动物里的食草一族中有像农民一动物里的食草一族中有像农民一动物里的食草一族中有像农民一动物里的食草一族中有像农民一动物里的食草一族中有像农民一动物里的食草一族中有像农民一动物里的食草一族中有像农民一动物里的食草一族中有像农民一动物里的食草一族中有像农民一…  相似文献   

17.
《科技风》2014,(1)
正[导读]一把剪子、一套课件、一本书,南京农业大学陶建敏教授每到一处,当地种植葡萄的农民都争着向他要这"科技兴农三宝"。"科技三宝"为农民带来葡萄丰收年一把剪子、一套课件、一本书,南京农业大学陶建敏教授每到一处,当地种植葡萄的农民都争着向他要这"科技兴农三宝"。"将来,这里的一些新品种有可能成为农民的摇钱树。"今年这个春节,陶建敏又泡在了他的70多亩葡萄试验园里,"冬季修剪很关键,一剪子下去就关系到当年产量"。  相似文献   

18.
《科协论坛》2014,(12):50-50
<正>我喜欢给农民讲座,喜欢农民的田间炕头,因为有我的存在,能给农民带来效益,做农民最喜爱的人。——姜大光姜大光是辽宁省农委金农热线"12316"首席专家,高级农民技师。作为一位农民出身的农业科技传播者,20多年来,他走遍了辽宁所有基层乡镇,探索出了"农业科普技术推广网""农资产品推广网""农副产品销售网络"三网结合的"姜大光"科普信息推广模式。姜大光作为长期活跃在辽宁黑土地上的科  相似文献   

19.
麦秸捡拾机     
麦秸本是很好的造纸原料,但由于农民怕时间紧耽误复播或者怕麻烦,往往将地里的麦秸一烧了之。山西芮城县岳崖村的一位普通农民蔡刚勤研制出一种小麦秸秆捡拾机,使昔日被农民丢弃、焚烧的麦秸得以方便快捷的回收,成为当地农民的一项增收“内容”。蔡刚勤经过摸索研究,在当地农机部门的帮助下,发明了小型自走式小麦秸秆捡拾机,破解了农业生产环节  相似文献   

20.
唐建强 《科教文汇》2008,(21):174-174
当前我国农民政治参与不足已严重阻碍了农村的现代化进程。笔者分析了制约我国农民政治参与的相关因素,并提出了解决这一现实问题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