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南风 《知识窗》2010,(3):7-7
植物学家首次发现有些植物也“食肉”——它们杀死昆虫来“给自己施肥”。研究者发现.这些植物用茎上有粘性的体毛来捕杀昆虫.当昆虫腐烂并掉到植物的根部时.植物就开始通过根部吸收原本在昆虫体内的营养。人们认为植物的这种技能可以应用于给野外贫瘠的土壤补充养分.但即使在你自家的小菜园里也可以用上这种技术的。  相似文献   

2.
科技情报站     
《科学大众》2009,(12):12-13
昆虫世界中的魔鬼 人们通常对苍蝇难恐避之不及。但是食虫虻(robber flies)对于昆虫世界来说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们对其他昆虫有着很好的胃口。它们能捕食黄蜂、蝗虫甚至蜘蛛。在食虫虻分布的地方.往往能保持昆虫数量的平衡。  相似文献   

3.
小虫 《科学大众》2011,(7):53-58
或许你从来都没有吃过昆虫.但告诉你一个事实: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有接近25亿人经常食用昆虫日本人平时将油炸蚱蜢当成点心;在哥伦比亚和南美洲,人们拿蚂蚁蘸奶油,就像在吃爆米花。撇开这些不谈.其实现在的你已经吃过昆虫了——在你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4.
法国导演雅克·贝汗用唯美的镜头为我们展现了神奇美妙的昆虫世界.这是电影《Microcosmos》带给我们的美。然而,现实生活中的昆虫并不像电影镜头中的虫子可爱,它们中的很多种类是植物的天敌.危害着林木,进而危害人类。为了保卫地球的一抹绿,很多林业科学家与虫子开始了角力。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的首席专家、中国林学会森林昆虫分会副理事长张真.就是其中的一员。  相似文献   

5.
科学家表示.装上微型摄像头和麦克风的飞行昆虫可用于在震后营救行动中搜寻地震幸存者。这些微型装置利用昆虫翅膀拍打发电提供能量,也就是将动能转化成电能。此外,它们也可以利用热量和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电量.  相似文献   

6.
尹成荣 《知识窗》2011,(6):62-62
100多年前,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在马德拉群岛科格伦海岛上考察时.发现了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岛上无数的昆虫中。只有极少数长有巨型翅膀的能够飞翔,而绝大多数则完全没有翅膀.只能在地面上爬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截然相反的两极分化现象呢?达尔文经过反复观察和思考,最终找到答案。原来科格伦海岛上长年飓风不断.在这种极其恶劣的环境中,只有极少数长有巨型翅膀的昆虫才能够迎风飞翔,艰难地存活下来;而那些常见的昆虫.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7,22(4):316-317
动物所康乐研究员领导的研究组,在昆虫特有蛋白的鉴定中取得突破性进展。该研究组通过分析完全变态与不完全变态昆虫的基因组信息,并与其它真核生物的基因组信息进行比较.鉴定出51种昆虫特有蛋白,包括与环境胁迫和感受刺激相关的蛋白、表皮蛋白和气味结合蛋白等,揭示了昆虫在环境适应与信息交流方面的独特特征。相关论文发表在国际著名基因组学杂志BMC Genomics上。  相似文献   

8.
《科学大众》2011,(9):13-13
你观察过小动物们的走路或飞行吗?小鸭子们和小企鹅们总喜欢排着整齐的队伍慢慢前行、大雁也喜欢排成"人"字形队伍飞行。不过有的动物就不像它们这么规规矩矩了,比如昆虫,它们走路时,总是左歪一下,右歪一下。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可能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给我们来信吧!答案正确的前10名小读者,都将获得本刊赠送的精美礼品一份。  相似文献   

9.
我们来设想一下这样的场景,在绿树葱茏、百花争艳的公园一隅,有的儿童三五成群地在放飞风筝,欢声笑语在天地间回荡;有的儿童挣脱母亲的手跑到树旁,天真的眼睛出神地去端详着缓缓爬行的昆虫;还有的儿童在用稚嫩的嗓音放声歌唱。儿童无疑是很幸福的,他们无忧无虑的度过天真烂漫的童年。  相似文献   

10.
《科协论坛》2011,(5):F0004-F0004
上海昆虫博物馆隶属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其前身是法国神父韩伯禄(P.Heude)1868年筹建的上海震旦博物馆(Musee Heude)昆虫部,1883年在徐家汇建成,后因标本众多,无法储藏,于1930年在吕班路(今重庆南路)兴建新的震旦博物院。当时储藏中国所产的动植物标本为远东第一,有“亚洲的大英博物馆”之美称。1953年归属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研究所,2001年并入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  相似文献   

11.
睿雪 《知识窗》2013,(13):47-47
莫诺湖被称为美国加州的死海.因为这里湖水的盐碱度高出海水两倍.这对于任何生物而言都是致命的。但一种名叫碱蝇的昆虫却能在这里存活.忍受这种极端恶劣的环境.  相似文献   

12.
《科学中国人》2009,(3):43-43
研究人员已经将沙漠蝗虫的彻底转变(即从无害,独处的昆虫转变为群居型、集结成群的昆虫)与脑中的常见化学物质5-羟色胺联系在了一起。这一发现阐明了这些沙漠蝗虫体内的从互相嫌避到彼此吸引的一种机制.而且可能会开启控制这种对经济具有毁灭性打击的害虫的新方法之门。Michael Anstey及其同事对沙漠蝗虫体内的5-羟色胺水平进行了检测.与此同时.他们对处于独处状态和群居状态的蝗虫进行了相关的刺激。  相似文献   

13.
蟋蟀欢歌     
“八月的夜晚.在那无比安宁的氛同之中.我的确听不出还有什么昆虫的鸣唱能像意大利蟋蟀的呜唱那样优美、清亮。不知多少回.我躺在地上.背靠着迷迭香支成的屏风.在这文静的月亮女友的陪伴下.悉心倾听那情趣盎然的荒石园音乐会。”  相似文献   

14.
虫虫数学家     
正谁说虫虫不懂数学?我们发现昆虫的一些行为中包含着很深奥的数学道理,而且它们中有些还是数学天才呢。(蜜蜂计算)蜜蜂有极强的认路与计算往返路程所需时间的能力,是自然界不可多得的计算能手。我们不妨考察一下它们的计算本领。在盘子中装一些浓糖水,放在距蜂巢6米远的地方,很快,蜜蜂就会发现这些盘子。  相似文献   

15.
甄伟东 《知识窗》2011,(1):41-41
寒冷干燥的冬日.我们很容易被一种无影无形、出其不意的东西击中.“啪”的一声,手一麻,感觉浑身有些不自在。在我们的手与某些物体相触的瞬间.我们的手似乎被麻了一下,有时还会感到生疼.俨然一根小钢针生生地扎了你一下,并且是猝不及防.让人连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  相似文献   

16.
《发明与革新》2011,(10):49-49
相对于体形而言.世界上嗓门最大的动物被发现原来是一种生有一个大器官的小昆虫。 具体来说.划蝽沿着腹部的凹槽使自己的阴茎产生咔嗒咔嗒的声音.从而形成了一首热热闹闹的歌曲——经测量达99.2分贝.这相当于在前排位置听到的一个管弦乐队的音量。  相似文献   

17.
封面故事     
《中国科技信息》2011,(17):25-25
封面故事:能破坏蚊子CO2检测通道的挥发性气味剂 寻找食物的雌性吸血蚊子会被其脊椎动物宿主呼吸中所呼出的CO2吸引。所以.如果能制成一种CO2检测仪器.就有可能破坏昆虫媒介对疾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18.
昆虫信息素(Insect Semiochemicals)是昆虫与昆虫或昆虫与其他生物个体间进行化学通讯联系的媒介物,对昆虫的栖息、集合、觅食、寻偶、产卵、追迹、报警、自卫等行为起调节控制作用。它可分为种内信息素和种间信息素,前者为同种个体间。后者为异种个体间的联系媒介物。昆虫信息素研究是化学生态学的一个蓬勃发展的领域。国外已鉴定化学结构的昆虫信息  相似文献   

19.
快速摄影     
照相和电影的发明,不仅在我們的文化娛乐和日常生活中增添了很丰富的內容,同时也給科学研究工作提供了許多新的方法。把要研究的事件拍成照片或电影,便可以事后反复地进行观察和測量。在科学研究的很多問題中,有些过程进行得十分迅速或非常短暫,不能用眼睛直接观察。譬如說生物学家想看一看昆虫在飞行时,它的翅膀到底是怎样搧动的;工程师想研究一下高速內燃机活塞运行的詳細过程是怎样的;体育专家想看一下运动員短跑、跳栏、击劍等动  相似文献   

20.
西藏位于我国西边地区,地域辽阔,海拔较高,其平均海拔在4000m以上,被世界公认为“世界屋脊”,在西藏昆虫的种类十分丰富,其中有大量的昆虫还未被人们发现,有一些比较珍惜的昆虫物种,也有一些比较常见的物种,昆虫的多样性研究对于我们认识西藏、了解西藏是十分有必要的,昆虫在生态系统中作为捕食者、分解者、传粉媒介、天敌昆虫以及最近比较热门的可食性昆虫等,可以看出昆虫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在生态系统中没有绝对的害虫,也没有绝对益虫。昆虫作为分解者可以分解凋零物,作为传粉者可以维持植被延续,作为捕食者可以作为农业的天敌昆虫,作为可食性昆虫可以作为人类的蛋白质来源等。至今,许多研究者对西藏昆虫的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并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