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派——苹果派、香蕉派、草莓派、巧克力派……真是“口水直流三千尺”。我家的“派”可不一样! 第一位闪亮登场的是“工作派”——俺老爸.一心扑在工作上,是个“工作狂”。一会儿查房.一会儿手术,总是没日没夜地工作。瞧!他又上班去了!  相似文献   

2.
心灵的监狱     
约翰是一个才毕业上班的狱警。说实在的,他很不喜欢这份工作。每天除了在监狱房间单调地巡视检查外,就没有其他可以活动的空间了。  相似文献   

3.
最近美国科学家哈斯汀等人预言,到21世纪后半叶,人的寿命极限(120岁)将被新的医学技术突破。人体的基本器官,诸如脑、心、肝、肺等,皆可通过每隔10年  相似文献   

4.
在美国.如果你有孩子在谷歌上班.那是件非常值得炫耀的事儿。很多父母对孩子在谷歌究竟干些什么茫然无知.一提起“Chromebook笔记本”、“安卓小机器人”等.他们只能摊开手耸耸肩。现在.谷歌推出的“带父母上班日”.让父母们有了吹牛的权利.  相似文献   

5.
骑行的乐趣     
《科技新时代》2006,(9):29-29
有很多人把轻巧便携的折叠自行车当成每天上班时的代步工具.但是来自KOGA的TWINTRAVELLER可不是为了让夫妻俩一起上班而设计的。这辆全长近2米的双人折叠自行车折合之后的长度依然同一辆普通自行车相近.而为了保证车身强度.它的重量竞高达292千克.也不适合手提。它采用折叠式设计的最大好处在于.你可以把它轻松地装进汽车的后备箱里.然后拉上朋友去野外一起享受骑行的乐趣。  相似文献   

6.
上班快迟到了.在临冲出、门前,珍妮·艾尔迅速地照了一眼镜子。然而.从镜子中看到的事情令她顿时停下了脚步。 她的白衬衫,简直不能让人相信,上面满是褶皱。 通常,这对她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问题。因为她是一个繁忙的大一学生。对自己服饰的整洁度要求并不太高。但她兼职的餐馆老板却不这么看.昨天。他刚刚就仪容仪表的重要性给全体员工做了一次演讲,并特别强调从事服务行业的人员需要穿干净、平整的衬衫。  相似文献   

7.
迥迥 《知识窗》2013,(11):18-19
拿到驾照后.我依然优哉游哉地继续着“无车生活”。我住在这座中等城市的繁华地段.学校、超市、银行都在步行10分钟的路程之内.家和办公室在一栋大楼.每日上班的交通工具是永远都不会堵车的“电梯”。稍远一点儿的路程,我就选择骑自行车.既不担心堵车.又不怕找不到停车位。  相似文献   

8.
世界的基本物性是什么?光的本性究若何?上世纪八十年代,张崇安在探讨惯性与力起因时总结出物质世界的“空实二源”观念.弘扬了牛顿力学和中国古哲学:1997年冬,他上班路上.思考光的波粒二象性.发现了规则间隔、等同大小、沿一定方向成列运行的群也表现为一种波——粒群波.  相似文献   

9.
问王朔最近在干什么,他说还是在“做网站”,“我得盯着”,“老得上班”。一般人很难想象他会去上班,但我还就真见过他在写字间“坐班”的样子。他似乎真的在做一些管理工作。几乎天天去,只是他“坐班”的钟点不那么严格,也不是老坐着。 那个“文化在中国”(www.cultureinch.com)分成四个板块:文学、音乐、美术、影视。界面挺“雅  相似文献   

10.
1905年的奇迹     
1905年,爱因斯坦26岁。像所有为生计奔波的普通人一样,他在瑞士伯尔尼专利局按部就班地上班,做着一个忙忙碌碌的小职员,以菲薄的薪金供养着年轻的妻子和新生的幼儿。这样的环境似乎与前沿科学搭不上边,他没有机会听学术报告,也没有机会参加学院的讨论班,和他交往频繁的不过是一  相似文献   

11.
马江 《今日科苑》2012,(22):94-96
在"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的武汉市鹦鹉社区居住着一位91岁的长寿老人,每天清晨他围绕江边公园徒步快走2公里锻炼腿力,然后在社区内的水泥地上练习"地书",锻炼手臂腕力,约8点时吃早点,8点半司机来接送他到汉口循礼门的湖北老龄科学研究院上班,  相似文献   

12.
如此“敬业精神”贵阳市一个18岁的窃贼被抓获时,警察从他身上找到了一本《工作手记》。手记上,他工整地画出了一幅幅盗窃目标的地形图和实施方案,还为自己制定了严格的“工作制度”:要求自己每月“上班”25天,休息5天,每天零时“上班”,凌晨4时“下班”;又为自己制定了每月的“工作任务”:每月盗取2万元现金,存  相似文献   

13.
刘佳 《科学中国人》2022,(24):18-23
无论春夏秋冬如何流转,也不管户外是什么样的天气和温度,每天清晨6点半,张海都会准时出现在游泳馆内,在泳池里劈波斩浪,晨练一个小时之后再精神抖擞地去上班。张海年轻时就是个体育爱好者,运动健身的自律习惯一直保持至今。羽毛球也是他的最爱,每周至少一次的羽毛球锻炼是他雷打不动的日常计划。张海觉得,挥汗如雨的劈杀和救球,可以把他从繁忙的工作压力下脱离出来。  相似文献   

14.
和往常一样,波格警长一上班就忙着接电话。四面八方工作上的联系电话,求助电话以及询问电话等等连续不断,搞得他无法顾及其它。等他缓过气来,才发现办公室里的乌萨警官正愁眉不展地伏在桌上,心事重重。于是波格警长朝他走去,而乌萨似乎还沉浸在思索之中,并没注意到他的到来。“是不是又被什么填词游戏难住啦?”波格警长友好地拍拍对方的肩膀问,“别担心,让我来帮忙吧了。”“瞧您说的!”乌萨警官唉声叹气说,他  相似文献   

15.
杨波是位地道的“罐友”。从2001年开始,在中石油上班的他就开始投资收罐。在他卧室墙边,整齐地码着500多个易拉罐。其中,大部分都是可口可乐或者百事可乐公司的产品。“这些都是托朋友从日本带回来的。”杨波得意地说,收罐就像炒股,每个罐种都有升值的潜力。而目前,可乐罐是“罐友们”投资的热门,罐友之间通过网络购货,相互邮寄交易。  相似文献   

16.
小马抓贼     
街坊小马在单位上班时摔瘸了腿,他住院治疗了一个多月后才拄着拐杖回家。小马跟单位领导说自己的腿还没完全恢复,不能上班,单位按工伤的待遇每月给小马800元的生活费,直到腿好为止。小马在家也不闲着,在街边开了家餐馆,他做的菜味道好,生意很红火。有一次,我看见小马一个人扛着  相似文献   

17.
某一天的下午,小周如约来到了心理咨询室。这是一个高大的年轻人,衣着时尚,相貌堂堂,但消瘦的面庞上憔悴的黑眼圈却流露出了一些讯息。他告诉咨询师,他已经几个月没有好好地睡过踏实觉了。前几天,他刚刚请了年假,准备好好在家修养。但不上班以后,焦虑烦躁的心情却转化成了抑郁,让他无力承受自己的情绪变化。因此想来求助于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无病的“病人”。在外企上班的邱宝先生,来到福建煤矿疗养院心理治疗中心咨询时,因为排队多等了10多分钟,就不耐烦地与一位护士大发脾气,而这次他来咨询的问题正是“常发无名火”,“经常有揍人的欲望”……他有体面的身份,而且也知书达礼,但就是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火山。在公司里,他是模范员工,尽职尽责,甚至任劳任怨;但一进电梯准备下班时,他就会莫名  相似文献   

19.
乔伊纳德是登山、冲浪高手,他的公司,员工上班时可以去冲浪,不必准时出货,不把获取利润放在第一位,为了环保而停售占公司生意70%的产品,而且拒绝上市。这样办企业,简直是死路一条!但巴塔哥尼亚,却是美国最大的户外用品公司,年收入2.6741美元。  相似文献   

20.
我原本在市里的一所学校读书.后来父母因为工作需要.双双被调到了一个小县城上班。于是.我也跟随父母来到了这个偏远的小县城上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