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当今电视法制节目竞争激烈的时代,公信力对于电视法制节目来说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它是电视法制节目吸引受众眼球和耳朵并取信于受众的法宝,是电视法制节目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保证,更是电视法制节目发挥其社会影响力的前提条件。电视法制节目的公信力作为一种无形资产,是媒体在长期的发展中日积月累而形成的,体现了电视法制节目的权威性、美誉度以及在公众中的影响力等特征。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法制化进程的加快,电视节目中也出现越来越多的法制节目,各省、市级电视台也对法制节目的形态进行了拓展。本文主要分析目前电视法制节目的众多形态,论述目前电视法制节目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实现电视法制节目形态创新的几点建议,旨在提高电视法制节目的收视率,促进我国法制化进程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近三百家省级、市级电视台开设了法制节目,二十多家电视台的法制节目为日播节目。法制节目表现形式也在不断地拓展,主要突出节目的现场化、故事化与人物化,可看性较强。当前法制节目主要分举案说法类节目和纪实警务类节目两大类。  相似文献   

4.
电视法制节目因其报道内容的真实性和借鉴性而深受观众喜爱,也因而在电视屏幕上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然而,如今随着更多相亲、选秀等众多娱乐节目的出现,各电视台的电视法制节目出现了弱化的趋势,那么在激烈的竞争中,法制节目如何才能逆势而上、夺人眼球呢?本文结合自己平日收看法制节目以及采编播法制节目的体验谈一点想法。一、善于讲故事并拍摄好故事对于法制节目来说,最大的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一五"普法宣传的提出,电视法制节目作为一种新的节目类型,开始在我国荧屏上出现。之后,伴随着我国的法制进程与电视技术的快速发展,电视法制节目从节目形态到节目内容和时段都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与拓展。从电视法制节目诞生到现在,法制节目始终是电视观众的收视热点。但是综观其节目形态、内容、采访、编辑、表达方式、镜头的设计与运用等,还存在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6.
1985年,上海东方电视台开播的《法律与道德》是全国最早的法制专栏节目,至此法制节目迅速兴起,以央视《焦点访谈》、《今日说法》为代表的法制节目深受观众喜爱。一方面得益于我国实施"依法治国"的大环境,另一方面庞大的受众市场也是法制节目发展壮大的巨大动力。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有近200个法制栏目,有11家法制专业频道,法制节目的兴盛在带来增"量"的同时,其竞  相似文献   

7.
肖嵩 《传媒观察》2014,(12):24-25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电视法制节目内容和形式都有很大的改变,但电视法制节目也存在内容和形式严重雷同、节目内容低俗化、和司法的关系处理不当、缺少对案件的深入和理性分析,影响了电视法制节目的传播。因此,必须从理解法的精神和本质、电视法制节目传播手段两个层面出发,才能实现电视法制节目的传播的创新。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随着我国法制进程的完善与推进,全国各地法制节目也都蓬勃发展,各个电视台的法制节目水平都已大有提高,但是与此同时,法制类节目也暴露出很多的问题,如节目普遍模式化、节目选题单一化等,如果对这些问题不加以重视,必将阻碍法制节目的发展。本文以辽宁电视台都市频道法制栏目《正在行动》为例,针对栏目的收视率以及栏目存在的问题为整个法制类节目的改进  相似文献   

9.
电视法制节目是向公众阐释法律事件始末、宣传正确法制思想、普及法律知识、实现法制教育的节目形式。随着全面依法治国进程的推进,公众法律意识显著提升,并希望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因此对电视法制节目的内容、形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电视媒体市场化运营发展的影响下,电视法制节目的普法服务功能被削弱,内容泛化、形式娱乐化等问题严重制约电视法制节目的健康发展。在我国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电视法制节目亟需找准自身的定位,积极承担促进我国法制建设的社会责任。文章分析了当前我国电视法制节目创作及报道中存在的问题,重点探究强化电视法制节目普法服务功能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0.
我国电视法制节目目前也已经遇到了发展的瓶颈,电视台法制节目同质化现象严重。首先是栏目定位相同,其次是节目内容相同或相近,特别是很多地方电视台的专题类法制节目,例如:反腐大片、大案要案等较有影响的节目,大多属于外购编辑,这些节目有时会在不同的电视台同时播出,目前似乎还没有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在这种状况下,法制节目重新定位就势在必行了。  相似文献   

11.
一、电视法制节目的概述和电视法制节目主持的现状 电视法制节目的含义及由来.电视法制节目,是以"电视为载体,借助电视的制作和表现手段,以宣传法制为主题,以法制与社会生活方面的密切联系为切人点的各种节目形态".  相似文献   

12.
法制节目的根本目的在于普及法律知识,因为其实用性、可看性,一直深受观众喜爱。可随着法律意识的提升,受众对现有的法制节目样态已经产生了审美疲劳。面对瓶颈,法制节目必须求新求变,转换思路,把新闻当成故事讲,让法制节目故事化,尝试新的报道方式。法制节目的故事化具体体现在人物的个性化、语体的风格化、故事的情节化以及故事的细节化。通过深入浅出的故事来讲道理,让法制节目能够深入人心,从而达到更良好的传播效果和普法效果。  相似文献   

13.
刘阳 《东南传播》2015,(1):90-91
电视法制节目因其特殊的功能指向使其表达的抽象性具有三个不同的层面:情感、法规、道德。本文结合电视法制节目的社会功能,分析法制节目的这三个层面的特征,并探析其存在价值以及不足之处,试图为法制节目的发展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14.
在电视节目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法制节目的编导充分调动了种种电视手段,将一个个案例做成悬念迭出、紧张刺激的故事。随之带来的问题是电视法制节目的法制含量弱化了,作为电视法制节目的个性不再那么凸显,与其他节目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普及法律知识是电视法制节目的基本功能,弘扬法律精神是其根本宗旨,建立法治社会是其始终如一的追求。电视  相似文献   

15.
电视法制节目是以电视为传播媒介,以传播法律知识为内容,以普法、释法和指导用法避免或减少犯罪为宗旨,关注我国法制建设进程的电视节目,为我国实现法治化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法制节目的繁荣,各种问题也层出不穷,除目前法制节目娱乐化、同质化现象备受关注之外,法制节目本身存在的"乱象"也愈渐明显,这与法制节目倡导的法治精神是相违背的。本文从"乱象"入手,探讨法制节目"乱象"的产生原因和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6.
白晶 《记者摇篮》2009,(5):92-92
电视法制节目作为一种新的节目类型出现,迅速成为继新闻、娱乐节目之后的第三大电视节目门类。从中央到地方,各个电视台纷纷推出法制节目,导致同类节目竞争激烈,节目定位重复率高,导致许多法制节目遭遇收视瓶颈。面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应首先从受众的角度出发,从文化层次、专业与否、收视心理对法制节目受众进行细分,分析每一类型的受众的具体收视需求,以不同类型受众的不同收视心理和收视需求为出发点,策划、制作观众喜闻乐见的电视法制节目。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电视法制节目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繁荣于世纪之交,现已成为中国观众最为熟悉与欢迎的节目类型之一。电视法制节目为什么在近几年成为广大观众持续关注的热点?电视法制节目当前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哪里?电视法制节目创作与制作中应当注意和处理好哪些关系?这是亟需我们探讨的命题。 一、电视法制节目持续走红的主要原因及意义  相似文献   

18.
评价中国电视法制节目的发展轨迹过程,电视法制节目的形态和模式应该成为一个重要指标。在新的法制进程和媒介环境下,中国电视法制类节目又有了新的发展趋势,并孕育着新的节目形态和模式。  相似文献   

19.
这几年,各地电视台法制类专题节目方兴未艾,发展势头迅猛,法制类专题节目、法制栏目,甚至是法制频道已然成为各地参与收视竞争的重要砝码。在竞争过程中,法制类专题节目形式多样,其中,以中央电视台午间时段的以案说法类节目《今日说法》最有代表性,成为各省、市电视台法制类专题节目纷纷效仿的对象。目前,丹东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播出的法制类专题节目《人民调解》,就是立足于"以案说法、以案普法"的栏目定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法制节目颠覆了最初的冷峻形象,重新定位,朝故事化方向发展,一时间各地的法制节目“故事化”趋势日渐形成,为什么电视法制节目会出现这种变化和趋势,我们又该如何看待法制节目的这种华丽转身,笔者进行了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