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郑板桥有一副与韩生镐论文的名联“删繁就 简三秋树,领导标新二月花”,道出了郑板桥一生的艺术主张。 从郑板桥的诗词书画以及论文、论画,为人处世和性格来看,都体现了“删繁就简”、“领导标新”八个字。他的大量作品,都以“少少许”的笔墨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容,而且:领导标新。他画的雨竹,常常只有不多的几片叶子,疏篁瘦枝,但  相似文献   

2.
有竹与无竹     
郑板桥《题画竹》中有句话,应该引起新闻习作者的注意。他说:“文与可画竹,胸有成竹;郑板桥画竹,胸无成竹。”无论胸中有竹或无竹,他们都绘出了形神兼备的竹画。有竹与无竹,从字面看,讲的是作者动笔前思想酝酿成熟与否。令人感到奇怪的是:胸无成竹者,即创作前毫无酝酿的人,为什么也能画出上好作品来?  相似文献   

3.
穆青同志生前特别钟爱郑板桥那首画竹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不仅自己书房里挂着这张条幅,而且有来要字者,他最爱写这首诗赠人。他经常对人说:“我喜欢这首诗,因为和我的心思相通。你想想,封建时代一个县太爷,还能关心民间疾苦,我们共产党员,人民的记者,更应该时刻不脱离群众,一字一句总关情啊!”  相似文献   

4.
著名记者、新华社原社长穆青,生前特别钟爱郑板桥那首画竹诗:“衙斋夜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不仅自己书房里挂着这张条幅,而且有来求字者,他最爱写这首诗赠人。他经常对人说:“我喜欢这首诗,因为和我的心思相通。你想想,封建时代一个县太  相似文献   

5.
明代文学家刘侗在《帝京景物略·春场》中说:“日冬至,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又有诗咏道:“试数窗间九九图,余寒消尽暖回初。梅花点遍无余白,看到今朝是杏株”(见杨允孚杂咏诗《日下旧闻考》)。这些记载都描绘了一幅旧时北京冬季人们从事数九、画九的一幅风浴画面。  相似文献   

6.
郑板桥改诗     
相传,清代著名书画家郑板桥,年轻时情觅群书,能诗善画。一次跟老师到野外玩,路过一个小溪,发现桥下一具少女的尸体。老师马上作诗一首:“二八女多娇,风吹落小桥。三魂随浪转,七魄冷波涛”。郑板桥听后恭敬地说:“老师,您怎么知道这少女是十六岁?又是被风吹下小桥的?怎么看见她的三魂七魄随波打转的”?老师被问得哑口无言,便反问郑板桥:“依你这诗该怎么作?”郑板  相似文献   

7.
扬州八怪之一的李方赝画了一幅梅花,顺手题了一首七绝:“写梅未必合时宜,莫怪花前落墨迟。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只有两三枝。”相传梁实秋年轻时画过一幅梅花图赠友人,并在画的一角题写了李方赝的这首梅花诗。无独有偶,丰子恺亦曾画过一幅赏梅图,李诗中的“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只有两三枝”两句赫然出现在画面之上。可见李的诗句对后人影响之深。  相似文献   

8.
作画不能落窠臼,我想报纸的版面也应该是这样。拼版,可以说也是一种艺术,要讲画面,要论章法,要用色彩(黑白浓淡)。这些年来,有些报纸版面巧妙脱俗、引人入胜,这里面很有些技巧,值得探讨研究的。而当前首要的问题,莫过于突破老一套。郑板桥的一大幅《墨竹图》上,有个耐人寻味的较长题款:“昔东坡居士作枯木竹石,使有桔木石而无竹,刖黯然无色矣。余作竹作石,固无取于枯木也。意在画竹,则竹为主,以石辅之。今石反大于竹,多于  相似文献   

9.
近翻閱《郑板桥集》,其中有一句話說:“必极工而后能写意,非不工而遂能写意也。”反复玩味之后,不禁引起种种联想。板桥这句話是从画竹引起的議論,其实何独作画如此,练字亦然。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曾問他父亲写一手好字的秘訣何在。王羲之指着院里的十八缸水,說秘訣就在其中。可見即使独得家学渊  相似文献   

10.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这是一首宋诗,诗中巧妙地用了从一至十10个数词,描绘了旅途风光,展示出一幅朴实自然的乡村风俗画. “一身平价布,两袖粉笔灰,三餐吃不饱,四季常皱眉,五更就起床,六堂要你吹,七天一星期,八方逛几回,九天不发饷,十家皆断炊.”这是一首描绘解放前中小学教师饥寒交迫生活的诗.数词运用自如,恰到好处,令人叫绝。传说,郑板桥在山东任知县时,看见一个破旧的大门上贴了一副对联.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是“六七八九”.郑板桥立即派人送来了衣物、食品.众吏惊问何故,板桥笑答:“上联缺一,即缺衣;下联缺十,即少食.”  相似文献   

11.
正当我们已经确定选题,并收集了必要的素材,准备着手写文章时,一般可以将整个写作过程分为准备、写作和修改三个阶段。一、准备阶段(一)构思郑板桥总结画画的创作规律是: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即看竹、思竹到画竹。按此类推  相似文献   

12.
吴先生从小生活在歙南山区清风竹影中,自然对竹子有一种特别的情感,故格外地迷恋画竹。他常常“写生于竹林深处,泼墨于谈笑之中”,他不仅对竹子的摇曳多姿及生长习性了解于胸,而且对历代画竹名家的技艺进行探讨和追求。……  相似文献   

13.
近来,在报纸和广播中常有投诉热线一类的内容。对此苍生疾苦,感触良多。记得郑板桥的诗云:“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一位封建时代的士大夫人物,在其艺术创作中竟然能不忘民瘼,总因有一个“情”字。现在老百姓要请一些主司其职的部门解决点生活上的困难真不容易。诸如房屋漏滴、垃圾成堆、路面被占、大楼断水断电等,还有那恼人的商品质量问题,多  相似文献   

14.
西洋的油画、水彩画,总是画满纸,连画中的空气也涂了颜色。中国画则不然,偌大一张宣纸,只画出审美对象的应当强调的部分,其余大片画幅,都空着。郑板桥画竹,“一竿瘦,两竿够,三竿凑,四竿救”(《郑板桥集·题画》),寥寥几笔,参差错落,极具线组织美;如果画了满纸竹子,即使竿竿逼肖,也很难成为艺术品。齐白石画虾,只画虾,不画水,更不画河、池或盛水的器皿,但通过虾的透明感、虾的活泼灵动的神  相似文献   

15.
《红楼梦》第四十二回,作者曹雪芹通过薛宝钗的口,讲一番画画的布局结构:“如今画这园子,非离了肚子里头有些丘壑的,如何成画?这园子却是像画儿一般,山石树木,楼阁房屋,远近疏密,也不多,也不少,恰恰的是这样。你若照样儿往纸上一画,是必不能讨好的。这要看纸的地步远近,该多该少,分主分宾,该添的要添,该藏该减的要藏要减,该露的要露,这一起了稿子,再端详斟酌,方成一幅图样。第二件:这些楼台房舍,是必要界划的。一点儿不留神,栏杆也歪了,柱子也塌了,门窗也倒竖过来,阶砌也离了缝,甚至桌子挤到  相似文献   

16.
写好一个电视专题节目的解说词,并不容易。它要求编辑人员不仅要有高度的思想水平,一定的写作能力,还要掌握专题节目的特点、规律和艺术技巧。那么,写好一个专题节目的解说词,究竟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解说词忌重复,而要使声画互为补充。例如,一幅幅冰河解冻、烈日高照、风扫落叶、雪压冬枝的画面,已经清晰地交代了四季节气,如果解说词再讲“春天来了”、“冬天到了”,那还有什么实际意义呢?又如,画面上展现了一幅炼钢的宏伟场面,如果解说词再赘述“工人们正在炼钢……炉火熊熊、钢花飞溅”,那也一定会使人哑然失笑。因此,凡是能够直观的镜头,一般不宜再用解说词去渲染和描绘,否则,就会破坏整个节目的效果。解说词的作用应当  相似文献   

17.
鲁迅先生在《人生识字糊涂始》中说过一段很有趣的话: ……假如有一位精细的读者,请了我去,交给我一枝铅笔和一张祗,说道:“您老的文章里,说过这山是“峻(?)”的,那山是“(?)岩”的,那究竟是怎么一副样子呀?你不会画画儿也不要紧,就钩出一  相似文献   

18.
从1982年起,我开始在报刊上发表新闻作品,几年来的实践使我体会到,写新闻也要“短、平、快”。所谓短,就是内容精炼。刘勰说:“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我常以此为勉,对每句进行斟酌提炼,尽量使内容达到“无可削”、“不得减”的地步。去年春节前夕,我校师生心情舒畅,各班都举行了文娱活动,并涌现出了许多精彩节目。我将这方面的情况,写成了200多字的新闻稿,被商丘报头版采用。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笔者筹办大竹县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展览,在搜集整理馆藏资料时,发现了一件特别的档案,其上书文字:周稷先生,四川广安人,生平最精水彩画,写嘉定、泸州、重庆等全景,浑茫浩瀚,物物得所。又能削繁成简,妙造自然,于全景大规模之处置最擅胜场。曾创办四川美术学校,又为成都师范  相似文献   

20.
“一”是最简单、最普通的一个数字,但用得恰当,却能收到“以一当十”的修辞效果。古人的诗文中,也常用“一”字为全篇增色。例如:乾坤一腐儒(唐·杜甫)一岁一枯荣(唐·白居易)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元·徐再思)一枝一叶总关情(清·郑板桥)《水浒》第23回写景阳岗武松打虎,从老虎跳出,到武松把虎打死,全段640多字,竟用了30个“一”字。其中,写虎的动作有:“一按”、“一扑”、“一掀”、“一剪”、“一兜”。写人的动作有:“一惊”、“一闪”、“一躲”、“一棒”、“一跳”。这些短促的语言节奏。极大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