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心激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辨伪学家,受顾颉刚《古史辨》的影响编纂《伪书通考》一书.该书主要是汇集宋濂、胡应麟、姚际恒等前人的辨伪成果,其编纂大致始于1926年,完稿于1937年,商务印书馆初版于1939年.《伪书通考》所辨之书共1,105部,以数量衡之,确实是规模很大的一部辨伪专书.郑良树因之作了一部《续伪书通考》,续编则起于1940年,止于20世纪80年代初.两书体例大致相同.郑氏还有一部辨伪学理论专著《古籍辨伪学》,很有新意,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2.
在古代文献学史中,明代学者受宋元以来的疑古辨伪之风的影响,肆力古学,在辨伪学方面取得了较大发展和重要成就。明人辨伪有理论的重大发展,其成就突出地表现在:系统总结辨伪学理论与方法,揭示了辨伪学的规律,使辨伪学走向成熟。明代学者在伪书考辨的实践上也有诸多成果,所考之书涉及经史子集四部。明人既有通考群书真伪,综合性地辨识古籍的著作,如宋濂的《诸子辨》和胡应麟的《四部正讹》;又有专著一书辨一部伪书的著作,如梅鷟和他的《尚书考异》。明代学者的成就对后世古代文献学的研究与发展起着导夫先路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梁启超是现代辨伪学的奠基者,他在辨伪方面的成就在中国辨伪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在继承前人辨伪理论的基础上,又有创造性发展,主要体现在剖析伪书的危害、设置科学的伪书分类、提出系统的辨伪方法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王崇良  余朝晖 《图书馆》2021,(3):1-7,15
张琪玉是我国最早关注、研究中国索引事业和索引学理论的学者。20世纪60年代初期和中期,他就关注书目检索工具问题,专门探索研究了“组配索引法”编制技术方法;20世纪80年代中期,主持编制出版了《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二版)索引》,开创了《中图法》编制分类法类目索引的先例;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高度关注中国索引事业发展和索引学理论研究工作,并把索引学看成是情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展开了持续研究工作,为中国当代索引学创立与发展作出了重要理论贡献。本文从4个方面对张琪玉在索引学领域所取得的学术思想成就进行了较为清晰的揭示和梳理,目的就是要使他的学术思想、学术精神和学术造诣得到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5.
古籍多有伪作已为人所通知,然古人于书之辩伪多为散论,直至明中叶方出一系统之辨伪专著胡应辟《四部正讹》。对古辨伪作一总结的,除《四部正讹》外,尚有宋濂《诸子辨》、姚际恒《古今伪书考》等。然三书均不能概括古之辨伪全貌,20世纪30年代张心藏合三书,搜辑各家之说,条分缕析而成我国目前所见最完整的一部集大成性质的辨伪学工具书《伪书通考》,为我国辨伪学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古籍多有伪作已为人所通知 ,然古人于书之辨伪多为散论 ,直至明中叶方出一系统之辨伪专著胡应麟《四部正讹》。对古辨伪作一总结的 ,除《四部正讹》外 ,尚有宋濂《诸子辨》、姚际恒《古今伪书考》等。然三书均不能概括古之辨伪全貌 ,2 0世纪30年代张心合三书 ,搜辑各家之说 ,条分缕析而成我国目前所见最完整的一部集大成性质的辨伪学工具书《伪书通考》 ,为我国辨伪学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我国语文教育学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学科教育学的一种,是语文科学和教育科学、心理科学等相互交叉、渗透,互相选择、融合、改造后所形成的新的质、新的理论体系。它不是语言科学和教育科学简单相加的产物,而是植根于语文教育实践,从我国现实社会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出发,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心理学理论及现代教育技术等建立起来的语文教育理论体系。《语文教育学》是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鸿苓为主编,夏秀蓉、张锐为副主编的一部专著性教材。作者从总论和分论的每一个角度系统地阐述了语文教育学的发生、发展、概念、特点、研…  相似文献   

8.
19、20世纪之交,正是中国学术文化发生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在这个中西思想撞击、古今交替的文化转型期,中国美学思想界诞生了王国维、蔡元培和梁启超这三位重要的开拓者。他们在美学史上的意义乃至在整个民族学术与文化演进上的意义,正日渐引起学界的关注。王国维和蔡元培二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已有相关美学研究专著问世。而三巨头中的梁启超,虽不乏单篇研究论文以及专著教材中的部分章节,但关于其美学思想研  相似文献   

9.
梁启超是一位中国近代历史上的风云人物,本文主要论述了梁启超在文献学理论和实践上的贡献,他积极创办图书馆,参与图书馆活动,其一系列文献学的思想和成就代表了中国古代学术的终结和现代学术的起源。  相似文献   

10.
由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郑以灵教授撰写的学术专著《毛泽东农民观透视》,自出版后受到党史界的高度重视。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党校胡为雄教授撰写了长篇文章《20世纪90年代国内毛泽东思想研究回顾》,文中充分肯定了厦门大学马列教学部教授郑以灵的专著《毛泽东农民观透视》的价值。文中指出,在20世纪90年代,毛泽东思想的各个分支理论研究比80年代的研究更加深入,其中研究毛泽东农业思想的代表著作是农业部农业政策研究会主编的《毛泽东与中国农业》和郑以灵的《毛泽东农民观透视》。  相似文献   

11.
王珏 《兰台世界》2014,(1):132-133
梁启超的《清代学术概论》系统评述了明末二百多年以来中国学术思想发展的概况,把每一时代的学术作为思潮进行总的历史考察,为后来学者研究清代学术思想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参考,为我们研究梁启超清学史观提供了最直接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李鹏 《图书馆学刊》2009,31(6):91-93
《四部正讹》是我国第一部辨伪学专著,在辨伪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有关它的研究,历年来学者们主要集中于对其辨伪方法及伪书类型的探讨上。但对其指导实践的“求真”辨伪思想少有论述。作者对《四部正讹》进行抽绎归纳,从其思想内涵、运用于实践的途径等诸多方面,对其“求真”的辨伪思想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3.
范军 《出版科学》1999,(3):18-19,13
林穗芳先生是我国出版界的资深编辑,也是在编辑出版学领域卓有建树的专家。80年代以来,他坚持不懈地在出版科学研究的园地里辛勤耕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新近出版的《中外编辑出版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以下简称《研究》.引本书只注页码),正是这一成果的集中展示。全书近23万字,选收了作者1980年以来撰写的与主题有关的文章22篇。这些文章理论与实践结合.中国与外国比较,广泛深入地探讨了出版学、编辑学中的许多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既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又不乏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梁启超的《清代学术概论》系统评述了明末二百多年以来中国学术思想发展的概况,把每一时代的学术作为思潮进行总的历史考察,为后来学者研究清代学术思想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参考,为我们研究梁启超清学史观提供了最直接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杨学平 《兰台世界》2012,(19):14-15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与政治家,他一生在学术领域建树颇多,更是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奠基者与开拓者之一。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是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时期,梁启超在中国政坛20年间积极投身中国图书馆建设事业,并为中国近代图书馆的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1917年底,梁启超开始退出政治舞台并转向其学术领域的研究,与此同时,也是其参与  相似文献   

16.
尽管苏文瑜教授的周作人研究专著《周作人:中国现代性的另类选择》(康凌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新近才在中国译介出版,想必读者不会对其中的观点感到陌生,原因在于,这本著作内在于北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学术传统,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  相似文献   

17.
上世纪20年代,梁思成在国外求学期间,有一天惊喜地收到父亲梁启超从国内寄给他的一本书《营造法式》。该书作李诫,字仲明,宋代命官,司职监管公共建筑的建造和修复。此书手稿最初是梁启超的同时代人朱启钤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在南京江苏省立图书馆找到的,朱于1915年曾任内政部长,负责修缮北京故宫,期间积累了丰富的建筑知识,且研究兴趣不减,《营造法式》手稿就是他退休后找到的,并将它重印。梁启超寄给梁恩成的便是初印本。朱还由此创建了中国营造学社,旨在“破译”中国建筑学的“秘密”。1930年,梁思成从国外学建筑归来,也加盟中国营造学社,并任“法式部”主任,同样钟情于建筑化的他的妻子林徽因任“校理”,这对伉俪就此开始了他们的学术生涯。  相似文献   

18.
正学术之路漫漫,学者上下求索,笔耕不辍的他对出版学的研究探索从未停止。1999年张新华进入北京印刷学院,开始执教编辑出版学,历经十四载,其新著《数字出版产业理论与实践》最近由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学术之路漫漫,学者上下求索,笔耕不辍的他对出版学的研究探索从未停止,《数字出版产业理论与实践》(以  相似文献   

19.
梁启超先生是近代中国著名的资产阶级思想家、政治家、学者和藏书家,对史学、文学、哲学、佛学、图书馆学及辨伪学的研究多有建树,且著述等身。先生是近代中国报界之巨子,其报刊思想之丰富,报刊实践之广泛,论述之深刻,影响之深远,几乎无人出其右。本文论述了梁先生报刊思想理论与实践发展的三个阶段,对其报刊思想内容和实践活动进行了重温。  相似文献   

20.
傅璇琮 《出版科学》2014,(2):111-112
正司马朝军教授于上世纪80年代在武汉大学中文系学习,除了研习小学、经学之外,也曾对古典目录学发生浓厚兴趣,1990年代又在武汉大学攻读古典文献学博士学位,二十余年甘坐冷板凳,专心致力于四库学与文献学研究,近年陆续推出《四库全书总目研究》《四库全书总目编纂考》《四库全书总目精华录》《四库全书与中国文化》《文献辨伪学研究》《国故新证》《黄侃年谱》等多种论著。他曾将有关论著寄赠给我,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2009年10月,清华大学中国古典文献研究中心召开有关《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编纂会议,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