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书画装裱是一门装潢艺术,在历经1500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厚重的民族底蕴和鲜明的民族特色。近20多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开始关注和喜爱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的人越来越多。作为一种古老的民族工艺和完整而系统的艺术形式,书画和书画装裱艺术也同样受到了许多中老年朋友的喜爱。特别是一些老  相似文献   

2.
书画装裱技术是我国传统装璜工艺,书画作品只有经过装裱才显得更完美。但是,经过装裱的书画作品很容易产生霉变现象,轻者出现斑痕,破坏书画作品的美感,重则颜色脱落或局部断裂,毁坏整个作品。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装裱材料本身为霉菌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二是装裱环境和书画保管环境受  相似文献   

3.
孙玉东 《兰台世界》2017,(6):120-122
中国书法和绘画,在世界的艺术之林中享有很高的声誉,中国书画要展现其魅力离不开装裱,没有经过装裱的书画悬挂其艺术感染力就会大打折扣。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高,书画装裱已经成为一门新的热门行业,各种新的样式也层出不穷。人才的需求使书画装裱已经开始进入大学课堂,为保存灿烂的民族文化遗产,传承这一传统手艺,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装裱入门     
书画装裱是我国一门独特的传统工艺。本文就装裱历史、装裱工艺流程和装裱工具做了简明的介绍,是档案工作者应该了解和掌握的必备技能之一。  相似文献   

5.
在海口的热闹街区,如果是书画爱好者,总会注意的一种与书画有关的店铺——书画装裱店。作为省会城市的海口,十几年来,出现了若干间书画装裱店,比较早的有位于新华路,海口图书馆的“骏雅斋”(广东书法家陈景舒题名),海口戏院附近的“楚云轩”;又如龙华二横路的“墨雅斋”、“玉明堂”(沈鹏题写)等。海口的装裱店除了承领“装裱”书画业务外,还经营文房四宝之类的商品。这些装裱店的老板及装裱工大多来之大陆各省。海口究竟有多少间装裱店,我没有统计过,可就自己来说,写好一幅字或完成一幅画作后,拿去装裱是比较方便的。  相似文献   

6.
字画是一种高雅的艺术欣赏品,但装裱是其成为艺术品的一个关键环节。我国书画装裱已有1700年的历史,它是在不断继承、发展中逐步完善的。但时至现今,也不是尽善尽美的,诸如装裱工序的繁杂,生产条件的苛刻,受温度、湿度、天气、季节等诸多条件的限制,从而使它仍不能满足艺术观赏者特别是普通群众的需要。最近,在北京玉泉路花鸟鱼工艺市场的凌翔图画苑装裱店,一项新的装裱工艺引起了广大书画界人士的关注。这家装裱店创造发明的、独特新颖的“张氏书画装裱技术”,不仅轰动京城,而且在全国独树一帜。该字画装裱店虽名不见经传,而慕…  相似文献   

7.
书画作品历来是收藏世界的佳酿,特别是名人字画更是其中的珍品。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审美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他们不再满足小家碧玉式的书画作品,气势恢宏,场面博大的巨幅书画作品日益受到藏家的青睐。近年来,仅我个人装裱的巨幅书画作品就有数十幅,最大的有2米多宽,14米长,装裱巨幅书画在操作工序和技法上有许多特殊之处。现将本人在实践中的一些做法与各位切磋,以求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8.
谈书画的装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画装裱,是传统装潢艺术的一个种类,古籍修复工作中一种十分重要的技术手段,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装裱艺术自古以来就得到人们相当的重视,它对保护祖国的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意义.一幅新的书画或破损了的古画,经过精湛的装裱后,不但使作品增添了许多工艺美,更能突出原作和谐、典雅的艺术美.所以,在图书馆的古籍修复中,书画装裱也就成了重要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9.
中国书画装裱隶属一种特殊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源源流长,凡是从事此项任务的工作者,都具备着一定的传统经验,为书画艺术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随着人们住房环境的改善和文化修养、精神文明的不断提高,书画这门高雅艺术鉴赏品也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因此进行书画装裱的人也就越来越多,如何进行书画的装裱已成为书画装裱爱好者最关心的问题,根据本人多年的工作实践,现就这一问题谈谈我个人的一点看法: 一、书画的装裱 1.什么是书画的装裱? 装裱书画简称裱画,它包括对纸绢质地的书法、绘画的托裱、装潢,旧书画的去  相似文献   

10.
宋王朝建立之初,设立了“翰林书画院”,并将“画学”纳入了科举考试之中.两宋时期,名家辈出,名作不断.而与之相应发展起来的便是书画的装裱,无论是程式、取材还是技艺,都有很多成就.  相似文献   

11.
宋王朝建立之初,设立了"翰林书画院",并将"画学"纳入了科举考试之中。两宋时期,名家辈出,名作不断。而与之相应发展起来的便是书画的装裱,无论是程式、取材还是技艺,都有很多成就。  相似文献   

12.
浅谈古籍书的修复及字画装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籍修复与字画装裱是我国独有的传统艺术,千百年来,都是师搏口手相传。本文从理论上将古籍修复与字画装裱进行了简明的阐述,希望对专业人士有所启发,也有益于广大爱好者对有关常识的了解。  相似文献   

13.
传统装裱枝艺伴随着书法、绘画艺术的形成发展运应而生,自晋以来历经一千五百余年的探索、演变和发展,已有一整套颇具特色的理论与实践体系。社会的进步发展,使装裱艺术的内涵与外延得到了新的丰富和延伸,珍贵史料、重要文物、学术图解、机械图表、教学挂图等广泛应用装潢工艺。博物馆中残缺破损文献修复的重要手段之一,便是传统装裱艺术的再应用。装裱古籍或书画旧时亦称装褫,即有剥夺揭脱破残污损旧裱,重新装潢之意。传统装裱工艺大致有除污、揭旧、修补、托裱、全色等内容。文献修复中的装裱工作,基本沿用或借鉴与移植传统理论与…  相似文献   

14.
“浆料”顾名思义,是装裱书画用的粘合剂,通常是用面粉提取面筋,将沉淀的淀粉用沸水冲熟,冷却后制成。淀粉的制作方法:取面粉兑少量冷水搅合后捏成团状,(数量根据需要而定)然后放入装有凉水的塑料桶中反复撸捏,将面粉团中的淀粉(白浆)洗尽,面精提弃。而后将淀粉水过滤到另一桶中沉淀。  相似文献   

15.
装裱工艺是我国特有的一门传统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中国古代随着书法和绘画艺术的发展,装裱工艺也不断得到提高和完善。唐代张彦远《历史名画记》一书中有《论装背□轴》一章就专门论述了书画装裱工艺。他指出:“自晋代已前,装背不佳,宋时范晔始能装背。”可见,装裱工艺在晋代以前已经出现,只是工艺“不佳”,“宋时晔,始能装背”。就是说南朝宋时,装裱工艺日趋完善。装裱工艺是始于晋代以前,而完善于南朝宋。在唐代,唐代宗李世民曾设专职官员褚遂良、王知敬等监管“装潢”。张彦远在《论装背□轴》一章中论述是以证明这一点。他指出:“凡煮糊必去筋”,“入少细研熏陆香末”,“永去虫而牢固”。他还指出:“勿以熟纸背必皱起;宜用白滑大薄幅生纸,纸缝先避人面及要节处。若缝缝相当,则强急,卷舒有损,要令参差其缝,则气力均平。太硬则强急,太薄则失力。”他还总结了季节的变化与装裱工艺的关系:“候阴阳之气以调适,秋为上时,春为中时,夏为下时,署湿之时不可用。”他还提出了整理古画的操作方法以及轴杆与轴头的品种及要求等。  相似文献   

16.
从初次接触装裱到从事档案修复工作,算来已有30余年,我如花似锦的青春也在似水流年中溜走. 记得30年前的一天,父亲要参加省里举办的书画展览,作品写好后,请杨凤兰老师装裱.杨老师是现任中国书协主席张海的夫人,也是当时河南省为数不多的装裱大师,能拜求其装裱也是一幸事.作品装裱好父亲就派我去取,我如约到了杨老师的单位--郑州市群艺官.  相似文献   

17.
装裱艺术发展进程中其应用范围日益广泛,不仅局限书画的装潢,更为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所采用,使珍贵的献资料得以珍藏保管,也促进了装裱艺术的不断革新、改进和提高。  相似文献   

18.
第五部分:操作技法材质的优劣和操作技术的高下,决定着书画装裱的质量和书画的寿命,所以历来被行家所重视。装裱艺术家们想尽办法,苦下功夫,力求达到“光”、“展”、“柔”、“薄”的艺术效果和延长书画寿命的目的。装裱一幅书画,需要经过托、镶、裱、装等数十道工序,各道工序紧密衔接,缺一不可。本人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把诸多工序归纳为以下九个部分。一、托画心。书画原作是在宣纸上完成的,大都曲折不平。托画心就是在书画原作的背面粘托上一层纸,增加原作载体的平展、牢固程度,使墨迹神韵更加突出。方法和步骤如下:(一)…  相似文献   

19.
拓片是一种特殊的文献形式.本文就拓片的各种传拓方法、拓片的品种以及装帧形式作了比较详细的归纳和叙述,并对传统装裱形式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书画装婊是一门复杂的传统工艺,大凡在这方面取得成就的,多是些年高学厚的长春。然而,他──今年刚万岁的济南军区某集团军电影队专业军士郭运红,却凭着自己执著的追求和不懈的努力,以及良好的惰性,一步步迈向装校艺术的殿堂。郭运红入伍前就是家乡河南省安阳县一名小有名气的丹青能手。但那时他还不懂装裱,常入迷似地观看别人装校的书画作品,并不止一次地想:啥时我能装裱该有多好!说来也真够幸运的。小郭参军后,很快就当上了放映员,并遇到了一名通晓装校之道的老师。从此,他如鱼得水,一有空闲就捧起用津贴费买来的《书画装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