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我国循环经济理论研究和实践都才刚刚开始,但是从发展前景上看,区域循环经济是发展的必然,也是增强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目前我国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根本障碍是制度的缺位,因此应尽早建立关于区域循环经济的正式制度体系,包括技术创新制度、法律保障制度、经济制度、信息公开制度等,同时要大力培育有关的非正式制度,如加强区域环境经济的规划协调、培育民间环保组织、加强公众环境教育等。  相似文献   

2.
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大力推进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企业在循环经济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一方面,企业一如既往地作为市场经济的基本细胞发挥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作用,没有企业参与的循环经济是不完整的,也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企业又同时一如既往地实践着其经济人的天性,面对循环经济建立过程中的各种代价,企业的“利益近视”的特性决定了企业必定想方设法逃避承担各种负担。如何对企业的参与提供一种促动和鼓励的机制,既实现环境保护的公共目标,又推动企业自觉主动地参与循环经济,节省执法和司法成本,是循环经济建设的重大问题。合同以其更为柔软的制度刚性和更为灵活的制度安排,能够为企业与政府之间搭起对话和和谐共进的平台。本文以企业参与循环经济为着眼点,深入到环境合同制度的核心,解剖环境合同在企业参与循环经济中的重要意义、制度现状和存在问题,为完善相关制度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于循环经济的产业集群和企业发展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实现产业集群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循环经济的产业集群和企业发展若干问题,应鼓励产业集群推行企业内部生产过程循环、企业之间生产过程循环和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循环,以实现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在信息化的产业融合过程中,产业集群的地理空间仍然是有限的;集聚循环经济将成为产业集群的重要形成机制;集聚循环经济效益原则是产业集群政策设计的重要原则;公司“废物”循环利用是公司空间扩张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构建循环型中原,就是要把企业作为循环经济技术创新与发展的主体,坚持生产与消费两个环节并重,建立适合河南循环经济发展需要的产业模式、政策框架、法律支撑和社会体系,在企业、产业、园区、社会四个层面共同引导、推进和支撑全省循环经济的发展,从而优化河南经济系统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将河南建设成为循环型区域和循环型社会。  相似文献   

5.
建设循环经济是系统工程,在此主要从中观层面——以工业园区为重点,以园区企业之间、产业之间的循环链建设为主要途径,实现不同企业、不同产业之间的资源充分利用,建立二次资源、再生资源的再利用、再循环机制。  相似文献   

6.
循环经济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是河北省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缓解资源约束矛盾、改善环境质量的必然选择。文章指出构建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的必要性,分析了河北省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从企业内部、企业之间和整个社会这三个层面上探讨构建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7.
该文分析了两江新区建设内陆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内涵;利用SWOT模型进行定性分析,指明了两江新区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提出了引入循环经济理念的思想、实施科技人才创新的战略、完善金融服务的体系、提高企业信息的水平和建设“服务型”的政府五个支撑条件。  相似文献   

8.
探讨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意义及对策:建立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和循环经济的绿色技术支撑体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推动全社会参与发展循环经济等。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所带来的资源需求与资源供给之间的矛盾日显突出,并已逐渐制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内蒙古循环经济发展的典型案例中发现,矿产资源型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一个有效的模式是:利用市场机制,按照循环经济的要求,通过政策调节和制度安排,建立以大企业集团为核心的产业链。这样可以达到经济效率和生态效率的统一,从而实现矿产资源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首先,基于复杂性视角,明晰了京津冀地区人才聚集自下而上的逐级涌现机理;其次,设计了区域人才聚集趋势预测方法体系,开展了曹妃甸新区人才聚集仿真实验;再次,结合在曹妃甸新区的实践调研,分析了新区现阶段人才聚集过程中在区域、产业和组织三个层面上的主要障碍;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速建设各项基础设施、优化人才服务环境、制定产业发展政策、搭建人才市场、适时调整政府行政力量和创新人才制度体系等加快当地人才聚集步伐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沧州市渤海新区在发展增长极的过程中机遇与问题并存,京津和环首都经济圈的发展趋势以及渤海新区自身的优势条件都为新区发展增长极提供了新的机遇。但同时也遇到一些诸如如何实现支柱产业真正大规模聚集等问题。解决此类问题的对策主要有:招商引资要做到快、准、稳,创新黄骅港港口建设和管理思路等。  相似文献   

12.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运作(Operate).它以产品的研发到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本文以CDIO教育理念为指导,进行高职服装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相似文献   

13.
随着舟山群岛新区的发展,各金融机构纷纷进入,但人数总量不够、专业物流金融人才缺乏、人才培育开发不足等问题已成为制约舟山物流金融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并进而推动舟山群岛新区建设的重要瓶颈.通过研究认为,应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制定物流金融人才发展战略规划,加大物流金融人才引进的政策扶持力度;建立与高校合作培养“订单式”的物流金融人才渠道,为舟山群岛新区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14.
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的新理念与运行的系统模式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循环经济是一种与环境友好、和谐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目前已在工业生态园、生态农业区、生态城市建设等方面得到了应用,在旅游业发展中鲜有引入应用者。在旅游业中,实施旅游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是旅游业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发展旅游循环经济要树立新系统观、新经济观、新伦理观、新生产观、新消费观等理念,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构建由政府主导、企业主动、市场驱动、公众参与的动力系统;构建由政府、旅游企业、旅游者、旅游行业协会、环保组织、相关产业支持的多层面共同运作系统;构建由政策法规、科技支撑、教育培训、监督评估等组织的支撑保障系统。从而实现资源最优化、环境损伤最小化、生态环境最优化、利益主体协调化、三大效益统一化、旅游发展可持续化的目标系统,共同组成旅游循环经济运行的系统模式,实现旅游循环经济的更大发展.  相似文献   

15.
田文富 《天中学刊》2014,(2):107-110
规划建设新区是驻马店市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举措,是适应全省空间战略调整与变化趋势、建设豫中南新的经济增长极的必然选择,是探索传统农区改革开放新思路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途径。在驻马店新区的具体规划上,驻马店必须正确地处理其功能定位和空间布局问题。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要符合国际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发展趋势,符合国家?河南省?驻马店市的政策导向,符合驻马店市产业发展方向,符合驻马店城市空间布局,符合驻马店现有产业的整体布局。  相似文献   

16.
日本在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日本发展循环经济的背景及成功经验,对中国发展循环经济具有五点启示:准确定位发展战略、加快循环经济立法、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建立技术支撑体系、发展静脉产业。  相似文献   

17.
贵州乡村旅游发展在取得一定成绩和促进农村发展的同时,也因污染、不当的旅游开发和旅游活动等而有失去其本色的可能,制约了贵州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而循环经济和旅游可持续发展在目标上是一致的,通过在贵州乡村旅游地建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完善和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将乡村自然和人文景观、民俗风情、清洁生产有机整合,可丰富旅游内容、提高旅游产品的质量、促进自然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实现贵州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深圳是全国最早面临产业转型和发展循环经济的城市之一。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通过分析2003-2012年深圳循环经济发展的实践效果发现,深圳循环经济的发展总体呈螺旋式发展态势。在此期间,限于政策激励的时效性和循环经济发展阶段的根本变化,深圳市的循环经济发展经历了两次拐点:一次在2004-2005年,一次在2010-2011年。未来深圳要加快循环经济发展,需要更加注重政策的持续性和技术与制度的内生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法国尼斯与秦皇岛北戴河新区都地处海洋性气候区域,均具有悠久的人文历史,且在城市开发性质、规模、初始状态上都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然而尼斯依赖着新型生态市镇理念进行城市规划建设,妥善解决了可持续发展与历史遗迹保护产业优化等问题,城市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并一跃成为全欧洲最具魅力的度假胜地。相比之下,北戴河新区在发展规划上由于主导性理念不强,导致当前城市发展稍显落后,要想获得多赢的可持续发展,应大力借鉴尼斯的成功经验,尽快把"生态旅游城"建设提上日程。  相似文献   

20.
发展循环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税收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本文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理论依据出发,分析我国现行税收政策对于发展循环经济的作用,借鉴国外税收政策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提出建立健全促进循环经济深度发展的税收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