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10年(清宣统二年),清廷官招商办大冶湖北水泥厂生产的宝塔牌水泥,在江宁(今江苏南京)举办的第一届南洋劝业会上荣获一等奏奖,是为历百年华新水泥厂获奖端倪。清朝末年,效仿西方施行产业竞赛、实现实业救国渐成风气。1905年,清廷颁布《出洋赛会通行简章》,首次以法律条文的形式鼓励各省商家精择物品,积极赴赛,参加世界各国举办的商品博览会。不久,贵州茅台酒等许多中国商品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夺得金牌而大振国威。  相似文献   

2.
邢杰 《湖北档案》2023,(5):15-16
<正>档案再现:百年“郧绣”两次参赛历程2014年,在湖北省档案馆馆藏档案中,十堰市档案馆偶然发现一份民国三年(1914年)“湖北郧阳府郧县永顺生”在义国都朗万国赛会(意大利都灵万国制造工艺博览会)上获得银牌的珍贵档案。意大利万国博览会是意大利统一五十周年庆典,意大利政府举办的一次世界性的大型博览会,会期从1911年4月至1911年10月。  相似文献   

3.
詹天佑(1861-1919),江西婺源人.中国首位铁路工程师,被誉为“中国铁路之父”和“中国近代工程之父”. 1872年,年仅十二岁的詹天佑到香港报考清政府筹办的“幼童出洋预习班”.考取后,父亲在一张写明“倘有疾病生死,各安天命”的出洋证明书上画了押.  相似文献   

4.
1905年7月16日,清政府颁布遣派王公大臣随带人员出洋考察的谕旨,史称"清末五大臣出洋"。五大臣出洋的主要目的是考察西方宪政文明,为清政府能否乃至如何推行宪政改革提供决策依据。各国报刊媒体普遍对这一极有可能影响清朝政治走向的考察团给予密切关注。本文即本着清末中国政治走向与外论回应相结合的思路,一方面分析外论对考察团"形象"以及中国改革新面貌的宣扬,另一方面分析外论对清末宪政改革的评论,总结外论对清末宪政改革的基本态度、对中国政治走向的判断和期许,从而揭示清末宪政改革初期的国际舆论环境,以及五大臣出洋在近代中外关系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2010年上海世博会已经开幕,伴随着对这一盛典的万众期盼,人们对于世博会历史以及世博会与中国渊源的关注也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大量有关世博会的资料被公之于众,包括油画、照片、奖章、证书、门票、参赛物品以及清人笔记等。其中,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整理出版的《清宫万国博览会档案》,更是为中国与世博会牵  相似文献   

6.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为庆贺意大利、瑞士两国交界处所凿新泼龙山洞铁道——欧洲最长的一条铁路隧道告成,于同年四月至九月,在意大利著名工业城市米兰(档案中译为秘拉诺、密拉诺、米郎)举办赛会。该会总办邀请中国派员入会,外务部奉命第一次承办事宜,根据商部《出洋赛会章程》分饬各省备物赴赛,随即便有商人筹办货物赴米兰参赛,并获得奖牌。现从馆藏外务部全宗中选辑有关档案,予以刊布。  相似文献   

7.
在晚清出洋考察的大臣和出洋游历的文人的记录中,都可以瞥见詹九五的身影。詹九五被域外他者建构成了一个中国符号。西方世界在对他的观看中确立了自我中心主义,而中国则在被看的状态中被彻底边缘化了。  相似文献   

8.
在晚清出洋考察的大臣和出洋游历的文人的记录中,都可以瞥见詹九五的身影。詹九五被域外他者建构成了一个中国符号。西方世界在对他的观看中确立了自我中心主义,而中国则在被看的状态中被彻底边缘化了。  相似文献   

9.
1915年2月,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简称巴拿马赛会)在美国旧金山举办。赛会历时9个半月,参展国达31个,设有12个展馆,参展品20多万件。中国以政府名义组团,组织24个省部级单位参加,参赛展品达10万件之多,其数量和陈列面积均居各国之首。在这届世博会上,我国展品所获奖项计1211个,其中大奖章57枚,名誉奖74枚,金牌奖258枚,银牌奖337枚,铜牌奖258枚,状词奖227枚,在31个参赛国中独占鳌头。90年之后,我们公布这组反映地处西南边陲的云南参赛的真实记录的档案史料,为读者了解1915年巴拿马赛会,考证历史细节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10.
自1896年中国向日本派遣留学生开始,清廷出台了一系列积极鼓励莘莘学子出洋求学的政策。因为"取径东洋,力省效速",所以日本成为了中国学子留学的重镇。尽管留日学生鱼龙混杂,但这一群体促进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