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向永心 《东南传播》2016,(5):101-102
开播于2011年3月21日的调解类电视节目《金牌调解》在近5年的发展历程中从节目的创新到形成节目的典范,其意义不仅是对电视节目类型的探索,更在于社会正能量的传播。随着网络电视综艺节目的推陈出新,受众注意力被不断分散,《金牌调解》节目进入生命周期的"拐点",其节目模式趋于固定化,节目影响度受限。近5年的发展与媒介环境的变迁使其受众定位出现中老年化、网络化、感性化困局。该节目必须实现受众定位的转型,从节目制作、选材、语言叙述方式、新媒体营销等方面实现年轻化转变。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文化类电视节目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提供了平台,带给观众耳目一新之感.其中,《朗读者》节目自开播以来获得很多现象级的成功,成为文化类电视节目制作的优秀典范.因此,本文从节目理念、朗读内容、环节设计和节目嘉宾四个方面入手,深入剖析《朗读者》节目的价值坚守和模式创新,以期为文化类电视节目今后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受众关注度、更加贴近民生,如今越来越多的电视台开始开办帮忙类电视节目,郑州电视台的《郑州大民生》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由于在节目内容上更加关注普通百姓的生存条件、生存状态和生存空间,记者实实在在地走进普通百姓中间,为深处困境的群众伸出援助之手,真正成为观  相似文献   

4.
打开电视,如今情感调解类电视节目火爆荧屏:东方卫视的《幸福魔方》、江苏卫视的《人间》、江西卫视的《金牌调解》……在民生新闻和娱乐选秀节目之后,情感类节目成为又一个荧屏宠儿。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自从上世纪90年代在我国初现荧屏,经历了从关注名人到关注普通百姓,从单纯倾诉型向寻求帮助型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电视民生类节目受欢迎 电视民生类节目大多对贴近百姓生活的社会新闻与焦点、热点问题进行深度报道,并以鲜明的地方性和生动的可视性培植着观众对媒体的信任.电视民生类节目为何受到关注,取得成功呢?这要从2002年1月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南京零距离》节目开播说起.这档节目从播出第36周开始,名列南京地区电视节目排行榜第一名,创造了国内地方电视新闻收视奇迹.《南京零距离》取得成功之后,各电视台也随之争相效仿,民生类电视节目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而后经过了10多年的发展,民生类节目成为很多城市电视台的重点栏目之一,受到观众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6.
《金牌调解》是江西卫视今年打造的一档情感类谈话节目,在每晚的黄金时段播出。这个栏目之所以一开播就能获得观众的喜爱。首先是因为主创人员有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金牌调解》是一个典型的民生栏目,它贴近社会、关注现实、体察民情,谈的虽然是一些家长里短的事.但这些都是老百姓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姚敏  朱筱丹 《新闻窗》2012,(2):31-32
我国电视节目语态着眼点越来越小,越来越贴近百姓生活。明星的八卦情感不再独耀屏幕,老百姓的家长里短开始跃入镜头。调解类栏目因其社会功能性,在各大卫视频道频频显露。节目通常邀请矛盾双方当事人进入演播厅,让主持人和人民调解员为当事人排忧解难,此类调解可能涵盖法律、道德、习俗、亲情等方方面面。笔者仅以江西卫视《金牌调解》为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胡泊 《青年记者》2016,(14):47-48
民生新闻节目遭遇“疲软困局” 1.“内外受敌”导致民生新闻压力沉重.首先,民生新闻外部压力沉重.近年来,新媒体技术高速发展,移动互联网助推移动终端的信息传播,人们获取民生新闻资讯的方式越来越多,客观上消解了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受众需求.与此同时,我国电视节目形式近年来不断丰富,尤其是《奔跑吧兄弟》《极速前进》等明星真人秀节目和《蒙面歌王》《中国好声音》等娱乐综艺节目的崛起,人们被“明星类”“精英类”电视节目深深吸引,“平民视角”的民生新闻弱势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9.
民间调解仪式通过电视呈现,在传递价值观、社会整合和城市文化共同体的构建方面具有较大的作用,本文将以《新老娘舅》节目为例,从传播仪式观的视角对调解类电视节目的仪式传播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李倩 《今传媒》2015,(2):94-95
江苏卫视《最强大脑》是国内首档科学类真人秀节目,从2014年1月3日到3月28日播出的三个月中,因其独特的形式和价值创新,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收视率和美誉度节节攀升。在第27届中国电视金鹰节上荣获最佳电视文艺作品奖。文章通过对节目的形式、内容以及表现手法来分析《最强大脑》的创新之处,从而探讨它对国内科学类电视节目和娱乐类电视节目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肖俊 《报刊之友》2014,(3):125-126
当前,我国社会进入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和情感问题频发,作为一种电视节目类型的情感调解类电视节目因其真实反应了社会转型期各社会阶层的生存状态、生活状态、情感和心理状态,受到广大电视观众的青睐,在荧屏上遍地开花,但暴露出来的问题也很突出,主要表现在:创作模式同质化,情趣低俗化,侵权“合理化”,调解效果简单化。针对该类节目的创作问题,我们认为该类节目要在三个方向有所创新:理念创新、内容创新和形式创新。  相似文献   

12.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提出:“娱乐是电视上所有话语的超意识形态.不管是什么内容,也不管采取什么视角,电视上的一切都是为了给我们提供娱乐.”①电视节目的本质是娱乐受众,谈话节目则是由话语角色完成的故事呈现达到此目的.话语角色本是指参加交际的任何一方与话语信息之间的相互关系,在谈话类节目中,通过话语信息的表达、传递、交流、沟通呈现出故事的主体.一个调解类的民生谈话节目,以关注民生、调解矛盾、助力和谐社会为宗旨,归根结底也要使用“话语角色”讲好故事,这是赋予谈话节目吸引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1997年8月,河南电视台组建《周六好时光》节目部,作为一块实验田,开发河南卫视的首档双休栏目。既然是“实验田”节目,成败就必须在“市场”中论英雄,观众的喜爱程度就是评判节目好坏的标准,所以,办出来的节目就必须有“卖点”,这个“卖点”就是观众最爱看的内容。为此,我们用了近一年的时间研究、论证、考虑、筹备,终于于1998年8月15日推出了《周六好时光》及主炒栏目《谁让我心动》,首播获得成功,受到观众欢迎;海内外不少报刊作了评介。半年多来,节目日趋成熟和精彩,影响范围日益扩大。 一、双休日电视节目的“卖点”在哪里 随着晚间电视节目的激烈竞争,开发双休日电视节目,已成为发展的趋势,当时我们开发节目时,中央电视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全球科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我国大力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的历史条件下,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竞相发展,给各级各类电视节目的生存发展和打造品牌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提升电视节目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我国很多电视台都推出了"帮忙类"民生节目,并且以"品牌节目"来打造,越来越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如浙江台的《范大姐帮忙》和《小强热线》、河南电视台的《小莉帮忙》、山东电视台的《生  相似文献   

15.
王露露 《档案学研究》2019,33(2):99-103
档案类电视节目可以分为文献纪录类、历史揭秘类、调查访谈类和文化情感类四类,而《见字如面》《朗读者》等文化情感类电视节目的热播,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文化意识和时代情感需求的转变。除了基本的记忆建构功能外,还可将档案类电视节目视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记忆表征体系,从集体和个体层面进行公众情感价值的社会再生产建构,而这一建构过程具体表现为档案内容源的选择、档案节目场景的营造和公众参与体验的情感再生产。  相似文献   

16.
民生新闻作为一个大的样式形态,注重关注百姓大群体的生存状态和生活形态。帮忙类节目作为民生新闻的一种,更加注重解决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生活问题,体现帮忙的及时性,让受众感受到“民生无小事”,从而显现出媒体的社会责任感。大眼睛897电台《男人帮女人帮》节目(原名院《快乐帮帮帮》)作为南昌广播电视台经济生活频率一档帮忙类热线服务节目,始终将“生活当中的所有问题,都可以来问都可以来帮”这一宗旨贯穿节目的运作过程当中,号召听众互帮互助,长期受到听众的关注,在同城媒体当中有较高的收听率。通过《男人帮女人帮》帮忙实践,笔者认为做好帮忙类广播节目应该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7.
“立足民生,服务大众,领舞生活”--伴着这响亮的的节目口号,2012年5月1日,一档经过唐山电视台生活服务频道全新打造的生活杂志类日播节目《慧生活》与观众见面,它长三十分钟,包含《我们在现场》、《生活连环画》、《生活那些事儿》等版块,以实用贴近的风格,融故事味、人情味、生活味于一身,从容登场。到目前,《慧生活》播出近九百期,深得唐山百姓的喜爱,笔者总结了《慧生活》节目的特点,就电视民生节目如何才能“得民心”做一下简单解析。  相似文献   

18.
刘盈盈 《视听界》2010,(1):106-107
云南都市频道民生新闻栏目《都市条形码》自2004年开播以来,市场占有率持续走高,建立了稳定的观众群,成为昆明本土民生新闻栏目中的收视冠军。《都市条形码》贴近百姓、贴近生活,但价值取向有时会出现偏差,如为争取受众,以各种形式满足一些受众低层次的精神需求,或自恃为公众“仗义执言”,过多报道社会阴暗面。  相似文献   

19.
杨华 《视听界》2013,(3):90-91
作为民生新闻的延伸和创新,更具亲民意识和人文关怀精神的帮忙类电视节目应运而生。一、帮忙类节目的现状 2006年以来,一批以“贴近百姓、贴近生活、为百姓服务”为宗旨的帮忙类节目推出,如安徽经视的《帮女郎帮你忙》、浙江电视台钱江都市频道的《范大姐帮忙》、温州广电总台新闻频道的《闲事婆和事佬》、扬州广电总台新闻频道的《新闻女生帮你忙》。  相似文献   

20.
史枫 《新闻世界》2020,(3):47-49
新媒体出现后,它不仅压缩了传统电视节目的发展空间,也改变了观众对节目的需求。《金牌调解》从2011年开播至今,已经成为全国调解类节目的典范,节目中所呈现的心理、教育、法律等内容,形成了独特的标签。如何把这些标签变成可促进电视节目发展的动力,如何通过媒体融合走出新的发展之路,本文以《金牌调解》为例进行阐释,旨在为广电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