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主要从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层面,阐述了中国古代婚俗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本文认为,中国古代婚俗文化不仅反映出社会发展进程,而且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社会形态和价值观念的发展.这种不断的进化与发展也正是婚俗文化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2.
中国婚俗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六礼、说媒、祝子等习俗.而中西方婚俗又有着明显的差异,但近年来中国婚礼多是中西结合的.  相似文献   

3.
婚俗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本身蕴涵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心理.作为单一民族的国家,韩国的婚俗原本很简单,影响婚俗变化的最大因素是中国儒学的传入并成为国家统治思想.韩国在中国"六礼"的大框架之内对其内容进行了本土化的改善和使用.近代以来,由于受到日本和西方文化的影响,韩国传统婚俗又不可避免地融入了新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婚俗观念、习俗以及民族文化等方面对中国汉族和吉尔吉斯斯坦吉尔吉斯族的婚俗文化特征进行了对比,阐释了不同婚俗对语言的潜在影响,从侧面反映出文化、语言和婚俗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5.
中英婚俗文化及差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特殊的婚俗礼仪文化,西方英语国家的婚俗也有其特色,与中国婚俗的差异表现在文化根源不同、婚姻目的不同、婚神信仰不同、审美情趣不同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中俄婚俗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祖艳 《巢湖学院学报》2005,7(1):46-50,126
婚俗是民俗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有其各自的婚俗.熟悉和研究这些不同婚俗,可以加强各国人民之间的理解和友谊.通过对中国和俄罗斯婚俗程序、语言文化方面的影响进行比较,从而有助于了解两国不同的民俗文化,对加深中俄人民的友谊无疑是必要的,同时也有利于更好地掌握俄语这门语言.  相似文献   

7.
桂东地区作为广西客家人的聚居地之一,其婚俗既有传承又受到当地汉族其他民系和少数民族的影响,形成自己特色的婚俗。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桂东客家婚俗的描述,进而对其进行非主流文化的分析,指出它的传承性和稳定性、变易性、象征性、调适作用等。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中西方婚俗之比较,探究中西婚俗差异产生的原因和中西婚俗的文化意蕴,指出保持本民族风格、彰显传统文化是对待婚俗和其他文化习俗的应有态度。  相似文献   

9.
婚俗是民族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婚俗,不同的民族婚俗构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本文通过对湘西土家族和苗族的婚俗的调查、整理和描述,以揭示湘西地区独特的民族民俗。  相似文献   

10.
太平天国婚俗文化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近代中国 ,太平天国运动开创了婚俗新风之先河 ,其婚俗文化杂合古今 ,兼融东西 ,包含壮汉 ,宛如一大杂烩。其中有其深刻的历史和现实原因。  相似文献   

11.
东乡族的族源及民族风情的多元化,使得其婚姻行为深受伊斯兰文化的影响,同时兼容并取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东乡族婚俗。东乡族婚姻的缔结恰当地融入宗教文化因素,同时注重对人的主体的关怀与尊重。随着新的思想观念的渗透,东乡族婚俗在增强民族凝聚力、推动民族团结等方面显示出积极的社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东乡族的族源及民族风情的多元化,使得其婚姻行为深受伊斯兰文化的影响,同时兼容并取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东乡族婚俗。东乡族婚姻的缔结恰当地融入宗教文化因素,同时注重对人的主体的关怀与尊重。随着新的思想观念的渗透,东乡族婚俗在增强民族凝聚力、推动民族团结等方面显示出积极的社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里面包含着古老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以及民风民俗。本文着力从"乡土"入手,分析中国先民的乡土意识,文化情怀,以及在某一地域的风土人情。从中提炼出民族心理,来为中国文化研究作出一定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变形的花轿与走样的棺木——二十年代中国现代乡土文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以其特有的民风民俗表现着民族精神.民俗中的婚娶、丧葬习俗更是民族文化精神蕴含深刻的载体之一.民俗产生于土地,又反映着母体的发展变化.本文欲就二十年代中国乡土文学中的民俗现象尤其是婚丧民俗从其作用和美学价值方面作一个初步的探讨,以引起人们对于民俗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抢婚是一种古老而又野蛮的婚姻缔结形式,这种婚姻形态虽然早已远离现代社会,但它的某些文化表征却在当下的婚俗中有一定程度的呈现。西府农村婚俗中的闭户拒客、撞门冲关、结队迎娶、哭嫁、趁早出阁、索要红包、藏匿物件、闹新房、涂扮公婆等习俗都具有抢婚文化遗存的痕迹。不过,它只是一种戏仿。  相似文献   

16.
成语是人们相沿习用的意义完整、结构定型、表达精练、含义丰富的固定词组。文化的内容丰富多彩,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成语又是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意义反映了一时一地的风土人情、经济文化、奇闻轶事等。从汉语成语的角度研读古代扬州文化别具一番韵味。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豫西北民间婚庆习俗作了客观的描述,对研究当地民俗传统具有特殊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8.
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蕴含着包括丧葬文化在内的丰富的文化信息。通过考释"丧"、"葬"等相关汉字,从死亡称谓、丧葬方式及丧葬习俗三个方面,透视了我国古代丧葬文化的根源及其对维护社会伦理道德和阶级统治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从话语分析角度对比英汉婚礼致辞中的隐喻及其文化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婚礼习俗在整个中华文化中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但是对中国传统婚礼中的特殊语言现象——婚礼致辞的研究却只局限于社会文化研究及民俗研究层面。文章从话语分析角度对中美两国的英汉婚礼致辞进行对比阐释,揭示两国在婚礼致辞中最常使用的隐喻,并分析与其相应的社会文化模式。一方面证明了婚礼致辞是一种特殊的话语行为,其中包含着丰富的隐喻表达,不同国家因受到其社会文化模式的影响,既有相同点,又都各有特点;另一方面也说明,一个社会的文化模式会影响人们的话语表达,而话语表达又可以鲜明地反映出整个社会的文化,两者相辅相承,密不可分。研究婚礼致辞的隐喻表迭,对社会发展,对文化进步以及我们的现实生活都有着重要而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古代诗文与古代的节日文化有着不解之缘,是我们研究传统节俗文化的珍贵史料。我们要利用古代诗文来探究、了解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民俗特点和特定的民俗心理、审美情趣,继承并发扬光大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