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 毫秒
1.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现状及改革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泽建 《天中学刊》2008,23(2):125-126
从当前高职语文教学令人担忧的现状着手,在明确高职语文课程科学定位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人文性、实用性为核心,深化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观点,进而明确了高职语文教学对高职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和实际应用能力形成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语文素养包括学生的语文能力、语言积累、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以及认知能力和人文素养。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的关键,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传统语文晨读目标功利,主体错位,没有形成以学生语言积累和语感培养为主线的目标,晨读价值被弱化或异化.在新课程理念指引下,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语文晨读观,通过晨读内容与形式的优化,引领学生主动、正确、高效地去读、去背、去感悟,为丰富学生的知识信息、提高对语言的敏锐感受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与人文底蕴走出一条希望之路.  相似文献   

4.
焦红亮 《家长》2022,(3):186-188
语言素养在教学环节,可以看作语文素养,与语文学科素养不同,其是一种以语言应用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主要包括语言知识、语言累积、语言应用能力、语言学习方法和习惯.针对高年级学生,还需要突出其语言思维能力与人文素养.故此,语言逻辑的培养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且其提升途径绝不单一地体现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而是处于学生在语...  相似文献   

5.
语文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具有人文性、工具性、应用性。在以往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只是一味的教授学生如何的应对考试、争取名次,强调的是应试教育,忽视了语文的工具性和应用性,不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这样不仅使语文课堂变得死板、功利,还会降低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标准强调素质教育,强调语文的实用性,要求语文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应用语言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因此,在现代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应该通过培养学生的语言交流应用能力、语文素养、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等来提高学生应用语文的能力。本文主要探讨了关于初中语文教学的应用能力培养对策。  相似文献   

6.
重视人文素养,挖掘语文教材的情感因素,关注情商发展,培养语文素养,升华语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创新精神,重视实践,拓宽思维,丰富学生的创新源泉.  相似文献   

7.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一个人的语文素养至少包括他的语文能力、语言积累、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认知能力、人文修养等。《语文课程标准》中多次提到语文素养这一概念,认为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8.
语言素质是以语言能力为中心的综合素质。一个人的语言素质至少包括他的语言能力、语言积累、语言知识、学习方法和习惯、认知能力和人文素质。小学语文素质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积累是小学语文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小学语文素质的基础。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注重丰富学生的小学语文积累,提高学生的小学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9.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可以从识写教学、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的三个方面着力,直击语言内核,探究学习方法,训练思维能力,培养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0.
字如其人。一个人的写字习惯很大程度上反映着这个人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同样.语文教学要体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语言训练为中心,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和提高人文素养。由此可见,这些与书写汉字是有非常大的关系的。  相似文献   

11.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和人文素质等。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良好的写作能力是学生必备的基本素养,也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能提高学生的语言、情感表达能力,不断丰富其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沿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什么是语文素养呢?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一个人的语文素养至少包括他的语文能力、语言积累、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认知能力、人文素养等.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可谓仁者见仁,各说不一.结合我所在的农村小学的实际,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试作论述.……  相似文献   

13.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一个人的语文素养至少包括他的:语文能力、语言积累、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认知能力、人文素养等.本文主要阐述了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4.
语文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积淀,也是中国学生了解历史、理解古人的优秀思想内涵的重要载体。但是在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学中,却因为过于强调知识的实用性导致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缺失。人文素养是高职语文教学的培养重点,也是当下大学生不可缺少的能力,在高职院校语文教学中,应当重视人文素养的培养,本文分析了高职语文教育培养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并且针对教育教学实际提出一定的教学实践策略,旨在为相关教育教学工作者开展高职语文教学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语文素养是一种综合素养,它以语文能力为核心,其中包含了语文知识、语言能力、学习语言的方法和习惯,还包括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方面,其内涵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语文素养不仅是语文课程需重点培养的目标,还是学生学好其它各科课程的基础,也是让学生长远发展和全面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素养,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效促进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陆义 《广西教育》2013,(26):32-33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那么,什么是语文素养呢?语文素养是指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它包括语文能力、语言积累、思想感情、思维品质、品德修养、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认识能力、人文素养等。语文素养作为语文综合能力的核心内容,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而中学阶段又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17.
汤敏 《考试周刊》2014,(43):56-56
新课改突出加强学生主体的参与性与人文素养的培养,但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还应重视基础知识的习得和基本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对文本的研读、感悟和咬文嚼字中品味语言,提高语言实践能力,在情感的共鸣中品尝语文滋味,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8.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肩负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的重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锁定文本语言,培养学生欣赏与评价的能力;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鼓励学生畅谈感受;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相似文献   

19.
高等职业院校的语文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表达技能等多方面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突出教学的实用性能够进一步促进学生的专业能力的提高以及综合能力的养成。在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具有实用性的语文教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主要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语文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笔者认为,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业,应该创造更多的语文学习与实践的机会,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渠道,使学生在更广阔的时空里学语文、用语文,不断丰富知识,增强能力,形成素养。因此,如何优化作业设计,提高作业品质,体现新课程实验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作业真正成为巩固语文知识、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能力的重要环节,这一切已经成为摆在广大语文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