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20多年前,甲鱼还是不受人重视,身价比现在要低百倍。那时,在我家住的小山村周围的野塘中,时常发现甲鱼的踪迹。它们有时将界尖稍稍露出水面呼吸空气,一有动静就迅速缩回水中;有时还会爬上岸边晒太阳。我知道钓甲鱼要用猪肝做饵,可当时在一个小山村里,要找到猪肝几乎是不可能的。一天下午,我和同村的几个伙伴捉了不少泥鳅。回家的路上,我忽然想到:甲鱼在野外也不是吃猪肝长大的,它们肯定吃泥鳅。于是,将泥鳅斩头去尾,留下中间约四五厘米长的一段作饵。钓甲鱼的钓具很简单:选用毛竹板,削成长20厘米,宽2厘米,厚0.5厘米的竹…  相似文献   

2.
徐永清 《钓鱼》2011,(20):65-65
泥鳅是生活在水中、栖息泥底的鱼类。它头尖嘴小,浑身是黏液,长得黑不溜秋的。论模样,实在是丑陋。在水族之中,泥鳅顶多属于中下等鱼,上桌率远远不及鲫鱼、鳝鱼那样高。可其营养价值,却远远高于上述二鱼,有赛人参之美誉。  相似文献   

3.
微钓微养     
黄茨娅 《钓鱼》2012,(12):1-1
真是太可爱了!钓了一天鱼的老公,顶着烈日,辛辛苦苦,一身风尘的回来,将一天的“战果”直接往小饭碗里一倒。我定睛一看,天啊!小碗里游着一条微小的鱼,身上花纹多端,虽然娇小,身段倒是优美,原来是一条黄颡鱼。我仔细再看,顶多只有1.5厘米长,看得我眼泪都要笑出来了,若不是老公的钓技太高,1.5厘米的黄颡鱼又怎么会进入我家?  相似文献   

4.
周爱民 《钓鱼》2009,(21):51-51
8月的一天,我和师弟小乔钓鱼回来,经过江宁人工湖见有当地钓友在钓鱼,下车一看,那儿是个出水口,有好多小够鱼在水面上乱窜,他们在用抛竿挂软虫“刷”鱼,上前一问说搞了几条翘嘴,话说问,水面一条十几厘米的小鱼连窜带跳,紧接着长约一米的金色大鱼一跃而起拦腰咬住小鱼后没入水中,水面上留下一个大大的漩涡,一切都在电光火石间发生,我们惊的说不出话,忽然,有人惊呼:“鳃鱼!”  相似文献   

5.
一、钓鳝工具 钓鳝鱼工具简单易做,取材方便。其工具有“撤子”(探鱼器,如图)、鱼钩、鱼篓。“撤子”是用直径0.6厘米左右的竹子,长50~60厘米;铁丝直径1~1.5毫米,长25厘米左右制作而成。将铁丝一端固定在竹子一头,剩下的铁丝弯成直径3.5~4.0厘米的圆,余下10厘米左右留着穿蚯蚓用。竹子和余下的10厘米铁丝用易拉罐铁皮(铁丝也行)宽1.0厘米左右固定,铁皮包两层即可,包后用钢丝钳将铁丝处的  相似文献   

6.
“包食”钓法是我国南方使用较广的专门钓取草、鲤等较大个体鱼的有效方法。我常用的“包食”钓方法有以下几种。(1)双约双饵:我一般用手只1或2号钩,如有5千克以上大鱼则改用伊势尼城哈钩。双钩的绑法是:先在主线上挂一只约,离钩30-40厘米处贴一条艰米长的药用胶布,在胶布上拴接一条约础厘米长的粗细与主线相同的渔线(线尾应打一小结,以防被拉脱出),在此线上挂上第二只钩,其长度与第一只钩等齐。因中间没转环也无坠子.以饵代坠,两构等齐,可保持渔线的稳定性,以利于凋漂。钓饵可用面饵,以熟着薯、水蜜桃、熟土豆、玉米等天…  相似文献   

7.
仲威 《收藏》2014,(10):108-110
2005年,笔者在上海图书馆碑帖整理中意外地发现了一件纪晓岚的烟斗全形拓片。烟斗全长81厘米,铜锅长11厘米,牙嘴长5厘米,中段为藤木烟管(图1)。藤木烟管的中部和铜锅后部各有铭文一则。铜锅后部铭文拓片长7.2厘米,高4.8厘米(图2),文曰:昔为纪大斗,令属陈大树,一握芝草化,烟云唯汝予,随得少佳趣。陈汉弟铭,许经隶,高源镌。中段藤木铭文拓片周长9厘米,文曰:  相似文献   

8.
郭全刚 《钓鱼》2013,(9):62-63
上个世纪70年代,辽河水量丰富,鱼的种类很多,几乎是有水的地方就有鱼,笔者就是在那一时期学会钓鱼的。随着年龄增加,也逐渐学会了大人们的各种捕鱼方式:用柳条编制的席篓截泥鳅(用柳树条编制,类似酒壶一样,有倒刺,可防止进去的鱼逃脱);用杨树条编制的迷封截鱼(迷封从上往下看是猪腰型桶状,长约70~80厘米,宽50~60厘米左右,高100厘米以上,迷封要有一定的缝隙,以利于流水  相似文献   

9.
鳝鱼夜钓法     
夏日鳝鱼活动极活跃,正是钓鳝的好时机。湖北地区夜钓鳝鱼的钓具极简便,只需买上20根缝衣针或30米尼龙线即可(线径不必太粗,以能承受大鳝鱼拉力为度),另外找一段竹子,将其劈成宽2厘米长20余厘米左右的竹条20根,并将其一端削成尖状。再将尼龙线剪成1.5米长20根,与竹条未削尖的一端拴牢,另一端将缝衣针中部拴牢。这样20副钓具就算做好了。 夜幕降临时,钓友可寻找水沟、渠道、池塘、水田边等鳝鱼经常出没的地方,将渔具取出,有针的一端穿上  相似文献   

10.
《中国钓鱼》第五期第23页登 载有郑惠国所摄的一张照片,未见文字说明,但据我看来,照片中的人在钓鳝鱼。其工具非常简单,惟一线一钧而已,有人尚在往钩上穿蚯蚓,有人正在洞口引诱鳝鱼咬钩,此照片可能摄于上海同济大学校园。这种钓法很有意思,钓者可以亲眼目睹鳝鱼出洞咬钩的全过程,待咬住钩的鳝鱼尚未完全缩回洞之前,迅速向上提线,活生生将其扯出洞口便大功告成,这得有很深的功夫才能钓着鱼,并且垂钓者精神十分紧张,扯早了鳝鱼尚未咬牢,扯上来是空钩;扯迟了鳝鱼便将钩线拖进洞中去了,往往以扯断线而告终。我有一法可大大…  相似文献   

11.
走钓鲌鱼     
我平时爱钓鱼,钟情于颇有运动量的走钓。每年四月下旬至六月中旬的双休日,沿着水库、河流、池塘边走边钓。这种钓法不仅使我获得了物质上的收获,而且还使我的体能得以进一步增强。走钓的对象,主要是翘嘴鱼白和鱼餐鲦。翘嘴鱼白和鱼餐鲦有大致相同的生活习性,都是上层鱼,食性也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是:翘嘴鱼白体形大,能长到5千克重,鱼餐鲦只能长到150克;它们的口腔大小悬殊,这便决定了垂钓的钩、线有较大区别。钓鱼白鱼要用粗线大钩,钓鱼餐鲦则用“鱼餐子钓”和1.5号以下的细线。我们一般都备有大、中、小三套的钓组。走钓鱼白鱼是用的浮钓法。…  相似文献   

12.
钓黄鳝     
神州大地,江南江北的江河、湖泊、水库、山塘、溪流、稻田,多数都有黄鳝鱼。 该鱼特点是:体圆而长像蛇一般,但无鳞,最长80厘米左右,最重枷克左右。其垂钓方法如下: 一、钓具 钓黄鳝鱼可用细钢丝探钓和线钓。用一根0.6米长的钢丝,将头端拴上一枚长柄鱼钩即成“探钓”工具;用一条2~3磅渔线,长约1.5米左右,拴上一枚小鱼钩即成“线钓”工具。 二、钓饵 活河虾、蚯蚓、小活鱼、螺肉片、蛙肉片、小昆虫、蚕虫等皆可。 三、钓位  相似文献   

13.
鱼类的“食谱”,虽然多样、复杂,但归纳起来可分肉食性、草食性和杂食性三种。射水鱼靠自己嘴喷水珠的本领,能击落30厘米距离内的昆虫,这决非为了好玩,而是用以填饱自己的肚子,它自然是一种吃荤的鱼;青鱼最喜欢吃螺蛳、蚌、蛤等贝类动物的肉,但它不像鸭子吃田螺那样囫囵吞枣地下肚,而是利用自己有一副磨盘似的牙齿,先将贝壳咬碎,然后吐出来,由于硬壳比重大于水,很快下沉,而其中的碎肉较轻,浮在水中,这时它才放心一口一口地拣其肉吃,这也无可否认的是属于吃荤的;号称四大害鱼的、鳜、鲶和黑鱼,专吃小鱼、小虾及泥鳅、青蛙…  相似文献   

14.
一次垂钓,一把海竿阵阵弯腰,可铃却不响。待我将这条1500克鲤鱼提上岸,摘钩的时候我惊奇地发现:钩住鱼的并不是我的炸弹钩,而是1副钩和卡子都生了锈的炸弹钩,有一只钩被鱼吃到嘴深处无法摘出,其余7只钩和线露在嘴外,  相似文献   

15.
早在70年代,在北京远郊怀柔水库有一种放大线钓大型翘嘴鱼的方法。据说每每都收获颇丰。60-70年代中期,由于怀柔水库禁止钓鱼,库中大翘嘴鱼极多。每次从密云水库来水,在怀柔水库东北角进水口处,都有成群结队的大翘嘴顶溜儿而上,追捕小鱼小虾,特别是夜间“噼啪”“扑通”之声不断。因此,水库附近的人就创造了一种“放大线”钓鱼法。这种“大线”说白了,就是在一条长100米、粗1毫米的钓线最前端拴上一块能漂浮的轻木块(后改为泡沫塑料块),然后在轻木块后边的钓线上每隔大约30厘米绑上一只用0.5毫米渔线拴好的特大鱼钩,共拴80-…  相似文献   

16.
河南商城县县城附近的两座水库都盛产鱼白鱼。为钓鱼白鱼,钓友们试过各种各样的方法,令人叫绝的是抛拉“泥鳅钩”。此法特别有效,商城县已有一批专拉“泥鳅钩”的“职业杀手”,更有不少原来钓手竿的,在拉“泥鳅钩”的高峰期,转行来拉“泥鳅钩”。但此钩在当地市场上没有卖,多靠钓友手工制作,其中蕴含商机。成型的泥鳅钩在钩柄上铸有锡头,锡头里藏有过线孔,装上去掉头的鳅体、半条黑蚯蚓或者布条、线、羽毛之类的东西,成为一个改头换面、暗藏杀机、来去听便的“活泥鳅”。材料:7~12号伊势尼钩或与之相当的无锡钩,锡。工具:直径0.5~0.8厘米…  相似文献   

17.
谈谈钓鳝鱼     
鳝鱼又名黄鳝,肉细嫩可口,是受人喜爱的鱼。说到抓鳝鱼,人们自然会想到挖、放笼子,很少有人想去用钩钓的。我家住汉江岸边,房前村后有许多堰塘湖泊。每到春末我就磨制好钩,准备钓鳝鱼。在此,我将多年钓鳝鱼的一些方法,介绍给爱好钓鳝鱼的朋友,也许会有些帮助。鳝鱼生活在稻田、水沟、堰塘等积水处。它日居洞中,夜问出洞寻食。可乘它夜间找食时,在田梗上用手电照着抓;或者是把萤火虫挂在钩尖上当作诱饵钓。这样的方法,有时也能抓到不少鳝鱼。只是比起白天用蚯蚓作诱饵钓鳝鱼来,有诸多不利。如夜间在田野行走,既要担心遇野兽,又要注意防止虫蛇叮咬。且仅限于在稻田里,深水或混水中就抓不成。白天用钩钓方法简单,易学,几乎不要什么本钱。  相似文献   

18.
桃花鱼,学名ZaccoPlatypus。也叫作(?)鱼。鱼纲、鲤科。体延长,侧扁,长约10厘米,最长不超过16~17厘米。银灰带红色,有蓝色横纹。上下颌正常,边缘无凹凸。雄性臀鳍鳍条延长,生殖季节色泽鲜艳。 这种鱼是溪流中小型鱼类,分布于我国、朝鲜、日本。早春过后,水温回升,桃花鱼就纷纷洄游到浅滩、水渠和大河支流。产卵期为5月份左右,山上湖泊要稍晚一些。幼鱼在初秋时可长到4~5厘米。在大河支  相似文献   

19.
杨小文 《中国钓鱼》2004,(12):14-15
鹦嘴鱼,属鲈形目科,体侧扁,一般呈长椭圆形,口不能向前伸出,两颌齿多数愈合成齿板,齿板表面存有较多尖锐的细齿,因其与“鹦鹉”的口齿甚为相似,故名“鹦嘴鱼”(parrot fishes):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海南等沿海水域,现已发现和记载的有二十余种,如杜氏鹦嘴鱼、青宽额鹦嘴鱼、鲍氏鹦嘴鱼等等。  相似文献   

20.
泥鳅     
王长工 《钓鱼》2014,(20):25-25
泥鳅,古称、鳛,淡水可钓鱼种之一,属鳅科。我国南方各地均有分布,北方不常见,但也分布各地。 泥鳅体细长,前段略呈圆筒形。后部侧扁,长约10余厘米。头尖,无鳞。眼小,无眼下刺。体鳞细小,侧线完全。口小、下位,马蹄形,有须5对。鳞极其细小,圆形,埋于皮下。体背部及两侧灰黑色,全体有许多小的黑色斑点,头部和各鳍上亦有许多黑色斑点,背鳍和尾鳍膜上的斑点排列成行,尾柄基部有一明显的黑斑。其他各鳍灰白色。腹部淡黄色或白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