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静 《科教文汇》2008,(26):254-255
自古长江流域以凤鸟为图腾,在众多出土文物的图腾纹饰中,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视觉造型,这类图案象征的是一种思想的共识、一种古老的信仰、一种精神的力量。对于本地区受众来说是一种文化“原型”,即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在现代艺术设计领域中,如何更好的保护和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并很好的运用到艺术设计中去。如何认识传统造型艺术与现代设计的关系,使其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更为广泛和深入,在”国际设计风格”潮流之后,开创多元化的设计潮流。是新一代设计师们所面临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骆越蛙图腾是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对于蛙图腾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保护和延续骆越民族的传统文化。文章通过分析蛙图腾在不同载体形式和文化活动中的表现,归纳提取其审美特征,继而在图案学的理论架构中进行分析研究,探索出以蛙图腾纹样图案为载体,来诠释现代骆越民族文化的装饰语言。并对蛙图腾纹样进行创新运用研究,充分体现骆越文化在现代社会民族性、实用性、艺术性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3.
随着文化单位体制变革的展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文化产品创作模式以逐渐形成,且也深刻影响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艺术设计产业的发展。艺术设计产业所涵盖的经济内容十分丰富,其中不仅包括传递艺术设计,还包含了产品艺术和环境艺术设计,这些都深深的植根于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也从而形成了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通过文章中课题组的研究,图腾文化元素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解决了在传达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在产品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以及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檀君神话》是迄今为止在韩国神话中最悠久、传播最广泛的一篇神话。《檀君神话》是流传至今的朝鲜族最古老的图腾族源神话之一,是以故事的形式表现图腾观念的。图腾崇拜是一种古老的信仰,一种精神的力量。通过《檀君神话》里的熊母故事,可以窥见有关朝鲜先民的图腾观念和信仰。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高职艺术设计教育迅速崛起.在社会对高技能人才需求的大背景下,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力求从普通本科艺术教育的母体中分离出来,培养出"技"、"艺"兼备的现代设计人才.本文主要探讨了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在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面对"唯技术化"与"去技术化"两种思潮,该如何体现出自身的特色.  相似文献   

6.
吕刚  秦峰 《今日科苑》2009,(22):151-151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艺术设计受国际化趋势的影响和现代新媒介新技术的挑战与西方强势文化的侵蚀,在中国年青一代设计者中存在一种轻浮的"时尚"之风,认为在设计创作中追求"新、奇、怪"即为"时尚"。盲目的"拿来主义"借用西方形式之风盛行。如何在艺术设计中加强民族文化的教育提升设计中的民族文化内涵,如何继续和发展民族文化将是艺术设计工作者应该深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图腾是一个外来词,它形成发展于原始社会,它"既是亲属,又是祖先和神".虎作为彝族的图腾,千百年来影响着彝族人的社会规范、价值观念和心理意识等,使彝族人民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民族性格特征.对虎的崇拜将以不同方式一直干预着彝族人的生活.  相似文献   

8.
董青竹 《科教文汇》2011,(26):39-40
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对传统元素特点进行再创造,需要在保持原有传统意义的同时,融入现代设计理念,使艺术设计更具内涵与艺术性,更富有生命力。本文对我国传统造型元素的特点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如何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实现传统元素的再创造。  相似文献   

9.
本文立足于对古代图腾文化的深刻剖析,发掘整理当中的审美文化成分,探讨图腾作为文化符号在当下时代进行文化解码的各种可能性。笔者选取作为最具有蒙古特色的"狼图腾"作为研究的突破口,阐解由巫术心理生发出来的审美精神诉求,以及二者演进及转捩的内在契机。  相似文献   

10.
陈家伟 《百科知识》2012,(15):42-44
我们所说的姓氏,包含了"姓"和"氏"两个概念。姓,代表了氏族血统,最早来源于氏族的图腾。氏族在交往中通过展示氏族图腾的徽记来表明其身份,区别不同的氏族和方位,氏族徽记就是姓的最早雏形。  相似文献   

11.
刘春光 《中国科技信息》2011,(7):198+200-198,200
中国少数民族众多,其民族服饰的样式、图案、纹样等也各具特色,体现出多样性的特征。究其原因,往往和该民族的图腾文化崇拜有关。民族服饰上所透露的图腾文化在选用题材、表现形式、材质选用、应用范围上都表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艺术设计是一门紧随时代潮流的学科,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市场需求法则和市场规律是缔造设计师的基本原则,也是艺术设计教育的风向标.所以,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不能脱离市场而存在,而紧跟市场需求则要求教学中加重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自己的设计经验,使设计的内容贴近市场,并通过市场检验设计的成果,以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多途径实践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高职教育致力于为社会培养实用性人才,对于艺术设计专业老师来说,虽然美术绘画课程是一项基本课程,一方面也需要教授学生去扎实掌握与美术绘画相关的知识,熟练传统的绘画技巧,另一方面更需要树立起咱们不是在培养纯绘画艺术家画家,是在培养设计艺术家,引导学生在具备传统美术基本功能力上,如何去利用它为艺术设计所用,如何让学生树立起设计思维,教师应该先捋清楚这些关系,再有的放矢地去研究设计专业美术基础课的授课方式以及内容设定。所以教师需要创新研究设计专业美术绘画课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改变当下在一些高职院校设计专业教学中或多或少存在的无视设计专业美术基础课教学特性的一些问题,进而让老师教得"法"学生学得"道",本文从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美术绘画教学存在的问题入手,讨论创新设计专业美术绘画基础课教学的重要意义,最后分析如何创新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美术绘画基础课教学,希望对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研究方面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关系是所有的艺术门类关注的问题。现代设计也是这样,中国艺术设计现代转型应该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现代发展的问题,深入我们的传统图形中去提取精华,古为今用,形成我们自主的设计立场和设计文化立场。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从图腾的起源和发展;从“缠枝纹”到“兰印花”的变化;从当代标志设计杰作等方面阐明了传统装饰图形的鲜明时代性,印证着今天的传统图形已经被打上了信息时代的烙印。  相似文献   

16.
何烛明 《科教文汇》2007,(12S):54-54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高职艺术设计教育迅速崛起。在社会对高技能人才需求的大背景下,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力求从普通本科艺术教育的母体中分离出来,培养出“技”、“艺”兼备的现代设计人才。本文主要探讨了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在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面对“唯技术化”与“去技术化”两种思潮,该如何体现出自身的特色。  相似文献   

17.
林凯 《科技风》2014,(2):163+165
做为从事环境艺术和空间设计的工作者和研究者,设计美学的理论知识对于我们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它是我们实践工作的理论基础。因为设计的发展是继承和发展的过程,设计师只有通过欣赏美的事物或者从美的事物中得到启发,从而设计出更美的作品,本文在研究西南民族建筑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同时,通过设计美学的角度去观察、发现和理解西南族建筑的文化及艺术形式如何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进行融合,成为重要的理论方向。  相似文献   

18.
设计素描是在现代设计教育的发展中逐步产生的,有别于纯艺术的素描造型训练.如何使设计素描适应设计产业的要求,达到造型基础训练的目的,已成为艺术设计专业基础教学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9.
项目教学在艺术设计课堂上占据重要地位,这是因为艺术设计是一门极富实践性、创造性和时代性的专业,设计者只有通过参与"项目"才能获得更多经验、有所提高;翻转课堂是在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发展起来的创新型教学模式,是当前艺术设计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对于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具有较高价值。基于"项目"导向的翻转课堂,以"项目"为驱动,以翻转课堂为载体,构建高效、高能的现代艺术教学新模式课堂,成为破解当前艺术设计低效、低能教改困局的重要尝试。  相似文献   

20.
现代的平面设计,正处于一个充满了诱惑和戏剧性的时代。艺术设计语言的困惑以及在传统的、现代的二元对立关系中,处于彷徨无依的困境构成了设计的困惑。因此,发掘中国的本土性的设计理论使之能够在现代社会发挥作用,将是一个具有巨大魅力的课题。现代平面设计与民族传统艺术融合的理论提出,以及设计思维的发散性、创造性,必将成为平面设计理论由第一世界艺术设计的从属形态,转变为中国平面艺术设计理论的独立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