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20年1月1 4日,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教育部在总结高校自主招生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也称"强基计划")。教育部决定,2020年起,原有高校自主招生方式不再使用。这相当于在我国实行多年的高校自主招生与大家再见了,许多考生和家长疑问:是不是自主招生完全取消了,以后只有全靠高考成绩一条路了?其实也不是,教育部在取消自主招生的同时,推出了强基计划,强基计划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有志于参加自主招生的考生和家长需要认真关注和研究强基计划。  相似文献   

2.
又到了一年一度高校自主招生报名的时间了。对于这场自主性极大、和高考关系紧密的考试,你了解多少?自主招生是中国高等教育招生改革扩大高校自主权的重要措施,由高校自行组织,一般由笔试、面试两部分组成。绝大多数通过自主招生选拔的考生,仍必须参加高考(少数例外),他们在被通过自主招生考试的高校录取时可获得20分或不等的优惠。究竟哪些学生适合自主招生呢?一般而言,有实力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高校招生》2003,(4):13-18
为进一步深化高等学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扩大高等学校招生自主权,培育教育创新人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国家教育部决定2003年在22所高等学校开展自主选拔录取的试点。具有特殊才能的考生,有望在今年获得自主招生高校的“特招”。 2001年,经教育部批准,江苏省在该省范围内首次尝试高校自主招生改革,参与自主选拔录取的高校为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到了2002年,该省自主选拔录取试点的高校扩大到了6所。在这6所高校中,另外3所高校分别为南京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河海大学。2003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确定自主选拔录取试点的高校达到了22所。这22所高校中,除了上述的6所高校外,其中包括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16所高校(详见本期的权威发布)。那么,这些自主选拔录取的高校如何进行招生?如何进行考评?在录取过程中有些什么具体规定?等等,这些,都是广大考生、家长及社会所关注的。为此,我们特别刊出了这些高校今年实行自主选拔录取在招生对象、招生程序、考核内容等方面的相关内容,供广大考生参考。需要特别提醒广大考生的是,鉴于今年自主选拔录取试点的各高校在个别录取政策方面可能还有调整,因此,具有特殊才能的考生在报考时应参见自主选拔录取试点的各高校发布的2003年招生章程。我们在文后也将一并刊登出这些自主选拔录取试点高校的通联方式。  相似文献   

4.
郭彬 《文教资料》2011,(17):156-158
随着高校自主招生改革的不断深入,联合考试成为高校自主招生考试的一种新形式。高校自主招生联考具有成本低、考生选择机会大、公信力强等优势,但也存在公平性欠缺、增加考生负担等缺陷。未来高校自主招生联考应朝着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维护联考公平、探索人才培养机制等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近日,有关部门提出:鼓励省级招办自主选拔录取考生,并将人选考生填报高校志愿时间安排在高考之前.推出这项新政最大的效用,就是为了解决考后相关高校对自主招生候选考生的争夺. 这种让考生"一锤定音"的做法,实际上是在避免考生择校中的"三心二意".由此,再配合不同高校同时进行自主招生测试,考生就只能二选一、三选一,不能"一马双跨",这就保证了只要考生获得某所高校自主招生资格,就确定了不再选择其他高校.这样做也避免了高校间恶性竞争或自降身份满足考生的各种要求,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生源大战,高校形象得以维护,尊严得以体现,实为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6.
李兵 《考试研究》2012,(2):12-19
自主招生向农村考生倾斜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是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突破之举。然而,自主招生向农村考生倾斜必须以有效确认考生的农村户籍为前提,避免少数“非转农”考生占用农村考生的录取候选人名额。教育部和试点高校还应共同资助农村考生,以免除他们应试的后顾之忧。试点高校必须调整面试的方式与内容,使自主招生能全面考查农村考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双周快报     
时评高校自主招生为何遭遇尴尬晏扬今年浙江和江苏省一些高校的自主招生遭遇令人意想不到的尴尬:生源质量明显下降,高分考生不辞而别,自主招生招不满。原因有二:一是很多中学推荐的学生并非学习成绩拔尖者,自主招生的生源整体质量不高;二是一些高分预选生临时“倒戈”,另攀高枝,没有按照原先的约定填报志愿。然而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是,高校自主招生的意图究竟何在?高校自主招生是否应该只把眼睛盯在高分考生身上?自主招生政策原本讲求的是“不拘一格降人才”,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是陷入人为设置的怪圈,没能走出“惟分数论”的泥沼。一些高校招生负责人称这是坚持“宁缺勿滥”,笔者认为各高校的人才观念需要转变,选拔人才的思路有待拓宽。——2003年8月11日《中国青年报》  相似文献   

8.
熊丙奇 《教育》2013,(7):17
在2月5日《新华每日电讯》撰文指出:近年高校自主招生"神题"不断,贡献了"玉皇大帝和如来哪个大?""老子和孔子打架你帮谁?"这类考生们到现在也不知道怎么求解的题目。总体看来,"神题"出现几率最高的场合,是自主招生测试,这包括中考自主招生和大学自主招生。老师们之所以出这些题目,据说是为了考察学生的思维能力。然而,在笔者看来,这些考题的质量并不高,除了"神化"自主招生,增加考生的  相似文献   

9.
一、自主招生概况 高校自主招生考试,是高校扩大自主权利的一个体现,是中国高等教育招生改革,扩大高校自主权的重要措施。自主招生选拔由高校自行组织,一般由笔试、面试两部分组成。通过自主招生选拔的考生必须参加高考(上海地区除外,上海地区考生通过复旦、上海交大的自主招生选拔后,高考成绩可仅作参考),在高考录取时可获得若干加分的优惠。因此,许多高中,  相似文献   

10.
高校自主招生改革11年来,在转变高校选才理念,提升生源综合素质,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引导基础教育改革,促进素质教育实施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遭遇高校选拔自主权不足,不利于农村考生参与竞争,高校和考生投入成本高、效率低,招考缺乏有效监督机制等困境。未来的自主招生改革应进一步落实高校招生自主权,服务基层考生,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多元化的招生录取标准,探索高水平院校联考,促进招生管理法制化。  相似文献   

11.
张桦  佚名 《高中生》2008,(6):62-63
一、参加自主招生的三个步骤实行自主招生,目的是使试点高校能够根据自己的办学要求来选拔适合学校特色的优秀考生。考生想通过自主招生考试被试点高校录取,要过三道关。  相似文献   

12.
高校开展自主招生已经有8年了,规模和社会影响也越来越大,但仍有很多考生和家长对自主招生缺乏准确的认识,对招生程序知之甚少。适不适合?划不划算?如何准备自主招生测试?等等这些是每位考生和家长想要迫切了解的。本文将逐一回答以上问题,希望能为您备考自主招生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高校自主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联考成为自主招生考试的一种新形式。高校自主招生联考具有降低高校招生成本、考生选择机会增多、招考公信力强等优势,但也存在考试公平性欠缺、招生与人才的培养相脱离等不足。未来高校自主招生联考应朝着明确联考定位、维护联考公平、探索联合培养拔尖人才等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招生考试通讯》2010,(10):20-21
2010年全国共有81所本科院校开展了自主招生,自主招生比例扩大珂10%。高校覆盖率和考生参与度日益提高,对自主招生的关注度也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5.
《教育》2012,(2):28
推荐理由:自主招生改变了我国学子"一考定终身"的高教模式,固然考生还是不得不跨"应试"的门槛,但"个性化"的自主招生,不乏为探路教改的大步前行之举。新闻回放:教育部推出自主招生是扩大高校自主权、深化高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对选拔优秀创新人才的新探索。入选考生均须参加全国统考,成绩达到生源所在省(自  相似文献   

16.
面试是高校自主招生的一大特色.高校通过设置面试环节来考查考生的综合素质。由于面试采用评委老师与考生“多对一”“多对多”的交流方式,没有统一的试题而令人倍感神秘。自主招生在即,有的考生关注面试试题,有的考生研究面试攻略……本文将为考生揭开自主招生面试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阳光高考网站2009~2011年京、津、沪、渝四地高校自主招生简章为样本,通过对考生资格要求、考生如何被推荐并完成考试、考试成功后的资格获得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自主招生吸引着直辖市最优秀的高校参与,优势教育资源积极分享新政策给予的发展空间;考生拥有的优势决定了自己能否有资格参与自主招生;高校在自主招生中获得了比传统高考更大的自由,招生出现了竞争与联合;高校、中学、个人以及与之对应的国家、社会、家庭,在自主招生中体现着密切的优势传递关系;高校招生的自主是较为有限的自主,高校招生方式、方法的逐渐成熟带来了自主招生的多变,导致参与各方不断磨合,以求互相适应。  相似文献   

18.
一、问题的提出 (一)高校自主招生出台的意义我国目前实施的高等学校自主招生政策,初衷是为了促进教育机会公平,把那些优秀的、有特殊才能的,却可能因高考失手的考生录取进重点大学。这种国家举措的出台,对打破高校招生的“大一统”模式,消弭统一高考对我国教育发展的负面作用也具有长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佚名 《高中生》2008,(6):60-61
自主招生制度自2003年开始实行。它为考生多带来一次选择的机会,所以备受广大考生的青睐。那么,什么是自主招生、什么样的考生适合选择自主招生、怎样备战自主招生考试呢?本期将介绍这些方面的情况。本期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考生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信息为准。  相似文献   

20.
自主招生考什么?自主选拔录取招生制度一经推出就备受考生和家长的关注,在随后的几年里,越来越受到优秀考生的重视,渐渐成为一种新的热潮。对有某项特长或者综合素质较高的优秀学生来说,参加自主招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选择,然而,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这种招生制度不是适合所有考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