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在经历了传统与过程教学法之后,学习者的写作水平仍在低谷徘徊。模因论为语言习得及语言传播规律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以模因论为理论支点,认为模因的复制传播机制给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带来了新启示。  相似文献   

2.
王莉 《科教文汇》2009,(10):119-120
针对应用文教学现状,提出以“理论为先导,实践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指导应用文写作教学实践,以“讲-练-评”非线性教学模式结合传统教学模式和现代教学模武的优点和长处以及各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来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  相似文献   

3.
模因论是解释语言发展和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本文讨论基于模因论的语言模因现象,分析基于模因论视角的《学前综合英语》教学,对有效开展学前综合英语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吴冠青 《科教文汇》2014,(17):180-180,226
在面对英语写作时,学生往往感到缺乏词汇或不知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往往写出与主题风马牛不相及的英语作文,这样一来学生也就慢慢地对英语写作失去了兴趣。而模因论作为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为我们外语教学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启发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可以利用模因复制、传播的特点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因此本文将模因论与英语写作结合起来,试图找到一种更有效的写作方法。  相似文献   

5.
余琳 《科教文汇》2009,(21):159-159,161
本文分析了高职英语应用文写作的现状,认为高职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必须加强英语应用文基础知识的输入,把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堂计划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并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高职英语应用文写作的现状,认为高职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必须加强英语应用文基础知识的输入,把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堂计划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并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7.
赵凌志 《科教文汇》2013,(35):63-64
语言学习的过程是语言输入和输出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过程。本文主要通过对模因理论、语言模因、语言输出假设三者关系的阐释,提出了依据模因理论进行二语学〉-j者语言输出能力培养的可行性,构建了模因论下的二语口语和写作输出能力培养途径,旨在提高我国高校外语教学效果,为模因论的应用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本文试从模因论的角度出发,运用模因周期理论和翻译模因进化理论,重新审视外语翻译教学,探讨了外语翻译教学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加强外语翻译教学的相关策略,对解决当前外语翻译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一定的建设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试从模因论的角度出发,运用模因周期理论和翻译模因进化理论,重新审视外语翻译教学,探讨了外语翻译教学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加强外语翻译教学的相关策略,对解决当前外语翻译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一定的建设意义.  相似文献   

10.
黄慧  刘萍磊 《科教文汇》2007,(11Z):99-100
本文试从模因论的角度出发,运用模因周期理论和翻译模因进化理论,重新审视外语翻译教学,探讨了外语翻译教学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加强外语翻译教学的相关策略,对解决当前外语翻译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一定的建设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丁燕 《科教文汇》2014,(26):27-28
高职教师除了掌握必要的学科内容和教学技能之外,还必须拥有一种“扩展的专业特性”,指教师要通过系统的自我研究,以及研究别的教师和课堂检验的相关理论,用以指导实践,实现专业上的自我发展,这种研究被称为“行动研究”。目前国内行动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已经相当丰富,有关行动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也得到了研究者们的积极关注。但是,针对行动研究与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发展的研究相对较少。行动研究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这与高等职业教育英语教学将“应用性”视为其本质属性的理念相一致。将行动研究引入高等职业教育英语教学,使得行动研究成为高职英语教师应为和可为的一种教学研究与实践,对唤醒专业发展的自觉意识,培育专业精神,更好地推动高职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旨在探讨行动研究对于高职院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且以ESP课程为个案阐述了进行行动研究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2.
张容芳 《科教文汇》2014,(30):164-165
会计是一门集应用性、实践性和综合性于一体的课程,受到传统教育模式"重理论,轻实践"的影响,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应注重教学模式的改进。将案例教学法应用在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中,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巩固学生所学的会计理论,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本文拟对会计案例教学的现实意义、实施应用及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   

13.
陈莉娜  李燕 《科教文汇》2011,(26):37-38
本文讨论了如何在《英语课程与教学论》的日常教学中开展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活动,并根据英语专业的特点,提出了树观念、抓特色、重实践、强反思的训练理念。  相似文献   

14.
朱蕤 《科教文汇》2014,(29):101-102
近十年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虽成果累累,但也存在诸多问题。“输出驱动假设”的提出为解决教改中的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和新视角。本文以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为例,试图从师生角色、教学方式、评估方式三方面论述“输出驱动假设”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刘海舟  钟慧 《科教文汇》2012,(25):124-125
本文以具体的课文为例,探索将包天仁教授所创立的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运用到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方法。"四位一体"的课堂教学模式(4P模式),分为准备、呈现、操练和产出四个阶段。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也适用于大学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16.
吕娜 《科教文汇》2011,(34):128-129
上世纪中期,专门用途英语应运而生,它是全球经济的发展以及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的产物。目前,对专门英语国内外教学界比较重视。英语教学改革也在逐渐从基础英语教学向专门英语教学的方向转变。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优化了课堂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理念,对于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有着重要的影响,实践证明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本文基于此对专门用途英语中实践"四位一体"教学法进行探讨和研究,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高中英语教学中生本主义理念运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颖颖 《科教文汇》2011,(35):138-139
本文从学生的语言学习主体地位和作用运用来分析激发学生语言学习主观能动性的作用,通过体现"以生为本,综合发展"的理念来优化生本主义教学理念在实践中的运用。生本主义的运用是构建和谐课堂教学和优化师生情感的重要方式,也是提高课程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尝试。  相似文献   

18.
胡奇军  吴艳霞 《科教文汇》2012,(10):103-103,139
英语教学应当以提高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为最佳目标,但是传统的英语教堂只是一味进行"满堂灌",轻视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沟通等能力方面的培养。因此,培养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性是一条有效的途径。本文介绍了参与性教学的内涵和特征,并根据教学实践提出了一些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9.
贾佳 《科教文汇》2012,(32):43-43,47
“商业银行经营”课程具有较强的专业理论性和操作技术性,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应借鉴西方理论成果,注重案例教学,推广双语教学,以实训环节为契机,完善成绩评价标准,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际能力.  相似文献   

20.
孙莹 《科教文汇》2020,(4):166-168
本文基于补缺假说的角度下,旨在探究“3E”教学模式公共外语课程中的应用。依托于当前的研究成果,以及在高校的教育实践,研究者结合普遍语法的可及性,针对补缺假说的成因、现象以及影响,以“3E”模式作为公共外语课程的教学指导理念,阐述了具体三个维度的课程设计与理论的应用。本研究为二语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尽可能减少语言补缺带来的问题,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学习风格,有利于二语学习的过程,提高其英语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