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5元钱的故事     
那已是几年前的事了。当时,我还在担任班主任。班上有个学生叫小凯,他的父亲在一场车祸中不幸丧生,母亲因没有固定工作,就像寄居在屋檐下的燕子常年漂泊不定,对儿子也就疏于管教。久而久之,小凯不仅学习成绩差,而且品行不端,经常惹是生非,有时向同学借钱却不归还,最后竟无赖到底。  相似文献   

2.
小凯,小学二年级男生,上课发言积极,平时也喜欢帮老师擦擦讲台,发发本子,但作业总是拖拖拉拉,凌乱潦草,甚至不做。家长反映:小凯在家做作业时,一会儿看电视,一会儿干别的,常常拖到九、十点钟还没有完成。  相似文献   

3.
《父母必读》2009,(7):156-156
《小凯的家不一样了》 安东尼·布朗,位非常棒的“孩子代表”,他的作品总能入木三分地刻画出孩子的内心。拿这本书来说,爸爸出门前对小凯说:“家里就要变得不一样了。”这下可给小凯的脑海投入了一颗不安的小石子,  相似文献   

4.
披肩     
那是一条漂亮的披肩,看上去柔和舒适,蓝色的衬底,托着用红线编织成的图案,下摆垂着一缕缕丝穗。它挂在小铺里,吸引着过往的行人。人们欣赏着,像是在观摩一件珍贵的艺术品。凯薇和母亲第一次路过那家小铺,也都情不自禁地被那条披肩吸引了。当母亲的手轻轻拂过披肩时,凯薇发现,  相似文献   

5.
正原诗:"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晛睆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译文:"和风吹自南方来,吹拂酸枣小树苗。树苗长得茁又壮,母亲养子多辛劳。和风吹自南方来,吹拂枣树长成柴。母亲贤惠又慈祥,我辈有愧不成材。泉水寒冷透骨凉,就在浚城墙外边。养育儿子七个人,母亲养子多辛劳。清脆婉转黄  相似文献   

6.
每一个孩子都是母亲的骨肉,失去骨肉的悲痛孩子们是永远没有办法体验到的,因为他们不知道母亲孕育一个小生命的艰辛,也不知道那个可爱的小生命带给母亲的欣喜与幸福!  相似文献   

7.
一、《诗经·凯风》篇的本义:是一篇儿子们未能尽力回报母亲养育深恩和期望而自愧自责的亲情诗。本为盛赞母爱的诗歌杰作。二、汉、宋经学的玷污。《诗序》等无端地诬蔑诗中母亲:“卫之淫风流行,虽有七子之母,犹不能安其室”,“欲去嫁也”。《诗序》流弊很大,一直危害到今。三、《诗序》谬说经久不破的儒家诗教、经学师法、家法等原因。四、《凯风》诗的正确古义,汉晋唐宋人多奉为“千古母仪”,朱熹后来也公开改变观点,对母亲发出“不胜凯风寒泉之思”  相似文献   

8.
原诗:“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晛睆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译文:“和风吹自南方来,吹拂酸枣小树苗.树苗长得茁又壮,母亲养子多辛劳.和风吹自南方来,吹拂枣树长成柴.母亲贤惠又慈祥,我辈有愧不成材.泉水寒冷透骨凉,就在浚城墙外边.养育儿子七个人,母亲养子多辛劳.清脆婉转黄鸟叫,黄鸟叫来似歌唱.养育儿子七个人,无谁能安母亲的心.”  相似文献   

9.
李老师担任班主任工作已有多年,她一直受到学生的喜欢与信任。这段时间,班里的小凯同学引起李老师的特别关注。小凯因父母要闹离婚,整天郁郁寡欢,觉得没有安全感,因此也影响了学习和正常的生活。他来向李老师求助。李老师约谈了小凯的父母,把小凯的情况与他们沟通,希望他们要充分考虑孩子的感受。李老师的一番劝解,让小凯父母十分感动。渐渐地,他们把李老师当做了朋友,有什么家庭矛盾都喜欢向李  相似文献   

10.
凯列班不能仅仅被视为纯粹邪恶的象征,他不同于老一代的邪恶势力———他的母亲西考拉克斯;他的兽性与安东尼奥败坏的人性也是有区别的。普洛斯彼罗提供的凯列班的形象也仅仅是他自己的发明,我们不能以此来界定他。在凯列班身上,我们既看到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也看到了原始状态下趋向邪恶的力量。他的野性是人性的原始形式,而他是介于兽与人之间的“半人类”。  相似文献   

11.
披肩     
那是一条漂亮的披肩。看上去柔和舒适,蓝色的衬底,托着用红线编织成的图案,下摆垂着一缕缕的丝穗。它像是一件珍贵的艺术品挂在小铺里,吸引着过往的行人。凯薇每次路过那家小铺,总情不自禁地要盯着那条披肩看一会。一次,当母亲的手轻轻拂掠过那条披肩时,凯薇发现,她的眼神异样地闪烁着。在凯薇的心灵深处,一个声音在说话:“妈妈需要它,那条披肩是为妈妈织的。”赶集的日子又到了。清晨,凯薇跟着母亲,搭上一辆马车,带着母亲制的泥坛和酒樽,准备到集市上换一些食品和生活必需品。从凯薇住的村落到集市要经过很长一段的颠簸路,一路上要穿越变幻…  相似文献   

12.
厚望     
一曲《常回家看看》 ,热了天下多少父母的心田 ,启迪了神州大地多少儿女们的情怀。记得我小的时候 ,母亲常对哥哥教诲 ,做人四个字 :忠诚、孝道。那时候我小 ,对这四个字的含意似明似暗 ,似懂非懂。等到我读初中、高中时 ,母亲又拿教哥哥的话来教诲我 ,我似乎有些明白了。母亲说的“忠诚” ,就是为人守信 ,尽忠职守 ,不欺人 ,不骗人。“孝道”就是敬老爱幼 ,孝顺父母 ,不轻狂无理。在母亲讲评哥的行为中 ,我暗暗受到许多启发。哥对母忠 ,从不欺人 ,也不骗人 ,即使做错了什么 ,也实话实说。母亲很少发火 ,也不训人 ,总是用那期待和鼓励的目光…  相似文献   

13.
犟小妹     
说起我的小妹来,就一个字——犟!犟得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小妹仅小我一岁,小时候常因为倔强惹得母亲操起棍子,她非但不跑,还拧着脖子,瞪着双眼,站在那里等着母亲打。母亲拿她也没办法,就常常说她是捡来的,小妹当然不信。  相似文献   

14.
白姑娘     
<正>我家乡的小镇上,有一座小小的耶稣堂,一座小小的天主堂。母亲是虔诚的佛教徒,当然两处都不去。但对于天主堂的白姑娘,母亲却有一份好感。因为她会讲一口道地的家乡土话,每回来都和母亲有说有笑,一边帮母亲剥豆子、理青菜,一边用家乡土音教母亲说英语:"口"就是牛,"糖糕"就是狗,"拾得糖"就是坐下……母亲说:"番人话也  相似文献   

15.
斯奈儿坐在床头上对着一堆衣服发呆,她不知道穿哪一件才能吸引王子凯索的注意力。斯奈儿紧张的不光是她必须引起凯索的注意,事实上,她背负母亲依娃于前一天夜里赋予的新使命,去偷王子凯索腰带上的那枚黄宝石。嗯,是的,只是一枚宝石,但不同的是,那枚宝石是可以开启魔法王国大门的钥匙。  相似文献   

16.
悠悠 《少年文摘》2016,(4):6-11
估计不少17岁的学生可能还在思考将来该做什么,美国加州17岁华裔小伙子凯孝虎却已拥有两所大学的学士学位,现在更进入人人称羡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工作。他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取得如此傲人的成绩呢?理想萌芽,放任想象1998年2月14日,一个男孩在美国洛杉矶降生了,爸爸是巴西人,妈妈是台湾人,有着一张东方人面孔的男孩随母亲入台湾籍,取名凯孝虎,小名小虎。  相似文献   

17.
《春蚕》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尽管三年级还不要求学生归纳中心思想,但是如果对它的主题思想缺乏认识,学生也就不容易正确地理解课文的内容。文章通过记叙母亲养蚕的艰辛,赞颂了母亲对儿女深沉的爱,表达了儿子对母亲的怀念和爱戴之情,是一首伟大母爱的颂歌。从课文内容来看,作者详细地描写了母亲养蚕的过程和种种艰辛,把母亲一颗爱子的拳拳之心,呈现在读者面前,伟大的母爱,是母亲不辞劳累的动力。从母亲的神态来看,为什么当蚕儿生命开始后,她是“微笑着”把这些小生命抖落在小匾里呢?是因为这小生命的诞生,使母亲的心中升起了  相似文献   

18.
白姑娘     
正我家乡的小镇上,有一座小小的耶稣堂,还有一座小小的天主堂,乡人自由地去做礼拜或望弥撒。母亲是虔诚的佛教徒,当然两处都不去。但对于天主堂的白姑娘,母亲有一分好感,因为她会讲一口地道的家乡土话,每回来都和母亲有说有笑,一边帮母亲剥豆子、择青菜,一边用家乡土话教母亲说英语:"口"就是"牛","糖糕"就是"狗","拾得糖"就是"坐下"。母亲说":番人话也不难讲嘛。"我一见她来,就说:"妈妈,番女来了。"母亲总说:"不要叫她番女,喊她‘白姑娘’嘛。"  相似文献   

19.
小凯的心病     
小凯是个沉默内向的高中男生,学习中等水平,朋友也不多。可是在小一些的时候,他不是这样子的,那时他很快乐,很活泼。原来从初三的时候起,他有了个不能向别人说的隐私。那件事,不光使他恐惧不安,常常自责,甚至性格也变得不能和人接近。  相似文献   

20.
一、背景介绍 小凯(化名),某重点高中二年级男生,父母离异,但一家三口现在仍住在一起.去年父亲的生意面临破产,家中负债,让他感觉压力巨大,并认为作为一个男子汉就应该承担起家庭的责任.他特别喜欢打篮球,并且加入了班级组建的篮球队,自我感觉篮球技术比较成熟,并引以为傲.然而在本学期的校级篮球比赛中却没有获得期望中的名次.两个多月前,母亲因认为他好胜心过强,且思维偏执,建议他来进行心理咨询,但他坚决拒绝.此次因为小凯感觉自己患有严重强迫症且非常痛苦才找心理教师寻求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