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利用网络数据抓取以及人工识别的方法分析"乐清女孩乘滴滴顺风车遇害"事件中媒体的微博及其评论,探讨媒介框架对社会事件中的网络情绪表达的作用。研究发现,社会事件中的情绪表达跟舆情热度一致,情绪随着舆情走向逐渐消退;媒介框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网络情绪的类型与唤醒度;媒介框架与受众认知的一致度决定受众的情绪指向,与公众信息需求和利益冲突的媒介框架可能导致网络情绪指向媒体。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 探析硕士研究生网络学术信息查寻行为中的情绪作用机制,以深化信息查寻行为中情绪问题的研究。[方法/过程] 通过半结构化访谈法,收集网络环境下25位硕士研究生学术信息查寻活动的相关数据,使用三级编码对质性数据进行分析,提炼其信息查寻行为中的情绪特征与行为特征。[结果/结论] 硕士研究生在网络学术信息查寻行为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类型的情绪效价和情绪唤醒度,前者包括积极情绪、中性情绪和消极情绪,后者包括高唤醒度、中唤醒度和低唤醒度;情绪效价与情绪唤醒度将引发不同类型的积极行为与消极行为。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上的网民情绪是社会舆论的风向标,是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本文从网民情绪和网络舆论的概念入手,阐述网民情绪的形成机制,浅析网民情绪与网络舆论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指出网民情绪对网络舆论的影响,分别是增加网络舆论的煽动性和感染力、提高网络舆论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加速网络舆论的生成和衰退。  相似文献   

4.
当前中国社会总体的情绪基调是积极向上的,但负面情绪的存在依然不容忽视。社会负面情绪主要表现为焦虑情绪、仇官仇富情绪、失望冷漠情绪、空虚无聊情绪还有孤独情绪等。负面情绪是这个社会不和谐因素的体现,如果任由其堆积而置之不顾将会对社会的发展造成致命的伤害。及时关注和消解社会民众的负面情绪,能够引导整个社会在和谐、健康的氛围中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内容分析法,从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层面,对建党百年当天的"人民日报"和"央视新闻"官方微博账号发布的内容进行分析,发现媒介事件理论的社交媒体时代适用性.通过对发布内容的情感动员策略分析,发现诉诸情绪感染和诉诸身份认同的情感动员策略更能激发网民的关注,对调动网民情感具有明显的效果,有利于传播社会共识性价值,实现社...  相似文献   

6.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研究互联网对网民心理产生的影响及其相关因素。通过对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单因素方差分析以及相关性分析发现,互联网对网民的心理影响可以归结为“正面情绪”、“负面情绪”和“现实活动”三个因子;网民对网络的使用有助于其提高正面情绪,改善负面情绪,但也抑制他们对现实活动的参与。此外,互联网对网民的影响还受到性别、年龄、学历、婚姻、职业、收入和居住地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情绪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心理现象,它不仅反映在生理活动之中,也反映在个体的表达方式和行为之中,是驱使个体行动的高级动力。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人们的心理问题和情绪冲突逐渐增多。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互联网日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传情达意的重要渠道,同时也成为缓解压力、释放情绪的新窗口。本文以传播学、情绪心理学为切入点,研究在网络传播过程中网民的情绪表现方式及特征,探究网民情绪传播的社会动因和心理动因。  相似文献   

8.
《新闻界》2016,(7):52-58
本研究通过2002-2015年间191个"网络民粹事件"的媒介文本进行内容分析,测量了不同的情感动员策略使用与效果,发现了情感动员策略与行为结果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悲伤情绪与"网络民粹主义事件"中出现正面行为的趋势一致,愤怒情绪与出现负面行为结果的趋势一致。191个典型案例中,出现正面行为后果的次数多于负面的行为后果,这说明对于"网络民粹主义事件"的研判,需要我们区别对待、差异化管理,从而避免转化为危害更大的冲突性事件。  相似文献   

9.
情绪是心理学上的名词,它指的是一种心理状态.网络舆情治理中所指的情绪,主要是指网络负面事件和突发事件中的情绪,它来源于网民对整个社会生态的认知.在微博平台中,转发是指用户把他人的微博内容以转发的形式发布出去,在新浪微博中高达65%的内容为转发内容.①通过舆情分析软件Eagtek进一步分析,我们发现这些转发主要来源于极少数的微博,在研究中我们称之为高频转发微博.  相似文献   

10.
王恩界  张晓明 《新闻世界》2011,(12):179-180
通过对一起恶意网络谣言的分析发现,在网络谣言阶段中,网民舆论由于受到负面情绪影响而表现出“讽刺受害人”倾向;在谣言澄清阶段网民舆论开始向“同情受害者”转变,而网络印刻效应可以作为解释网络论坛舆论发生、转变的一种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以使用与满足理论为基础,以大学生网民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研究大学生网民手机阅读行为的使用动机与使用满足度问题。研究发现,大学生网民手机阅读行为有五种动机:使用便捷、友好互动、阅读体验、知识娱乐以及个性呈现,且使用动机具有普遍互通性,无人口统计学(如性别、专业背景)层面的差异;大学生网民手机阅读满足度呈中等偏上水平,产品仍有广阔提升空间,使用满足度亦有普遍互通性;"阅读体验"与"知识娱乐"动机对使用满足度产生较大影响,其他三个动机变量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突发事件中的网民负面情感是群体性思想、心理、情绪和要求的综合表现,如果不能及时疏导和排解,极容易衍生公共危机.基于象征互动理论建立互动情境、个体认知、社会文化三个维度组成的分析框架,运用定性比较分析法对新冠疫情初期网民负面情感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个体后果感知、社会期望文化、央媒议程是影响网民负面情感生成的重要因素.在突发事件中,要从个体的认知上减少公众的怀疑与猜测,要从社会期望上满足公众的需求,要运用主流媒体弘扬社会正能量.这为引导网络负面情绪、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一条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3.
合理使用新媒体进行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能有效辟除谣言、维护社会稳定,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社会治理的可靠方法。为了解政务微博在危难突发事件中的情绪引导机理,"8·12天津港爆炸案"被选为研究对象。结果显示,危难型突发事件会急剧降低网民情绪值,这种情绪低潮会在一周内逐渐消失,被其它热点话题所取代。且网民情绪值与当日相关话题内容和总量成正比,女性表现出更多关注和同情,情绪化倾向更大。而官媒发布相关话题的实时报道可以推动舆论整体走向。因此,政务微博在危难情况下合理公布社会新闻引发网民同情心可以舒缓民众情绪,这对制备应急预案和社会治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论流通馆员的负面情绪及其管理策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瞿红 《图书情报工作》2006,50(7):132-135
针对图书馆流通部门及流通馆员的工作现状,提出流通馆员负面情绪的管理问题,列举和总结负面情绪在工作中的主要表现及造成 的不良影响;从工作因素、个人因素和人际关系因素三个角度分析负面情绪的形成。在此基础上,从个人调节和图书馆组织干预两大途径提出对 流通馆员负面情绪实施有效管理的方法与措施。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南京梧桐树事件"为分析案例,探讨网民在挑战官方政策合法性的过程中,如何采用话语转译与意义勾连两种话语和行动策略,进行情感动员、资源动员与"政治机遇"扩大。这对于管理部门深入理解网络集体行动的多元逻辑、正确面对冲突与矛盾、实现社会管理创新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以Web2.0技术为基础的Blog、Weblog、SNS、IM、QQ等新媒体群的出现,不仅为公民表达提供了极大的便捷,也为社会情绪的网络扩散提供了通道与可能,使得一些负面情绪通过网络被迅速放大,以致成为社会不安定的新的因素,给社会管理带来巨大冲击和严峻挑战,因此,高度重视社会情绪的网络扩散,采取积极措施加以应对,已经成为社会管理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我国网民的"非理性情绪"现象出发,通过结合其产生的浅阅读背景以及网络机制,从多个角度讨论浅阅读和网络机制双重作用下的我国网民的非理性情绪的现状,并进一步探究其本质、产生的原因及规避措施,也为当下网络媒体的发展及网络舆论的引导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社会危机极易催生社会负面情绪。在情绪传播的过程中,如果负面情绪无法得到合理的宣泄或疏解,就容易致使公众作出非理性的行为决策。因此,公众出于本能和自身需求,需要借助蓄意隐喻进行情感调适。2022年,“抗阳段子”在阳性人员一度激增的背景之下应运而生,成为借助蓄意隐喻消解社会负面情绪的重要载体,并从语言、思维和认知三个维度对社会情绪进行疏解。  相似文献   

19.
《新闻界》2019,(2):76-83
市场全球化使我们由生产型社会迈入消费型社会,中国已经进入感性消费阶段,逐渐呈现出消费感性化的趋势。本文通过认知神经实验和问卷调查研究情绪对广告传播的影响,考察了情绪的维度理论框架下情绪效价、情绪唤醒水平与广告效果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第一,广告诱发的被试情绪唤醒水平正向影响其广告观看时间,但广告诱发的被试情绪效价与其广告观看时间不呈相关关系;第二,广告诱发的被试情绪唤醒水平与其广告态度和购买意愿无关;第三,广告诱发的被试情绪效价正向影响其广告态度和购买意愿。本研究的发现为感性消费时代情绪在广告传播中的运用提供了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旨在探索公益广告对社会大众捐赠心理的提醒与引导作用。基于情感适应理论,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研究了感性诉求公益广告所引发的受众情感变化及其对后续捐赠动机和意向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正面和负面感性诉求公益广告会分别引发正面和负面情感,负正结合广告诉求引发低负面情感;与正面情感相比,负面情感会激发更高的捐赠意愿,但是相比于高负面情感,低负面情感下的受众会产生更高的捐赠意向。此外,本研究还发现不论情感类型,情感对捐赠意向的影响都是通过中介变量动机完成的,其中负面情感下的受众易于产生利他动机;但是随着负面情感的加深,受众会倾向于产生利己动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