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彦 《中国出版》2012,(12):17-19
随着网络阅读、电子阅读、手机阅读等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普及,人们的阅读观念、阅读行为正在经历一场变革。面对多元化阅读方式的冲击,纸质书籍设计该如何根据这些方式、行为以及技术的变化趋势来调整其认识与策略,突出自身的优势。基于这点,装帧设计者提出了舒适性、亲和性、综合艺术审美性、书卷之美的文化精神性等设计观念,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在多元阅读方式并存格局中挖掘出纸质书籍设计的不可替代价值。  相似文献   

2.
机遇多多的全民阅读推广工作正面临着如何转型、升级的挑战。由上海图书馆科技文献出版社在第十九个“4.23世界读书日”前夕组稿出版的《全民阅读书香文丛》,首辑六册,均以“书”字为主打概念,重点突出了继承书籍传统、宏扬书卷文化的人文立场,为“分众阅读”增添了一套知识性、人文性和可读性俱佳的新读物。  相似文献   

3.
基于保护儿童视力、培养儿童阅读习惯的需求,儿童书籍并未受到数字媒体阅读的大幅度冲击.随着国家生育政策的放开,中国儿童书籍更是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市面上儿童书籍的现状,发现中国儿童书籍设计存在的问题.基于此,结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提出了儿童书籍的整体设计原则,并提出了从五感入手,增强书籍形态设计...  相似文献   

4.
宋雪春 《图书与情报》2022,(6):134-141+2+145
敦煌石窟壁画、彩塑和藏经洞出土绢纸绘画中所存与写本书籍阅读活动密切相关的艺术呈现,是中古时期僧俗士人或学子读书活动的生动再现。其中,敦煌壁画所存“体罚学郎图”以艺术视角生动勾勒出中古时期学堂教育的历史场景,是中古社会生活史的真实投射。结合传世和出土文献中相关教育史资料,从知识传播和接受的角度出发,文章着重对学郎读书场所、阅读书目和传授者身份等问题进行了考论,同时还关注到中古敦煌地区学郎所读书卷的尺幅和装帧形态等细节问题。综合考察学郎所读书卷和“教与罚”在古代社会生活史中的价值,对于了解中国古代书籍史发展的具体形态,以及古代教育史资源的当代开发利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从书籍作为“可以使用的物品”和“传播载体的特点和为读者服务的本质”两方面入手谈书籍的美学价值,引入了“书籍设计”理念和“最美的书”的标准、潮流,分析并提出科技书籍如何因地制宜应对新的美学诉求.  相似文献   

6.
当代阅读语境下中国书籍设计的传承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的书籍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上个世纪一百年又历经夏秋冬春的变幻起伏。面对21世纪的信息时代,由装帧向书籍设计观念的转换是引发书籍出版人和设计工作者去思考的话题。探究书籍艺术的传统与现代,不能用孤立静止的视点,要寻找现代阅读语境下延展本土书卷文化的新途径。不摹古却饱浸东方品味,不拟洋又焕发时代精神,吸纳传统并与现代交融,才有书籍传承衍生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7.
郭树坤 《中国出版》2023,(24):45-49
文章针对出版工作者在编辑设计中认识偏差的现状,分析书籍装帧与书籍设计的区别,提出文编、美编应基于书籍设计的理念,打破藩篱、通力合作,满足新时代读者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阅读体验需求,针对当下出版社普遍存在文编、美编交流不顺畅的撕裂状态,提出通过强化和合共生的观念、树立守正创新出精品的理念、转换对设计工作的认知视角、完善协作创新的机制等举措构建新型文编美编合作关系,在书籍设计理念上形成共识,加强市场意识和精品意识,给图书设计注入“灵魂”。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幼儿书籍设计理念为研究对象,结合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设计心理学、美学等多学科知识,研究分析幼儿的认知思维、智力、创造力、能力等心理发展规律及特点,试从幼儿阅读兴趣、益智培养、美感教育、安全等方面指出幼儿书籍设计应遵循的设计理念,让设计师更好地把握书籍设计的思路与方向,并研究应用到幼儿书籍设计出版中.  相似文献   

9.
马强 《编辑之友》2010,(11):67-69
电子纸阅读器,采用电子墨水技术(E-ink),通过电控微胶囊来呈现类纸的质感,"白纸黑字"的效果,不发光、可在阳光下阅读.其轻薄便携,模仿传统书籍的外观,如书卷在手,可翻页、低功耗、续航时间长.  相似文献   

10.
目前电子书设计还处于起步阶段,普遍存在版面设计不够专业化、脱离书籍的阅读本质等方面的问题。因此,需要传统书籍的设计者将成熟的传统书籍设计理念导入新型载体,创造性地拓展适合数字阅读的设计思路,从而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彩的书籍形式。  相似文献   

11.
徐康在《前尘影录》一文中提及“古人以图书并称,凡有书必有图”,故有“图书”一说。可见插图从来就是书籍的形态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浏览古版本书籍,尤以宋元以后印刷出版的书册,均有引人入胜的插图和与之相得益彰的整体版式设计,令人感叹古人通过创造书籍形态去体现书卷美的匠心所在。非常遗憾,近几十年来,我国出版的书籍除少数精美佳品以外,绝大部分是一成不变的老面孔,许多门类的书籍均  相似文献   

12.
书籍形态艺术的发展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书籍形态在演变过程中深刻地、系统地反映着人类文化生活的品质.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中,书籍形态不断演变、传承、创新.现代书籍设计继承了传统书籍的形态特征,注重书籍形态的艺术表现和创新,但也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制约,如何正确把握书籍形态设计的原则及价值观,提倡健康科学的设计理念,把握好书籍形态设计的"度",需要设计师顺应时代发展脉络不断探索.如今,现代数字科技已然介入书籍形态设计,使阅读体验更加人性化、智能化,虚拟空间技术与书籍形态设计的融合成为未来探索和研究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一本设计精良的书籍除了表现书籍设计的文化内涵,还要在使用上翻阅轻松,阅读流畅,从审美的各个方面愉悦读者的视觉和触觉。在过去一些狭隘的设计理念中,认为书籍对人产生吸引力的只是封面而已,而对于书籍设计组成部分之一的翻阅设计却成了容易被忽视的环节。之所以进行翻阅设计是为了一本书能够秩序流畅地被阅读,为  相似文献   

14.
张旭 《编辑之友》2016,(9):88-92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及全民素质提升,阅读需求与阅读数量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对婴幼儿的教育及阅读习惯培养加以重视,这成为儿童书籍发展的原动力.文章基于阅读体验的低幼儿童书籍交互设计,结合低幼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通过对低幼儿童阅读感知、阅读行为、阅读学习体验分析,探讨低幼儿童书籍阅读模式交互设计,提出感官体验、情景体验的低幼儿童书籍阅读体验交互设计开发.  相似文献   

15.
余毅 《中国出版》2023,(3):44-48
数字化不仅改变了书籍的视觉形态和存储介质,而且对与之相关的阅读行为、出版发行方式、商业模式都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文章提出了数字出版时代书籍设计的主要品质特征,在产品系统的框架下,从符号、物、行为、场景4个范畴梳理和分析了数字出版环境下电子书籍设计面临的可拓展空间,最后提出了以提升设计品质为目标的书籍设计拓展实现进路。  相似文献   

16.
在速泰熙设计的一些图书中,不难注意到他比较喜欢用“书籍设计”这一词汇。其实,这一词汇和“装帧设计”没有本质的区别,但后者在人们的心目中通常是指封面设计(甚至忽略书脊、封底等),积极引入“书籍设计”,决不是做文字游戏,而是强调一种整体设计的新观念,以求书籍艺术更全面地发展。倡导书籍设计这一理念的也不是速先生一人,譬如吕敬人以“书籍形态”名之,其意相近。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经典阅读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近年来过多社会功利因素的干扰冲击,针对大学生阅读经典书籍的现状和成因,指出阅读经典的意义,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8.
赵晓 《出版发行研究》2018,(7):96-97,95
阿尔维托·曼古埃尔在其著作《阅读史》中写道:“我们不得不阅读.阅读,几乎就如同呼吸一般,是我们的基本功能.”[1] 20世纪80年代的西方,随着书籍史研究的深入开展,学者们开始关注读者在书籍阅读历史中的作用,阅读史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应运而生.斯坦福大学、芝加哥大学、罗马大学、爱丁堡大学等高校纷纷开设有关阅读史的课程,同时,一些国际性学术研究机构也开始开展阅读史研究工作,如作者、阅读、出版史学会和国际阅读协会下面的“阅读史研究小组”等机构.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西方阅读史的研究取得了不可小觑的成绩.  相似文献   

19.
书籍装帧设计是包括文字、图画、色彩三大要素的整体设计.图画,指用于装饰书籍的插图.书籍装帧中的图画语言作为书籍之“象”,是书籍之“意”的视觉呈现,体现书籍个性,吸引读者注意力,以达到传播和交流的目的,书籍装帧设计中图画语言的运用应体现时代性、民族性、创新性、整体性.  相似文献   

20.
王珏 《编辑之友》2015,(9):94-96
以读者为中心的数字交互书籍设计研究,在对读者、设计者、开发者分别作出相应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综合交互设计、书籍设计理论和数字媒体理论,对这种新兴出版物的设计思想和方法进行论证,探讨新兴媒介中传统阅读模式和设计模式的传承和革新,并力求使读者在数字交互中,探索书籍阅读的最佳效果和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