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业务研究     
手机已成为传播领域生力军,除通讯功能以外,手机的服务、娱乐及传播功能日益凸现,并且与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介的融合和新业务的开发,成为媒介时代显著  相似文献   

2.
2003年非典之后,学界开始从危机管理、媒介功能等角度探讨如何有效利用媒介进行危机传播。而随着手机技术的日臻完善,手机媒体在危机传播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其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在分析手机短信在危机事件中的表现及传播方式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手机危机传播系统模式,并从微观系统和宏观社会系统对如何发挥手机媒体在危机传播中的优势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2003年非典之后,学界开始从危机管理、媒介功能等角度探讨如何有效利用媒介进行危机传播。而随着手机技术的日臻完善,手机媒体在危机传播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其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在分析手机短信在危机事件中的表现及传播方式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手机危机传播系统模式,并从微观系统和宏观社会系统对如何发挥手机媒体在危机传播中的优势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母宗沁 《新闻世界》2014,(6):124-125
通讯技术不断发展,手机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且日益发展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的"第五媒体"。在媒介大融合的背景之下,手机媒体作为一个全新的传播媒体,在新闻信息的传播方面,越来越展现出自己的优势和特点。本文对手机媒体对新闻传播的影响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5.
从报纸到互联网,再到手机电视,人类已进入媒介化社会,随之一些问题也日益凸显,媒体异化就是其中之一。媒介化社会的到来传媒是传播媒介的简称,指负载、传播信息符号的终结性的物质实体。它包括具有信息传播功能的物质,如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也包括从事信息采集、加工、制作和传播的  相似文献   

6.
和立勇 《新闻界》2008,(5):67-69
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手机短信的新闻传播效能,正被日益发展的手机多媒体功能所淹没。现阶段对其新闻传播效能的研究和利用不足,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冒进的功利主义思想,所以充分发挥手机媒体已有功能的效能,亦是对新媒体深度开发的一种表现。因此应充分发挥手机短信传播新闻的优势,尤其在对通讯相对落后地区的新闻传播,及在重大事件新闻传播中,充分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7.
纸媒介传播的主要方式是图书、期刊和报纸,此三者在大众体育信息传播领域与互联网、手机传媒等相比已无明显优势,如何在严峻形势下谋求突破与发展成为纸媒介从业者共同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秦艳华 《中国出版》2012,(19):43-46
手机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具有了传播的功能,或者说手机就是带着信息传播的使命登上历史舞台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手机媒介在互联网日益普及的背景下,基于其独有的传播特征,与既有的各种媒体交相融合,促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网络媒体     
《新闻与写作》2008,(11):62-62
作为最方便快捷的通信工具,手机已成为新闻传播的重要媒介。据中国移动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残奥会结束,该公司推出的手机电视累计使用客户数已达165万。  相似文献   

10.
手机媒体以其强大迅捷的传播优势,目前已成为危机预警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以“7.21北京特大暴雨灾害”为例,分析手机媒体在此次危机事件中的表现和传播效果,在肯定其积极影响的同时,总结手机媒体在危机舆情传播中存在的局限.通过探析“7.21”暴雨灾害给手机媒体传播策略带来的启示,从舆情监测、防控、媒介融合、文本技巧等几个方面提出手机媒体提升传播效果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伴随通讯技术的进步,作为人们通讯工具之一的手机,其功能不断拓展,特别是短信、彩信等出现,已逐渐发展成为人们之间记录、存储、传输、交流和呈现信息的新媒介。针对手机在新闻资讯传播方面显示的优势,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传统平面媒体纷纷推出以手机为媒介的新闻信息服务的业务,即将纸质媒体的新闻内容,进行数字化转换,通过无线技术平台发送到用户手机上,使手机用户能够即时、快捷、便利地阅读当天报纸新闻。  相似文献   

12.
何晋文 《中国广播》2008,(12):63-65
1973年出现的手机,在最初的20多年时间里一直是作为移动通信工具而存在的。2000年前后,随着短信、彩信的推广,手机开始成为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相融合的媒介。后来,手机又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实现了报纸、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的功能。随着3G的商业化进程在我国逐步推广,三网融合的进程进一步加快,我国手机媒体化的特征将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西方视频传播的理论与媒介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从技术分析、传播意图、受众体验、文化价值还是市场机遇上,视频传播已经成为新媒体时代的主要传播现象,网络电视、户外视屏、手机电视等移动终端等全媒体传播渠道开发,视觉时代的图像传播迅速改变了受众的阅读习惯并激发阅读热情,不但丰富了传播的多元化格局,也为创新视频媒介策略创造了机遇。西方视频媒介和报业的尝试已经取得丰富经验,并为我国视频媒介发展和开发全媒体提供了宝贵借鉴。本文试图以视频传播的理论来源为借鉴,以西方视频传播的媒介策略为内容,深入探索视频传播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4.
谣言自古存在,历来对社会影响极大。随着信息化大潮的到来,大众传播媒介、网络媒介和手机媒介等相继问世,尤其是在网络媒介和手机媒介的推动下,谣言不论是传播速度还是影响力都有了非常大的飞跃。在信息化背景下,如何阻止谣言已成为一道摆在我们面前不得不面对的难题。仔细考察谣言的历史和发展轨迹可以发现,谣言的传播与  相似文献   

15.
随着3G手机逐渐走进普通受众的身边,充当起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工具,其传播特征也日益凸显出来。一方面,它具有人际传播的种种特征,比如强调通话的私密性、传播的交互性等;另一方面,它又具有大众传播的种种特征,手机报、网页浏览等功能的实现使得3G手机成为大众传播的工具,它可以高速上网,手机媒体成为网络媒体的延伸。但是我们也看到,尽管3G手机有着种种传播上的优势,由于其作为新兴技术存在,还存在种种传播上的弊端,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从而更好地进行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  相似文献   

16.
正手机媒体是具有一定特点的舆论传播工具,怎么利用这些特点,克服手机信息传播的负面影响和弊端,是现在和未来都要研究的重要课题。特别是在手机多元化功能的发展过程中,对手机媒体的舆论传播功能加强管理势在必行。手机媒体传播特点手机已经成为继互联网、电视、广播、报纸之后的新兴媒体。随着各方面功能的不断进步,手机成为传媒  相似文献   

17.
新闻传播学成为显学已是不争的事实。一方面与媒介自身发展有关,另一方面与社会的发展有关。从前者说,媒介在最近十年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由于技术的进步,媒介由原来的报纸、广播、电视进入互联网时代、手机时代、DV时代。新媒体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以往的传播格局,使传播自身由区域传播走向全球传播、从文字传播走向图像传播、  相似文献   

18.
陈明 《新闻前哨》2006,(2):100-100
手机,一个用于人际传播的个体媒介,因为商业的竞争和消费需求的多样化,促使其功能多样化,随着3G技术的到来,手机电视诞生了。手机电视是继传统电视、网络电视之后的第三种电视,成为大众传播的新事物。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手机成为人手一部的重要工具,网络像一张巨大的网,遍布整个中国。智能手机的普及拓宽了网络新闻传播的途径与范围,使网络新闻传播更加普遍与广泛。手机成为网络新闻传播的重要渠道,是新闻传播的重要媒介之一。  相似文献   

20.
田昊 《传媒观察》2007,(10):30-31
手机,一种在移动中进行人际传播的通讯工具,由于商业的竞争和受众需求的多样化,促使其功能多样化。随着3G技术的到来,手机和电视进行了融合,手机电视——一种新的视听媒介形式诞生了,它既整合了以往媒介的传播优势,可读、可听,可看,又打破了以往传播媒介的局限,使人们随时随地都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