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老师扮演多种角色,培养学生从学会做人开始,逐渐成人角色通常是指由他人的期望或角色规范所引导的社会行为。通过对39所中职学校的问卷调查和对35所中职学校的走访,调查结果显示:为了培养学生成人,大多数教师扮演着多重角色,包括教学者角色、组织者角色、师傅角色、家长角色、医生角色、引导者角色、激发者角色、管理者角色、革新者角色、咨询者角色、伦理者角色等;  相似文献   

2.
高校学报主编的角色定向及其职务素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学报主编负责制要求主编必须努力担当起政治学术类、人际关系类、市场信息类和综合决策类的11种角色:政治家角色、思想政治工作干部角色、稿件终审人角色、领导者角色、协调者角色、联络者角色、信息员角色、企业家角色、伯乐角色、经营者角色、学术研究家角色。同时,主编必须努力使自己具有这些角色相应的职务素养。  相似文献   

3.
高校辅导员角色现状描述、评价及其归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安徽省部分高校辅导员和安徽师范大学部分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从角色意识、角色学习、角色压力、角色技能、角色规划、角色关系、角色冲突、角色距离等方面对当前高校辅导员的角色现状进行描述。现状表明,高校辅导员存在角色冲突、角色不清、角色超载、角色异化等现象,可以从外部环境要素和内在主体要素两方面寻找归因。  相似文献   

4.
新公共服务视野下高校领导角色之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高校领导角色会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进行嬗变。在特定时期,高校领导角色的准确定位,对于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我国高校领导角色主要由政治家角色、管理者角色与教育家角色构成,这种综合性角色内含着角色的缺陷,如集权引发的缺陷、效率导向引发的缺陷,及角色伦理冲突引发的缺陷。在新公共服务的视野下,为弥补缺陷,我国高校领导角色应向教育家角色、服务者角色、重塑的管理者角色和淡化的政治家角色转变。  相似文献   

5.
依法治校过程中,中小校长所担任的多重角色之间经常相互重叠又相互交叉,经历着角色之间的频繁转换,其角色定位经常出现偏差。中小学校长在依法治校中的角色应当是多元化、多层次的,其基本角色是守法者角色、核心角色是领导者角色、主要角色是协调者角色和执行者角色。  相似文献   

6.
社会转型要求转变教师角色,把传统教师角色中的传道者角色、控制者角色和权威者角色转变为"助产士"角色、创造者角色、引导者角色、研究者角色和评价者角色,力求在真正意义上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陈二春  黎珍 《考试周刊》2007,(36):64-65
全新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传统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支配作用和统治者角色已不能适应新要求,教师应该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承担起多元化、复合式角色,如:引导者角色、管理者角色、促进者角色、激励者角色、设计者/计划者角色、研究者角色、评估者角色、组织者角色、咨询者角色、学习者角色等。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素质发展过程就是扮演大学生角色的过程,它需要经历角色期待、角色领悟、角色实践三个阶段。通过对N J市8所高校的调查分析发现,大学生基础性素质发展优秀,开拓性素质发展良好,核心素质亟需提升,且大学生素质与全面发展的角色期待存在偏差。要实现大学生素质发展与社会角色期待的契合,应当围绕"营造良好环境、推动教育改革、开发家庭教育功能、明确角色主体意识、促进角色调适"的思路,从社会角色调适、家庭角色调适、学校角色调适和大学生角色调适四个维度进行角色调适。  相似文献   

9.
高职生角色转换心理适应问题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角色”一词源于戏剧,指演员扮演的剧中人物。20世纪20到30年代,美国芝加哥学派将其引入社会心理学。社会角色经由角色期待、角色领悟、角色实践而形成,而在形成过程中可能产生矛盾、障碍,甚至失败,由此而导致角色失调,表现为角色冲突、角色不清、角色中断和角色失败。  相似文献   

10.
教师角色的厘定、期待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代教师角色的厘定、期待与重构,是教育现代化进程中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对教师角色的反思绝非自然而然的自动生成,也不是对以往教师角色的全盘否定,而是在教师角色厘定和角色期待的基础上,不断继承与创新,不断分解与整合,进而构建职业角色、专业角色、修辞角色三位一体的当代教师角色体系,从而为教师角色带来新生。  相似文献   

11.
一、角色教育的内涵角色教育的内涵即通过帮助学生进行角色认知、角色认同、角色学习和角色内化,促使学生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提高自身的角色意识,学会感受、体验、认识和鉴别不同角色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应采取的行为模式。角色认知是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地位、作用、身份及行为规范进行认识和判断的过程;角色认同是引导学生对角色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主动适应社会角色期望的变化,实现从传统的经验型角色、工具型角色、说教型角色向现代专业型角色、表意型角色、沟通型角色的转变。思想政治教育者要通过优化自身角色形象、调适角色冲突、提升角色扮演能力等方式加强角色自我建设,社会有关方面要通过引导社会成员的角色认知、完善相关规范体系、加大投入等方式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角色的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3.
在新的历史时期,法官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以转变角色、严格执法,提高司法的可信度与公信力。法官角色主要包括司法角色、社会角色、行政角色。应建立以司法角色为核心,社会角色为辅助的法官角色定位体系,并兼顾行政角色的功能。法官司法角色与社会角色的承担有一定的层次性或差异性。法官角色转变应坚持以实现司法公正为终极目标,以实现审判的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胡娟 《江苏教育》2022,(47):55-58
“角色空间”是教师以生活为源头,探寻生活中学生可能承担的校园角色、家庭角色、社会职业角色,并尝试将角色体验与班队活动有机融合,全力打造适合学生角色体验的场域,使学生在多样化的角色体验中主动发展,促进完整人格形成。学生在角色设计、角色体验、角色管理中提升综合品质和能力,并与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逐渐完善自我人格。  相似文献   

15.
在传统的教育中.人们对教师的角色描绘通常有以下几种。园丁角色、春蚕角色、蜡烛角色、一桶水角色。那么,作为新世纪的语文教师,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呢?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我国中小学德育教科书中的榜样进行抽样统计分析,发现这些榜样人物呈现如下的一些特点:表现性角色多于功利性角色、自致角色多于先赋角色、成人角色多于儿童青少年角色、男性角色多于女性角色。教科书中的榜样选择,体现出精英化、完人化、成人本位和男性道德优越等潜在的教育观。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改革为教师创造了一个新的机遇。随着语文教学的不断发展,语文教师的角色必须实现新的转变,使自己成为导演的角色、舵手的角色、引路人的角色、促进者的角色、主持人、裁判员的角色、信息平台的角色。而不管自己扮演什么角色,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把学生的个性、创造精神、良好语文习惯培养起来,这才是语文教师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8.
教师角色转换中内涵性特征的缺失与补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角色具有理念性、系统性、实践性、主体性、创造性等内涵性特征。教师角色内涵性特征的缺失,导致教师角色转换过程中呈现出角色转换混乱无序、线性模式、工具性取向角色转换行动被动滞后等现象。为此,亟需加强教师角色转换的系统引控,关注教师角色转换的行动体验,促成教师角色转换的反思习惯,凝炼教师角色转换的创新内核,搭建彰显教师个体生命价值的平台。  相似文献   

19.
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是高职教育实现知行合一理念的重要环节。在对高职学生顶岗实习中存在问题进行文本研究的基础上,依据社会学角色理论,概括高职顶岗实习生的角色特征,归纳顶岗实习生的四种角色冲突:角色内冲突、角色间冲突、角色外冲突以及主体人格与角色人格冲突,分析不同冲突类型的形成原因。针对高职顶岗实习生难以解决的角色障碍—角色冷漠、角色倦怠和角色退行等问题,提出帮助高职学生克服这些障碍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教师责任呈现出无边界、无限度的扩大化态势。随之而来的是教师伦理角色、社会角色与专业角色进入超载的困境,具体表现为教师要被动地承担社会道德模范、校内外管理者的下属、学生总事务的负责人等角色,这成为教师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基于角色期待、角色领悟、角色实践等职业角色扮演的过程机制可以发现,教师职业角色超载主要是由于伦理责任的扩张导致教师角色期待的持续叠加,社会责任的延伸致使教师角色领悟偏颇,专业责任的泛滥导致教师角色实践乏力。与之相应,教师职业角色超载的调适策略为:基于责任伦理赋予教师合理的角色期待、基于教师补充机制建立明晰的教师责任制度体系、基于教师角色本质“有组织地舍弃”过度负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