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群芳演义     
李瑛超 《新体育》2012,(8):36-37
在奥运赛场上,李娜、郑洁和彭帅三位实力悍将将参加女单比赛,同时,郑洁/彭帅、李娜/张帅组合也将出战女双。继北京奥运之后,中国女网又一次获得了满额的奥运席位。  相似文献   

2.
在结束不久的北京、通辽和乌兰浩特等4站国际女子挑战赛中,复出不久的李娜一举包揽了全部4站比赛的单打冠军。在郑洁法网屡创佳绩的时候,李娜的优异表现让关注中国网球的人们又燃起了另一股希望的火苗。李娜蛰伏近两年的时间里都在做什么?为什么选择这个时候复出?她的下一个目标又是什么?带着种种疑问,我们采访了李娜。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2009年9月美国网球公开赛李娜和郑洁八场比赛的录像观摩,对其技术统计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并与美网女单八强第四轮8场比赛技术统计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旨在寻求差距和不足。结果表明:李娜和郑洁普遍存在发球缺少变化、攻击力不够,非受迫性失误过多,打法单调等问题;而李娜在攻击力方面已经具备与世界一流选手对抗的能力,而郑洁在个人能力上还有一定的差距。中国女网选手要想取得更好的成绩,必须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樊人 《网球天地》2014,(8):76-77
在每一个从事网球训练的青少年心中,都有一个职业网球梦想,这种梦想随着李娜、彭帅、郑洁等中国金花在国际赛场上的接连突破变得越发强烈。  相似文献   

5.
温网期间,ITF公布了除混双之外的各单项名单。李娜、郑洁和彭帅占据女单三席,而郑洁/彭帅、李娜/张帅两对组合则出现在了女双的名单中。  相似文献   

6.
索引2006     
《新体育》2007,(1):53-53
2006年1月27日,在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上,“中国金花”郑洁/晏紫拿下了中国人的首个大满贯赛事桂冠,5个月后,二人再次在温网比赛中称雄,李娜在单打赛场上也有温网八强的表现。  相似文献   

7.
火车 《网球》2010,(12):44-46
双响炮 2010年是李娜、郑洁、彭帅正式单飞的第2季。 年初的形势大概是这样,李娜09年法网进16强,排名重返前20,没想到又伤了,缺席美网前两项大赛,安心调养后换来了美网8强的好成绩,也让自己以第15位的中国选手最高年终排名,回到亚洲一姐宝座。郑洁和彭帅当时是两种境况,在09年末的全运会上,郑洁一无所获,彭帅独揽4金。  相似文献   

8.
杜林 《新体育》2009,(2):41-41
2008年12月初,郑洁、晏紫、李娜、彭帅四名享有国际知名度的网球金花和体育总局网球管理中心签订协议,从下赛季起她们将“自主发展”——教练自主、训练自主、参赛自主,奖金只要上交8%至12%,联合会杯、亚运会等国家名义的比赛则要随叫随到。  相似文献   

9.
随着郑洁/晏紫加冕澳网和温网的女双冠军、打入美网女双八强.随着李娜打进温网、美网女单8强、中国的职业网球选手在2009年所取得的成绩,让人觉得很有必要了解一下,她们单飞之后.有着怎样的感受,和单飞前的训练比赛和生活,有着那些不同?请看本刊独家对话三位金花——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对2010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我国女子网球选手李娜、郑洁和冠军小威以及世界一流选手海宁各六场比赛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李娜、郑洁在一发成功率、破发成功率指标上优于小威和海宁两位国外选手,在ACES球、双误、一发得分率、二发得分率、主动得分等指标上和国外两位选手有着明显的差异性。本文通过找出她们之间的差距,进而找出制约中国女子网球技战术发展的桎梏,透视中国女子网球运动员的发展,为中国女子网球运动员在以后的大满贯赛事中冲击金牌的可能性提供参考依据,对当前女子网球运动员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钱三  陈功 《网球》2008,(1):16-17
郑洁复出,李娜伤愈,彭帅自"单飞事件"后首次在国家队里完成冬训,跟张德培分手后,她被确定为孙甜甜在奥运会上的双打搭档。这一系列事件,都让这奥运之前的最后一届中国网球大奖赛有些不寻常。比赛跟往年一样,分成挑战赛和冠军  相似文献   

12.
邱友益 《网球》2012,(3):60-63
手握四个赛点的李娜没有守住最后的胜利,低调出战的郑洁也没有一红到底,彭帅更是创造最近6次大满贯比赛的最差战绩,2012年的澳网第一次没有成为中国金花的福地。  相似文献   

13.
3月4日开始的“天娇杯”国际女子网球挑战赛已于3月11日在风景如画的杭州结束。这是国际网联女子网球系列赛的一站,也是中国网协今年承办的六站比赛中的第一站,总奖金为2.5万美元。来自中国、俄罗斯、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日本、韩国、印度、印度尼西亚、香港等地的近百名选手参加了比赛,中国大部分女子网球运动员都到达了杭州,但是景茜由于将赴美国而未参加此次比赛。 中国选手在比赛中获得了全面丰收,将单打和双打冠军都收入囊中,单打冠军是刘楠楠,双打冠军是李娜和沈刘莉。 此次比赛的1号种子为中国选手李娜,目前她世界排名147位。经过预选赛有4名中国选手进入正选,她们是郑洁、刘楠楠、陈艳、施敏捷,此外,比赛的四张外卡分别给了预赛  相似文献   

14.
鲍勃 《网球天地》2021,(3):54-55
作为开年第一个大满贯的澳网常被称为中国球员的“福地”,但中国球员今年的表现却很难让人联想起这两个字。2006年伊始,随着郑洁/晏紫在澳网女双决赛中以2比1击败赛会头号种子雷蒙德/斯托瑟,中国网球首次在大满贯成年组双打比赛中尝到了冠军的滋味;2010年,李娜和郑洁双双闯入女单四强,让世界对中国网球刮目相看;此后几年,李娜的名字响彻墨尔本,在2011年和2013年两次斩获亚军后,中国金花终于在2014年加冕澳网冠军。  相似文献   

15.
邱友益  陈功 《网球》2011,(11):68-73
1“今天双打时真正感受到什么是主场。”10月2日,与彭帅搭档双打获胜后的郑洁心情大好,在官方微博上与球迷分享她的快乐。这是一场弥足珍贵的胜利,钻石球场终于迎来了东道主选手的首胜。 先于郑洁/彭帅登场的是李娜,为了一睹中国首位大满贯单打冠军的风采,万名观众如潮水般涌入赛场,排山倒海的加油声,不仅没有给李娜带来动力.  相似文献   

16.
樊人 《网球天地》2011,(12):68-69
在所有的四大满贯赛事中,要论中国球员集体性爆发的一项,非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莫属。郑洁、晏紫这对川妹子组合在2006年斩获了女双冠军,那也是中国的第一座大满贯奖杯:之后孙甜甜又在2008年与塞尔维亚搭档夺得了混双冠军;2010年,李娜和郑洁携手会师女单半决赛;2011年,李娜再进一步,杀入了女单决赛,书写了中国网球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17.
在一枚奥运金牌光环笼罩下的中国网球,已经成为人们眼中新近崛起的“潜优势”项目。彭帅、李娜、郑洁三名女将的单打世界排名史无前例地同时出现在前五十名,李婷/孙甜甜、郑洁/晏紫在多项比赛中屡有斩获,已经让“中国军团”的称呼变得司空见惯。然而,中国网球果真己经成为具备挑战网坛权贵、动摇网坛格局的新势力吗?下此定论,似乎为时尚早。  相似文献   

18.
《网球》2006,(7)
李娜、彭帅、郑洁……7月15日,她们将为共同的梦想而战,这就是联合会杯世界组附加赛,而送上门来的德国队又刚好是一块不硬也不软的骨头,这使比赛更加充满了悬念和观赏性。中国在一步步开启着联合会杯的大舞台,假如赢下了这场战役,她们将进入世界组,  相似文献   

19.
超帅的胜利     
21岁的"贝贝"彭帅,在2007年的中国网球公开赛上引爆了一枚彩弹,中国网球职业化道路上发射出一束和谐光彩。自从年少成名以来,彭帅就处于置疑的包围圈中。做为李娜之后顺应国际网坛主攻单打的希望之星,当郑洁、晏紫、孙甜甜都摘得WTA单打桂冠后,她还是两手空空。  相似文献   

20.
《网球天地》2012,(4):8-8
李娜终于赢了郑洁——终于赢了一次,职业生涯第一次。不容易啊。但我更关心的是,在李娜还没有老到打不动球的时候,哪个中国年轻小将可以赢了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