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建 《教育探索》2023,(3):16-21
中小学课后服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用系统化思维来抓课后服务质量的提升。从当前课后服务实践看,“四位一体”中小学课后服务保障体系存在主体权责不明确、客体参与积极性不高、内容单一、支持手段有限等现实困境。基于此,优化“四位一体”的中小学课后服务保障体系十分必要,可以达到提升课后服务品质、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的目的。优化中小学课后服务保障体系的策略有:明确各主体的责任,努力形成多元主体协同育人机制;努力提升学生主观能动性,增强参与课后服务的内生动力;构建多样化的课后服务内容,满足学生多方面发展需求;改善支撑手段,夯实高质量课后服务的保障基础。  相似文献   

2.
王发威 《甘肃教育》2023,(21):44-47
“双减”政策着力于降低学生学习负担和杜绝课后学科辅导班,对学生健康发展能起到积极作用。为有效落地“双减”政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小学课后延时服务应运而生。文章结合课后延时服务实践,探讨了强化教育部门管理、端正服务理念,形成服务共识、共同参与延时服务,设计具体课堂、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制定评价机制、提升延时服务质量等四个服务策略,旨在促进课后延时服务的高效实施,推进“双减”政策落地,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3.
“双减”对学校课后延时服务提出了新要求:“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学校需在“双减”背景下提高学校的课后服务水平,保证有效实施课后服务。课后服务不仅要具有“延时”和“服务”之功能,还需要具有“课程”之要义。学校需要积极开发建设课后延时服务的课程,深度开发文化类课程,普及开发艺体类课程,拓展开发综合类课程,指导开发生活类课程。课后延时服务课程以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为育人目标,应综合考虑学校、课程、学生和教师等因素,以此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双减”政策不断深化和落实,农村课后服务逐渐突显教学效果及育人价值。农村课后服务虽然能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能力,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但也存在国家政策与经费不匹配,社会责任聚合力弱,学校课后服务内容与形式单一,教师层面人才稀缺与专业素养缺乏,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等问题。为此,完善农村课后服务配套设施,丰富和拓展农村课后服务内容形式,培育与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整合课后服务教育资源,为“双减”视域下农村课后服务实践做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2017年3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本文简称《指导意见》),我国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自此展开。课后服务是依据家长和学生的现实需求,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为根本目的,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为根本,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的放学后校内教育。2021年7月《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本文简称为“双减”政策)提出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  相似文献   

6.
“双减”政策明确指出要提升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这也是现代社会发展对中小学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学校为提升课后服务质量,通过充分了解家长需求、多维打造学生成长空间、强化课程供给的保障等措施,规划实施了“1+X+Y”课后服务课程。该课程体系通过整合各类课程资源,结合实践优化课程内容,切实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和发展的空间,更好地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中小学课后服务应该在保障学生安全的前提下,以多元方式或路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在实践过程中,由于认知、利益及实践等方面的因素影响,中小学课后服务产生了价值失序问题。价值是实践导向,中小学课后服务的价值失序造成了课后服务目标、方法、策略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重建中小学课后服务价值序列的策略是:深化服务本质认知,促进育人责任承担;调整课后服务机制,建构素养发展格局;加强服务的公共言说,驱动管理回归生本;强调各方服务职责,促使多元主体参与。  相似文献   

8.
李骞 《贵州教育》2023,(2):15-16
“减负提质”是“双减”治本之策,贵州省毕节市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作业管理水平、提高课后服务质量、治理教师有偿补课”方面下功夫、出实招,深化“五项管理”“双减”和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真正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9.
赋能课后服务可以让中小学课后服务创造更多价值,促成学生更多的发展可能。中小学课后服务主要是指一定环境条件下由多方面共同参与的教育服务,对中小学课后服务的赋能除了要从硬件方面来改善,更要从制度、文化、技术、组织等方面着手,具体措施是:完善制度规范,解决中小学课后服务实践问题;发挥文化的积极推动作用,提升中小学课后服务软实力;融入先进技术,全面升级中小学课后服务关联要素;改进组织要素,优化中小学课后服务管理框架。  相似文献   

10.
课后服务是我国推出的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其不仅致力于提升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服务能力,同时也在于有效减轻家长的负担。但是,“双减”背景之下,教师在实际针对学生实施课后服务的过程中,一方面要能够避免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另一方面又要促进学生学习有效性的提升,因此,这也对初中化学教师课后服务的开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双减”政策精神,探讨初中化学教师课后服务的相关落实策略十分有必要。  相似文献   

11.
“双减”政策提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做到教育质量和服务能力共同提升,提升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需求,保障其发展。对小学课后服务实际情况开展调研,并立足于“双减”政策对课后服务所提出的新要求,从提高质量、教师活力、家校合作、资源融合和完善机制五个方面对课后服务的开展提供策略分析,可以解决课后服务所存在的问题,使之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提质增效,实现全面育人。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属地中小学课后服务普遍存在的专业人员不够、课程资源不足、课程质量难以保证等现实问题,安徽师范大学在坚持“服务基础教育”办学理念指导下,以教育集团为实践载体,在三方主体协同合作中,充分发挥师范大学资源高地优势,建构并实施了“地方政府—师范院校—中小学校”三位一体课后服务协同保障模式。该模式不仅有效解决了中小学对高质量课后服务专业课程与资源的现实需求,引领实验学校校本课程建设与开发,提升教科研水平,也为创新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实践模式,深化新时代教师教育改革、创新课后服务模式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3.
《辽宁教育》2022,(24):93-96
<正>“双减”意见中提出要“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并明确了具体要求。这就需要中小学深入推动课后服务育人,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实现学生全面发展;需要教育部门提供保障措施,使课后服务更加规范、更高质量。研究者们对中小学课后服务的推进与保障问题进行了深刻分析。一、学校课后服务主体作用的实现路径黄晓玲在2022年第28期《教育科学论坛》发表的《课后服务中学校的主体作用及其实现路径》一文中指出:以学校为主渠道的课后服务体系中,  相似文献   

14.
王伟德 《甘肃教育》2023,(4):125-128
中小学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同时,必须做到五育并举,尤其是近期以来,在学校课堂教学和课后延时服务中,要着力突出体育和健康教育,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教学,确保学生全面发展。本文以中小学体育教育以及课后服务为例,具体分析和阐述中小学教育教学中如何以学生为本,真正发挥好体育教学的主阵地作用,多措并举,进一步提升体育教育和课后服务水平,确保“双减”全面落地见效。  相似文献   

15.
“双减”政策以“三提高”(提高作业管理水平、提高课后服务水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重点,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引导学生高效学习,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课后服务实际工作开展难度高,教师需要掌握学生学习的实际需求,对教学重难点深入分析及探究,有效落实课后服务工作的重点并提出科学、合理的措施,从而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  相似文献   

16.
双减政策的提出既符合当今时代发展潮流,也符合我国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双减政策对于提升中小学校教学质量,完善中小学课后服务,减轻青少年学生负担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师范院校的人才培养与基础教育改革及生态重构密切相关,因为年轻教师的创新力、创造力、亲和力和沟通能力都是目前中小学教师队伍所欠缺的。双减政策背景下师范院校在人才培养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战略调整和个性化教学方式的共享和传播等方面,将发挥出极为重要作用,助力国家双减政策的顺利实施,重新构建完善的基础教育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7.
刘莹 《中国教师》2023,(3):6-10
伴随国家“双减”政策的出台,课后服务在全国广泛推行,有效解决了课后“三点半难题”,促进了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的发挥。本调研基于全国41万余名校长、教师的网络问卷和教研员、家长、学生等相关人员半结构化访谈,分析结果发现:教师作为本校课后服务的主要承担者,较为认同并愿意参与课后服务,但负担加重感明显,面临着工作超时、服务人数过多、相关知识和能力欠缺、工作保障缺乏等新问题。今后需要因地制宜推进课后服务,加强理论与实践研究,拓展教师专业发展路径,引入各方力量广泛参与,完善“弹性上下班”“补贴激励”等保障机制,加强教师培训研修,探索资源共建共享,健全课后服务评价体系,有效为教师“减负”。  相似文献   

18.
<正>午托服务是中小学课后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福建“双减”政策、省教育厅等五部门《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积极回应学生和家长的现实需求,漳州市芗城区进一步提高教育服务能力,采取试点先行、循序渐进的方式,建立健全中小学课后服务体系。在全面开展中小学课后服务的基础上,芗城区朝集中配餐、午休改革等方面发力,以提升午托服务为切入点,着力提升中小学课后服务整体水平与质量。  相似文献   

19.
买通 《教学与管理》2022,(34):24-28
推动课后服务从“有”到“优”转型是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角色、整合学生学习经验的内在要求,也是教育政策演进的必然趋势。鉴于我国中小学学校课后服务实施普遍存在服务目标定位模糊、协同机制缺乏、质量难以保证、师资负担加重等制约性因素,亟待推动课后服务的提质增效,需要学校构建课程连续体,优化课后服务内容,鼓励多元主体参与,做好经费与师资保障等方面工作,维护课后服务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20.
张雪 《辽宁教育》2022,(24):8-11
课后服务质量是影响“双减”落地的重要因素。教师作为学校课后服务的主要提供者,通过参与课后服务,在实现教育“提质增效”、教育公平、素质教育等方面有重要价值。然而,政策价值不等于事实价值,推行“双减”政策的过程中,存在着教师责任认同不清、负担加重、权益保障缺失等一系列困境。要发挥教师对于提升课后服务质量的高水平动力,一方面依靠系统、稳定、高效的体制机制,另一方面需要教师在课后服务的内容、形式和标准上进行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