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是中国共产党关于人民健康思想理论的当代发展。该理论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历史望远镜"回顾总结、吸收借鉴党的历代领导人的人民健康理论,在新时代人民健康工作实践中逐步形成、丰富和发展的。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是包含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论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将系统思维融入到人民健康发展事业全过程、坚持走开放包容的中国特色卫生与健康发展道路构建起理论框架和基本内涵。其理论特点主要表现为:人民性、系统性、民族性和开放性,实践价值体现在:有助于发展人民健康事业的民生福祉、彰显人民健康事业的公平正义、助推人民健康事业的改革创新和人民健康事业的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2.
维护人民健康、建设健康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涵与必然要求。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原点,凸显了人民健康优先发展的价值导向、追求全面健康的价值目标、遵循共建共享的价值准则、实现全民健康的价值旨归。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蕴含的问题意识、大局意识、协同意识、责任意识,呈现了鲜明的理论特质和理论品格。当前,全面把握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的思想内涵与理论特质,对于反思总结疫情防控经验,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蕴含了理论、历史、现实三层意蕴,具有独特的生成逻辑、价值意蕴和实践路径。其中,马克思主义健康观和中国传统健康思想的内在张力提供了理论依据,中国共产党人的接续探索提供了历史依据,内与外的时代考验提供了现实依据。其价值意蕴主要包括“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大卫生、大健康”和“公平性”“公益性”并重。其实践路径主要体现为:依靠人民力量,为完善新时代人民健康工作体系奠定群众基础;发挥制度优势,为构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新格局夯实制度保障;依托创新思维,为全球公共卫生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4.
《鸡西大学学报》2022,(1):21-26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最本质的要求。进入新时代,习近平结合本国的实际国情,多次谈及共同富裕问题,形成了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中国共产党一切为了人民和民族的初心、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主要领导人的思想以及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共同富裕理念、新时代我国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状是习近平关于共同富裕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习近平关于共同富裕重要论述的内涵丰富,表现为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基础,五大发展理念是指导方针,物质和精神共同富裕是精髓,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是实现路径,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根本落脚点,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在新时代背景下,习近平关于共同富裕重要论述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在构成,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有其系统、深刻的生成逻辑:接续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民健康思想是其理论积淀;不断夯实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健康根基是其现实关切;根据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健康需求是其时代面向;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增进人民健康福祉是其价值彰显;坚守党的初心和使命、主动担当增强人民群众的健康获得感是其精神之基;立足当前风险挑战、不断健全完善国家卫生健康治理体系是其深远考量。探赜习近平优先发展人民健康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对于深刻领悟其科学内涵,推进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是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实践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它是基于对马克思主义人民健康观、中国传统健康理念的继承与发展,对新时代人民群众健康保障需要的积极回应以及对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的长期实践探索而逐渐生成的。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的基本内容,主要体现为发展目标、直接动力、工作核心、重要途径以及实现机制等方面。通过协同推进"三医联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凝聚全体人民力量释放健康生产活力,深度挖掘卫生健康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以及大力加强和完善公共卫生防疫体系建设,开创了新时代保障人民健康的实践新态势。  相似文献   

7.
健康中国战略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要求,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探索与实践。其生成理论逻辑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历史逻辑厚植于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现实逻辑来源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健康中国战略科学理念包含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和“大卫生、大健康”。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健康理论,为新时代我国卫生事业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健康强国提供了战略支撑。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习近平健康治理思想服务"健康中国"发展战略,为推进21世纪中国健康治理、参与全球健康治理而提出。习近平健康治理思想是以人民为中心、以健康为根本、以共享为目标、以制度为保障的,具有显著时代价值的,彰显民生为本的治理理念,为实现健康中国提供科学指南,为参与全球治理提供重要指针,丰富了新时代我国健康治理思想内涵,推动新思想的实践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思想内核,对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具有重要意义。研究马克思主义关于红色基因的原初表达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红色基因的影响,可以明晰中国共产党红色基因的生成逻辑。文章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新年贺词为视角,强调红色基因蕴含的坚定的理想信念、人民至上的立场宗旨、开拓创新的精神、艰苦奋斗的力量等核心内容,阐明新时代红色基因对于坚定理想信念、秉持人民至上、实现创新发展、保持艰苦奋斗具有不可替代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关于担当作为的重要论述在汲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坚持马克思主义责任思想的基础上又赋予了时代发展的新内涵,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理念,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习近平关于担当作为的重要论述具有鲜明的理论逻辑和重要的现实依据,应从理想信念担当、国家民族担当、党的责任担当、人民群众担当、人类命运担当等维度深入理解。习近平关于担当作为的重要论述,对加快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丰富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健康思想与优先发展健康生产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康作为一种特殊的人力资本,既是人民福祉之本,又是社会生产力之基。习近平健康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强化人在全面现代化进程中的核心地位,形成"以人民为中心、以健康为根本"的思想内核,明确了新时代健康促进的工作方针、发展路径、战略步骤、政治保证等重大问题。基于习近平健康思想,本文提出健康生产力理论,进一步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标准,实现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标准和价值标准的高度统一。新时代要优先发展健康生产力,促进健康生产力从不公平到公平、从不充分到充分,这就要全面建设遵循人的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公平可及、推进健康产业等非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领域充分发展、全面提高健康管理现代化水平、积极完善全民医保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2.
人民健康是国家富强与民族昌盛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就人民健康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在学理、生成和实践等层面的建构逻辑。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党的历代领导人人民健康思想是其学理逻辑;优先发展、共建共享与公平正义是其生成逻辑;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促进生产力高度发展、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是其实践逻辑。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人民健康"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人民健康的重大意义、守护人民健康的目标任务和实践要求等。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必须始终坚持以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为指导,以守护人民健康为打赢疫情防控战之要,基于人民健康擘画抗疫之策,立足人类命运共同体防控疫情的世界性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以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思想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了新发展阶段的共同富裕是分阶段实现的全体人民的全面富裕;新发展阶段的发展是以全面建成现代化强国为发展目标,通过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而实现的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具有内在统一性,只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质量循环中才能不断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一思想指明了新发展阶段实现共同富裕的现实路径,深化了中国共产党对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实践探索,提供了实现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理想的中国方案。准确把握这一思想不仅有助于全面理解习近平关于新时代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而且有助于增强以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理论自觉。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关于青年工作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青年工作思想的发展和深化、是习近平个人成长奋斗经历的折射和升华,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习近平关于青年工作重要论述主体性内容内涵丰富、体大思精,他以晴雨表论、总钥匙论、补钙论、扣子论、灌浆论等生动比喻,科学阐释了新时代青年工作的基本价值遵循。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要保持正确方向,必须要"学懂弄通"习近平关于青年工作重要论述,以持续的"补钙"教育引导青年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以"吃盐"的教育艺术创新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范式。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新征程指导文化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鲜明的人民立场,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共产党文化观的人民性品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民本理念和新时代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工作实践。文化建设、发展和繁荣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文化建设依靠人民、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效由人民评判是习近平文化思想人民立场的核心要义。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人民立场,要坚持党对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保证人民立场的价值取向;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提升文化服务效能,不断增进人民的文化福祉;推进文化领域制度建设,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坚持“以文化人”,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关于立德树人重要论述具有丰厚的理论源泉,它是对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中华优秀传统德育思想和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创新发展。习近平关于立德树人重要论述以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为理论底色,坚持与发展教育的社会性与阶级性思想、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和教育者先受教育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以中华优秀传统德育思想为理论底蕴,传承与升华以德为本思想、理想人格思想和“不言之教”思想,完成了对中华优秀传统德育思想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以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为理论底气,遵循与发展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理论、协同育人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理论,推动了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守正创新。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在文艺上的具体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关于文艺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文论和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的继承和发展,具有马克思主义文论的鲜明品格和中国特色;通过对文艺的地位、作用、人民性、批评标准等的论述,习近平关于文艺重要论述呈现出鲜明的时代性和实践性;从"人类命运共同体"出发,习近平关于文艺重要论述体现出全球视野和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9.
《柳州师专学报》2019,(1):137-140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仅深刻传达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人民利益至上,而且明确关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指明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于我国发展的重要意义。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具有深刻的理论来源;其重要内容具体表现为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以新发展理念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通过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的发展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粮食安全事关国运民生。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针对粮食安全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形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粮食安全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粮食安全重要论述从生成逻辑维度看,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粮食安全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关粮食安全问题的精华、党的历届主要领导人的粮食安全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从实践要求维度看,关键在于坚持藏粮于技、藏粮于地、藏粮于民;从价值维度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对于保障国家安全,促进社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