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可敬的“编外班主任”□首都师范大学青年教育艺术研究所所长郭海燕李燕杰教授是众所周知的著名教育艺术家和演讲家,但他和“班主任”的不解之缘却少有人知。80年代初,他提出的“青年是我师,我是青年友”,早已成为众多班主任、教师及青年人的座右铭。他本人在30多...  相似文献   

2.
职教快讯     
4月10日至15日,国家教委职业教育司在山东省泰安举办了全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国情”课骨干教师培训班。来自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的120多位教师代表参加了培训。著名演讲家、首都师大青年教育艺术研究所所长李燕杰教授,中央办公厅调研室科技局局长梅兴保,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伦理室主任陈瑛,国家环保局科技司司长  相似文献   

3.
《教育艺术》2006,(4):F0003-F0003
景克宁教授是我国著名的教育艺术演讲家,是中华教育艺术研究会副理事长,铸魂金杯奖获得者。他以毕生精力献身于人民教育事业,在教育艺术研究、演讲美学研究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于今年3月2日驾鹤西归,山西省运城市的领导及运城高专的广大师生一致认为,他的去世,是教育事业、教育艺术研究事业的一大损失。  相似文献   

4.
郭海燕的名字,已为众多青年所熟悉,为众多大学生所爱戴。她是首都师范大学青年教育艺术研究所副所长、副教授,又是中华教育艺术研究会副理事长,《教育艺术》杂志社主编。从这些职务中,可以看到她是当今颇具影响力的教育艺术研究的中坚骨干。正因为她在教育艺术与演讲事业中享有较高的荣誉与威望,所以被中国人民大学、辽宁大学、北京电子  相似文献   

5.
景克宁教授是一位卓越的教育家和演讲艺术家。他知识渊博,政治的、经济的、教育的、文学的无所不通,他爱教育工作,投身教育事业热爱青年,他用自己生命的雷、电、火,激荡着青年奋勇前进;他演讲艺术高超,淋漓尽致的阐释,慷慨激昴的高论,使人不感枯燥,不觉说教,那富有诗意的哲理,听他的报告,真是一种享受。  相似文献   

6.
<正>"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当今这个变革的时代更需要培养青少年的理想、本领与担当,对此,思想政治教师义不容辞。笔者非常重视时事教育活动,致力于通过课前时事演讲帮助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体悟社会,进而引领其成长为兼具家国情怀和世界眼光的新时代青年。实践中,时事演讲为诸多  相似文献   

7.
铸魂艺术大师曹禺礼赞●李燕杰我自从1977年走出象牙之塔,奔向十字街头为青年演讲,并研究教育艺术,迄今已整整20年了。在这20年中,我的工作不仅受到了广大青年的欢迎,而且得到了许多艺术大师的支持。从他们身上我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越是有水平的人,对青年教...  相似文献   

8.
近两年来,在青年和学生中掀起了“演讲热”。探讨演讲在学校里对培养和教育学生的作用,能使我们更有效、更自觉地组织好学生开展演讲活动。  相似文献   

9.
教育艺术演讲者十佳风采(之三)——景克宁●柴继光撰文朱希珍摄影作为教授,教书育人,为国育才,被他视为神圣的职责:授业解惑,不遗余力。作为学者,博览群书,古今中外,探秘穷理,多有卓见,苦心耕耘,著述丰富;作为教育艺术演讲家,登上讲坛,如鱼就水,口若悬河...  相似文献   

10.
蔡爱兵 《师道》2005,(4):22-22
有这样一则笑话,说是某位演讲家准备登台演讲,他问台下的听众:“你们知道我今天要讲些什么吗?”听众回答:“不知道”。演讲家淡然一笑:“连我要讲什么大家都不知道,那还有什么必要讲呢?”第二天演讲家又登台演讲了,他再问听众:“你们知道我今天要讲些什么吗?”听众怕演讲家再次罢讲,干脆回答:  相似文献   

11.
向乾 《教育艺术》2004,(11):9-10
问:《教育艺术》杂志创刊15年了。请问在15年前,您创办这份杂志时,是怎样想的? 答:15年,说来漫长,但又觉得十分短暂,我们研究创办《教育艺术》杂志,似乎就在昨天。 15年前,我们收到大量青年及教师、家长来信,约十余万封。真的是"封封书信连千里,种种情由寄万家"。信的主要内容是关心儿女成才,关注自身如何成功。许多人听了我们的演讲后,如同找到了知音,纷纷  相似文献   

12.
傅雷是中国当代杰出的文学翻译家、艺术理论家及艺术鉴赏家。《傅雷家书》不仅是写给儿子傅聪的"家书",而且是写给当代亿万中国青年必读的"国书"。他的艺术教育理论的主要特征是: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与应用;热爱伟大的祖国和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忠诚地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善于学习借鉴西方先进艺术理论与方法;科学地把艺术教育与培养青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修养,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的艺术教育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3.
走近演讲艺术家———李燕杰●轩嘉炳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在全国,特别是在青年学生中,提起演讲艺术家李燕杰的名字,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的一本《塑造美的心灵》发行650万册。10多年来,他已在国内外400多个城市演讲3500多场。当年,李燕杰“青年...  相似文献   

14.
尊敬的郭海燕老师 :您好!我是教育艺术研究会的会员 ,曾多次聆听李燕杰等著名演讲家的演讲 ,深深为之感动。我认为 ,这些著名演讲家的共同特点在于 ,不仅具有广博的知识 ,演讲语言明快、生动、富有哲理 ,更重要的是在演讲时倾注的真情实感常常使听众心中荡起阵阵热潮 ,让人动容、动情、动心 ,从而达到教育人、鼓舞人、激励人的效果。毫不夸张地说 ,情感是演讲之魂!受他们演讲的感染与启发 ,作为高校的一名德育老师 ,我体会到 ,德育课不同于其它学科 ,更应重视学生情感的培养。情感教育是德育教学的基础 ,在德育课中让学生体验真情是学做人…  相似文献   

15.
演讲是领导者的才能、宣传家的艺术、改革者的武器,演讲是教师的工具。  相似文献   

16.
教育艺术演讲者十佳风采(之四)———人民共和国的演讲家彭清一●张维庆我认识彭清一,是从他在山西湖滨会堂的讲演开始的。1988年5月23日,我以山西省委宣传部长的身份主持了一次我终生难忘的演讲会。山西20多所高等院校五千多名师生聆听了彭清一的演讲。他的...  相似文献   

17.
张奠宙 《数学教学》2014,(3):50-F0004
去年6月的“数学教育十年展望学术研讨会”上,新加坡的李秉彝先生在演讲中说到“《数学课程标准》是家,不是牢房”.说得好,值得我们认真玩味和思考.  相似文献   

18.
中华教育艺术研究会是铸魂育才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首都师范大学青年教育艺术研究所是铸魂育才工程的基地,那么教育艺术杂志社就是这一工程的喉舌,《教育艺术精华丛书》则是这一工程的平台,中华教育艺术网则是这一工程的电子网络,而中华教育艺术研究会3000多名理事、会员则是铸魂育才系统工程的一支劲旅。事情的起因是我在1977年1月25日率先走上社会演讲,受到热烈欢迎,又由于我在校内坚持教书育人,敬业  相似文献   

19.
志公先生离开我们已经一周年了。志公先生生前是我们的顾问,他帮助我们办起了北京自修大学,又帮助我们办起了中华教育艺术研究会。当人们对青年教育,对为青年演讲不理解时,他作为一个大学问家,多次从道义上、舆论上给我们以帮助,特别是我们一起出席演讲比赛时,他旗...  相似文献   

20.
在教育艺术年里●梁勤早在1996年岁末,一位读者致函教育艺术杂志社编辑部说:“我在四川亲耳听到过李燕杰教授的演讲。我从今年开始订阅《教育艺术》,对贵刊确实有相见恨晚的感觉。”(以下,凡引号内的文字,都是摘自本刊收到各方来信的原文)千千万万的读者,因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