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从话中我们不难领会,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怎样才能使教育的过程成为师生情理互动的愉快过程,进而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呢?十几年的班主任实践告诉我。对待学生要有三心原则:慈心、童心、爱心,这是教育成功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2.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从话中我们不难领会,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怎样才能使教育的过程成为师生情理互动的愉快过程,进而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呢?十几年的班主任实践告诉我,对待学生要有三心原则:慈心、童心、爱心,这是教育成功的一把钥匙。一、有慈心表现在平等民主地对待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首先要认为自身在人格上与学生是平等的。教师不应自视比学生“高人一等”,总是在学生面前表现出“高深莫测”,“凛然不可侵犯”的派头,体现所谓“尊严”。对学生的爱,不…  相似文献   

3.
"你是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师!"这是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女儿乌克兰教育科学院院士苏霍姆林斯卡娅对李镇西先生的评价。我认为,镇西先生受之无愧。二十多年来,他一直追随苏霍姆林斯基,以心灵赢得心灵,是一个潇洒的语文教育"诗人",一位杰出的班主任,一位具有人文关怀和民主情怀的校长。  相似文献   

4.
陶行知先生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作为班主任,应该用自己独特的“爱生之情”轻轻地拨动着每个学生的心弦。作为班主任,更要做有心人,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这就是班主任的爱:表率,真诚,执着,深刻。一个班主任拥有的爱心越多,必然他带班的方法就越多。一、以师爱凝聚班级,为学生发展奠基人不无上进之心。可是现在大多数学生,从小在蜜罐里长大,想上进,想成为好学生,却又吃不起苦,所以要对他们进行“吃苦”教育。这需要老师尤其是班主任的“爱生如子”的关爱、教育。而进入高中的第一课——高…  相似文献   

5.
朱桂梅 《师道》2013,(7):73-74
班主任是一个特殊的教师群体,是学校中进行道德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因此班主任要学会尊重和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主体地位,走进学生的心灵,倾听他们的欢乐、苦闷、欲望和困惑。新课程改革的真谛在于呼唤教育向“以人为本”的复归。那么,如何才能体现这种美丽的教育理念.形成和谐、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呢?  相似文献   

6.
正教育家加里宁说过:"教育是一种艰巨的事业,优秀的教育家们认为,教育不仅是科学事业,而且是艺术事业。"这里所说的"艺术事业",就包含有很多"方法"的成分。我在实践中,把班主任工作方法归结为"四从"。一、从爱出发  相似文献   

7.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的深处。”教师对学生的真诚与尊重不仅是一种美德,而且也是一种强大的情感教育力量,可以促使学生产生安全感。有了安全感,幸福随之而来……  相似文献   

8.
董永飞 《教师》2011,(36):13-13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的深处。"从陶先生的话中我们不难领会,离开了情感,离开了人性,离开了爱,就根本谈不上教育。怎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怎样的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原则是尊重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是教育成功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刘红梅 《教师》2008,(2):6-7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从先生的话中,我们不难领会,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怎样才能使教育的过程成为师生情感的愉快过程,进而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呢?几年的实践告诉我最重要的一条原则是以“爱”为本,从“心”抓起,这是教育成功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10.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从陶行知先生的话中,我们不难领会,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怎样才能使教育的过程成为师生情理互动的愉快过程,进而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呢?几年的实践告诉我,最重要的一条原则是尊重学生,这是教育成功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11.
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中的基本关系 ,作为教师 ,必须重视、研究师生的心理关系。特别是作为教师 ,必须做到与学生肝胆相照、心心相印 ,爱学生所爱 ,想学生所想 ,急学生所急 ,乐学生所乐 ,帮学生所需。教师只有用自己的心灵去呼唤学生的心灵 ,教育教学活动才能步入师生共容和谐的境界 ,教育教学活动才能成为一种使人赏心悦目、富于创造和激动人心的活动。一、以爱心激真情教育是奉献爱心的事业 ,爱是教育的灵魂。处在现代教育中的教师与学生 ,他们的基本关系是以博爱、平等、民主、尊重作为基础的。在整个教育管理过程中 ,爱心始终激励着广大师…  相似文献   

12.
转化后进生是班主任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难题.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是直接关系到能否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培育创新性新人,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大问题.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做好小学生后进生教育转化工作,必须用爱温暖后进生的心灵.  相似文献   

13.
高中华 《贵州教育》2007,(20):17-18
马卡连柯曾说:"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可见,爱对激发学生开拓上进,追求真理具有重大意义.师爱,乃育人之本,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没有火热而真挚的爱心,就不能当好一名真正的教师.教师唯有爱,才会像教育先行者陶行知先生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奉献精神.  相似文献   

14.
韦保德 《成才之路》2010,(19):11-11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有从心底流出的,才能打动心的深处。"新课程标准提出要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目标。课改中的课堂提倡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质疑问难。课堂教学是一项师生互动的活动,如何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呢?我认为,课堂点评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15.
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内心的深处。”可以说,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这是教育成功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16.
朱燕 《成才之路》2010,(18):5-5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从先生的话中,我们不难领会,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而教育的情感主要是教师与学生的心理沟通。所谓心理沟通,即指师生之间在心理上互相容纳,即理解对方、接受对方,能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作为一名高中教师,要达到师生之间的心理沟通,应做些什么呢?根据我多年的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经验,我认为以下几点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17.
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的从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教育是要面向全体学生的,而后进生也正是其中的一部分,如果我们把他们放到了视野之外,那还谈何素质教育!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一直是教师和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我想从陶行知先生的这一思想中谈谈对我的一点启发与思考。  相似文献   

18.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深处。”这是陶行知先生的名言。  相似文献   

19.
教育不能没有对“心灵”的关注。因为“教育是心灵的艺术”。这个心灵既指教师的心灵,也指学生的心灵。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是师生心灵和谐共振、互相感染、互相影响、互相欣赏的精神创造过程,它是“心灵对心灵的感受,心灵对心灵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大自然是一本活教材。”热爱大自然是幼儿的天性,幼儿生来就对自然环境中的水、土、大气、生物有着浓厚的兴趣,为培养幼儿的环境保护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就应该从幼儿身边存在的环境问题人手,让幼儿从感性的认识和自身生活中轻松、自然地接受教育,萌发环保意识,从而转化为自觉的环保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